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乌衣-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想,他才意识到,原来巫蘅的那位大伯父,他早有一面之缘。
其父如此,教女无方可想而知。
那部曲回话道:“巫靖原来属意桓九郎,但见‘事已至此’,自然半推半就,便说要我家郎君纳她女儿为妾。”
“为妾而已。”谢同嘀咕了一声。
转眼间桓家男儿的各路白眼又让他悚然一惊,登时不敢出声说话。
“桓瑾之便是要纳妾,也不能是为人所逼而纳。”谢泓这话,正戳中了部曲们的心思,纷纷点头称是。
巫娆无所不用其极,更不堪入桓家门槛。
“郎君当时已然不能应事,我等无奈,唯有以剑开道,替郎君杀开路来送他回府。但郎君素为人敦厚,只怕……”部曲忧心忡忡,不知该如何。桓君和夫人那边尚未得信,他们也不敢告知。
谢泓微笑着挑开唇角,笑意有点漠然。一日之内,那个姓巫的小姑,先后算计他的阿蘅,和桓瑾之,是个敢作敢为的女郎。他竟觉得手痒了。
只是他到底是陈郡谢氏的嫡子,与一个平门小姑斗狠,未免太欺负人了些。
他转身走回自己的马车,对谢同低低吩咐道:“对那位‘言小郎’说,我给她的二十个人,她尽可用之,无须顾我。”
巫蘅自己的仇,她自己报也许更快慰些。
那群桓家的部曲正该问谢泓如何办,谢泓挥袖,白衣如雪地立在明月底下,宛如玉人般秀逸,他淡淡道:“我明日在桓府投贴,请桓九郎一叙。这件事我谢泓是局外之人,能为不多,桓九郎若因为这么一个女郎与你们家郎君生了嫌隙,”他薄唇一顿,接着道,“桓瑾之与他离心,不算冤枉。”
月光升上了头顶的黛瓦之间,时辰已晚,诸人都不再逗留,谢泓的马车被车夫赶开了去。
巫宅的铜门静锁着,里头一株芭蕉树,绿如盈盈翡翠。巫娆跪在泥里,云鬓如雾,眼波楚楚地绕着水意。她欲说什么,见父亲脸色铁青,又不好直言。
巫靖自是气怒不胜:“你这不争气的!为父我找了那桓九郎说了多少回,他早已应许你为平妻,你如今竟然把主意打到了桓七郎的头上,你、你这不成器的!”
“郎主,”秦氏劝慰,“已到了这种地步,再罚她也于事无济,不妨将错就错。桓七郎是桓家的嫡子,地位尊崇,学识见地、名士声望哪一样不远远越过了桓九郎去,纵然为妾,也未必没有桓九郎的平妻好……”
“这我自然知道。”巫靖痛心疾首地放下手里的草鞭,眼眶猩红、颓唐地坐下,“夫人难道便不知道,桓瑾之那是何许人也,阿娆如今对她使了这等计策,他日便真入了桓府,桓瑾之可会善待你女儿?”
这话说得母女二人脸色齐齐发白。
巫娆没有考虑这些,她只是,对桓瑾之仰慕,仰慕得近乎痴狂,近乎绝望。她是飞蛾扑火,万万没有思量这些的!
父亲这么一说,她思透今后这利害关系,登时更是绝望。
巫靖颓丧地又道:“桓家上下,不会有一个人敬重阿娆,这也不说。还有那桓九郎,他看中的妇人,对他的七兄用了这样的法子,他会如何作想?”
他只怕会想,他桓九郎堂堂桓家之子,竟被区区一个巫娆拿去做了接近他七兄的垫脚石,做了她过河的引渡人,做了为她裁量嫁衣却浑然不知的竖子。
便是这么一下,巫娆发白的脸瞬间惨白!
她哆嗦着唇望向自己的母亲,秦氏却是漠然地移过目光,再也说不出一句话,她只得又跪着来央求自己的父亲,攀住他的膝头,泪眼婆娑地诉求道:“阿爹,我不知,我没想过这些啊……”
“我、我只是,只是太恋着他了,我不愿嫁给旁人啊……”巫娆说到这里,泪水宛如梨花雨般地落下,“若是嫁给了桓九郎,我要日日与他抬头相见,可是,可是再不能有一丝希望了啊……阿爹,你帮帮女儿!”
不知为什么,平素在自己臂弯边撒娇弄痴的女儿,他眼中一向娇蛮可怜的女儿,听着她的哭诉,巫靖竟是心中一阵烦躁,他奋力抖开她,巫娆扑倒在地,绝望地拿眼睛瞅自己的父亲。睁大的瞳孔里,清水涟涟扑落,滴入草丛之间。
夏夜里,有无数的萤火飘乎而起,闪闪烁烁的流光映在她的花鬟玉容上,娇媚婉转的一抹纤腰,像一弯澹澹的水。
这般姿色,若不是今日她做出这等愚蠢之事来,攀附上桓九郎,于他们巫府而言,自然是更高一个台阶,从此平遂。只是,偏偏又成也萧何败萧何。难道他巫靖真没那福分?
