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媒崔姑姑 >

第15章

官媒崔姑姑-第15章

小说: 官媒崔姑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话音刚落,莫婉原本苍白的脸上飞来一抹红霞,崔世君拍着她的手背,缓缓说道:“姑娘这些日子没出门,许是还没听说吧,霍侯爷陪同太子殿下到淮扬去了,一时半会儿回不了京城。”
  莫婉的确是近日才听说霍嘉离京的消息,她笑着说道:“侯爷在朝中当差,自然是公务要紧。”
  崔世君怕她想左了,说道:“所幸老侯爷回府,早上我把姑娘的庚帖送去了,又带了侯爷的庚帖过来,若是有空闲,姑娘差人去合一合八字,或是不方便,到时我替姑娘跑一趟也使得。”
  说罢,崔世君把霍嘉的庚帖交给莫婉,莫婉打开看了几眼,递给珍珠收好,她道:“多谢崔姑姑费心,我记下了。”
  崔世君已来了大半日,坐得久了,莫婉神态带了一丝疲倦,崔世君见此情形,便要告辞离去,那莫婉拉着她的手,嘴里说道:“姑姑,得了闲,还请你常来看看我,成日躺着,我只盼能有个说话解闷儿的人。”
  崔世君应了一声,嘱咐她好生保重身子,带着阿杏出了院子。
  谁知她刚出院门,就见东郡侯莫少均迎面走来,崔世君停住脚步,侧身朝他行了一礼,那东郡侯看着她,说道:“原来是崔姑姑,家姐身子病着,多日不见外客,今日登门莫非有要紧事?”
  崔世君回道:“宁国府打发我来送霍侯爷的庚帖,刚才已送到莫姑娘的手里。”
  莫少均眼底微冷,他目光移到张氏身上,沉声说道:“张嬷嬷,你明知你们姑娘病着,正是要好生静养,崔姑姑若是有事,只管回我才是,怎么引着她往你们姑娘屋里去了。”
  张氏是东郡府的老人,且是莫婉从小奶到大的乳母,就连莫婉对她也是尊敬有加,莫少均斥责的话说得毫不留情,那张氏脸上羞得通红,她嘴里嗫嚅几句,又讪讪的闭上嘴。
  崔世君心头一顿,她和莫少均只有几面之缘,却隐约察觉他对自己似有敌意,虽说不知是何缘由,这时眼见张嬷嬷受自己连累,崔世君告了一声罪,对莫少均说道:“侯爷说得是,原是我思虑不周,打扰莫姑娘休养,还请侯爷不要责怪张嬷嬷。”
  莫少均脸色稍微和缓了几分,他看着崔世君说道:“家姐性情宽厚,纵得府里的下人失了本分,让崔姑姑见笑了。”
  崔世君嘴里说着不敢当,莫少均微微颔首,越过她径直跨进莫婉的院子里,崔世君回头望着他的背影,随后一语不发的跟着张嬷嬷出了东郡府。


第23章 
  刚回崔宅,崔世君就听崔福家的说二姑爷陈盛容来了,她并没有太意外,崔世柔在娘家住了好些日子,想来他见她迟迟没有回婆家的意思,因此特地来接她回去。
  崔世君问了几句,崔福家的说道:“二姑爷带了半车子东西,还有几盒阿胶,说是给老姑姑补身子的,这会儿他在里屋陪着老姑姑和老爷说话。”
  阿杏满脸诧异的看着崔世君,那晚崔家姊妹二人在屋里说的贴已话,她在外间都听在耳中,不过她跟在崔世君身边多年,不必自家姑娘嘱咐,就知道甚么话该说,甚么话不该说。
  崔世君神态依旧平静柔和,她对崔福家的说道:“今日家里人多,你告诉翠娘一声,叫她多烧几个菜。”
  崔福家的答应一声,到厨房去传话了。
  崔世君在院子里站了片刻,直到阿杏出声提醒,她才往正屋走去,刚走到门口,便听到从里面传来一阵说笑声,崔世君抬脚跨过大门,笑道:“这是在乐甚么呢,也说给我听一听?”
