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刘备复汉 >

第249章

三国之刘备复汉-第249章

小说: 三国之刘备复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此山地之中,我有处于防守方,何须太多兵马?
  某只需派遣三五千兵马,屯兵五丈原,便可阻你前行!
  思来想去,他也没有搞明白庞统想要干什么!
  想不明白后,他唤来了手下的副将程秉、石松、田续、司马望、司马煌。
  他问道:“庞统派遣黄叙统领一万大军朝着我们杀来。汝等如何看待此事?”
  司马望、司马煌,乃是司马懿的侄子、司马孚的儿子。二人久随司马懿身边,多少也跟着司马懿学到了一些皮毛。
  司马望说道:“一万兵马便想攻打我们,岂不是笑话?某闻庞士元为人狡诈,其意定然不在于此!都督还需小心提防!”
  “不错,区区万人,某以五千兵马足以阻其于五丈原外!石松听令。”邓艾传令,使副将石松引兵五千,前往五丈原。
  战事紧急,石松带着五千兵马,急行军奔往五丈原。
  虽然有人阻挡黄叙了,但是邓艾心中放不下的还是屯兵于长安的庞统!
  他见众人也没有想出一个理所当然,只好散了!
  深夜,他依然在秉烛而思。
  初春的夜色,蚊虫渐起,虫鸣之声时断时续。
  心烦意乱的邓艾起身,取了一件披风披上,推门走到了外面。
  今夜有月,淡淡的月光将大地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亮。
  关内百姓本来就不多,夜深了,都睡了。
  空旷的街上,能够听到远处巡逻士兵的脚步声。
  邓艾轻轻地走着,走在这个街上,朝着关上走去。
  关上,城防士兵一个个如同雕塑一般的站在城墙边上。
  见到邓艾,士兵们一一行礼。
  邓艾走到城墙边上,趁着月色,望向山的另一边。
  良久,他忽然叫了起来:“那里是什么?”
  一旁的士兵被他的叫声吓了一跳,赶紧过来帮忙观看。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士兵看到了几个模糊的身影在晃动,便说道:“启禀都督,此乃关外的百姓,夜间穿行,前往子午谷。”
  “夜间穿行,前往子午谷?子午谷?好奇怪的名字!”邓艾回头看着士兵,喃喃的说道。
  士兵低垂着头,不敢多言。
  独自念叨了几句,邓艾忽然问道:“汝可知此地详情?”
  士兵点点头,说道:“出关向东,五十里左右有一山谷,便是子午谷。此谷之中,天气变化莫测,行走艰难,故,百姓多有不愿前去!”
  “何谓子午谷?”
  “传言,子时谷中天气晴朗,风平雨静。故百姓们有的向前往中原,便在此时穿过子午谷!而午时谷中暴雨连连,狂风大起!”士兵说道。
  “什么?穿过子午谷可以直达中原?”听到这里,邓艾心中大惊,转身离去。
  回到房中,邓艾立刻派人喊来副将田续。
  睡梦中被吵醒的田续十分不满,带着一脸不高兴的模样来见邓艾。
  “不知有何要事,令都督半夜召见末将?”田续问道。
  邓艾一笑,劝慰道:“子连莫恼,某有一大功劳送与你!”
  见邓艾如此说,田续顿时精神上来,赶紧问道:“都督有此好事不忘续,令续甚是感激!但不知是何功劳?”
  邓艾说道:“汝本是此地人,定然知道子午谷吧!”
  “啊?都督莫非要令某引兵暗度子午谷,偷袭长安?”田续惊讶的问道。
  “非也!非也!”邓艾安抚着他,说道,“某今日方知此地,得知此处可直通中原。某心中不安顿时消减。公知何故?”
  “不解!”
  邓艾一笑,说道:“某已知庞士元所图,自然心安!只是,某需将军相助!”
  “都督有何差遣,尽管吩咐!”田续说道。
  “某许汝兵马五千,前往子午谷,静候庞士元的兵马!”邓艾说道。
  邓艾分兵两处阻击庞统兵马。
  庞统会不会真的派兵偷渡子午谷呢?


