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王爷种了一盆花 >

第42章

王爷种了一盆花-第42章

小说: 王爷种了一盆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想着以后没有什么见面的机会,所以这些话还是早些说比较好。你也不用有什么困扰,毕竟,自始至终都只是我一厢情愿而已。”
  “况且,过些日子,我可能就走了。”
  走了以后,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她了,元树心中感慨道。
  阿黎赶忙问:“你要去哪里?”
  “或许,是去军营里闯一闯吧。”元树苦笑一声,等他闯出了名头,或许事情便会有转机了。怕只怕他不中用,更怕阿黎等不到那时候。
  “那你小心些。” 阿黎听到自己这样干巴巴地说道。
  说完了,连她自己都开始后悔。
  元树没听到想听的,心中一阵怅然,只不过,今儿将话说开了,也算是完成了他的心愿。他看着阿黎,笑地有些傻气:“我去了军营,你便不用再见外人了,也免得被王爷责罚。”
  “元树,对不起。”
  “应该说对不起的是我。”元树拍了拍脑袋,故作轻松地笑了笑,而后道:“得了,该说的都说完了,你也赶紧回去吧,莫要在出来了。”
  元树想看着阿黎回去,可是阿黎却一直埋着脑袋,一动不动,怯弱得很。
  他看着心疼,道:“马房那边还有事情要做,还是我先走吧。”
  收回了目光,再次转了身,这回却没有再停下来了。
  小路不长,元树的步子哪怕迈得再小也有走到尽头的那一刻。他忍着要回头的冲动,加快了步子,拐过了小路。
  眼睛酸酸的,大概是沙子迷了眼睛。西北这地方,沙土还真是多地烦人。
  阿黎站在原地,目送着元树走远,直到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方才元树的话还回旋在耳边,知道是一回事,但是亲耳听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某一刻,阿黎觉得自己真的心动了,甚至萌生了和他一块儿出府的愿望。
  她给自己规划的未来,不正式赎身出府,开了胭脂铺子,最后嫁个知她冷暖,疼她惜她的人么。若是可以,元树应该会是她的良人吧。
  可阿黎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不说卖身契还在京城,单单是赵煊那一关,便绝对过不了,不仅过不了,还会连累元树。
  不知何时,玉瑾从旁边走过来,看着阿黎,却久久没有说话。
  “回去吧。”阿黎道。
  说着,也没有管玉瑾,直接原路返回了。玉瑾一声不吭地跟在后头,等到阿黎已经到了院子,走到自己的屋子前,她才忽然开了口。
  “阿黎,你为什么会和元树说那样的话?”
  “哪样的话?”阿黎侧头看着她。
  “就是,就是——”玉瑾说不上来,她其实也没有听仔细,但是大致的经过还是知道的,阿黎不让元树过来找她,还拒绝了元树。
  阿黎面无表情地看着玉瑾,想听听她到底能说什么。
  玉瑾迟疑了一会儿,还是放弃了:“算了,是我的错,今儿就不该拉着你出来。”
  红娘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一个不好,还伤了别人的心。玉瑾简直不能想象元树回去之后会多失落,那大傻个,可是头一回遇到喜欢的姑娘。
  头一回就被人拒绝了。
  “你好生歇息吧,我先回自个儿屋子里了。”玉瑾抓了抓头发,心里也不大高兴,是以便没有再阿黎这儿多待了。
  阿黎扶着门框,听到这话也没什么反应。
  人总有亲疏远近,强求不得。
  作者有话要说:
  对于玉瑾来说,元树是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阿黎是才认识的朋友,所以她下意识地会帮元树,这也无可厚非。
  另外,男二可以下线了,以后上不上线,视情况和人气而定。(搞不准王爷人气太低了他就时不时地上一会儿线呢)


