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乌衣-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泓略略低眉,一根修长的手指挑过琴弦,只是轻轻一拨,韵味之高雅超凡,也让人称叹,他说话的声调也如流水琴音般清越:“流觞终有飘到下游时,不妨这样,我背过身去奏琴,待琴声止歇时,酒觞在谁面前,谁便饮酒作赋,如何?”
这时坐在巫蘅身边的老人,执着酒觞沉吟点头:“可。”
巫蘅一怔,不明白老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年高德劭,素有雅望,这话一出,立时不少人附和。
巫蘅垂了垂手,没有插话。
谢泓果然背过了身去,少顷,一缕悠扬的琴音穿过水流而来,清心脱俗,如深涧泉鸣,嘤嘤成韵。
他身后一人放下酒觞,顺着水飘了去。
所有人一面醉心听着琴,一面防备着这酒具落到自己面前,桓瑾之见谢泓身前侧身站着一人,不知想到了什么,面色有些发苦。
巫蘅瞪着眼睛看到这只青花玄觞随着水飘到了自己面前,正满心希冀它飘过去,也就在这时,琴声铮铮,戛然而止,杳然无声。
四下皆寂。
巫蘅不可置信地望着上游那个男人的背影,他纹风不动,端谨地背水而坐,似乎不曾知道这酒杯方才就停在她的面前。
而左侧的桓瑾之已经将它自水里取出来了,巫蘅怔忡之际,他倒了酒长身而起,“这位小郎君羞于辞令,不妨我代他饮这杯酒,赋一首诗。”
谢泓唇角微挑,微笑透着几分浮云般的漫不经意。
事出突然,不待众人答话,桓瑾之已一饮而尽,这杯清酒入肚之后,他当即朗声吟了一首。
桓瑾之是倚马千言之人,他的诗作能到公认绝妙的地步,比起七步成诗的曹子建也不遑多让。
他出手替巫蘅解围,旁人也没说半个不是,笑过便是了。
巫蘅感激桓瑾之出手相助,对她盈盈点头。桓瑾之叹息,却没有多说话。
酒觞又被掷下,谢泓的琴音又起,巫蘅心道上次定是偶然,她屏息凝神,等着酒觞停在自己前头,或者流下去。
可是天不遂人愿,就在巫蘅紧张万分地看着酒觞时,它竟然趁着琴音停歇时又一次落在了自己眼前!
巫蘅呆若木鸡。
这次却又是桓瑾之飞快地取酒,替她再度解围了。他的诗精妙,意境广远,还是没有人说半个不是。
不远处一个谢氏部曲,拿手肘捅了捅另一个,咋舌问道:“你说,咱们这郎君,他到底是与巫蘅过不去,还是与桓瑾之过不去?”
另一人耸肩作无奈状:“我看是兼而有之。”
两人不厚道地偷笑良久。
没想到今日却似撞了邪祟,次次琴音停止时,酒杯都落在自己跟前。桓瑾之今日已喝得面色生红,平时里俊雅清逸的一个人,此时却绮丽生艳了起来。
老人也不说话,一个人默默饮酒,丝毫没有为巫蘅打抱不平的意思。
也对,谢泓才是他正儿八经的弟子,可不像自己这个半道捡来的。
这一次琴声才不疾不徐地奏起,巫蘅忽然起身叱道:“你为何刁难我?”
她竟是当着众人之面言之咄咄指责谢泓了?这个小郎当真胆大妄为,初生牛犊无所畏惧。
即便名士,这时也不由得偏头侧耳,多了无数兴致。
谢泓的琴声骤然而止,他没有说话。巫蘅环顾四周,发现所有人都在看自己,又急又窘,她是真没想到谢泓竟然小家子气到了这种地步,睚眦必报,故意提那法子当众给自己难堪。
过了一会儿,谢泓才悠然起身,琴被人抱起退到一旁,他转身来,隔着中间的十数人,对巫蘅淡淡地说道:“你既然不喜,我离去便是。”
他转身离去,竟然真没有再多停留。随着他这一走,身后带来的几个部曲也走了个干净。
场面顿时清净了许多。
巫蘅的脚才往他迈了半步,又生生地收拢了并在一起。咬咬牙坐了回来,一旁的老人失笑道:“我这徒儿就是如此不通情理,你莫与他一般见识。”
再迟钝巫蘅也听得出老人话里的忍笑意味,气得差点拂袖离席。她总觉得自己像是被诓上了贼船,这种感觉异常强烈。
兰亭之外,一驾停留已久的马车,正安静地竖着几道影儿,两侧都是宫装打扮的婢女。守着车中的人,也不知是何来头。
日头渐渐升了起来,树林阴翳,禽声上下,巫蘅嫌久坐着筋络不通,她再也没了那个兴致与这些人作赋,她原本只是来凑个热闹,也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谢泓方才说的那话,实在让她……心神不宁。
“师父,我去外头走走。”
“也可,早些归来。”
巫蘅点头,沿着溪水往上走,身后的人又开始新的流觞之戏,谁的辞赋吟得华丽婉转,像繁华初绽,像烟水逐生,但是她只看到脚下似乎踩到了什么。
这是方才谢泓所坐之处,她脚下这条素净的丝绡,应当是他遗落于此的。
她皱了皱眉头,疑惑地弯腰拾了起来。
桓瑾之默不出声地留意着她的背影,巫蘅似乎从地上拾起了什么,没过片刻,便惊慌地往谢泓离开的方向狂奔追逐而去……
他自失地回神,垂下眼低声叹息。
老人眼光转了转,也不说什么话,脸上一派了然得逞的笑意。
☆、只如初见
巫蘅追着出去; 跟了老远才发现溪涧阴面谢氏的马车; 但是巫蘅才走近,一柄长剑陡然横在眼前; 原来是谢同。
对方面冷如冰,她皱了皱眉; 把手里的丝绡抽出来; 指尖翻开一片晕血的红迹; “这是怎么回事?”