第379章 卧龙陈书初示警,凤雏执意入子午

  第379章卧龙陈书初示警,凤雏执意入子午
  上文书中我们讲到邓艾猜出庞统的用意,连夜找来副将田续。
  半夜三更,田续带着五千兵马,悄然出城,直奔东边的山中潜行而去。
  而此时,庞统丝毫没有想到自己的意图会被邓艾知晓。
  月高夜黑之夜,他安然入睡,却不知道自己的一番部署已经被对手邓艾发觉,亦是惊动了自己的好友诸葛亮。
  听闻庞统的部署,诸葛亮失声叫道:“不好!士元意欲暗度子午谷!”
  “啪”的一声,他的叫声吓得一旁丫鬟打碎了盘碗。
  诸葛瞻闻声而来,见到父亲脸色雪白,羽扇丢落一旁。
  看到一向镇定、稳重的父亲竟然如此失态,他颇感诧异,不解的问道:“父亲,何故如此?”
  见到儿子,诸葛亮这才调整了一下情绪,强作镇定的说道:“庞士元遣黄子恒攻打斜谷,派遣兵马不过一万多人!此乃预谋子午谷之前照也!”
  诸葛瞻资质平平,自然想不到里面的缘故,诧异的问到:“父亲从何知晓?”
  白了儿子一眼,诸葛亮不由叹息的说道:“哎!思远呀,汝虽严守孝道,才智终究不如汝兄。若是泊松在此,定然能够知晓为父之忧!”
  闻言,诸葛瞻垂下头,闷然不语。
  丢下儿子,诸葛亮独自走进书房,透过窗棂,遥望着西方。
  士元呀士元,子午谷何等凶险,岂是轻易可越之地?
  数万大军穿行于悬崖之上?
  虽说那条路只有不过几十里之遥,又岂是数个时辰能够度过的?
  一路奔波,士兵的消耗何其大?
  到时候,一支疲惫之师,又如何能够发挥应有的战力呢?
  一定要阻止他!
  对!
  我一定要阻止他!
  想到这里,诸葛亮提笔急挥,写下一封书信,又唤来儿子诸葛瞻。
  看着父亲着急的模样,诸葛瞻知道这封信定然十分重要,接过书信,对父亲说道:“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亲手交给庞叔父!”
  诸葛亮点点头,再三叮嘱道:“汝见到士元一定要阻止他向子午谷派兵!切记切记!”
  “孩儿记住了!”诸葛瞻不敢耽搁,连夜离京,直奔长安而去。
  长安城上,诸葛亮遥遥望着儿子远去的身影,一脸愁容久久不能散去。
  “孔明,士元大限将至,汝又何必耿耿于怀呢?”忽然从他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诸葛亮也不回头,叹了口气说道:“士元,吾之挚友。若能回天,吾岂能不尽余力?夜色已深,公瑾何故到此?”
  原来说话的人是江东旧人周瑜周公瑾。
  江东吴国尚在时,周瑜以国之尚在,不肯投诚。
  刘备爱惜其才,虽押之入狱。
  不过说来,他也不寂寞。
  后来,颜悦擒拿了吕蒙,将吕蒙押解入京。
  他们两人便在狱中常住,时不时有诸葛亮等人前来与他们谈文讲学,倒也过的逍遥。
  江东吴国投降,诸葛亮又来见他们。
  他们知道投降之事早晚将至,也就顺势投诚,领了一个闲散的官职,倒也轻松。
  只是听说庞统打算涉险子午谷,周瑜心中暗笑庞统自大,虽独自来到城上观看星象,却见西北将星暗弱无光,便知庞统大限将至。
  其实,诸葛亮早已看出西北将星暗弱无光,却不敢往庞统身上想!
  被周瑜讲出来,诸葛亮却也无奈。
  “孔明,子午谷真的如同传说中一样?”周瑜对于子午谷的传说也是将信将疑。
  诸葛亮点点头,说道:“入川六道,最难者便是子午谷一道。昔日高祖入川便是走此一途,激发了将士斗志,方有后来的楚汉制胜!”
  这个典故,周瑜也听说过。
  子午谷是秦岭六条连接西南的大道中最险峻的一条,历史上多次有兵家企图偷渡,但却从来没有人成功。
  在古代,穿越秦岭去往西南及周边地区的道路主要有六条,从西到东依次为: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库谷道、武关道。秦岭地区山高谷深,尽管这六条大道全都占据险要,但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中,它们仍然许多次或被攻破,或被偷渡,这其中,子午谷里的子午道,却是这六条古道中,唯一一座多次被人谋划偷渡、但却从来没有成功过的险峻要塞。所以,有史学家才发出了”秦岭六道,子午为王”的感叹。
  子午谷的地理路线,大概是从杜陵(今西安东南)起,然后穿秦岭到达汉中。它开辟于秦代,在默默无闻了百年之后,首次登上战争舞台的时间是在秦末,当时正是”刘项相争”的时期,刘邦被迫前往汉中就任汉王,正是从子午谷通过,道路的艰难激发了汉军士兵对抗项羽的决心,最终,他们杀回了关中,夺取了天下。到了东汉时期,汉中太守王升专著《石门颂》,赞扬子午道对汉军士兵士气的激发:“高祖受命,道由子午,兴于汉中”
  见周瑜低头不语,诸葛亮又说道:“汝等皆知此地凶险,却不知此路当中陡崖峭壁、洪流汹涌,沿途凶险莫测。其中艰苦难以想象,更兼谷中天气变幻不定,行军甚难,非你我所想!”
