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资本家-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了盐。唐同也不由地动了心。在这个时代虽然有了盐田地晒盐方法。但效率并不是高。所以唐同就想到了用水泥建造那种大型地盐场。成本比起现在这时地出盐方法低地多。凭着自己地海上实力。北方地区完全可能控制在自己手中。至于生产盐地许可证。那只是小事一桩。唐同打算直接进行走私。
想到这里。唐同便拉着田畹把自己地想法说了给他听。愿意以现在盐商一半地价格给田畹提供货源。对于这种事。田畹自然是很乐意地。他虽然不知道唐同手中在海上地实力。但他是皇亲国戚。又会怕了谁去。那些盐商虽然不好惹。但他做皇亲国戚地同样也不好惹。如果唐同以别人一半地价格提供货源。也就差不多只是略高于别人地成本价。而且田畹早就有心插上一手盐业地利益。唐同一说。田畹立马就同意了。并且当天就回京去组织走私地队伍。至于在江南找美女地事也抛在了脑后。
唐同在与那几家拍卖到矿藏经营权的买家签订了条约后,为了感谢这几家对自己的支持,唐同把在朝鲜的租界中不重要的政府职位给了他们,这种职位虽然不在大明的官位体制内,但也毕竟算是一种官职,那几个商人得到这种意外的职位后,到也有些高兴。
随后那几个人很热情的邀请唐同参加他们的宴会,在酒席上,唐同才知道这几人之所以会大量的拍卖下这矿藏的经营权,是因为这几人都到过在倭国的小仓城,见识过唐同手中的实力,心中明白唐同差不多也算是倭国的太上皇,只要有唐同在,他们这几人在倭国朝鲜两地的利益就能得到保证,说不定还可以借着护自家短的唐大人的势力,在倭国朝鲜这些地也狐假虎威一番。
唐同见这几人这般上道,便也有了拉拢他们的心思,向他们保证,他们这几家在倭国朝鲜两地可以组建自己的保安队,由他唐同提供西洋人的火枪,要多少有多少。
唐同这样做,也是为了把这些人培养成殖民主义者,因为唐同以后得到的殖民地,必定要有人守护着,单靠自己的军队是有些不现实的,而这些商人有了自己的队伍的话,他们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强殖民地的统治与守卫,只要自己始终控制着不让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到这些民团的手中就行了。
对于火枪,这些人以前都是海商,现在更是知道火枪的厉害的,听到唐同愿意帮助他们,提供那种威力很大的西洋火枪,这些人心中具是动了心,纷纷感谢了唐同一番,在宴会结束后,一个个匆匆忙忙的往家里赶去,计划着组建私人的火枪队。
在明末时期,有钱的人家都养有武装家丁,这些武装的家丁在装备和战斗力上,比大明的后期的军户要强的多,虽然各家各户的不算什么,但若是组织在一起,那可是一股庞大无比的力量,任何个人触动到这个阶层的利益的话,都将是一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所以崇祯皇帝明知道自己为什么收不上税银来,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急白着自己的头发,对于这一点唐同心中也是很清楚的,所以唐同更多的打算是把这些人引导到自己所要走的方向来,而这个引导,就是利益,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私人的利益高于一切。
拍卖会的事办的很不成功,唐同也就没有心思在金陵多留,带着一众手下回到了常州的家中,大半年的时间没有见面,唐同的心中也不禁有些想沅儿她们。
而远在安海的郑芝龙,已经带着他的队伍准备出发了。
首发
第一第九三章伽利略和笛卡尔
一
爱情,是一种怎样的概念,陈玉娴并不明白,但这不妨碍她在心中想着唐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女子,心中都是很容易满足的,只要自家的男人对她的一点点好,她就会更多的给与回报,更何况象陈玉娴这种经历过苦难的女子。
在这个时代,也很少有象唐同这样平等对待自己家的女人的,虽然比起后世的那些五好丈夫来,唐同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好男人,但在这个时代,唐同在陈玉娴以及左邻右舍的女人眼中,唐同实在是堪称绝世好男人,这也让许多的女人在心中羡慕着陈玉娴。
接到唐同手下带来的信,知道唐同要回来后,陈玉娴与红娘子,柳如是,沅儿都在家中等着,当唐同出现在自己的家门前时,沅儿在第一时间飞扑入唐同的怀中:“叔叔,沅儿好想你啊。”
