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大教皇 >

第59章

三国大教皇-第59章

小说: 三国大教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笔不小的资财。为何福哥南下之后,日子过的如此贫寒。”
    单福深叹一口气,道:“一言难尽啊!”
    话说当年毛玠随栾邈、栾奕父子赴济南上任以后,颍川五官仅剩了三官,随后郭嘉、戏志才也相继离去游学。兄弟几人中,仅剩单福一人因需照料家中老母,留在了颍川学院。
    一日,单福见不管士族班的卫哲欺凌寒门子弟,与之发生口角。卫哲辩不过单福,又介于单福背有五官之名,表面上不敢造次,心底却暗暗生了恶心。
    是夜,卫哲纠结党羽熟人,埋伏在单福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意欲施以黑手。却不知,单福岂是寻常之人。久读兵书的他,早就练就一手精湛剑法。
    于是,在卫哲骤然施暴的那一刻,单福拔出久封的宝剑,剑光寒芒,见血封喉,卫哲尚未来得及出手,便被单福一剑夺取性命。
    余众皆散,大呼单福杀人了!
    单福上前揭开卫哲遮面黑布,这才知道所杀之人乃卫哲。顿时明白自己闯了大祸。
    这卫哲是谁?乃卫氏宗族的族人。说起这卫氏宗族全大汉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武帝时期,其族内出了两位名人,一人便是为汉武大帝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军卫青,另一人便是武帝之妻,皇后卫子夫。一人征战在外,一人持宫闱于内,当时的卫家可谓位极人臣。
    虽然,随后的年景里卫家日渐衰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卫氏宗族手中的权柄总比他单福这个白衣大得多。
    如今,族内有子嗣死于单福手上,宗族必然不会与单福善罢甘休,就算单福清白,乃自卫杀人,卫家也会用手中权势颠倒黑白,置单福于死地。
    单福深明此理,是以当夜回家,与母亲一同打点行装,准备外套。
    然而……他却不曾想卫家人竟这么快有所动作,贼喊抓贼,一纸诉状告到了颍川阳翟县衙,令县令迅速捉拿单福,治其杀人之罪。
    好在阳翟王县令与五官多有往来,冒着承担渎职之罪的风险,找到单福,向他通风报信,劝其连夜出逃。
    无奈之下,单福只好背着母亲仓促离家,至于金银细软之类沉重事物一概抛在了家里。
    这正是他来到襄阳后为什么如此贫寒的原因。
    栾奕眉毛皱成一线,质问单福,“福哥离开颍川为何不到济南来投我,莫非看不起我栾奕不成?”
    单福解释说:“奕哥儿!你我虽为异性,却情超手足。福怎会跟你客套!当日离开颍川,福本于赴济南投你,亦或西去京城寻找恩师。然……细细追思,方觉此法不行。卫家家大业大,非我等可以匹敌,若投靠恩师与你,岂非引火烧身,届时卫家将怒火转嫁到你等身上。福如何心安!”
    栾奕茅塞顿开,感动不已。未曾想,单福为怕给自己添麻烦,竟甘愿身无分文,跑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南方来,在这深山老林里结庐而宿,过苦难日子。内疚之情由此而生,站起身来,将单母从床上搀扶起来,被到身上,“福哥,跟我走!”
    “去哪?”单福惊问。
    “去哪?”栾奕扫一眼屋子,见屋子里没有什么值得带走的事物,便答:“自然是跟我回济南!”
    “奕哥儿不可!”单福劝阻道:“卫家人若知晓福跟你去了济南,定会找你麻烦,届时误了奕哥和伯父的大事可就不好了……”
    “福哥莫要多说!”栾奕一脸怒气,“连自家兄弟都保护不好,奕如何在天地间立足,又何谈做什么大事。福哥跟奕同回济南便是,他卫家人若敢找我晦气,我就让他知道知道我栾奕的厉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福哥放心便是。再者说了,福哥现在不是有了化名?你现在是徐庶徐元直,我不把你的身份说出去,卫家人又如何知晓单福在济南?”
    “这……”单福低头沉思的工夫,栾奕再度献言,“我意已定,福哥莫要多言,跟我走便是。”
    栾奕不再跟单福多说,背着徐母便往外走,单福无奈,追出门外,大喊道:“哎?奕哥,等等我……等等我!”