  “汝与士元自幼结交,尝论此事否?”周瑜问道。
  诸葛亮无奈的一笑说道:“吾二人自幼争执此事,从未印证胜负!”
  周瑜叹了口气说道:“如公所言,士元危矣!”
  从人性的考虑,周瑜点破了诸葛亮不想去想的一面。
  这个时期的谋臣武将,一个个都通晓天文地理,只是有的知道的多,有的知道的少而已!
  可以说,他们不单单是兵家、儒家,其实都是一个个杂家!
  庞统知道子午谷的典故,却因为他的性格,导致了他对自己的盲目自信。
  接过诸葛瞻的书信,他笑着说道:“汝父一向安好?”
  “回禀叔父,家父一切安好。但再三嘱托,还请叔父先看书信。”诸葛瞻急切的说道。
  “偶?何事如此重要!贤侄一路劳累,先品茶稍带。”说着,庞统打开书信,赏目观看。
  只见信中写道:
  后将军、长安兵马都督、士元吾友亲启:陛下降旨,令汝兵伐斜谷。吾恭待汝之凯旋。忽闻汝遣黄子恒、曹子陵二将统兵一万余进攻斜谷,直逼五丈原。吾大惊!汝意欲兵出子午谷?!是耶?否耶?
  士元,吾友。且听愚兄忠告。子午谷,自古行兵险要之地,非人可以逾越也!万万不可自诩天兵!
  斜谷守将邓士载,后起之秀也!文韬武略,皆不下你我!汝当用心对耶!
  吾知汝意欲遣兵两万余穿越子午谷。此乃行军者大忌也。子午谷延绵数十里,山路不见,尽是悬崖峭壁!士兵攀岩而行,劳体疲肌,后继无力,越过子午谷,已然疲军也!邓士载定然会陈兵午口,以待疲军!
  陛下执掌中原十数载,区区西川指日可待!
  公用兵一世,累立奇功,无偿败绩!行此计否,往望公三思!
  在下面是诸葛亮的署名。
  看完这封信,庞统脸上颜色连连变化,一张丑脸更加显得阴沉。
  一旁的诸葛瞻赶紧劝道:“想必家父书信令叔父气恼,还请叔父冷静!”这句话是诸葛亮交给他的。当时诸葛亮便猜到了庞统会有这样的想法,告诉了儿子如何应对。
  毕竟当着诸葛瞻的面,庞统嘴角狠狠的抽动了一下,强作笑容的说道:“无妨,无妨!汝可知汝父信中所讲?”
  “信中所讲,小侄倒是不知。不过,家父再三嘱托,请叔父一定三思!”诸葛瞻笑着说道。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庞统说完,派人给诸葛瞻安排了下榻之处。
  待诸葛瞻离去,庞统眉头紧皱,狠狠的将诸葛亮的书信拍在了案上,狞笑着说道:“孔明呀孔明,你等都知道子午谷凶险,邓士载又如何不知?某便让你看一看,我是如何借助子午谷,夺取汉中城的!”
  说完,他将手中的书信狠狠揉搓成一个团,仍在了地上,转身朝着后面走去。
  他离去后,其子庞宏捡起诸葛亮的书信,仔细观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不行!
  若行此险策,岂不是白白将数万儿郎性命推入险渊?
  必须阻止父亲!
  庞宏为人刚直,性稳有远见!
  故,他看完诸葛亮的书信,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可是,他看到父亲的表情,心中知道想要劝服父亲,还需要找些帮手。
  关上房门,他将书信藏好,悄然出府,直奔扬威将军张雄的府邸。
  见到张雄,他将诸葛亮的书信拿出来,递了上去。
  张雄看罢,大惊,急忙问道:“后将军意欲如何?”
  “哎!”庞宏摇摇头,十分无奈的说道:“家父与诸葛伯父虽为至交,却因一事耿耿于怀!”
  “何事?”
  “便是子午谷兵道之事!”
  “啊?”张雄十分不解的看着庞宏。
  庞宏无奈的笑着说道:“家父对此事甚是看重,故有此一策!诸葛伯父有执书于他,恐怕再难相劝呀!某一时无策,特来请兄台相助!”
  张雄也没有主意,遂说道:“不如找子豪、元义前来,大家一起商议如何?”
  再无其他方法,庞宏也只好等张虎、宗成前来。
  不多时,张虎、宗成一前一后来到了张雄府中。
  听庞宏说完,宗成笑了,对他们说道:“原来是此事,某以为何事呢?”
  “莫非你有办法?”张雄不解的问道。
  宗成看了三人一眼,问道:“后将军可否亲自统兵前往子午谷?”
  “自然不会!”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那便是了。待那时,我们随便一人接了将令,统兵前往子午谷。途中,我们可先遣健将前往子午谷中打探,若是可行,便进军;不可行,只管撤兵便是了!”宗成说道。
  真是关心则乱。庞宏心中恍然,遂说道:“元义一言点醒梦中人。如你所说,若是能够令家父仅派遣五千兵马最好!”
  


第380章 入秦岭遣兵探路,探子午出现敌情

  第380章入秦岭遣兵探路,探子午出现敌情
  上文书中讲到庞宏四人商议对策,知道不能够劝服庞统,遂采取了迂回的对策。
  次日,庞统召集众将,派兵前往子午谷。
  振威将军张虎上前言道:“都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