第59章 
  翌日,王安踩着快步; 一路奔到正院。
  院内的人知道这位的身份; 自然也都没有拦着,不多时他便已经到了主屋了。不过; 里头并没有赵煊的人; 王安找了一圈; 都没有看到王爷; 问了问边上的丫鬟,结果她们更是一问三不知。
  王安不禁怀疑; 她们站在这儿是不是真的只为了装柱子; 忒没用了些。正踟蹰着,忽见门口进来一位娇小身影,却是拖着身子从外头走过来的阿黎。
  王安被阿黎的脸色给吓了一跳。
  才一日未见,怎得脸色差成这样,不是听说王爷昨儿还带她出去透风了么?王安走到阿黎身边,听她弱弱地唤了他一声,嗓子也沙哑地很,瞧着像是被风灌过的。
  “阿黎,你这气色也太差了吧。”王安略有些担心的问道。相识了这么久,说没点交情是假的。
  阿黎摸了摸脸色,有些惆怅。一晚上只勉强睡了两个时辰,气色能好到哪里去:“昨儿夜里做了噩梦; 没有睡好,是以脸色才差了些。”
  听到这话; 王安反倒放心了,还笑着打趣道:“什么样的噩梦能把你吓成这样?”
  阿黎一脸为难,若是可以,她宁愿再也不要回想这个梦。回来之后又见了元树,心里本来就乱糟糟的,晚上躺在床上,左思右想就是睡不着。好不容易迷迷糊糊地有了睡意,谁曾想后来竟会做出那样梦?被一只人脸猪追了一晚上,腿都快断了,关键是最后还没甩掉。
  她今儿看到赵煊那张脸的时候,差一点儿就没克制住。
  好在赵煊之后就走了,没有在她眼前溜达。
  “回神了!”王安伸手在阿黎面前晃了晃。
  阿黎脸色依旧难看得很。
  王安见状,也不好再与她寒暄了,便问道:“王爷呢,怎么不在里头?”
  “王爷早上练完剑便一头扎进书房了,到现在还没出来。”
  “也好,我去书房找他。”王安说完,便与阿黎分别了。
  主屋离书房并没有多远的路,王安走了几步便差不多到了。与守在门外的侍卫吩咐了一声,便被放了行,打开门进了里头。
  赵煊今儿没出门,不过手头还是有不少事要处理。昨儿一天没有做正事,往后说不得还要挤出时间教那个蠢货骑马,赵煊这会儿也不得不用心些了。
  王安进来后,赵煊只抬头瞥了一眼,见是他,又立即垂下了头不在看。
  “王爷,方才李全那边传来了消息,说是那位郑大人,已经‘身亡’了。”
  郑大人是谁的人,两人都心知肚明。这回他途中身亡,也是早就计划好的事情。毕竟人早就遇害了,假扮的就是假扮的,远在江南还好,无人识得,若是回了京城,怎么都会露些马脚。
  张太师在江南有势力,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只不过这回刚好被送到了台面上,又刚好让皇上上了心,还特意派人去查探。
  他们的本意只是打击打击张太师,若是让人知道这郑大人是个假的,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赵煊眼睛都没抬一下,淡淡道:“那边是个什么反应?”
  王安道:“郑大人虽死,不过该查的案子却查得清清楚楚,明里暗里的消息也早就送到了皇上和太傅手中,是以皇上对张太师也有所抵触。不过,张太师却还是有恃无恐,大抵是王爷不在京城,太傅等人又压不过张太师,如今朝中隐隐变成张家一枝独秀了。”
  赵煊换了个姿势,架起长腿,静静地听着王安禀报。
  张太师是个什么人,他是最了解不过了,不似太后那样一无所知,也不似皇上对张太师还心存感念,赵煊只是纯粹的厌恶,恨不得直接弄死他。要是能弄死最好了,可惜现在名不正言不顺,想要弄死一个当朝太师实在是太难了。
  若是,若是没有那个碍眼的侄子就好了。赵煊阴沉着脸,生生折断了一支笔,而后又恍若无事地扔到地上,随手换了一只。
  王安只当作没看见,依旧低着头。
  “皇上对郑大人呢,如何处理的?”赵煊问道。
  “郑大人于国有功,被追封为晋安伯。”
  “他倒是大方。”赵煊嘲讽了一声,人都死了,追封不追封不还是他一句话的事么。
  王安听着王爷这样说,不好提醒他,当日郑大人死,他比皇上表现的可冷漠多了。郑大人的尸体,如今还在江里沉着呢,也没见王爷吩咐别人打捞过。
  “没有别的消息了?”半晌,赵煊又问道。
  “另有一桩,胡人那边已经在准备粮草和马匹,向边境行进,似乎是在试探咱们的反应。”
  这消息,也没有让赵煊多惊讶。
  北边的胡人,每年都要挑起几次战争,或小或大,这么多年一直未曾停歇过。最大的那一场,还是八年前,他从离开西北去往京城的前一月。
  那场战役打地太过惨烈,以至于胡人这些年的动作也小多了。这一回,是打算卷土重来么?
  “他们粮草可够?”
  “并不清楚。不过这几年旱得很,草地不丰,牛羊难免少了许多。胡人若不是没有食物,应该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南下。”他们能得到胡人的消息,反之亦然。
  赵煊在胡人里头还是有不少威慑力的,即便如此,那些人还是要来大魏边境掠夺,可见其境遇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王爷,咱们可要训练军队?”
  “先练着看看。”赵煊随意说道。
  王安有些诧异:“王爷就不担心他们打过来?”
  “估计等到那时候,咱们就被调走了。”
  王安不解,不过赵煊也没打算说清楚。这个话便到这儿为止,再没往下说下去。王安见赵煊还有事情要忙,正打算出去,忽然又记起一件事,顿住了脚步。
  “王爷,属下今儿听到了个消息,虽不是什么大事,不过王爷可能会感兴趣。”
  “有话快说。”赵煊有些烦躁。
  “是那位元树管事的消息。”王安说完,不出意外地看到王爷放下了毛笔,阴恻恻地望着他。
  王安知道这怒火应该不是冲着他来的,所以也太在意,照直说道:“王爷您不是让属下给他找些麻烦么,如今看来,只怕那麻烦有些太大了,让人家有些受不住。这回属下回来,还特意打听了那位元树管事,听说他已经不打算在府上待了,准备去军中闯一闯。正好,如今胡人有异动,说不得他还能在里头闯出一点门道呢。”
  他说得极为悠闲,中间还打量了赵煊三五眼,瞧着赵煊面色越发不好,王安说话声音也渐渐小了。
  “不自量力!”赵煊拍着桌子,咬牙切齿,“他不是不想在府里待了么,告诉管家,直接让他滚。”
  “现在?”
  赵煊冷冷地看着他。
  王安抖了一下,认真道:“属下马上去说。”
  本来人家都已经决定要走了,再赶人家出去未免有些落进下石,不过既然是王爷吩咐的,那边没有办法了,谁让这个管事得罪谁不好偏偏要得罪王爷呢。
  王安想了一会儿,又在后头加了一句:“王爷,有句话属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赵煊不语。
  王安也不觉得没趣儿,仍旧道:“王爷您对阿黎姑娘,似乎有些太关注了。”
  “你有意见?”
  “没有。”王安连连摆手,怎么可能有意见,他可是恨不得这两人赶紧好上呢。虽然王府里姬妾不少,可是王安这么些年一直陪在赵煊身边,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人都是有名无实的呢。
  阿黎姑娘是个好姑娘,又入了王爷的眼,若是能成,起码王爷身边能多个贴心人儿。
  自然,也能赶紧传宗接代了。
  王安觉得自己简直就像个太监一样,成天操心着这个,操心着那个,如今都操心到王爷的传宗接代上了,也是绝了。
  王安带着沉重了心情,开了口道:“王爷,若是您喜欢阿黎姑娘,不妨纳了她吧,府里的后院如今正空着,是该添置了。”
  赵煊板着脸:“本王会喜欢她,笑话!”
  不过纳妾的事,还是可以考虑一二的。
  这样心口不一,是个人都能看出来。王安也不傻,话带到就行了,至于做不做,那便是王爷的事了。
  不过王安还是觉得,王爷肯定会去做。
  匆匆离开了书房,王安脚下一拐,就向着总管的屋子里走去了。先将那个元树管事送走吧,免得他再做什么让王爷不顺心的事了。
  虽说撵走有些不厚道,可谁让他得罪了王爷呢,人倒霉了就得认栽。
  另一头,赵煊靠在椅子上,认真地思索起了王安的建议。纳妾么?