她的语气不掩焦急; 谢同却冷冷一哼; “如你所见。”
其实细想来,谢泓曾有过以动物血骗人的劣迹,但不知怎么了,巫蘅方才拾起这块丝绢时全然忘了还有这回事,她的声音颤了起来; “他受伤了,是也不是?”
“郎君受伤; 你在意么?”
谢同的神色和口吻都太冷漠太不屑,巫蘅心跳七上八下; 咬着唇道:“怎么伤的?”
“怎么伤的?”谢同宛如听到了一个笑话; 冰凉的哂意让巫蘅的心骤然一沉。
“去年入秋,我们的船沿长江往西; 中途遇到了河匪,他们用流矢招待我们。郎君当时就在船头。”谢同撤回剑鞘,似乎看不到巫蘅微红的双眸; 扬唇冰冷地笑着,“你猜怎么着,那群匪寇的船上绑了一个妇人,与你的身形容貌有七分相似,郎君一时失神,被流箭射中,堕入江中……”
“这……”巫蘅的红唇沁出了血丝。
去年秋天的事?她竟然完全不知道!
“那时候他昏迷不醒,你的一纸绝情书又送上了船来。”谢同瞪着她,“那时,我真恨不能一剑杀了你。巫蘅,你不值他如此。”
“所以他答应了与我不再往来?”巫蘅凄然地一笑。
谢同冷哼,“那封回信,是我所书。”
巫蘅怔忡地抬起来双眸,他嘲弄地说道:“我为了免露破绽,只写了一个字,仿的郎君的笔迹。一直到回建康遇到你以前,他并不知道,你曾经给他写过那么一封信。”
全明白了,所以,他是带着伤病回来,满心满意地来与她厮守,可是她——
她骗他说,因为桓瑾之,她不要他了。
巫蘅捂着脸蹲了下来,指缝间大滴大滴的水泽落了下来,浸入松软的香泥里。
头顶的声音像一道霜钟沉闷响彻:“那时他九死一生,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却是继续北上,因为那二十座矿山,因为他说,你在等他——我等欺上瞒下,不敢告知,怕破灭他求生的意志,巫蘅,他何尝对不住你?”
巫蘅拼命摇头。没有,他从来没有对不住她。
是她,永远风声鹤唳,不曾真正信赖他。
“他的伤,还没有好全?”她撑着眼睑的一片深红,徐徐起身来,春风揉入几许凉薄的寒意。
谢同漠然地侧过身,“这是你要的,那么,日后你便不要再来打搅他了。”
他转身要走,身后的巫蘅忽然声音一提:“你既眼看他陷入业障,为何当初不劝他迷途折返?”
谢同脚步一顿,他脸色阴沉地回头来,“我若要劝他,两年前便应该开始了!巫蘅,你果真忘了,那个在草垛边为你弹琴,因你被掳走摔琴绝弦的谢泓?”
他离去不顾。
巫蘅愣愣地站在原地,脸色一片惨白。
这次曲水流觞宴,除却三月三上巳游玩之外,另一桩事则是为了陈公的六十寿诞。他德高望重,在名士之间可谓一呼百应之人,又有桃李三千,天下有德有才之士多曾受教于她。陈公上巳节刚满六十,众人难得一聚,相约为他在此处庆贺六日。
这晚大多人没有回去,就近依山傍水地结了帐篷,暂且安居。
巫蘅折回来找老人时,他正靠着一株桃花树悠游自得地喝着他的桃花酿,去年的珍品才开坛,隔了百步远也是酒香醉人,馋虫大起的诸人眼巴巴地看着老人牛嚼牡丹似的瞎饮。
她踩着一地月光回来,老人头枕着小臂,偏过来意兴阑珊地看了她一眼,“还记得你的师父?”
