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公子,妾身邀你扛牌坊 >

第51章

公子,妾身邀你扛牌坊-第51章

小说: 公子,妾身邀你扛牌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掌柜得意洋洋地笑了:“哎对喽——楼三奶奶是个明白事理的!”
      郑娴儿依旧稳稳地坐着,漫不经心:“咱们当时是怎么说的来着?半个月之内我若不来,定金便是你吴掌柜的了;而你吴掌柜若是食言,要三倍赔偿我的定金。——吴掌柜,拿钱来吧!”
      郑娴儿当时预付的定金不多,区区一千两而已。
      而今日吴掌柜要赔她的违约金,应该是三千两。
      吴掌柜脸色一黑:“楼三奶奶,您这是抢呐?”
      “吴掌柜,你的脸呢?”小枝叉着腰骂了回去,随手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来,拍在桌上:“白纸黑字写着的,这你也能赖?”
      吴掌柜伸手要夺,却没有抢赢早有防备的郑娴儿。
      小枝的脸色更难看了:“怎么,还要抢?吴掌柜,你这张老脸喂狗了吧?我们也不跟你废话了,奶奶,咱们直接报官去!”
      郑娴儿站起来要走,吴掌柜冷笑着叫住了她们:“慢着——”
      “你还有什么话说?”小枝转过身来。
      吴掌柜拍了拍手,旁边竟有好几个人高马大的茶客站了起来。
      “这是什么意思?”郑娴儿脸色微变。
      吴掌柜“嘿嘿”一笑,从袖中摸出一张一千两的银票拍在桌上:“楼三奶奶,我也不欺负你一个妇道人家。这是你们的定金,我一文钱也不少你的!”
      郑娴儿并不看银票,只看着吴掌柜那双浑浊的眼睛:“说好三倍就三倍,少一文钱也不行。”
      “楼寡妇,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吴掌柜的脸色立刻阴了下来。
      先前的那几个茶客呈包围之势向这边走了过来,显然是吴掌柜早安排下的人。
      郑娴儿不怒反笑:“在桑榆县,敢逼我吃‘罚酒’的人真的不多了。”
      吴掌柜眯缝着眼,扯出一丝阴笑:“那我今天就让你见见——给我把这个臭娘们扔出去!”
      那几个假茶客果真围了上来,摩拳擦掌便要动手。
      “住手!”楼上忽然响起一声断喝。
      郑娴儿仰起头,便看见一个白衣翩翩的少年缓缓地走了下来。
      真的是个“少年”。他看上去只十五六岁的样子,脸上稚气未脱,却硬是微微地眯起了眼睛,露出几分挺吓人的厉色来。
      不过,这张脸可真好看呐!
      不同于楼阙那种棱角分明弧度完美的好看,这个少年的好看是属于那种很精致的,秀美。
      比郑娴儿先前看见过的任何一个女孩子都美,但却奇怪地并不会被错认成女子。
      有趣。
      郑娴儿的眼睛亮了起来。
      那少年下了台阶,吴掌柜立刻迎了上去:“公子,您怎么亲自下来了?”
      少年走到郑娴儿的面前,眯起眼睛饶有兴致地打量了她好一会儿,终于开了尊口:“你就是楼家那个寡妇?那幅《百寿图》真是你亲手绣的?”
      他的声音很好听,郑娴儿却听得连连皱眉:“你家大人没教过你怎么说话吗?”
      那少年愣了一下。
      郑娴儿以为他要发怒,却见他一怔之后,随即露出了笑容:“是晚生失礼了。晚生楼明安,京城人氏。初识楼三奶奶,不胜荣幸。”
      这态度变得太快,郑娴儿一时倒诧异了。
      惊愕过后,她又皱了皱眉:“那么巧,你也姓楼?”
      吴掌柜在旁边“嘿嘿”了两声:“人家明安公子家里祖祖辈辈都姓楼,不像三奶奶您家里,半中间儿改了姓,连祖宗都不认了!”
      原来楼老爷子先前并不是姓楼的,后来不知怎的入了先皇帝的眼,被赐了国姓,于是儿孙也都跟着姓楼了。
      不错,“楼”是国姓。
      眼前这小公子也姓楼,恰巧又是京城来的,该不会是什么天潢贵胄吧?
      这个念头在郑娴儿的心里闪了一下,随后就被她忽略掉了。
      想想也不可能啊,天潢贵胄怎么会跑来桑榆县这种小地方?
      而且,这明安公子身上虽有几分贵气,比起楼阙来却是远远不及,想来应该不是什么很高的门第。
      多半是个富商什么的吧?
      郑娴儿在心里考量了一番,面上只露出一个浅淡的笑容:“明安公子有何指教么?”
      没等楼明安答话,吴掌柜已在旁冷笑道:“这是我们清韵茶楼的新主子,你就别套近乎了,没用的!”
