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刘备复汉 >

第222章

三国之刘备复汉-第222章

小说: 三国之刘备复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忠果然不愧是宋忠,眼珠一转,赶紧告饶:“陈将军,我不过是蔡阀的一条狗!你们大人大量,放了我吧!我绝对和蔡阀脱离关系,远走高飞,再也不会荆州了!”
  然而,他出了名的食言之人,又有几人能够相信他!
  何况,此事关系到了上万人的生死,陈应岂会因为他一个废物,而冒险如此大的风险?!
  陈应径直走到他的面前,轻声对宋忠言道:“将军,属下本应该放你一马!奈何此事事关重大,不得不防!你可知道最能够保守秘密的人是何人吗?”
  “何人?”
  “死人!”
  
  杀死了宋忠和他的两名亲信,陈应彻底接掌了零陵的兵马,同时封锁了宋忠死亡的消息。
  次日,他派人前往武陵,见到了刘度等人,呈递上去他的投诚书。
  三日后,蔡瑁见到了兄弟蔡中的尸体。
  强忍着悲痛,他看完王威的书信,然后问向周瑜:“王威信中讲到:吾弟死于刘度之子刘贤手中。公瑾以为此事当如何?”
  “刘贤?一介书生如何能够杀得了文珪将军?”周瑜不解的问道,遂叫过来一名士兵仔细询问。
  士兵将当时的经过讲了一遍。
  听完士兵的话,周瑜的眉头紧皱了起来。
  良久,周瑜忽然问道:“德珪,那王威可否忠心?”
  “他乃是刘景升的旧部,原本中立。世子上位后,到还算是忠心。不过,这些中立派身边,我都派了自己的人。文珪便是监视他的人!”
  “那么说文珪将军一去,他身边便没有了监视的人了?”
  “不错!”
  “原来如此!怪不得他们会设计杀死文珪将军呢?”周瑜忽然想通了其中的道理,随后对蔡瑁言道,“德珪,可有零陵方向的消息?”
  “还没有?”
  “不好!汝速速派人前往武陵!晚了,这两支兵马唯恐有变!”好一个周瑜,从这之中竟然看出了刘度的计谋!可惜的是,他的担心全都成为了现实。
  闻听此言,蔡瑁不由得后背升起一股凉风,问向周瑜:“汝想到了什么?”
  “怕是他们想要策反王威!甚至可能连零陵的兵马也打算策反!”
  “零陵兵马?不会的,零陵郡守宋忠乃是文珪的好友,是我蔡阀的中坚力量!不过,还是小心为妙,我这便派蒯子良前去走一趟!”
  “但愿不会有事吧!”周瑜口中说道。其实,他心中还有一句话呢!
  他本意要说:但愿不会有事,若是有事也顾不得了!明日午时,刘玄德大军便抵达夷陵!你又如何顾及得了那里呢?!
  可惜,这些肚子里面的话,蔡瑁是不知道了!
  所以,他再次损失了一个蒯子柔!
  这些天,蔡瑁可没有闲着!
  他从南方调集了苍梧、九真、桂阳三个郡的兵马,足足有五万多人!
  除了苍梧的兵马还没有到,九真的兵马已经抵达。
  为首的将领乃是李珪、李严。
  这两个人曾经都是中立派。不过中立派是中立派,但是他们对刘琦的好感要胜于刘琮。尤其在当时攻下九真后,刘琦大度的将九真郡交给了两人,得到了两人很大程度上的认可。
  此番,他们收到蔡瑁的征调令,本意不打算带兵前来。
  不过,两人一番商议后,李严认为,若是不来,便是抗令不遵;不如先带着兵马来到前线上,在相机行事!
  就这样,李珪同意了李严的注意,打点行装,统领大军来到了江陵。
  来到江陵后,蔡瑁便派弟弟蔡和来到他们的营中。
  名义上是来慰问,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来监督的!
  当初九真郡被刘琦夺下后,士真留任太守,两人掌管军马。蔡瑁便想派人渗透进来,却被刘琦拦住。
  这次,两人兵马刚到,便被蔡瑁把蔡和安插进来。
  李珪有心拒绝,却被李严拦住。
  “兄长,大丈夫能伸能屈,何必为此小事而坏了大计!”
  听李严这么讲,他才气鼓鼓的转了回到帐中,端起酒壶,喝起闷酒来了!
  望着李珪气闷闷的样子,李严莞尔一笑,坐在了他对面,低声说道:“蔡和到我们营中,这是必然的!若是蔡瑁不派人来,才是奇怪呢!”
  “汝此言何意,莫不成汝乐意被人暗中盯防不成?”李珪气呼呼的问道。
  李严“噗”的一声,被他气乐了,笑骂道:“汝真乃蛮牛也!你我皆乃先主旧部,向来帮理不帮亲!今长公子和陛下讨伐江陵所为何事?难道兄台真的不知否?”
  “某自然知道!不然又怎会恼恨那厮来我的营中呢?”李珪不甘的说道。
  李严喝了一口酒,然后又说道:“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他岂能不防备你我?管他如何防备呢?等到开战之时,我们相机行事不就行了?”
  “也好!”李珪的脸色这才有所好转。
  李严又叮嘱道:“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千万不要得罪蔡和!不然,不等开战之时,我们便会被蔡瑁害死!”
  “好!某听你的!”


