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贵公子 >

第19章

明朝贵公子-第19章

小说: 明朝贵公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要的攻城力量。
        地处南方,连南京的勋贵们都很久没有见过这样大的火炮了,一时间都有点儿发愣:这赵家的小家伙就靠那几个人连这么大的火炮都造出来了,这也太天才了吧!大家看赵永泰的眼神都有点儿怪异。
        “这一层有17门110毫米口径的火炮,威力与西洋人的红衣大炮差不多,射程可达5里以上,是战舰的主要作战力量。就是太重,有近两千斤,需要三个人操作,发炮间隔时间比弗朗机炮要长不少。再下面几层就是物资舱和住宿舱了。全船设计乘员有110名。其中20名为后备炮手和火枪手。另外所有人都备有火枪,火枪和火炮各备弹110发。物资舱还可装载足够全员一个月消耗的食物及淡水。”赵永泰只是给参观人员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战船的情况。
        这艘战船到底如何,只有设计组的人员才完全了解。用托马斯的话来说,这艘战船的部分性能已经超过了欧洲的同级战舰。至于作战能力还要靠实战才能检测,毕竟赵永泰与现在西方的海战思想有一些不同:西方现在讲求的是在短时间内让尽可能多的炮弹击中对方,而赵永泰是希望能够保持在一定远的距离内攻击对方。两种作战思想孰优孰劣只能通过实战才能揭晓,不过大家倒是倾向于赵永泰的想法,毕竟这样己方的损失会小很多。就像是现在西方的海战,如果没有被击沉,那战胜方与战败方损失相差不会很大。
        在巡江级新式战舰第一艘巡江号正式移交海卫舰队后,船厂的两个船坞同时开始开工建造新船。预计工期能降到6个月。赵永泰开始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新式战舰的训练上。毕竟现在明军水师的战法与自己的设计理念相差许多,赵永泰可不希望好不容易弄出的新式战舰被这些从水师来的舰长们当做运兵船用。
        “你们一定要明白,这种新式战船与福船完全不同。它有三十多门火炮,特别是17门主炮威力很强。你们要将这些火炮作为主要的攻击力量。另外,这些火炮的射程比较远,要尽量保持与对方的距离,以减少己方战船被击中的几率。”看着几个从水师弄过来的舰长满脸的不屑与不耐,赵永泰心里就是一团火。为了保证合兴泰内部的平衡关系,自己不得不接受其他家族派入卫队的人员,并予以较高的位置。
        陆卫还好,进入的人要嘛是被震慑了,要嘛是被家族警告过了,表现得还比较恭顺。海卫就比较麻烦了。这些从水师来的家伙对卫队的情况根本一屑不顾,在他们看来:海战靠的是船长的指挥,平时训练得再好也没用。现在一个十几岁的小家伙居然来跟他们说什么海战战术,简直可笑之极。自己在水师里混的时候,这小子还不知道在哪儿吃奶哪!要不是家族一再强调要保持起码的态度,自己早就拂袖而去了,还在这里听他叽叽歪歪。
        这些舰长对新式战船也表示了一定的惊讶,特别是那17门重炮让他们很高兴。但他们没有一个人觉得,一个从来没有在海上呆过的小孩儿能给自己讲解什么海战战术。自己十几年的海上经验可比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小孩儿的话可信多了。
        赵永泰也明白,自己没有再海上呆过,没有经历过海战,甚至自己这些所谓的海战战术,也只是自己总结的前世在网上看到的只言片语。它是否真的适合现在这个时代的海战,自己也没有把握。而且这些在水师呆过的人对船的操控,绝对不是自己能够作的,这是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所得。所以赵永泰一直压制着自己的怒火,只是希望他们多少能听进去一些,在战时能够改变一下他们的战法。毕竟他们的战法确实已经落后了,也不符合这种战船的设计理念。
        崇祯三年正月初四日后金攻占永平、滦州。攻抚宁四日不克,还永平。
        三月二十八日,陕西流民军入山西,攻襄陵、吉州、太平、曲沃。
        十二月初一日,诏每亩田赋加三厘。
        十二月,李自成从王嘉胤发动兵变。
        (新人新书,求收藏推荐支持!小鱼拜谢!本书即将进入第二卷,正式进入大航海时代。)

