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秦二世-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恬被羁押,所有人都知道是赵高在胡亥面前进的谗言;而跟蒙恬关系莫逆的大秦丞相李斯却选择了袖手旁观甚至有落井下石的嫌疑时,所有人都已经认定蒙恬兄弟的死是必然的。
而如今赵高被诛杀,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蒙恬和蒙毅两兄弟已经被胡亥放出来了?是不是已经重新回到了大秦的朝堂之上呢?
吴芮虽然不想相信,但是心中却认为这种可能姓是必然的!
先前被天下人认定已经必死的蒙恬和蒙毅兄弟两人重新被胡亥放了出来,而跟蒙恬有大仇的赵高却死了。赵高死不死吴芮无所谓,关键是大将军蒙恬重新站在了大秦朝堂上。
对大秦忠心耿耿的蒙恬重新回到了大秦朝堂上,而大秦军队中有太多的蒙氏族人,蒙恬回来大秦军队就有了主心骨,还有最为精锐的三十万九原军也将为胡亥所用。
当然还有在自己背后的南海百越的五十万大秦军队。
如果大秦南下,面临前后夹击的吴芮并不认为自己能抵挡的了大秦近百万器械精良训练有素的兵卒的进攻,更何况还有蒙恬这等名将在。
这也是吴芮在见到项梁的使者之后选择马上亲自来见项梁的根本原因。他甚至都有点后悔自己起兵反秦了,但是这个世界上什么药都有的卖就是没有后悔药可以卖。
项梁听完吴芮的话,皱着眉头没有说话,心中却是翻起了惊涛骇浪。
吴芮说的这些情报信息他除了知道王离的十万大军灭掉张耳陈余外,别的一个都不知道。
自己的细作为什么没有传回这些信息?
“若是真如番君大人所说,想来关中必然有我等不得而知的大变发生。”范增肃然道。
“此事暂且不急,我已有安排,关中之地到底发生了何事,想来那个人不久之后就会有消息传来。”项梁心中虽然翻涌,但是脸上却是依旧淡然。
范增和吴芮两人听到项梁的话同时一震,随即不再言语。
“不过,如今看来我等定要将这王离和十万秦人留在那淮河北岸了!”项梁冷声道。
王离如果真的死了,或者说将王离的十万大军击败了,那么以吴芮得到的消息,整个中原之地将再没有任何一只大秦的军队存在了。
而中原诸郡中必然可以得到大军急需的粮草尤其是兵械装备。这样就可以从容赢得扩展实力的时间,来应对大秦即将到来的反扑!
听到项梁的话,范增和吴芮两人躬身同声道:“谨遵将军号令!”
……
不久,吴芮就带着数百骑奔出大营。
送到大营门口的项梁看着吴芮消失在夜色中,随即命令道:“大军即刻拔寨,北上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一带),从钟离处造筏渡河!命少将军领军至钟离汇合大军!”
随着项梁的一声令下,八万大军拔寨开营,直奔钟离而去。
钟离距东城不到五十里,虽然钟离在地理上同寿春一样都处在淮河中游,但是钟离同寿春的距离却有足足近两百余里之遥。
项梁全军疾行,两个时辰后就到达了钟离。
小小的钟离县城在项梁的八万大军面前自然是瞬间即下。拿下了钟离之后,项梁一边派人四处搜集船只,一边伐树造木筏。
在一个多时辰后项羽的八千骑兵赶到钟离时,钟离附近的淮河两岸已经是人声鼎沸,项梁的八万大军已经有一万余人先渡过了淮河。
留下两千余老弱驻守钟离,在天刚刚蒙蒙亮的时候,项梁的八万大军分批尽皆渡过了黄河。渡过淮河之后项梁即命项羽领着八千骑兵先行,自己随后领军沿河而上直奔上游的王离大军而去。
项梁领着大军疾行的时候吴芮也没停下。
吴芮从东城赶到寿春的时间几乎跟项羽赶到钟离的时间差不多了多少。英布虽然对岳父吴芮的到来很是惊讶,但是还是很痛快的交出了兵权。
英布不交也没办法,吴芮在百越蛮夷中的威望要远远超过他。但是吴芮并没有要英布手中的兵权,将自己和项梁的谋划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英布。
虽然对吴芮突然归附项梁的原因不是很清楚,但是英布知道自己就算不同意也没办法,更何况对楚地的项氏一族他还是很敬仰的,所以倒是并没有太过抵触。
同样英布也认为跟着项氏一族混说不定会比吴芮更有前途。因为他起兵之后就怂恿吴芮称王,但是吴芮怎么都不答应,让英布很是不满。
天色大亮的时候,英布就领着五万大军直奔寿春而去。
看到嘶吼着哇哇叫着扑过来的密密麻麻的数万赤裸着布满狰狞刺青上身的蛮夷大军,不知为何九江郡守商祺突然感觉心中莫名一松。
从四月三十得到十余万蛮夷大军到寿春附近,商祺就没一天睡过安稳觉。但是那蛮夷大军只是盘踞在寿春附近就是不进攻,犹如悬在脖子上的利剑,谁都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落下。
商祺同样知道河对面有秦军在,但是显然对岸的秦军这个时候根本过不了河,远水解不了近渴。三天来商祺一直降于不降间挣扎着,备受煎熬。
此刻见到蛮夷叛军终于进攻了,心中一松的商祺也终于下定了决心,神色淡然的道:“传令下去,本郡守将于寿春共存亡!郡卒们如果想走,现在就下城吧!”