  进屋后,崔世君扫了一眼,一家子老小都在,陈盛容原本在和崔海正说话,他看到崔世君进来,起身跟她打了一声招呼,恭敬的喊道:“大姐从衙门里回来了。”
  崔世君朝着他微微颔首,她又走到坐在圈椅里的小元宵面前,手指捏着他的耳垂,笑眯眯的问道:“是不是你做了坏事?”
  小元宵咧嘴傻笑,崔老姑姑指着他,笑道:“这孩子,简直和世雅小时候一模一样儿。”
  小元宵四个多月了,已经不像出生时那样整日睡觉,刚才舅舅崔世安递给他一块甜糕,崔世柔假意要抢他手里的糕点,急得小元宵哇哇大叫,两只小胖手紧紧抱着,无论如何也不肯松手,逗得家人哄堂大笑。
  崔世君忍不住也笑出声,她指着小元宵手里的甜糕,说道:“给姨母吃一口。”
  小元宵嘴里咦咦呀呀,谁也不给,崔世君掏出手帕给他擦口水,并用手指轻轻戳着他的额头,笑道:“果然跟你娘一样,是个小气鬼。”
  笑了一回,崔世君挨着老姑姑坐下,她扭头望着陈盛容,问道:“粮店里的买卖忙吗?”
  这些年,崔世君给陈盛容介绍了不少生意,她时常出入富贵人家,各府里的管事当然也都认得几个,一个府里几百口人,每月光是米面开销就不是一笔小数目,因着这些人脉,陈家的生意比几年前兴旺多了。
  陈盛容笑着回道:“有掌柜和伙计们照看,忙得过来。”
  他说话时,还朝着崔世柔看了几眼,不过崔世柔一心只顾逗弄小元宵,压根儿不拿正眼看她,陈盛容想了一下,对崔世君说道:“只是家里少了世柔,总归有许多不便,我这回来,一则是探望老姑姑,二则老姑姑身子若是没有大碍,我想接世柔回去。”
  崔老姑姑一笑,她摆手说道:“回罢,要你们年轻小夫妇为了我一个老婆子分开这些日子,也是难为你们!”
  当着长辈们的面,陈盛容说这些话,就是算准崔世柔拉不下脸面推拒,不想崔世柔不咸不淡的说道:“你先回罢,老姑姑这里只有姨娘照顾,我帮着再伺候一些日子,等老姑姑好全了,我再回家。”
  陈盛容被当众拒绝,脸色青一阵红一阵,那崔海正连忙瞪着崔世柔,说道:“你是出嫁的姑娘,老是住在娘家像甚么话,家里有这么多人在呢,不差你一个,你赶紧收拾东西跟着姑爷走。”
  崔世柔听了崔老爹这话顿时不乐意了,她把小元宵从圈椅里抱起来,气恼的说道:“不劳你费心,我这就走!”
  她重重的跺了几脚,抱着小元宵就往厨房去,崔海正见此,气得拍着大腿,对徐姨娘怒道:“你看看,都是你平日把她惯坏了。”
  徐姨娘不敢回嘴,讪笑着不作声,一旁的崔世君出声安慰崔海正:“她往日就是这个脾气,你又不是今日才知道,好端端的怪姨娘做甚么。”
  说完,她对陈盛容说道:“你别跟她一般见识,回头我替你劝劝她。”
  停顿片刻,崔世君又笑着说道:“不过,难得世雅也回娘家,你就让世柔多住几日吧,自打她二人出嫁后,我们三姊妹难得有聚在一起的时候呢。”
  陈盛容神情稍微缓和了几分,他僵硬的说道:“大姐说得是。”
  话题说到这里就止住了,家人们又说起别的闲话,只是陈盛容却有些心不在焉,家人只当他是和崔世柔闹别扭,在这气头上,也不便多劝。
  没过多久,崔福家的来传饭,崔家人仍旧分了男女两席,崔世柔原本还不肯来用饭,徐姨娘去请了两回,她这才过来。
  用饭时,崔世柔脸上仍是气呼呼的,老姑姑给她夹了一颗肉丸,说道:“你的脾气何时才能改一改,和你亲爹说话没大没小的,他也是怕你被外人讲闲话,你怎么就不识好歹呢。”
  崔世柔不满的说道:“哪个当爹的,会说他那些话?”
