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孺子帝 >

第39章

孺子帝-第39章

小说: 孺子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逃出去的韩孺子也有类似的疑惑,他被好几双手架着,本想回去救母亲,可是身不由己,被拥到垂花门的时候,听到了母亲的叫声,一狠心,跟着众人往外跑。在前院门廊下,看到一名坐在地上满脸鲜血的男子,想必是步蘅如带来的刀客之一,还没有死,无力地抬起手臂,似乎要拦阻众人,可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慈顺宫外悄无人迹,又跑出一段路之后,韩孺子终于能观察周围的救驾者。

大概有三十余名太监和二十多名宫女,一多半是陌生面孔,只有少数人是慈宁宫里皇太妃的侍者,他最熟的人是张有才和佟青娥,此刻就护在他的身边,可他们并非带头人,一名胖大太监跑在最前面,从背影看不出年纪,一手握长竹竿,竿头绑着夺来的短刀。

在一群人当中,只有四五人手持兵刃,其他人手里拿着的不是竹竿就是木棍。

没多久,一行人跑回皇太妃的慈宁宫,进去之后先将大门关闭。

慈宁宫里的门廊下绑着两名刀客,嘴里塞着布条,一看到众人进来,惊恐地呜呜乱叫,张有才上去各踢了一脚,两人老实了。

人群终于稍稍冷静下来,所有人的脸还是红的,目光也在闪烁,这是韩孺子进宫数月从未见过的激动神情。

“奴等叩见陛下。”胖大太监开口,所有人都跪下。

韩孺子急忙道:“大家快起来,非常时期不必拘礼,朕……很感激你们。”

众人起身,脸上的激动神情仍未消退,韩孺子细瞧胖大太监,此人看上去四十岁左右年纪,身材虽胖,却丝毫不显臃肿笨拙,一身英武之气。

“你们……”韩孺子一时间不知从何问起。

胖大太监没有开口,张有才抢着说话,他太兴奋了,声音比平时更显尖锐,“一开始这里有四人看守,后来走了两个,大家在后院搭人梯,我最小,把我送出去,我去找净扫房蔡大哥,蔡大哥说不能再等,正好他那里有一堆扫帚,我们拆开当兵器,蔡大哥又说慈宁宫离慈顺宫太近,必须先将这里拿下,才能去慈顺宫救陛下……”

张有才说得有点乱,大概意思却还清晰,“蔡大哥”等十几名太监手持竹竿,先到慈宁宫敲门,自称是皇太妃派来的人,趁刀客开门,一拥而入,将两人打倒,捆绑起来。

慈宁宫内的数十名太监、宫女被吓坏了,只有佟青娥和少数人敢出宫,其他人仍然遵守皇太妃的命令,不敢出门一步,但也没有释放两名刀客,就在张有才讲述的时候,他们探头探脑地观瞧,发现皇帝真的被救了出来,跑过来一批。

攻占慈宁宫之后,他们又从别处招来一些帮手,一块去慈顺宫救驾。

韩孺子对胖大太监说:“这位是蔡大哥吧。”

胖大太监急忙跪下,“贱奴蔡兴海,只因年长些,被同僚称一声‘大哥’,在陛下面前怎敢用此称呼,请陛下呼名即可。”

“好,蔡兴海免礼。”韩孺子觉得此人必有来历,没时间多问,往人群中看了几眼,又认出几张相识的面孔,“你们是秋信宫的人。”

那几人连连点头,一名宫女说:“秋信宫也有两贼看守,蔡兴海带人攻破宫门,皇后命我们都跟着蔡兴海去救驾,她也想来,我们把她劝下了。”

娶皇后之初,韩孺子极不情愿,现在却越来越觉得有这样一位皇后很不错。

他也有点兴奋过度,不得不暗暗告诫自己冷静,他还没有完全脱离危险,想了一会,说:“必须想办法离开内宫,咱们能攻破门户吗?”

张有才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蔡兴海道:“我派人查过,南、北、西三门各有二三十人把守,都是江湖刀客,咱们这些长竹竿,对付十来人还行,敌人再多的话胜算不大,还会令陛下涉险。”

“你认为该怎么做?”韩孺子这时候必须选择相信蔡兴海。

“依我的愚见,不如跳墙,南、北、西三方皆是宫馆,不容易出去,还可能被逆贼发现,东边有一段墙,应该无人看守。跳过去之后能到太庙,往南走,绕行一段路,没多远就是勤政殿,在那里陛下可与群臣汇合,或者离开皇宫再做定夺。”

“朕要去见大臣,他们还不知道宫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必须由朕亲自向他们说明。”

“那就出发吧!”张有才转身就要跑,蔡兴海更谨慎些,“慢着,得有人走在前面打探情况……”

“我去。”张有才一溜烟跑出去。

蔡兴海看了一眼众人,对皇帝说:“陛下需要所有人都跟着吗?”