他凛着冷目,他扑开广袖长身而起,“这事,你便求你恋着的那个桓七郎日后给你一席之地罢!”
说罢,便在不理会地上绝望哭泣的女儿,径自离开。
秦氏自然随着夫主一道而去。
巫蘅趴在泥里,指甲掐入了草根里,那双美丽的眼睛里被雾色弥漫,渐渐的,露出一抹凶狠之意。
作者有话要说: 巫娆:今天你们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们高攀不起!
巫蘅:你还有明天?
作者君:呜呜,阿蘅啊,我对不起你,你这个姐姐还有很多幺蛾子没整呢。
巫蘅:哦,那会威胁到我的谢郎吗?
作者君:这倒不会,你男人的实力在那儿。
巫蘅:那没事了,我一点也不怕。【冷漠脸。JPG】
☆、弦歌雅意
巫蘅一觉餍足,谢泓走了以后便再无睡意,披着菖蒲色的百丝烟罗绡在灯下读书,这一晚满是甜蜜的心事,直到二更也不觉困乏,灯火已然暗灭,她叹息一声,回自己的床榻又补了两个时辰的睡眠。
“女郎。”水盈大早在她的窗外唤道。
她正巧已醒,起身出门,才知原来谢泓派人来送了点东西。
她接过手,原来是一只胭脂红绣百叶荷的香囊,用豆蔻色轻绳仔细绑了,巫蘅看到它露出一抹微笑来,深深浅浅的眸光宛如过风的的湖泊,她将香囊妥帖藏于广袖之中,曼声问:“人走了么?”
“未走。”水盈眼波盈盈的,笑道,“谢郎让人送来了二十个护卫,那位谢同郎君让你亲自去认人。”
“当真有二十个护卫?”巫蘅再怎么不愿承旁人之情,但经此浩劫之后,她已无法再如以往一般任性生死,她。得到自己要的财物、田地,首先要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这是第一步。
只是,她一想到这儿便愁容渐生:“他们可都是陈郡谢氏的人,任哪一个身份都比你我高贵许多。”只听了谢泓授意,未必真心服她,这可不好。
水盈睁着一双圆润如点漆的杏眼不说话,巫蘅转念又想:“也不妨,他们日后终归是要回到谢郎身边的。”她有本事将那二十个护卫驯服了,让他们彻底服膺于自己,以后会惹得别人不痛快。
“好,我便去。”巫蘅从屋内换了一身玄色宽袖大袍,步履如风地往外走。
不说水盈和水秀,也不说巫蘅,便是王妪这见多识广的老人,望见这二十个英姿磊落、健美而高颀如树的护卫,也是称叹不已,这些人便是连容色也是上人之选。
王妪不禁啧啧叹道:“不愧是谢氏名门出身。”
难得之事是,他们虽然一个个高大俊美,风姿不凡,但对巫蘅却是绝对地敬重,绝对地服从,眼色有几分肃穆敬畏之意。
谢同立在他们身前,对巫蘅行了一礼,“女郎,这是我家郎君心意。”
“谢郎美意,不敢辜负。”巫蘅挑着唇角微笑,广袖下的两根玉指挑到了那香囊的细绳,鼻尖里都是一缕缕清莲白芷的软香,她心神一宁,又问道:“昨日那几个人,谢郎如何处置了?”
提到这,谢同放旷地大笑起来,“我家郎君自有那折磨人的法子,只怕女郎那位嫡姐现在很不快活,这些人女郎尽早部署,以免她又出这些下策。”
巫蘅诧然。
但谢同担忧在理,她抿了抿粉中沁白的唇,优雅地退了几步。
躬身行了一男儿之礼。
这小姑以后做惯了男儿,以后要做郎君身边的温柔解语花怕有些棘手。谢同摸了摸自己的下颌,眼波一派犹疑之色,但转瞬又笑开来,“我家郎君请女郎近日安分些,便在这宅院里住几日,不出户。”
谢泓要做什么,他心里有他的计较。如果不是重要之事,巫蘅疲乏得还真只想于府里修养几日。
待谢同上马离去后,巫蘅以一种谦恭崇敬的姿态,将那二十个人仔细安顿了一番。悠然地踱回自己的庭院,茂密的梧桐也漾着绿泽,她倦倒在竹榻上想着心事。
她们现在,全仰赖巫府发放的铜钱度日,转眼间又多了二十人。虽然他们是谢氏门人,自然短不了吃喝,但现下他们住在她的府里,为她看家护院……她又想,这群人常年跟着谢泓,何等山珍没有尝过,她这点糟糠米粮,怕也入不得他们的口。
这么一想,便矛盾了。
她将玄色广袖之中的香囊,沿着丝带牵扯了出来,金色的绚烂的阳光下,仿佛跃动着鱼鳞般浅浅的珠玉之光,华美难言,便是一个普通的香囊,也是这般低调而华丽。巫蘅撇了撇嘴,她拉开了细绳。
“啊,他怎么送这个?”巫蘅手里捻着一把花椒,脸色染上一层靡丽的绯红,又惊又羞,甚至透着一丝暗恼。
《诗经·椒聊》里写到:“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他竟拿这个戏弄她,谁多子多孙,她还是未出阁的小姑!谢郎这个人,真是太坏了!坏得透顶!