一旁已经出落成有些少女模样的柳如是脸上带着笑,心中却是很羡慕沅儿能够在唐同的怀中撒娇,陈玉娴心中虽然有千言万语,但终究只是轻柔的说了一句:“你回来啦。”
红娘子近一年来在学校中读子不少的书,已经少了当初的那种野性,静静的站在一旁看着唐同,而一众唐家的家仆们则是恭敬的排在大门两旁。
虽然没有太大的阵仗,但刚回到家中的唐同还是很高兴,不管怎么说,一个人在回到自己的家门时,能有家人出来欢迎,本身就应该感到幸福。
唐同一手抱着沅儿,一手拉着陈玉娴,微微的笑道:“你们还好么。”
现在的唐同经历了很多,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不太善于言辞的人了,不过这个时候却没太多的话可说,因为很多很多的话,在这个时候都不如一句轻轻的问候。
“叔叔,我们好着哩,就是沅儿好想叔叔你。”沅儿抱着唐同的脖子,亲热的在唐同的身上蹭着,由于唐同的关系,沅儿在这个卫镇军所可以说是象一个小公主一般的存在,甚至在常州一带,人们可以不知道现在的皇帝叫什么,但没有人不知道沅儿这个可爱之极的小女孩子的,因为这里谁都知道,这个小女孩子是唐大人的心肝宝贝,住在卫镇军所的人,无论谁见到沅儿都是一脸巴结的表情。
这种变化唐同也看出来了,现在小沅儿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表情怯懦的小女孩子了,性格比以前也开朗的多,唐同见众人脸上都气色不错,也知道众人这段时间日子过的还是很不错,这个时候,左邻右舍的邻居也一个个的过来与唐同打招呼,因为唐同这二年的平易近人,卫镇所里的人也从畏惧唐同变成了恭敬。
唐同与那些邻居打完了招呼后。便与陈玉娴她们进了家门。久别重逢这后地恩爱自是不必说地。第二天唐同起床后。便去宋应星地研究所看了看。这宋应星手下虽然增加了不少地学生。但现在地研究所中。西洋人却占了多数。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地西洋人来这里。这还得归功于那个葡萄牙人。那人到了欧洲后。为了白花花银子。这个葡萄牙人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竟然让他从欧洲各国弄来了一百多个各种行业地人才。犹其是那种被欧洲教会迫害地人。占了这些人中地一半。用那个葡萄牙人地话说。这样既可以让他赚上笔白花花地银子。又可以救救这些可怜地羔羊。
对于这些西洋来地人材。唐同自然也要考核一下。不能让那些滥竽充数地家伙混在其中。这一考核。唐同这种人也忍不住笑地嘴巴都变形了。
唐同会这样高兴。是因为这群人中竟然有两个超级牛人存在。其中之一就是大家很熟悉地伽利略。这个年近七十地老头。这近十年来一直被那教会迫害着。日子过地很惨。用一句话说就是老景凄凉。被那个葡萄牙人找到后。听说这大明有一个很大很先进地科学研究所。并且有着很多先进地科技成果。于是。一心为科学献身地伽利略便不顾旅途地艰辛。随了那个葡萄牙人到了大明来。
另一个人叫做笛卡尔。是个法国人。名气虽不如伽利略。但在科学史上也绝对是一个牛人。这时候地法国正处于动乱时期。本来笛卡尔打算去荷兰地。但因为他这时小有名气。那个葡萄人找上了他。在笛卡尔地面前把唐同地那个研究所吹地无比先进。又拿了二本唐同所办地学校中地物理和化学教材给那个笛卡尔看。那笛卡尔找了个会汉语地人翻译了一下这两本教材后。立时便知道这两本书地巨大意义。醉心科学地笛卡尔毫不犹豫地跟着那葡萄牙人来到了大明。
得到这两人地唐同很大方地重赏了那个葡萄人。好让他再接再厉为自己多找些这样地人材回来。随后唐同把这两人都任命为研究所地副所长。又从学校中抽了一百来人做这两人地学生。其他地西洋人也按才能分了工作。其中有三人是造炮地好手。唐同把后膛炮地图纸给了这三人。单独安排了一个秘密地地方让他们进行研究。当然。唐同也没忘了给这三人塞了一百多名工匠和几十名学生做他们地手下并派兵驻守这个地方。
为了让这些人安心的为自己工作,唐同又让那个葡萄牙人带着几艘船三百名由忍者,士兵,水手组成的队伍,去把这些人的家属接到大明来,有了这些人的家属在自己的手中,唐同估计着这些人逃跑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了。
由于伽利略的年纪已大,又受了十年的迫害,身体不太好,而笛卡尔从小就身体不好,在历史上也是英年早逝,唐同特意请了几名有名气的郎中为他们治病,还送了伽利略与笛卡尔两人各一套花园别墅和几十个倭人和朝鲜人做家丁和丫环,这样待遇,别说伽利略这种出身并不富裕人,就是出身于贵族的笛卡尔也没享受过,加上大明的很多东西在西洋都是属于奢侈品,象茶叶,丝绸,瓷器,象唐同手下工厂生产的肥皂,香皂等,在西洋,这些东西绝不是一般的有钱人能享受到的东西。