  她只管觉得自己委屈,崔世君淡淡的说道:“爹不这么说,还能怎么说?”
  她的一句话把崔世柔噎到了,崔世柔拍下筷子,气道:“不吃了!”
  说着,又气呼呼的走了,崔世雅喊了她两声,她都没应。
  徐姨娘想着她这饭还没吃两口,便要起身寻她,崔世君说道:“姨娘不用理她,随她去。”
  徐姨娘只好坐下来,一家子吃完中饭,陈盛容留了半日,就要回家,他要走,崔世柔连面也不露,崔海正要崔福家的去叫她,陈盛容拦住他,说道:“岳父不用请她,她刚生了一场闲气,八成是不会出来的。”
  自家女儿蛮不讲理,崔海正老脸一阵发红,他腿脚不便,只得叫崔福去送陈盛容,崔福领着陈盛容刚走到二门,就见崔世君站在门口,崔世君看着他们,对崔福说道:“福叔,你去忙吧,我送二姑爷。”
  崔福惊讶不已,不过他的神色很快恢复正常,垂手应了一声,转身进屋。
  此时,门口只剩下崔世君和陈盛容,陈盛容见她面无表情,心中有些忐忑,他问道:“大姐特意等在这里,莫非是有话要说?”
  崔世君直接说道:“世柔跟我说,你有意纳妾进门。”
  陈盛容脸上羞得通红,当年他们陈家和崔家都不同意他和崔世柔这门亲事,为此他还跟崔世君保证,会一心一意对待崔世柔,眼下他要纳妾,虽说是逼不得已,到底还是算食言了。
  沉默半日,陈盛容终于开口了,他道:“大姐,陈家只有我这个独子,我爹娘的身子一日差过一日,如今他二老盼着我给陈家留个后,我只能对不住世柔了。”
  崔世君看着他,一时不知该说些甚么,她倒不是怪陈盛容,他有他的难处,这些年,他一直站在崔世柔这边,只不过始终抵不住世俗这一关。
  “我对世柔说了,就算小妾进了门,也绝不越过她,到时生的孩子,还是抱在她膝下抚养。”说到这里,陈盛容脸上才露出一丝焦虑,他道:“可是世柔不听我的,大姐,你就帮我劝一劝她吧。”
  崔世君叹了一口气,她说不上谁对谁错,在这长安城里,但凡富贵一些的人家,娶个三妻四妾实在不算甚么新闻,更何况崔世柔嫁过去这几年,一直不曾给陈家添下一男半女,换做别的人家,只怕早就抬了一房又一房的新人,但那是她亲妹妹,若是连她都不护着她,还让她能指望谁呢?
  想到这些事,崔世君愁绪满怀,她道:“你先回去吧,这些日子就让世柔住在娘家,叫她好生想一想。”
  陈盛容略微有些失望,过了半日,他说道:“大姐,请你看在我和世柔夫妻一场的情份上,一定让她要三思。”
  崔世君轻轻点头,目送着陈盛容出门。
  夜里,崔世君送崔老姑姑回屋,她和阿杏正给老姑姑铺床,就听老姑姑说道:“世柔和姑爷这是有事瞒着我们罢?”