    听到单福所说之话,恍惚之间,栾奕又想起年幼时,自己请郭嘉、单福、戏志才、毛玠几人到颍川学院外的镇子上打牙祭时,单福尾随追逐而来时的情景。
    儿时的生活是那样的美好。那个时候,兄弟之间没有尔虞我诈,更没有乱世来临的威胁……一切是那样的平静,生活里除了读书,便是玩耍。即便是后来开起凤阁做生意,也是边玩边干,日子过得既美好也充实……
    与成长相伴的,是心智成熟,当心门打开,迎来的不是五颜六色的美好,而是黑暗与黑白相间的灰色地带。苦痛在这一刻冲进人的心房……将人紧紧包裹,喘不上气来。
    苦痛的源泉,在于压力,而形成压力的根源,则在于人无止境的**。
    就像现在——栾奕,生于乱世,也许寻一处世外桃源,做一介富家翁,可以安逸度过一生。然而,作为一名拥有21世纪灵魂的现代人,他又不甘心安然享乐……
    他想成就一番功业,为了自己,也为这个国家,更为这个民族!他想在乱世之中占据一席之地,他担忧数月之后的黄巾起义……五胡乱华……满清入关……世界大战……很多很多……
    一个个巨大的**,形成一层层的压力,压在他的肩头。他佝偻着身躯,勉强背负着,可权柄越大,压力越甚,他愈发觉得自己就要坚持不住了。
    这一点,在去年经历过战阵厮杀之后,变得越发明显……他开始明白,自己天生神力,堪为一员猛将,但将毕竟是将,只能临阵厮杀,并没有谋划大局,排兵布阵,奇谋应战的能力。他虽会经商,懂创新,知变通,却不通兵法,永远做不了一军之帅。
    于是,他开始怀念起自己的好友——郭嘉和单福。暗想如果此二人在自己身边,历城一役就不会那般惨烈。
    是以,当栾奕在寻到单福时,激动之情难以言喻。更何况此次离开济南还在寻来了关羽、张飞、黄忠三员悍将,此三人必是来日群雄逐鹿中的巨大助力。
    归心似箭,离开单福,也就是如今的徐庶家后,栾奕直奔向阳别院。将徐母同黄忠之子叙安排在同一辆马车中,托黄夫人多加照拂。
    一行人再次踏上归路,北上豫州,穿汝阳郡,在路过颍川郡时,栾奕将队伍一分为二。一路让典韦带徐庶一家绕颍川而走,走陈留国直奔济南。自己则跟关羽张飞黄忠深入颍川,至阳翟县外栾宅,拜访祖父。
    祖父栾涛此时已是年过五十,大概是因托栾奕之福,家中声名日显,生意日隆,精神出奇的好。
    见栾奕归来,栾涛仍旧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嘴上却在不停询寒问暖。
    栾奕一一对答。
    在栾涛问栾奕回归颍川的原因时。栾奕答曰:“特来请祖父赴济南一行,前往一观家族在济南的产业。”
    栾涛哈哈一笑,回应道:“济南路途忒远。老夫一把老骨头,怕经不起这般长途跋涉了。再者说,济南国内生意由邈儿、奕儿一同打理,老夫甚是放心,没有察验的必要。颍川这边还有很多事,需要老夫亲自料理,这次就不跟奕儿去了!”
    栾奕早就知道栾涛会这么说,同时也知道栾老头脾气倔的很,做出的决定八头牛也拉不回来。当即宣布,“此番前去济南,您老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二哥,三哥,把祖父予我绑了!”
    关羽张飞闻言大愣,心想四弟这是唱的哪出,哪有孙子捆绑祖父的。
    “二位哥哥还愣着作甚,还不绑起来。”栾奕早有准备,从后腰抽出长绳,亲自上阵将栾涛按倒。
    栾涛死命挣扎,可栾奕力大如何挣脱得了。张口便骂:“不孝子,你这是作甚?为何捆绑老夫……狗崽子,哎呦……轻点……轻点……”
    栾奕心中郁闷,暗想:孙子这是为您好!不是孙子不孝,实在没法跟您解释。总不能说再过不久黄巾起义就要爆发,到时候颍川诸县会成为朝廷反叛大军与黄巾贼的主战场吧!就算说了,您也不会相信,万一硝烟升起,您丧生在战乱之中,可如何是好。孙子是为了救你,才把你捆到济南去的!
    手忙脚乱之际,栾奕再次呼唤身后的关张二人,“二位哥哥,别愣着了。快来帮忙,随后奕自会向你们解释。”
    关张相视一眼,上前向栾涛俯首致歉,“尊长莫怪。羽/俺老张失礼了!”
    栾涛力气再大又如何经得起栾奕、关羽、张飞三个猛汉折腾,不过片刻便被裹成粽子。待宰羔羊一般,被张飞扛到了车上。
    栾福之父,栾忠见到此情此景,不明所以,焦急来问:“小少爷,你这是……做什么!为何把老爷捆起来。”
    栾奕看了看栾忠,冷冷道:“二哥,把这老头儿也给我捆起来,一同拉到济南去!”
    “啊?”