韩孺子知道,无论走哪一边都是冒险,郎中将已被夺印,皇宫侍卫听谁的命令尚难预料,于是道:“此行尽量不要惹人注意,嗯……蔡兴海,你选几个人随朕一块出宫,其他人都去秋信宫保护皇后,尽量不要与逆贼争斗,太后还在他们手中,一定要确保太后安全。”

他必须说这句话,如果太监和宫女一时兴起,再度进攻慈顺宫,他的母亲王美人也会遇险。

蔡兴海也是这个主意,手指连点,选了三名太监同行,其他人,包括慈宁宫里之前没敢出门的人,都去秋信宫保护皇后。

大批人先出发,蔡兴海指着旁边的两名俘虏说:“这两人不宜留活口。”

韩孺子瞧了那两人一眼,从他们的目光中看到了恐惧与乞求,他犹豫了一下,想起母亲,再无慈心,“斩。”

这是他第一次决定别人的生死,接下来,就要决定自己的安危了。

第五十八章 翻墙

皇宫里的墙一层围一层,堵堵高耸如峭壁,爬上去难,跳下去更难,内宫的墙稍矮一些,也有两丈余高,韩孺子抬头仰望,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墙到爬时才觉高,尤其那墙光溜溜的,连个可借力的坑洼都没有。

张有才在前头带路,没发现刀客,到了墙下他也没办法了,“这里的墙比慈宁宫高多了,蔡大哥,咱们几个搭人梯,能将陛下送出去吗?”

算上皇帝,一共是六人,高度倒是足够,蔡兴海却不敢搭人梯,“那样太危险,而且陛下登上墙头之后也没办法下去。”

蔡兴海仰头观察了一会,对皇帝说:“陛下,有个地方可去得吗?”

“当然,只要能离开内宫,去哪都行。”

“太祖衣冠室离此不远,那里有攀墙之物。”

衣冠室又叫静室,韩孺子刚进宫时在那里斋戒过好几天,当然记得,连太祖衣服上有几个窟窿都点数过,“那里有攀墙之物吗?”

“厢房里有梯子,我见过,就是不知道还经不经用。”

“去看看。”韩孺子发话,却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他在皇宫里向来只走正路,而且身边总是跟着一大群人,突然来到一块陌生的区域,早已辨不清方向。

“遵命。”蔡兴海一抱拳,当先带路。

韩孺子等人快步跟上,问道:“蔡兴海,你从前是军中将士吧?”

蔡兴海扭头笑道:“陛下看得真准,我从前在塞外守边,五年前进的宫。”

韩孺子没见过多少将士,可蔡兴海身上的行伍气息太浓,用不着多少经验也能看得出来。

张有才的兴奋劲儿一直就没消下去,这时道:“我们私下都叫他‘蔡大将军’。”

蔡沧海脸红了,“我哪是什么‘大将军’,只是一名小小的校尉而已。”

“那也管着好几百人呢,蔡大哥跟匈奴人打过仗……”张有才不知为何突然闭嘴。

韩孺子若是再成熟一点,也不会往下追问,可他毕竟只有十三岁,而且心事也不在这里,顺口问道:“在边疆建功立业不是挺好吗?你为什么要进宫?”

蔡兴海嘿嘿笑了两声,“不瞒陛下,我就是太想建功立业,所以上报首级的时候多报了……二三百个,按律当斩,正好赶上朝廷开恩、天下大赦,可以用腐刑赎罪,我不想死,就进宫了。”

张有才道:“哈,你跟我说是多报了几十颗首级,对陛下才肯说实话,原来是几百个!”

“欺君之罪我可担不起。到了,前面就是衣冠室。”蔡兴海指着前面的一座小院。

韩孺子心中一动,隐约明白蔡兴海为何敢于救驾了,这是一个惯于冒险的军人,而他救驾成功之后也必有所求,想到这里,韩孺子反而松了口气,他受杨奉的影响太深,对无缘无故的帮助总是心存疑虑,找到理由之后让他更信任这名胖大太监了。

衣冠室位于一座小院里,院门此时紧闭。

蔡兴海低声道:“陛下,让我先叫门,陛下待会再现身。”

“好。”韩孺子和张有才靠墙站立,另外三名太监站在院门的另一边。

蔡兴海举拳敲门,“老黄,开门,老黄,快开门!”

等了一会门里才传出一个低低的声音,“谁?”

“我,蔡兴海,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

“你来干嘛?”

“我前几天来扫地的时候,好像有把扫帚落在这里了,净扫房那边对不上数,我来找找,快开门。”

“我这里没有你的扫帚。外面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怎么还敢到处乱跑?”

后妃居住的区域里有不少院落,平时都谨守门户,一有风吹草动,门关得更紧,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可也无从了解事情进展。

“能有什么事?宫里又抓人了呗,开门,让我进去看看。”

“要是没事,怎么连送饭的都不来了?”

太阳早已西倾,看院太监饿了一天,心里很清楚,外面必有大事发生。

“送饭关我什么事?我就是一个扫地的,你有什么不相信的?”