第60章 
  赵煊的打算,阿黎尚且还不知道。
  晚上伺候赵煊躺下的时候; 阿黎虽然发现今儿的赵煊有些不太正常; 尤其是看着她的时候,那眼神; 怎么看怎么不怀好意。阿黎觉得自己被盯上了; 甩都甩不掉; 这种无力感; 十分地熟悉。
  昨儿一晚上,不正是这样的感受么; 愤怒; 却无力。
  老天保佑,但愿今天晚上这头人脸猪能够放过她。
  夜晚,正院里都点着灯,微黄的光,只能照亮小小的一块儿地方。阿黎提着小灯笼,跟着几个小丫鬟一道儿回了厢房处。
  周围有些虫鸣声,不过声音并不大,几人行走时衣摆也会发出细细簌簌的声音,显得夜色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那几个小丫鬟毕竟与阿黎共事这么长时间了,彼此间也算熟悉,其中一个看阿黎屋子里黑乎乎的,便笑问道:“往常回来的时候总会看到玉瑾在这儿等着你; 看到你来就拉着你说着说那的,话多得很。如今乍没看到; 反而挺不习惯的。”
  阿黎看了看周围,确实没见到玉瑾的人影。
  “她大概有事要忙吧。” 阿黎回道。
  “府里就这么一位主子,哪里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忙也是你再忙活啊。”几个丫鬟不信阿黎这话,甚至还猜测道,“你们俩,该不会是闹什么矛盾了吧。”
  阿黎久久不言语。
  确实,从那日起,玉瑾便没有在来她的屋子,平日里也再没有什么碰头时候,似乎是下意识地避讳着。
  阿黎能理解她的感受,毕竟比起她来,元树更亲近许多。如今她对元树说了那样的重话,惹得她不高兴也是正常。
  理解是一回事,接不接受又是另一回事了。
  那几个小丫鬟见阿黎迟迟没有作声,知道自己猜的恐怕就是对的,也不好再说下去了。这样的事,可不好劝。
  如今天色已晚,几个人也没有聊下去,当下就分开了。
  阿黎也一直没有再见到玉瑾。
  两人都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