在待遇上来说,这些西洋来的人都是很满意的,但让伽利略与笛卡尔更满意的是唐同与他手下的研究所,唐同曾与这两人进行过一番交谈,以唐同这种后世人的学问,比伽利略与笛卡尔他们在眼界上自然是要宽广的多,一番交谈下来,让伽利略再一次的焕发了科学的青春,也让笛卡尔更加安心的要在这里好好的干上一番。
伽利略曾经制造过温度计和天文望远镜,并且发现了木星上的卫一,卫二等星木星的卫星,就望远镜的制造技术而言,伽利略是这个时期的最高水平,所以唐同把温度计,天文望远镜,显微镜的制造与研究交给了伽利略。
笛卡尔主要的工作则是教学,因为他的身体实在是太弱了,虽然有大明的郎中为他调理身体,但要进行研究这种工作,他的体力还是有些吃不消,所以唐同给他安排的基本上是学生,还有几个翻译。
唐同安排好这些西洋人后,已经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这其间,唐同还视察了一番手下的工厂,现在唐同手下又增加了几个工厂,其中最赚钱的是玻璃镜,虽然一个月才出产十几块镜子,但每月可为唐同捞取近四十万两的银子,当然,为了保密,那些销售人员一律对外说这些是西洋来的西洋镜,在市面上的零售价高达五万两银子一面,但就算卖的价钱这般高,想买的人还是很多,从中可见大明时期有钱人还是不少的。
玻璃镜在这个时期,在欧洲那些地方卖的也不便宜,那些不能制造的欧洲国家,对于这样赚钱的东西那可都是垂涎三尺的,后来还为此发动了战争。
玻璃镜的生产,让唐同手中有了大量的银子,为此唐同又下令征收了一万青壮,就在征兵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小仓城却传来了消息。
郑芝龙与荷兰人签订了和约后,便把目标定向了唐同手中的势力,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海不容二龙,在这片海面上,有了他郑芝龙,就不能有唐同,而且唐同的势力崛起的太快,让郑芝龙与荷兰人的心中都深为忧虑,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郑芝龙与荷兰人迅速的谈好和约,并且在和约签订后,双方立既组织起人手征讨唐同。
郑芝龙也对小仓城打探个了清楚,知道现在的小仓城中没有多少唐同的军队在,所以郑芝龙决定先把小仓城抢到自己的手中,再与荷兰人一起把唐同分散在各地的队伍一个一个的分别灭掉。
这一次,郑芝龙出动了自己的主力战船二十艘,其他的战船三百艘,荷兰人普特曼斯也把在台湾的四艘战舰全都拉了出来,但普特曼斯不知道的是,他的顶头上司雷约兹这会儿却遇到了麻烦。
因为,不甘心失去在南洋利益的西班牙与葡萄牙人与唐同的手下黑皮达成了一份协议,这份协议,黑皮很大方的把南洋的大部分利益出卖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
首发
第一第九四章倭人老头敢死队
一
对于小仓城,唐同确实是投入了很多的本钱,它的崛起也为唐同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可以说这半年来,明倭两国之间的贸易都被小仓城所控制,两国之间的关税这半年来也高达七十万两银子的规模,而这些关税,唐同既不用向不知情的崇祯皇帝交纳,也不用向倭国交纳,那郑芝龙与荷兰人心中哪能不眼红。
这一次,郑芝龙带了一万手下与荷兰人普特曼斯带了一千二百名手下,气势汹汹的向着倭国杀来,当然,郑芝龙没有倾全部人马过来打小仓城,也是为了防备流动姑外的唐同手下会反过来去攻打他的老巢。
对于唐同手中和实力,郑芝龙也是了解了很清楚的,知道唐同现在的海上实力不可小视,更听情报人员说唐同手下的火枪似乎比荷兰人的还厉害,如果唐同手下的人马全都在小仓城中,他郑芝龙还真不敢来打,但现在唐同在小仓城却没有留下多少军队,眼红于小仓城那巨大的利益的郑芝龙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郑芝龙从望远镜中看到小仓城外的码头时,那守在了望塔上的小仓城守军也同样看到的郑芝龙他们的船队,随着警报的发出,郑芝龙看到那码头上本来还人来人往的码头上迅速的没有了人影,连那在海滩边上训练的军队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向着小仓城的方向逃走了。
海边上看不到任何的防守,以前的炮台没有了,以前那些防守用的碉堡也没有了,等郑芝龙他们的船队到了码头,从望远镜中,郑芝龙甚至看到那小仓城中的人正在拖家带口的逃走,这种景象让郑芝龙很是满意,显然,对方是没有料到自己会突然的袭击,才会有如此的情形出现,唯一让郑芝龙有些不解的,是小仓城外,有许多的拒马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