  崔世君停了下来,到底没能逃过老姑姑的眼睛,她道:“还不是为了孩子的事情。”
  老姑姑人老了,心却不老,崔世柔的婆家就住在城里,这回她在娘家住了这么久,全然不提回婆家的话,再者今日陈盛容专程来接,她仍旧不回,崔老姑姑难免就起了疑心。
  为免崔老姑姑操心,崔世君自然没敢跟她说崔世柔已有意和离,她只道:“往常就是这样,三五日就要闹上一回,你老人家别为她发愁,我回头会多劝劝她的。”
  都是她看大的孩子,崔老姑姑如何能不担忧,她道:“这孩子真是个死心眼,就是纳个小妾又值甚么呢,处得好就一个屋檐下过日子,处得不好,等她生下孩子,随意寻个错处打发走就是了。”
  崔世君笑了一下,她道:“老姑姑,你可别跟她说这些话,她肚子里憋着火气,若是说得她不高兴,她连你的面子也不给。”
  她是怕崔老姑姑一片好意劝崔世柔,最后逼急了她,她把要和离的话嚷出来,到时就当真要闹得合宅不宁了。
  崔老姑姑无奈的摇头,她道:“你寻空给你好好讲一讲道理,你的话,她是愿意听的。”
  “知道了。”崔世君服侍着崔老姑姑睡下,就和阿杏回屋了。


第24章 
  过了几日,崔世柔仍旧没有提回婆家的话,为此惹得崔海正骂了她几回,这日崔世君刚落衙归家,就听到徐姨娘说这父女二人又闹了一场,这会儿崔世柔正在屋里收拾东西,闹着要走呢。
  崔世君眉头一皱,那日陈盛容来接她都没回,依着她这个二妹的牛脾气,陈盛容纳妾的事不安置妥当,她岂会拉下脸再回陈家。
  崔世君在外忙了一整日,回家还要给她爹和崔世柔打官司,是以说话的语气不禁重了几分,她道:“爹是老糊涂了,我已跟盛容说过,让世柔在娘家多住些日子,他每□□着世柔回去,叫左邻右舍的听到,我们这些当姑娘的还要不要脸面了?”
  徐姨娘尴尬的说道:“我何尝没劝老爷,他哪里肯听我一句。”
  她悄悄瞅了崔世君一眼,轻声说道:“大姑娘,你不要嫌我多嘴,二姑娘是不是和二姑爷吵架了。”
  两家都住在长安城里,走路一顿饭的工夫就到,这回崔世柔在娘家住了这么久,陈盛容来接她也不回,徐氏和崔海正私底下就猜他俩是不是在闹别扭,是以崔海正这才每日催着她回婆家。
  “是吵了几句,世柔那个炮仗脾气,一点就着,她心里有气,我私心想着,让她在娘家散散心也是好的。”崔世君说道。
  徐姨娘即便不是她们亲生母亲,这些年也是看着她们长大的,她听说小夫妻俩人不好,叹气说道:“夫妻二人闹别扭是常有的事,老是这么犟着可不行,二姑爷好性儿,对二姑娘温柔体贴,大姑娘快劝劝二姑娘,叫她不要再跟二姑爷置气。”
  崔世君笑了一下,她温声说道:“姨娘你别担心了,我这就去劝她。”
  说着,她径直往崔世柔的屋子去了,崔世君还没进屋,就听到里间传来崔世柔呜呜咽咽的哭声,崔世雅似乎正在劝她,不过崔世雅性情柔软,又最是多愁善感,她还没劝两句,自己哭得倒比崔世柔还要凄惨,她一哭,小元宵也跟着哭了。
  眼见屋里哭成一团,崔世君心头一阵烦燥,她推门进去,看到榻上已经放着一个包袱,崔世柔哭得两眼红肿,她见进来的人是崔世君,默默擦着眼泪,转过身背对着她。
  崔世雅抱里小元宵,眼汪汪的望着崔世君,喊道:“大姐,你可算回来了。”
  崔世君看着两个妹妹,先对阿杏吩咐:“你把小元宵抱到姨娘那里去。”
  阿杏从崔世雅手里接过小元宵,找徐姨娘去了,彼时,屋里只剩下她们姊妹三人,崔世雅慌慌张张的说道:“大姐,二姐说要和二姐夫和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