里面沉默了一会,“你还是走吧,今天并非洒扫之日,我不能让你进来。”

蔡兴海毕竟是名武夫,话说不通心里急躁,尤其皇帝就在身边,他抡起拳头就要砸门,韩孺子冲他摆手,小声道:“让他往外看。”

“谁?还有谁在外面?”门内的太监听到了。

“不给我开门,行。老黄,你往外面看一眼。”

门板微响,里面的人透过门缝往外看,“老蔡,你别胡闹,这里是皇宫,一点小错都是要掉……我的天呐!”

韩孺子站到门前,低声道:“给朕开门,朕认得你,你也认得朕。”

在宫里见过的阉宦太多,韩孺子根本不记得老黄是谁,但他相信老黄一定记得皇帝。

门闩响动,两扇门打开,一名老太监跪在地上,颤声道:“不知陛下驾到……”

“抓紧时间。”韩孺子带头进院,蔡兴海等人随后,老黄张口结舌,一个也不敢拦。

院子不大,中间正房就是衣冠室,两边的厢房是太祖初建皇宫时留存的一些器械物件,后代都当宝贝收藏着。

韩孺子对蔡兴海说:“你们去找梯子,朕要拜见太祖衣冠。”

此言一出,蔡兴海等人都变得严肃起来,连走路都蹑手蹑脚的。

到了这里,韩孺子轻车熟路,直奔衣冠室,推开虚掩的门,迈步进去,用余光看到两名太监匍匐在地,他全不在意,走到衣架前,跪在蒲团上,轻声道:“太祖戎马一生,身经百战,不屑孙韩孺子今日迫不得已要借用您的一件东西,相信您的在天之灵一定不会反对。”

韩孺子磕了一个头,起身来到衣架前,小心翼翼地取下那柄宝剑,他第一次来这里斋戒时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不敢触碰,现在什么都不用怕了。

皇帝不怕太监怕。

那两名跪在地上的太监先是呆呆地看着皇帝,突然一块站起来,扑到皇帝脚下,哭叫道:“陛下不可动剑,万万不可啊。”

韩孺子不理睬两人,慢慢拔剑出鞘,历经一百二十多年,剑身依然寒光闪耀,白刃如雪。

“果然是柄宝剑。”韩孺子赞道,轻挥一下,心中越发喜欢,“这样的剑就该常用才对,藏在匣中实在是浪费了。”

迈步要走,才发现自己的两条腿被太监抱得死死的。

“朕命令你们松手。”

“陛下,太祖的衣冠不能动啊,更不能带出静室,此乃祖训,陛下……”

韩孺子竖起宝剑,“太祖手持三尺剑平定天下,此剑不知饮过多少人血,多年未用,拿你们祭剑正合适。”

两名太监一愣,松开皇帝的腿,膝行后退,再不敢抬头。

韩孺子提剑出门,蔡兴海等人也从厢房扛着梯子走出来,一眼就看到皇帝手中的剑,齐声道:“好一口宝剑!”

韩孺子忍不住笑了,信心倍增,收剑入鞘,说:“出发。”

看门的老太监仍然跪在门口,看着提剑走来的皇帝,根本不敢阻拦,只是一个劲儿地磕头。

天就要黑了,勤政殿那边不知情况如何,韩孺子加快脚步,蔡兴海等人紧随其后。

梯子搭在墙头上,高度正好,蔡兴海道:“太祖不愧是马上皇帝,时刻想着打仗,梯子就是为这面宫墙准备的。”

韩孺子却另有感触,太祖似乎觉得皇宫里也不安全,所以才会准备争战器械,一百年多后被七世孙用上。

蔡兴海先爬上墙头,试试梯子的牢固程度,发现没有问题,说:“陛下请上来吧,张有才,保护好陛下。”

“放心吧。”张有才跟在皇帝身后,时刻伸出一只手准备扶持。

蔡兴海跪在墙头瓦片上,也伸出手准备接住皇帝。

追兵就是这时候赶到的,“找到了!皇帝要逃!”一人大喊。

韩孺子一惊,扭头看去,只见巷子里跑来十余名太监装扮的刀客,当先两人速度极快,马上就会赶来。

韩孺子连蹬几下,伸出空着的手握住蔡兴海的手,借他的力一步跃上墙头。墙上铺着一层瓦,站在上面颇不稳当。

张有才动作灵活,很快也上来了,韩孺子对地上的三人喊道:“快上来!”

三人互望一眼,一人抬头说道:“陛下快走,我们挡一阵。”

三人挺起长竹竿,准备迎战十余名刀客。

韩孺子还要再催,蔡兴海和张有才已将梯子拽上来,随手扔到墙外面。

最前面的两名刀客到了,挥刀挡开竹竿的同时,向墙头飞掷暗器。

蔡兴海抱住皇帝,纵身一跃,跳到墙外,张有才二话不说,跟着跳下。

蔡兴海倒在地上,只觉得右脚踝剧痛,可是顾不得检查,仍然抱着皇帝,扭头向墙头望去。他虽是行伍之人,对江湖却也稍有了解,真要是双方多人对阵,他不怕刀客,可是狭路相逢,他没有多少胜算。

只要墙里的刀客有一人轻功了得,能跳出、爬出高墙,蔡兴海就只能以死相拼了。

墙内响起惨叫。

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

韩孺子从蔡兴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