第一第十四章 四轮马车是个系统工程
        在护卫队员基本的识字课程完成后,赵永泰看杨世正讲得不错,就让他开始讲史。手机轻松阅读:wαр。⑴⑹kxs整理就是把史籍翻译成白话,以故事的形式讲给护卫队员听。这样不但可以增加队员们的知识量,还可以通过对历史故事的选择培养他们的价值观。杨世正的工钱也加到了一两银子。
        赵永泰还让他将翻译成白话的历史故事记录好,以后再给学堂的学生们讲解。赵永泰觉得学堂就数学和语文两门课太单调了,需要丰富一下。在学堂开课半年后,历史课正式加入了学堂的课业中。
        因为布庄和商行的发展进入了平稳期,学堂的数学课时也减少了,训练营现在有半天时间是在教授枪术,所以赵永泰又有了一点儿空闲时间。他计划着是不是开始新的研究,毕竟离那个时候还只有不到二十年。
        查了一下库房,纯碱已经储备了不少了。因为他没有让停止,所以纯碱的收购一直在进行。正当他计划开始研制玻璃时,张铁匠和孙木匠找到了他。原来因为近来发展开始平缓,他们也有时间重新开始四轮马车的研究。毕竟这个项目是少爷亲自指定的,主动完成总比让少爷再次提起强。而且现在赵家的工匠们对专研一些技术活儿还是很有兴趣的,不但可以获利,还可以得名。现在碰到了一些问题,希望少爷能指点一下。
        在停止研究前,他们就已经做了一辆四轮的马车。不过这只是一辆有四个轮子的车而已,只是以两轮马车为基础改成了四个轮。但是两个轮子增加后,它就成了一辆摆设。因为四个轮子的受力平衡问题比两个轮子复杂了很多,转向的问题也需要另外解决。这辆四个轮子的车在平整的路面上还可以直来直去的动一下,在颠簸的土路上基本上就只有等着散架的命运。
        在张铁匠们提出这些问题后,赵永泰才发现两轮马车和四轮马车虽然都叫马车,但它们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四轮马车已经要考虑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了,它已经有了现代汽车的雏形。可以说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工业技术的发展。自己以前把它想得太简单了,单靠这些完全没有经验的工匠很难完成这个项目,它已经是一个系统工程了。
        不过自己现在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这一件事情上,只能把这个系统拆开,一点一点地完成。首先可以解决一些重要但结构简单的东西,比如说弹簧。螺旋弹簧是悬挂系统的重要部件,涡卷弹簧是钟表的动力源。当然,并不仅仅使这些,弹簧的应用非常广泛。
        赵永泰将弹簧的图样和具体要求给了张铁匠,让他们研制。因为装水泥的木桶大部分可以回收再用,所以现在孙木匠们的空闲时间相对来说要多一些,就把整个转向系统的研制工作给了他们,当然,他也对这个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
        现在铁器坊和木器坊很多工具都水力化、大型化了。什么拉、车、铣、刨、磨、镗床应有尽有,除了精度不如现代的机器高外,功能已经很齐备了。
        张铁匠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采用热压延法制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弹簧。就是在钢丝刚开始冷却的时候在圆轴上压延成型,延后淬火定型。不过测试的结果让赵永泰总觉得这个东西的个头和它的弹力有点不匹配。但是他对这个东西的制作也不懂,提不出什么改善的建议,只能是提出要求后让工匠们继续改善了。不过有了这个东西至少可以开始悬挂系统的研制了。
        弹簧的研制倒是让赵永泰想起了菲律宾的锰块矿。锰钢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合金钢,其强度比碳素钢高很多,其他性能也比碳素钢好。于是就要求家里通过海贸的关系收购这种高锰含量的矿石,这比找矿山简单多了。而且好像现在西方人还没有发现这些黑块的真正用处,价格很便宜。
        孙木匠们的转向系统研制比较顺利,在赵永泰的建议下,简单的转向机构很快就完成了,现在他们要解决的是转向系统的承重问题。毕竟马车要装载沉重的货物,转向系统再灵活不能承重也没用。
        十二月十五日,年关将近,赵永泰安排了学堂学生的休假后,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马车的研制工作中。
        十二月二十八日,许多家庭都在开始置办年货准备过年了,赵永泰和铁器坊、木器坊的工匠们却簇拥在一个车架旁兴高采烈的谈论着,丝毫没有要急着回家准备过年的意思。