92猛将齐聚
    回到济南国境时,正值春耕时分。巫蛊教长久肆虐过后,混乱不堪的济南国,在栾奕率领的圣母教治理下一改旧貌,变得井井有条起来,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田间地头,农人们辛勤耕作,歌唱着赞颂圣母的美丽歌谣,在土地上辛勤耕作着。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的姿态虽与过去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他们的心境却是大为改观。这一天,从他们脸上从未消融的笑颜可以窥出一二。
    他们在笑,土地仍是地主老爷们的土地,但租银却比以往任何一个年景都要低上很多。
    他们在笑,家家有余粮,岁岁有结余,今岁春节,家家户户都是吃着细粮过的年。肚子有食干活也有力气。
    他们在笑,家里的婆娘用余下来的钱粮去县上买来不少布匹,给一家几口都添置了新衣。这样的日子才是人过的日子。
    他们在笑,数年之前,除了下地干活乡里乡亲没有别的什么趣事可作。现在不同了,村查经班里的神甫每日都会讲演,有时候教他们读经,有时候给他们讲故事。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他们在笑,家里的娃娃到了入学的年龄,便可到镇上的教堂入学。在那里,娃娃们可以读书、识字。这对于他们这些庄稼汉来说,过去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大事情。有了知识,懂了文化,将来就可不必像祖辈这样整年靠天吃饭!
    值得他们发自肺腑去笑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无论如何,即便全济南国内对圣母教最为抵触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自圣母教在济南一地兴盛以来,人们的生活真的是越过越好!
    除了田中劳作的农人,在前往历城县的官道上,商旅往来不绝。
    一队队车马排列整齐,一眼望不到头。
    有运载矿石、石料、木材等原料的,也有运输金银铜制饰品的,还有运送家具、琉璃、装饰物等百工产物的……
    商贸之繁荣,甚至远超徐州、荆州等大汉繁华之地。
    关羽、张飞、黄忠见得此情此景大为惊奇,心中暗暗度量,济南国声名不显,因深处大山之中,过去也算是大汉王朝治下的贫瘠之地,如今如此富硕定与栾奕有关。
    行走数里,旦见山后拐出一队车马,乃是一支庞大商队,仅大车就有30余辆,护卫200余人。车上尽运家具等事物,间或运载些许油布封盖的书籍。
    车队首辆马车之上竖一面大旗,与大汉风俗格格不入的是,这面大旗上既不写字也不绘图,只在白底之上用大红色针线绣着一横一竖两根线条,交叉成一个大大的十字。
    黄忠不明所以,问栾奕旗子的来头。
    栾奕笑答,“此乃圣母教圣旗,见此旗如见圣母当面,乃圣母教象征!”说完,栾奕挥动马鞭,迎向商队,离得老远便在商队之中寻到吴天的身影。原来,这支商队竟是由吴天亲自带队的。
    吴天见到栾奕归来,亦是十分兴奋,嘴角上扬,挥着手大喊:“教主,是教主回来了!”随即翻身落马,身体直挺挺站立,右手高举过顶,与视角呈45度,右脚猛踢左脚跟,行了一个典型的德国法西斯军礼——当然,现在这种行礼方式被栾奕借鉴到了圣母教中来,被起更名为圣母教教礼。吴天高声问礼,道:“吴天见过教主!”
    其余200余名护教卫士,亦是仿照吴天的行礼方式向栾奕见礼。200人同时踢脚跟,发出整齐的噼啪声,气势颇为震人,“参见教主!”
    栾奕同样虚抬右手,朗声吼道:“见过各位兄弟!免礼!”
    众人这才放下右手。
    “吴天兄弟,这是送货去哪?”栾奕问。
    “回教主。这不,前些时日徐州糜家派人来跟咱定了批货,天这便给他们送货去!”
    “哦?徐州?糜家?”栾奕沉吟一阵,徐州距济南倒也不算远,一来一回三月足够。“最近济南南方之境不算太平,兄弟当快去快回才是。”
    “喏!”吴天拱手,“教主放心,吴天定尽早回归。”他遥望一眼侍立栾奕身后的几名彪形大汉,问:“教主,这几位是……”
    “你说他们啊!”栾奕嘴角上扬,介绍道:“这几位是奕之兄长,二哥关羽关云长,三哥张飞张翼德,那位是黄忠黄汉升,现均受圣母感召,为护教骑士。至于这位……哈哈……”他指着化名为徐庶的单福,道:“此乃吾之同窗,姓单名福,现更名徐庶字元直,暂任惩戒红衣主教。”
    “哦?竟是救世之人才单福先生当面?吴天失敬,失敬!请受小人一拜!”吴天先以儒礼相对一揖及地,又忽然记起既然单福与自己同为教会之人,用这样的行礼方式有违教规,骤然起身,高抬右手,大喊:“济南国教区大主教吴天拜见惩戒红衣主教!”
    周围200名护教卫士一听吴天喊红衣大主教,当即知晓眼前这位柔弱书生模样的男子,便是教内权柄仅次于教主,乃十二红衣大主教之一,负责教会武力护教、对外征伐的惩戒红衣大主教。亦是连忙正颜,恭敬行礼,“见过惩戒红衣大主教!”
    吴天和200多人同时做出行礼动作,吓了徐庶一大跳,面对他们齐刷刷做出的行礼动作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不知该作揖,还是按照他们的姿态举手碰脚。尴尬无比,只是嘿嘿傻笑。
    栾奕主动为徐庶解围,问吴天,“对了!临行前我让你和李壮寻的人可寻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