第338章 蒯良醒悟成大义,刘琦出谋欲成仁

  第338章蒯良醒悟成大义,刘琦出谋欲成仁
  章武四年秋,章武大帝刘备统御十数万大军抵达夷陵。
  夷陵城外,折冲将军、襄阳亭侯刘琦带着荆襄诸将列阵相迎。
  “琦儿,可有知会江陵?”
  “回禀陛下,臣未得圣谕,不敢擅动!”
  “好!军师。”
  “臣在。”一旁诸葛亮答道。
  “传朕圣谕,朕抵达夷陵,欲重审江陵王一案!明日亲往江陵,告知江陵城内的叛逆刘琮和蔡瑁得知!”
  “臣领旨!”诸葛亮答应道。
  “陛下,臣得到武陵太守的信报,信中讲到蔡瑁遣长沙和零陵两郡兵马攻打武陵。但是信中没有提及求援,臣已派探马前去打探。”刘琦向刘备禀报道。
  “蔡瑁能够想到在这个时候先攻下武陵,倒也是一个将才!”刘备有些感慨的说道。
  诸葛亮却在一旁说道:“陛下,恐怕不是蔡德珪看得远,而是他身边另有其人!”
  “偶?”刘备好奇的看着他。
  诸葛亮接着说道:“折冲将军上次奏折上不是讲过周公瑾在江陵出现过吗?”
  “莫非周公瑾真的在江陵不成?”刘备问道。
  “依臣所见,定然是此人在江陵!看来,江东对荆州诸郡的也虎视眈眈呀!”诸葛亮叹息道。
  忽然,有人禀报:“报,武陵信报!”
  刘琦赶紧说道:“陛下,武陵有消息了!”
  “速速让他进来!”刘备吩咐道。
  不多时,从外面进来一名探马。
  “武陵战况如何?”刘备问道。
  探马回禀道:“武陵太守公子刘贤让小人回禀陛下,将会给陛下一个惊喜!”
  “什么惊喜?”刘备不解的问道。
  但是,探马摇摇头。看来,刘贤没有告诉他。
  一旁的刘琦却说道:“陛下,前番我们围攻江陵的时候,子义便有不俗的表现!此人是不可多得人才呀!”
  “看来,此战之后,朕要见一见这位贤才了!”刘备也感叹道。
  是呀!
  上次刘琦的奏折中提及刘贤相助刑道荣一事,刘备便打算见一见这个侄子!没想到,他又见到此子再立奇功。
  至于到底是什么呢?
  刘备望向诸葛亮,问道:“军师可否猜到?”
  “此功确实不小呀!陛下,臣尚不能明说,不然此功难建呀!”诸葛亮卖着关子说道。
  闻听此言,刘备哈哈一笑,对诸葛亮言道:“也罢,朕也猜出一二!朕以为三两日内他们便该到此了!”
  