听到商祺的话,城墙上原本就神色慌张的为数不多的郡卒一窝蜂跑了大半。剩下的大多都是九江和寿春的各级大秦官吏。
不是他们不想走,胡亥的罪己三诏已经传到寿春,他们很清楚以大秦苏醒过来的实力,这些叛军绝对不会是大秦的对手。
但是他们如果降了,那么当大秦灭掉叛军秋后算账之时,就会连累到自己的家族,与其这样还不如用自己一个人的死换得家族的延续。
不到一个时辰,寿春易手!
九江郡自郡守商祺以下包括寿春县令在内数十个大秦官吏以及数百个郡卒尽皆战死!
寿春被英布攻占的时候,项梁的八万大军前进了不足五十里,就是这五十里已经让整个大军疲惫不堪,怨声载道。没有经过良好训练的弊端这个时候暴露了出来。
再项梁的强命下八万大军用了三个时辰又前进了不到六十里说什么都不走了。无奈之下项梁只好找了个山坳之处扎营休息,却严禁全军生火做饭,只能食用先前准备好的干粮充饥。
距离王离大军至少还有百里之遥,如果在晚上吴芮大军渡河的时候不能及时赶到的话,那么不仅这个计划玩完,自己这八万大军和吴芮的十余万蛮夷大军将面临着被秦军十万精锐各个击破的危险。
那个时候就所有人都玩完了!
项梁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于是休息不到两个时辰的大军再次被项梁叫了起来,继续用龟爬的速度走走停停艰难的向王离大营所在的地方前进着。
寿春的喊杀声在淮河对岸游弋的秦军斥候是清晰可闻,马上就禀报了王离。
开始两天吴芮叛军都没有进攻过寿春,今天为什么一大早就进攻寿春呢?王离坐在大帐中思索着。难道叛军已经准备渡河了?
想到这里王离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传令!斥候营即刻全军尽出,沿淮河上下前出五十里严密探查,旦有叛军渡河的消息即刻飞马来抱!”王离大声命令道。
“喏!”亲卫马上领命而出。
身为名将王翦和王贲的后人,如今王氏一族的族长,王离有他的骄傲!
天色渐渐黑了!
(未完待续)
第五十章 大营遭袭
五月初三晚,亥时!
原本寂静的英布大营突然人声鼎沸,无数的火把出现在淮河南岸,在河水的映照下,整个淮河南岸仿若白昼!一只只的小船或者木筏被推入河中。
在绵延近十里的淮河南岸,吴芮选择了三处渡河的地方。
吴芮端坐在战马上,眼神复杂的看着陆续登上小船或者木筏的无数百越蛮夷,长长叹了一口气。他不知道这一战过后这些人中还能有多少人能够再活着回到百越之地。
跟在吴芮身边的英布听到吴芮的长叹暗中撇撇嘴,他当然知道吴芮在叹什么,妇人之仁怎能成就大事。
“父亲大人,我军都已经准备妥当,为何对岸还无丝毫动作?”英布恭敬的道。
英布所说的动作吴芮自然知道是指什么,他跟项梁商定好的是吴芮大军渡河吸引秦军的注意力,王离看到吴芮大军渡河必然会倾巢而出堵截,这个时候项梁就会领大军直扑王离大营从后面抄王离的后路。
王离发现大营被袭必然会全军大乱,那个时候就是吴芮大军真正过河的时候。只要吴芮大军过河,秦军在近二十万大军的夹击之下,必然只有败亡一途。
所以吴芮才会如此大张旗鼓的准备渡河,毕竟想瞒也瞒不住。
按理说这南岸英布大军这么大的动静王离不可能没有发现,但是淮河北岸如今仍然是漆黑一片,看不到一点秦军的影子。
难道项梁的大军被王离发现了?