      “放肆!”楼明安厉声呵斥。
      尖细的眉梢向上一挑,倒真有几分气势。
      吴掌柜吓了一跳,忙弯下了腰:“公子,这刁妇她……”
      郑娴儿眯起眼睛笑了:“我原以为吴掌柜只卖茶楼,没想到您是连自己个儿也卖了啊?早说嘛——这茶楼单卖能卖出六千两,再加上您这个人放在一起卖的话,大概要倒赔三五千两才有人要吧?”
      吴掌柜闻言自是气得跳脚。
      楼明安冷哼一声,半点好脸色也没有给他:“吴掌柜,我先前只当你是个老实的生意人,没想到你竟这样无耻!既有契约白纸黑字写着定金三倍赔偿,你就不该抵赖;如今你既要抵赖,又要命恶奴撵人,莫非你桑榆县是没有王法的吗?对待楼三奶奶一个五品诰命你都胆敢如此,若是对待平民百姓,你是不是就直接杀人夺财了?”
      吴掌柜被他训斥得一个字也不敢多说,脑袋恨不得耷拉到地上去。
      郑娴儿在旁边看得暗暗称奇。
      从吴掌柜的这番表现来看,这小少年的身份怕是有点儿耐人寻味啊!
      他若只是寻常商贾人家的小少爷,吴掌柜哪有胆子借他的势来跟楼家叫板、又怎么可能这么老老实实地在他面前装孙子挨训?
      看样子,是个大人物?
      郑娴儿不禁生出了几分好奇之心。
      楼明安等了一会儿不见吴掌柜开口,抬脚便踹在了他的腿上:“混账东西!还不快赔了楼三奶奶的银子?”
      “可是公子……”吴掌柜快要哭出来了。
      平心而论,郑娴儿实在是个很好说话的主顾。吴掌柜一张口便开价六千两银子,她连还价都没还价就给了一千两定金。吴掌柜喜出望外,原本正乐滋滋地等着剩下的五千两银子到手呢,谁知今儿一早忽然来了这么一位一看就不简单的小公子,见面就拍了八千两的银票给他。吴掌柜只当是时来运转,恨不得连自己都卖给这位小公子去了,谁知道楼明安竟会帮着郑娴儿说话?
      这会儿要他赔郑娴儿三倍的定金,那他岂不是比原先还要少赚一千两!
      吴掌柜自然是不肯的。
      可是这位小公子的身份……
      吴掌柜打了个寒颤,见楼明安确实没有放过他的意思,一时急得傻掉了。
      他可不敢像对待郑娴儿一样回头毁楼明安的约!
      郑娴儿看得有趣,忍不住笑眯眯地道:“定金我可以不要——”
      “真的?!”吴掌柜的眼睛立刻亮了。
      郑娴儿不慌不忙地继续道:“不知道吴掌柜此刻手上的银子够不够打官司呢?若是不够,我还可以给你添哦!”
      吴掌柜立刻蔫了。
      这意思是,他要不赔钱,就只能公堂上见了!
      眼下的局势很明显,人家小公子眼里根本没他这号人物,当然也就不会给他撑腰!
      他刚才到底是哪里来的胆子当面跟楼家三奶奶叫板的?
      打官司?跟楼家打官司?
      那还不如直接来揭他的皮呢!
      吴掌柜欲哭无泪,只得叫伙计又拿了两千两的银票过来,连先前的那张一起放到了郑娴儿的面前。
      郑娴儿随手揣了,微微一笑:“早这么痛快不就结了!”
      吴掌柜险些气死过去。
      郑娴儿站了起来,向楼明安敛衽行了个礼:“明安公子行事公允、重信重诺,今后必能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妾身告辞了!”
      楼明安眨眨眼睛,笑了:“楼三奶奶为了省一个‘谢’字,说了那么多违心话,不累么?”
      说这句话时,他倒是露出了几分少年人该有的调皮神色。
      郑娴儿抬头看了他一眼,面露疑惑:“这话从何说起?这违约金本是我该拿的,明安公子若不出面,我自有办法让吴掌柜用更难堪的方式吐出来!”
      言下之意,你楼明安分明是来帮吴掌柜的,我可不曾欠你人情!
      说罢这番话,她也不等楼明安再说什么,径直带着小枝扬长而去。
      平白赚了两千两银子,她高兴!
      楼明安目送着郑娴儿的背影,一时竟有些回不过神来。
      他这是被这个女人无视了吗?
      来到桑榆县的这两日,他已经把这个女人的来历、性情打听了个清清楚楚。——她应该不是个愚蠢莽撞的寻常村妇啊!
      刚才他并未掩饰自己的出身来历,这个女人应当不至于毫无察觉才对。
      既然知道他不简单,却依然嚣张放肆我行我素?她是胸有成竹确信他不会介意,还是当真不知天高地厚?
      楼明安眼中的兴味越来越浓。
      他觉得这次桑榆县之行真是来对了!
      此刻的楼明安并不知道,更让他惊愕的事情还在后头。
      郑娴儿出门之后并未上车回府,而是直接走进了马路对面的那家饭庄,从袖中掏出一叠银票来,加上刚才拿到的那三千两一起拍在了柜台上:“掌柜的,上次你说的价,我答应了!”