  按下他们君臣派兵攻打江陵不说。
  单说武陵城内的刘度父子和刑道荣。
  得知刘备大军已经抵达了夷陵,刘贤便带着两名从人来见王威和陈应。
  也该当蒯良命中不当绝,他刚刚见过王威,准备前往零陵兵营去见宋忠。就在这档口,他就听到士兵向王威禀报,说是刘贤求见。
  他心中暗自想到:莫非他们真的已经和刘贤勾结在一起了吗?
  想到这里,他便打算伺机逃回江陵。
  当他去牵马的时候,那名马夫却对他说道:“先生,自得您相救,小人吃得饱穿得暖,生活无忧!在小人心中,对先生甚是感激!只是有件事,小人不知当说不当说?”
  蒯良忽然愣住,低声问道:“汝有何事?速速讲来!”
  “先生一生熟读圣贤书,何故做起糊涂事,而不自知呢?!”马夫问道。
  “汝此言何意?”蒯良不解的问道。
  马夫对蒯良言道:“先生,可知我因何会被你所救?”
  “难道汝为我所救,是有人安排的不成?”
  “不错!我曾暗示过先生,是因为我知道先生本意善良,远非汝兄长和蔡瑁之流!奈何先生却沉沦其中,难以自拔!今,先生已经站在悬崖边上,却悠然不知!”
  “你还是刘玄德的暗卫之一?”
  “一朝入暗卫,终身于暗卫!断然不会有人从暗卫中离开!而先生知晓暗卫的存在,却不应该告知他人!若不是陛下有谕,先生兄弟已经黄土埋身了!”
  “汝想如何?”
  “陛下希望先生能够弃暗投明!先生一脉虽依附于蔡阀,却非主导之力!陛下答应先生,保留蒯氏一脉!”
  “陛下真的既往不咎?可是刘琦”
  “折冲将军乃是顾全大局之人,难道先生以为他容不下你等?”
  这个时候,蒯良才明白自己兄弟早就落入了刘备的视野之中。
  人家没有动自己,不是不能动!而是不想动!
  可怜兄长
  想到这里,他问道:“不知陛下需要我做什么?”
  “若是先生没有出江陵,自然是在江陵中做内应!不过,既然先生来到这里,自然还有一个更大的功劳等着先生去做!”
  “什么功劳?”
  “先生可看到了刘度的公子刘贤?”
  “正是因为此事,吾方想离开的呀!”
  “先生当去见一见这位公子吧!你的那份大功劳,便在此人身上!”马夫说完,牵了马匹回到马厩。
  想了一会,蒯良径直走向王威的营帐。
  两名守门的士兵拦住了他:“将军已经休息,请大人回去吧。”
  “你尽管去禀报将军,便说蒯良求见刘贤公子。”蒯良大声说道。
  不等士兵再说话,里面传出了王威的声音:“让蒯大人进来吧!”
  两名士兵闪开身,让过蒯良。
  蒯良一笑,挑帘走了进去。
  抬眼正好与刘贤眼神相交,他笑着说道:“子义公子真是好大的胆子!”
  “子柔先生见到小生在此,不说远遁而去,却还留下来见我,定然不是单单来吓唬在下的吧!”刘贤微微一笑,起身向蒯良行了一个礼。
  “倒是老夫有些做作了!公子洞察天人,让老夫自叹不如呀!”蒯良附身向刘贤鞠了一躬。
  生受如此大礼,刘贤赶紧上前,延请蒯良入座。
  落座之后,蒯良看了一眼一直没有说话的主人王威,问道:“看来,王将军早已弃暗投明了!”
  “先生说笑了!”
  “老朽前来,亦是想要加入你等的计划之中。想必,多了老夫这颗意外的棋子,你们的计划更好完成了!”蒯良盯着刘贤直截了当的说道。
  刘贤一笑,说道:“先生不问是何计划,而直言加入,令小子无言拒绝。只是,小子不知先生忽然改变了主意,却是为何?”
  “当今章武皇帝雄才大略,天下一统已然不远。老夫兄弟愚昧贪婪,却不如一介马夫!实不相瞒,今日老夫得知公子前来,本打算御马而回。却被老夫的马夫所阻,他对老夫讲了一番话,令老夫茅塞顿开,方知悔改!因此,老夫方到此来见公子!”蒯良解释道。
  “看来那位马夫也是一位高人呀!”王威插言说道。
  刘贤忽然说了一句话,令蒯良心中大惊不已。
  “这位马夫是先生当年在江陵城外救下的那个伤者吧!?”刘贤莫不经意的问道。
  “你是如何只晓得??”蒯良大吃一惊的问道。
  刘贤一笑,然后说道:“先生既然有此人相助,小子自然放心。陛下大军已经抵达夷陵,我等明日也将启程。既然有了先生的相助,这领军之人自当非先生莫属了!”
  “领军之人?”
  “不错!长沙兵马和零陵兵马一举攻克武陵,押解武陵要犯折返江陵。自然要有一个统军之人!恰恰这个时候,先生来了!”刘贤笑着说道。
  这个时候,蒯良才明白刘贤的计划是什么?
  这是要趁机谋取江陵呀!
  好大的手笔呀!
  这个人畜无害的少年,竟然有如此厉害的谋略!
  岂能不让蒯良吃惊的?
  他暗自庆幸道:幸亏听从了马夫的建议,不然真的逃回江陵,也难保不会落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次日,刘度被绑上了囚车。
  王威、陈应二人统领不过两万余人,跟随着蒯良朝着江陵的方向而去。
  而刘贤和刑道荣则带着两个城余下的兵马和武陵城中的兵马,立刻了武陵城,直奔南方而去。
  他们到底要去做什么?咱们后文书中会讲到。
  再说夷陵城内。
  刘琦又来见刘备。
  “陛下,臣还有一事未曾禀奏。”刘琦奏道。
  “皇侄请讲。”
  “臣听闻蔡瑁调集了五郡兵马齐聚江陵!如今长沙、零陵的兵马齐攻武陵,另外三郡兵马皆已抵达江陵!而此三郡兵马之中,九真郡统军之人乃是家父生前的旧部李严和李珪二人!此二人在臣兄弟之间,向来是帮理不帮亲!臣以为可说服二人投诚!”刘琦说道。
  刘备一笑,说道:“此二人,朕听说过!他们都是景升兄生前的旧部,为人耿直,忠实守信,断然不会被蔡瑁蒙蔽!而且,朕听说,蔡瑁对这些景升兄的旧部很不放心,总会派遣蔡阀的门生在其左右!”
  “正如陛下所言。这便是蔡瑁架空家父,掌控荆州的手段!”刘琦咬牙切齿的说道。
  刘备问道:“汝可有办法和李严二人取得联系?”
  但不知,刘琦会向刘备贡献什么奇谋妙计?他将如何和李严、李珪二人取得联系?而李严、李珪二人又是如何瞒过蔡和?在蔡和的眼皮子下面,他们的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