彼时王妪走到廊下,正是一阵清风吹拂。
女郎那缱绻纤薄的玄裳,沿着风洒开一道墨色的浪。
她脸色羞红如霞,但一时恼恨,一时又欢乐窃喜,看得王妪怔忡莫名。
女郎手里拿着谢十二赠的香囊,唇角微微上翘,这还有哪里不明白的?当下王妪无可奈何地低叹了一声,面染沧桑地举步走入了后院。
这时候的巫蘅,她慢慢地想到,也不知道谢泓用了什么办法,她那个嫡姐现在该如何气恼?
巫娆现在的确是烦扰气恨,方才不慎出门,望见巷中那一个个不着寸缕的男人,差点便吐出一口鲜血当场晕厥。
“他们到底如何得罪了陈郡谢氏,那谢十二惯来谦谦君子人物,怎会与我这般横竖为敌?”巫娆攥着那侍女的衣衫,那双细长的丹凤眼宛如燃火。
侍女战战兢兢,不敢应话。
“说!”
巫娆加重了手心的力道,她的一只柔荑移到了侍女的雪白的延颈,不留余地地收紧,侍女惊恐,大喘地说道:“女郎,他们怕那邪秽凶煞之物,白日便去往旧宅欲玷污……玷污巫蘅,只是不甚遇上了……”
“谢十二当真是个多情郎!”巫娆并不知巫蘅与谢泓之间有过交集,她冷冷地这么一哼,将侍女甩于地上,“萍水相逢,得他这般照应!我将为桓七郎之妾,他竟半点情面也不留,让这群人……”
那巷外,数个大汉赤身露体地站在舀风口,一字排开,横阻了来往的车马行人,人或问之,则言之凿凿,说他们等的是罗子巷巫氏独女巫娆。
这般侮辱巫娆自是没受过,她气得咬碎了一口银牙。
星光沉逸,将一片小河浅水染上斑斓的银辉。外边是数亩繁华如障的深林,此间一壶清酒,一柄长剑,白衣少年单手执壶,面如冠玉,秀雅难画。
他对面所坐之人,亦是一个少年,淡蓝的广袖华服,眉间隐约不耐。
谢泓替他斟酒,微笑道:“泓相约申时会面,九郎足迟来两个时辰,此间更坐立惶惶,不得安席,几度顾盼,有焦急离去之意。难道是谢泓招待不周?”
虽席地而坐,但绿如翡翠的草地上铺着他陈郡谢氏也极其珍惜的藕荷色茱萸纹的华丽蜀锦,酒水清冽,散发幽梅寒雪的芳香,他谢泓的诚心,的确不在小。
桓九郎却仍然没有这个心思陪他饮酒寻欢。
他皱着眉不吭声,谢泓又笑道:“你七兄今日可醒了?”
他问出这话,桓九郎心里便生出一股浓浓的不满。他自幼活在桓瑾之光芒之下,他如何努力,身份的尊卑,天赋的差异,让他永远无法与桓瑾之比肩。
这些他并未抱怨,但无数人考虑到他,皆因桓七郎之故,他心中难免时有幽愤。
“醒了。”他淡淡一嗤,“谢郎真欲打探,一封信之事。不必如此大费周折邀我前来饮酒。”
“巫娆之事,你也知了?”
谢泓依旧不骄不躁,那目光宛如一泓秋水般,深邃广寥。
“知了。”桓九郎并不避讳地点头,提到巫娆,他的眉心便是一缕惆怅的情思,与一抹深彻无奈的悲伤,月光底下,那双眼被是如此抑郁多情。
他偏过头,终于将满杯酒水一饮而尽。
“谢郎心思,我明白。”他推开酒盏,撑地而起,此刻漫山遍野的绿和粉红,再也入不得眼底,墨色的夜下,什么都不过是一截灰暗,他沉恸地道:“只是我的心思,谢郎却未必明白。”
“自幼以来,不论桓七郎要什么,我从来不曾与他争过,我不想要,他却推给我,他虽是善意,但我不能接受。谢郎天之骄子,定不能体会庶子在高墙大院里,腹背树敌的境遇。我多年仰仗七兄,不过是因着,那墙垣之中,不过他一人真心耳。”
他的声音听起来寥落孤寂,这是个十八岁的少年郎,比他还要小月余。
谢泓白袍扬风,眉眼隽秀,说不出的淡泊悠然,他平和地席地而坐,声音清润得宛如泉水,“他真心,你却未必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