        由于赵家工坊多年的高工钱待遇,台州城内的商铺越来越多,过年时置办丰富年货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城外沿着城墙买地建房的人多来越多,府衙里的几位主官甚至开始讨论什么时候建外城墙。这墙一圈,地价可就要翻几番。老爷们的收入也可以跟着翻几番。当然,赵家在台州的声望和影响力也急速增涨。工匠们都以能为少爷做事儿为荣。所以大家现在对这辆四轮马车的兴趣比过年要高得多。
        现在,四轮车基本的骨架已经架设出来了。为了减轻重量,车架以钢管为骨。两个后轮共用同一根钢轴,两个前轮以旋转机构与前横轴相连,两轮之间以斜拉杆直接相连,形成转向机构。为了承受足够的重量,旋转机构的钢件都比较大。前横轴与后横轴上各有两个对称的短立轴。立轴有内轴和外筒,可伸缩,外圈辅以弹簧,形成简单的悬挂系统。立轴与车底架相连。为了加强车底架支撑强度,除了四周方形外骨,中间以米字架相连。经过多次上路试验改善后,其对颠簸土路的适应性比两轮车还好,已经初步具备了实用的条件。
        赵永泰他们今天就是要完成样车,进行最后一次上路载重实测。现在张铁匠、孙木匠们都已经是大师傅了,这些简单的组装活儿自然由其他工匠和学徒来完成,他们都陪着少爷在旁边说话,时不时指挥两句。
        上路的时候,车厢里装了3000斤重的东西。看到两匹还算健壮的马拉着并不显得很吃力,赵永泰笑着点了点头。
        “少爷设计这车真是巧夺天工,比两轮马车装载货物的量翻了两倍不说,还更平稳灵活。要是全都是这种水泥路,那往来运输方便不少,也能省下不少费用。”孙木匠看少爷好像很满意,赶紧拍了一个马屁。当然,真要说赵永泰的功劳还是要占大部分的,毕竟工匠们的手艺是不错,但是在新思路的开创上还很不足。主要的结构基本上都是赵永泰提出来或画出简图让工匠们去试做。
        “呵呵~!大家都有功劳。反正也快过年了,给你们一百两,你们以着他们的功劳分给他们一些吧。”赵永泰乐呵呵地接受了这个马屁,随即开始打赏。“另外,这两天你们加急一下,把这车改成坐人的,也不需要什么装饰,我要给他们一个惊喜。哈哈~!”
        “好的,少爷!您放心,明天一定给您弄好!”接了赏钱,张铁匠和孙木匠赶紧打包票。不过这更多的是木匠的活儿了。
        三十日一早,赵永泰就把老爷子和父亲拉到了大门口:“爷爷,你快点儿,给你看样好东西。父亲,你也快点啊!要不一会儿可不等你了!”
        赵府的大门口停放着一辆两匹马拉的四轮车,大家都没见过,所以这时周围已经围了不少早起遛弯的人。
        老爷子和父亲来到门口后,看见这辆大型马车只是惊叹了一下,就没有什么其它表示了。这些年被刺激太多,免疫力已经大大加强了。而且看起来它只是比一般的马车大一点儿而已,没看出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在赵永泰的强烈要求下,两人陪着赵永泰一起上了马车。马车是从侧边上的,这点儿让老爷子和父亲有点儿惊讶。不过这比从前边上,还要躬身要强了许多。车厢里很宽敞,前后两排长椅相对着。坐在里边比以前那种狭小憋屈的车厢舒服很多。
        在赵永泰的吩咐下,车夫赶着马车驶上了出城的路。
        出城一段时间后,老爷子和父亲才反应过来:走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感觉不到大的颠簸。要知道,以前坐马车,速度稍微快点儿,人就感觉要被颠散架似的。
        看到老爷子和父亲反应过来的神色,赵永泰打开身后的一个小窗,对车夫吩咐道:“加快点儿速度。”
        车厢里的颠簸明显加强了,但还是远比以前坐过的马车低很多。看着小永泰灿烂的笑容,老爷子和父亲都在里边发现了新的商机。
        天启五年年初三,赵永泰一家三口坐着新式马车拜访何家,随后又拜访了商行其他几家股东。这辆新式的马车让各位家主、老爷都眼馋得不得了。但赵家说这是样车,需要可以订购甚至定做。各位家主、老爷才恋恋不舍地放他们离去,然后就派人到赵家蹲点儿催促。

第一第十三章 少爷的威严
        等所有人都累得半死的跑完了后,赵永泰再次说道:“谁打输了?站出来。手机快速阅读:wàp。1⑹κx  s。cOM  文字版首发很好!都***一起训练的,还打输了,平时训练时在做什么?都在偷懒啊!俯卧撑100个,队长120个。那你们就是打赢的一方了,不错,看来平时训练还是有效果的,那就再多练习巩固一下。俯卧撑70个,队长90个。你们看热闹的,明显是平时训练时在偷懒嘛,要不怎么不敢上去一起跟他们练练。俯卧撑100个,队长120个。”不给你们点儿颜色看看,你们还要上房揭瓦了!
        。。。。。。
        整整一个下午,赵永泰想出了无数借口惩罚他们,让他们多年后还有心理阴影。也让护卫队形成了要么不打架,一打就是全营一起上的恐怖传统,部队的凝聚力得到空前加强。所有护卫队出身的军官在知道手下打架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问打赢了没有。打赢了好说,稍微惩罚意思一下就行了,甚至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