如果王离真的已经发现了那么恐怕就将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了。不仅不能干掉王离,甚至还可能把两路大军都搭进去。吴芮看着一片黑暗的淮河北岸担忧无比。
淮河南岸车鸣马嘶。淮河北岸犹如死域。仿佛一只张开大口的巨兽,在等着吴芮的十万大军和项梁的十万大军主动送到口中,然后一口吞下。
“等!”吴芮沉声道。
英布此刻也发现了对岸不同寻常的安静,听到吴芮的话也不再说话,安静的策马立在吴芮身后。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已经上船的几万百越蛮夷开始呱噪起来,如果不是吴芮一直在河岸边上,估计早就有人直接驾船奔向对岸了。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再等些什么!
三天暗战厮杀!
百越蛮夷已经跟大秦的斥候间是真正的杀出了火气,太多的族人死在了大秦斥候手里,而能被选上做斥候的又大多都是各族的精锐。
可是这些精锐在短短三天时间内几乎死了个干净,千余人精锐活的不到百人。基本上每个族群都死了那么两三个,怎能不叫他们怒火攻心。
虽然如此,但是百越蛮夷对“番君”吴芮还是很信服的,所以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人擅自行动。
吴芮在焦急的等待着,对岸的王离和六万大秦兵卒同样在焦急的等待着,但是显然大秦兵卒的耐心要比百越蛮夷好的多,安静的列队在北岸边,犹如死物!
早在吴芮大军在南岸有所动作的时候,一直盯着对岸的大秦斥候就已经发现了情况并禀告给了王离。王离随即亲自带着赵贲几个将领亲自到了岸边观察对岸。
看到南岸的百越蛮夷大军分三路准备渡河,王离马上就调来了六万大军,每一路两万人守在百越蛮夷大军渡河的对面,守株待兔。
跟在王离身边的还有两万大军随时准备支援,后方十里的大营中有杨熊统领两万大军守营。王离如同项梁预料的那样倾巢而出。
百越蛮夷大军根本没有那么多船只能同时将十余万百越大军一起渡河,以吴芮收集到的船只和临时造出的木筏的数量,吴芮一次只能运送三万大军过河,也就是说三路一路一万。
王离现在看到吴芮番君渡河心中反而踏实了,叛军先前之所以不渡河想来应该是在造船,这样想英布大军停留在淮河南岸就解释的通了。
凭大秦兵卒的战力,叛军根本不可能冲的过来,更何况明显对岸叛军不能一次将所有大军都渡过来,那么两万秦军对阵匆忙过河的叛军可以说是稳妥之极。
虽然叛军终于要渡河了,但是王离还是有点疑惑,明显这渡河就是送死,更何况是选择在夜间渡河,以大秦强弩的威力,恐怕能安全冲到岸上的绝对十不存一。
这对岸的叛军主将难道是想送死不成?
还有一点就是为什么叛军早就上船了却到现在还没有开始有所动作,反而像是在等待着什么。那么他们在等待着什么呢?
大营?
“大将军!对岸叛军似乎在等着什么,此事有蹊跷呀!”旁边的赵贲策马来到王离身边道。
“你以为他们是为何?在等什么呢?”赵贲的话可以说同样是王离心中的疑惑。
“末将不知,但是想来除非有只叛军能打乱我军之部署对岸之叛军才能安然渡河,不然纵是对岸叛军能渡河,还能存下几人?”赵贲揣测道。
“你是说有叛军过河了?”王离疑惑的道。
“回大将军,末将仅是猜测而言,我大秦斥候并没有探查上下游百里,仅仅是探查上下五十里地,而若是叛军从五十里外渡河我大秦斥候必然无法发现。”赵贲想了想道。
听了赵贲的话,王离沉默不语,显然这种可能姓有。
“传令,命斥候营所有兵卒即刻全部出营,探查我军方圆二十里,一旦发现敌军踪影即刻发火箭!传令杨熊,定要严守大营,严防有人袭营!”王离大声命令道。
“喏!”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疾奔而来,马上的骑士还没到近前就从马上摔落在地,挣扎着想要起身。王离身边的亲卫飞奔下马连忙从地上扶起。
王离心中突然涌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禀将军,这位斥候说有大股敌军从下游直奔我军而来,距离下游两万大军已经不足十里!”
其实不用亲卫说,王离已经看到了视线可及处的无数举着火把的叛军呐喊着对着在矗立在下游岸边的两万秦军冲杀过去。
这两万秦军有一个校尉统领,是王家的老人。刚刚落地的斥候是先告诉他们随后才策马奔过来禀报的王离,所以此刻原本面对淮河的两万黑甲秦军已经统统转移了方向,迎上了突然出现在两里外的项梁大军。
对于突然出现在身侧的看过去至少数万的大军,秦军说不惊讶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好在良好的训练加上校尉镇定的部署,马上转移了阵形由对着河面变成了对着项梁大军。
王离看到这突然出现的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叛军有点疑惑同时有点庆幸,如果不是大秦斥候临时的示警,这些突然出现的叛军定然能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后果不堪设想。
“将他送入大营疗伤!”王离吩咐亲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