巫蘅不大好意思,窘迫地笑起来,正像个被戳穿了心事而害羞的少年郎,“师父说笑。”
“你师父我匆匆而来,身边常年没个人,忘了结帐篷这事了,”老人喝得脸色泛着红光,在银白的月色里分外明晰,摇晃着酒壶慢吞吞地说道,“这么些年,我露天席地的倒也睡惯了,你却不同,你到底还是一个小姑,身子骨扛不住这夜里的凉气。”
越说巫蘅越是心惊,她红了脸低语道:“那师父,咱们回去吧?”
“回去?”老人半撑起身子,疑惑地问道:“你不是正要领会这上巳的乐趣么?现在回去了,可会甘心?”不待咬着唇的巫蘅回答,他又道:“这夜里,我与你行于山道之中,也着实不大安全。”
他随手一指,“阿蘅啊,我看今日来的女郎也不少么,你便随意找个人,与她们将就一夜。”
这番话说得巫蘅简直进退两难。且不说她今日男子装束,如何向那群小姑解释,单是她的身份,也实在放不下颜面去恳求那群女郎的收留,庾沉月倒是好说,可她今日又偏偏没来。
巫蘅假意应承了老人,说要去找人将就,可满心里却全是谢泓。
她想起了白日里谢同说过的话。
重来这一世,在进入建康之前原本一切都顺理成章按部就班,可惜恢复记忆之后,前世今生,却缠在了一块儿,尤其那段痛苦的回忆,更是脑海里结的痂,不敢轻易触碰。在遇到谢泓之后,她原以为自己可以忘了那些,所以也从不去想。而谢同今日,却是一语道破天机,恍然大悟。
约莫三年以前,巫家已经破败得不成模样,她阿父在外欠了不少人的债。其中一个当地的财主,后来也是家逢巨变,落草为寇。
他后来屡屡派人上门逼债,父亲已经无法可想,家里的东西零零碎碎地一凑,也远远不够。
后来那个土匪头子看中了年仅十三岁的巫蘅,非逼着巫蘅的父亲卖女抵债。
年幼的巫蘅哭着在父亲的房门外跪求了一天一夜,最后父亲还是狠了狠心,将她塞上了那个匪人的花轿。
花轿一路出颍川,巫蘅晕乎乎地醒来,也不知怎么起了一丝孤勇,趁着他们耽搁进食时,借故小解,夺了一匹马往外冲了出去。
那群人也是没想到看起来娇娇弱弱的巫蘅还有这本事,但反应过来时,已是悔之已晚。
巫蘅不会骑马,从发间取下一支凤头钗,猛力扎在马臀上,那时候她唯一的念头便是逃,即便是死,也不能落到那群人手里。
马骑行了不知道多久,巫蘅精疲力竭地栽落下来,不知人事。
滴水成冰的寒冬,她被冻醒了,四下也没有人,天下着雨水,刺骨的冷意直钻入骨子里。她瑟瑟地抱着自己缩起来,躲入一个无人的草垛之中。
她一直以为这是噩梦的轮回,可今日才知,这也是缘分伊始。
“郎君,下雨了。”
谢泓撑着一把伞走在蒙蒙微霏的烟雨里,八角亭隐约如幻。唇角轻轻上挑着,那张脸还满是少年人的稚气,虽游历天下但不沾风尘,不食烟火,宛如白衣堕世的谪仙。
身后的仆从正要跟上,却被他挥退,“今日,谁也不要跟过来。”
这个郎君素来喜欢赏雨,谢同等人无奈地等在八角亭里,目视着他离去。
谢泓走到溪边,不远半里地外有一户农家,临溪扎了一个草垛,真正令他有兴致的却还是草垛外伏着的一匹恹恹的枣红马,他撑着伞走了过去。在他眼中,天下美景,无处不可赏,这匹瘦马也是一景。
忽然之间,草垛里传来一个细细的呻。吟声。
雨水打在竹伞上,啪嗒溅落十六角的水花,他清濛的眼蔓上淡淡霏雾。
他靠着草垛寻了过去,里面缩着一个人,那空间极为逼仄,她应是瘦瘦小小的,近些时,还有幽幽的一缕浸湿了雨水寒露的兰香。
除了几绺露在外边的青丝,完全不可知道那后面躲着一个人。
他走了过去,脚踩在干脆的稻草上,发出清脆的折响。里头的少女惊恐地缩起来,呜呜咽咽地咬着唇,不肯发出一丁点声响。
谢泓半蹲下来,她身上的兰香太清冽好闻,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吸引,“你是何人?”
巫蘅自然不肯答话。
他也不恼,笑声疏朗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