      正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拨弄算盘珠子的邱掌柜吓了一跳。待看清来人是郑娴儿,又瞥见柜台上的那一大叠银票,他的脸上立刻灿烂了起来:“楼三奶奶此话当真?”
      “你点点呗!”郑娴儿双手抱胸靠在柜台上,一脸痞相。
      原来这饭庄也是郑娴儿先前来看过的,本来都快要定下来了,只因为邱掌柜临时加价,郑娴儿才转头去了对面清韵茶楼的。
      如今茶楼那边吴掌柜闹了那么一出,倒便宜了这边的邱掌柜了。
      郑娴儿本来也不愿跟邱掌柜这种人打交道,只是这会儿她心里正憋着气,就想给对面那俩人添点堵。
      没错,俩人。
      她既看不惯见钱眼开的吴掌柜,也看不惯那个凭空冒出来瞎搅和的楼明安。
      不是要开茶楼吗?好,她偏要把这座饭庄买下来,也改成茶楼!
      她倒要看看那个来自京城的小公子有多大的能耐,敢大老远跑来桑榆县抢生意!
      真当桑榆县的人都是没脾气的?
      邱掌柜点完了银票,抬头看见郑娴儿一脸火气的样子,心里不知怎的竟有点发虚:“其实,这店面确实不值这个价……”
      “没事。回头把你这里的厨子都留下来吧。”郑娴儿站直了身子,漫不经心地道。
      上次来这里吃过一顿饭,她心里已经大致有数了。这饭庄的生意不好,并不是因为饭菜不好吃,而纯粹是因为掌柜和伙计们一天到晚都蔫巴巴的没个精气神儿,闹得食客们也都提不起兴致来。
      抓住了病灶,要整治起来还不简单?
      邱掌柜早把银票揣了起来,点头哈腰地道:“楼三奶奶愿意赏他们一口饭吃最好不过了——这么说,这个地方以后还是开饭庄?”
      郑娴儿摇头,微笑不语。
      谁说开茶楼就用不着好厨子?
      谁说喝茶就只能配点心?
      谁说茶楼就只能弄得空空荡荡安安静静的,跟进了深山老林似的?
      她偏不!
      她偏要把茶楼弄成个俗之又俗的地方,在大堂里摆一片桌子,糕点面点热汤小炒一样不落想吃啥吃啥,再多雇几个伶俐又嘴甜的伙计,有客人进来就欢欢喜喜地招呼着,大家一起聊天儿!
      这个主意倒也不是郑娴儿的异想天开。
      这条街离着南大街闹市有点远,逛街买东西的人并不常往这边走,倒是住在附近的一些人家的老翁们喜欢出来喝茶。也就是说,来喝茶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固定的。
      既然是固定的,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认识一下,多几个说话聊天的人?
      当然也会有喜静的客人,恰好楼上有雅间,改成茶楼的时候也保留这个格局就是了。——喜欢安静吗不是?闹中取静可比纯粹的安静有意境多了!
      郑娴儿越想越觉得可行,简直有些跃跃欲试了。
      楼明安是吗,来较量较量哇?
      拿到这饭庄的地契房契以后,郑娴儿看看天色还早,干脆便拉着小枝上了楼,又叫厨子做几个小菜送过来,边吃边商量着茶楼的具体改法。
      这一坐就坐了一半下午,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
      今日算是这座饭庄最后一天营业,来的食客倒比平时多了不少。楼下大堂里坐了五六桌,热热闹闹的,看得邱掌柜有些伤感。
      又一辆马车在门口停了下来。
      店里的伙计比平时更加懒散,并没有人出门去迎。
      来客却不在意,跳下马车径直闯进了大堂。
      邱掌柜看见了他,一天到晚耷拉着的眼皮立时就提起来了。
      楼阙!
      店小二也吓了一跳,几年也不曾说过的那套奉承话终于从嘴角钻了出来:“五公子来啦!哎呀真是稀客,您看您吃点儿什么……”
      楼阙在堂中扫视了一圈,没看到自己想见的人,脸上便有些急切:“我家……三嫂,来没来过你们店里?”
      邱掌柜那迟钝的大脑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忙赔笑道:“在的在的!在楼上雅间!”
      楼阙点了点头,快步奔了上去。
      那速度,跟飞似的。
      不管是邱掌柜还是伙计,以及在楼下吃饭的几桌食客,见状都觉得有些惊奇。
      但最惊奇的还要数对面茶楼里的小公子楼明安。
      楼阙刚下马车的时候,他就已经注意到了。
      确切地说,他已经小小地吃了一惊。
      实在没想到,楼阙竟会出现在这条半偏不偏的街道上。
      他很闲吗?
      山雨欲来,京城里那么多事,他怎么可能很闲!
      可事实就是,他来了。
      “莫非……”楼明安捏着自己光滑的下巴,眯起了狭长的眼睛。
      莫非是来接那个寡妇回家的?楼家叔嫂之间,关系那么好吗?
      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