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娇娥-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丽这才知他平时身上那黑,有一半竟是不洗澡存出的污垢。
他手中还拎着一双鞋,对元丽笑道:“这鞋子怕也没法穿了。”
元丽会意,忙接过来道:“方才是奴奴忘了,没有替三官家洗,奴奴这就去洗。”
李存恪却破天荒的现了忸怩神色道:“这怎么好意思?你扔了它去,明儿到胡市卖双新的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第二更!
☆、菩萨
元丽道:“还是好好的东西,为何要扔掉它,洗洗还能穿的。”
说着抱了鞋仍去后院了。
李存恪双手一拍握了拳自言自语道:“这倒挺好,有人管洗衣服了。”
从此元丽便随身带了那钥匙,因这行驿人少,她每日都能泡个好澡,惟她衣服少了些,如今眼看就要入九月,宫中也无人送夹衣与棉衣来,她自己身上又无银钱,李存恪的钱她自是不敢随便用。这样又艰难熬了几日,宫中来了几个宫女,却是送了她许多宫制衣服,并麻线白布之类。衣服虽宽大些,她又不出门,仍是能穿的,只这鞋子,因她从小不沾绣活,连鞋样都不会画,那能做出鞋来。
好在那日与李存恪出去卖了两双,暂时是不用愁了。
这样过了月余,李存恪却是再劝也不肯去洗澡,元丽每一劝,他就扬手道:“闻闻,还不臭,洗什么澡?”
元丽自那日知这臭味是从他身上发出来的,那敢再说臭的话,臭也只能暗自忍了。
那檀木料子渐渐显出形来,李存恪见元丽这几日总在外间忙活,便叫了进来笑问道:“你可看出这是什么来了吗?”
元丽看了半晌道:“莫不是菩萨?我在庙里见过菩萨,比这大些,是站着的,观音菩萨。”
李存恪道:“这才不过个毛坯,还要上色、泛砂,打蜡上光,到时候就漂亮了。”
此后便是水粉上色,一遍干了又上一遍。到了这时,李存恪便闲了一些,他闲着无聊,从前院搬来几部大书问元丽道:“你可识字?”
元丽忙接过书道:“小时候父亲教过我,寻常的大都认识。”
李存恪见外面阳光大好,搬了椅子出来躺在屋檐下晒着太阳道:“那就捡你认识的给我念一念。”
元丽翻了开来,这书自己家也有,小时候孟源就常拿着这书教她们姐妹俩识字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郡子乎?”
……
元丽念了半日,见李存恪眼皮都不动一下,便轻轻合上了书,方要进屋去替他拿件厚衣服来遮,就听李存恪慢悠悠道:“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中,友不如已者一句,若解为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便与三人行必有我师一句相悖,你觉得圣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元丽不期他还醒着,愣了一愣答道:“或者圣人的意思是,莫要瞧着朋友都不如自己,则三人行必有我师,仍是要自谦警醒的意思。”
李存恪转头看了元丽一眼道:“小家伙,还能有自己见解。”
他又道:“为政第二篇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心共之。说的便是要德治天下,君似北辰星安坐,有德无为,以性善而化诸候。然北民不受教化,茹毛饮血,无为而制的君主,怎么才能感化他们了?”
元丽自然不懂这些东西,她虽能读,却不识意,只能是怔怔望着一张黑脸分外严肃的李存恪。李存恪望了半晌天,咧嘴一笑起身伸了伸手脚拍拍元丽的头道:“快去顽吧,我又得忙了。”
转眼已是十月底,一直未曾下雪,天干的厉害,后院房中虽也生着炭火,只是屋子太大,门窗四敞,根本留不住一些热气,李存恪还好,本身火气就重,仍是那身单衣都不觉冷,元丽却是裹了一层又一层的衣服。李存恪见后院屋子太过寒冷化不了水彩,便将雕像整个儿搬进了自己卧室中。在卧室中完成了打腊上光。
这日他见外间阳光大好,便将雕像搬了出来放在廊下,唤过元丽来看,问道:“现在可看着有些意思了?”
元丽因他整日的盘桓在上面,也并未细看过这尊雕像。如今细看了,见这菩萨跌坐,面部圆润丰满,冠饰精致华丽,右手抬膝左手支座,发束高耸,秀目微垂,樱唇欲启,妙思神凝。宽裕飘逸,裙裙开扬,胸饰璎珞,纤指如兰,新上过的色彩十分艳丽,打过蜡的流光中透出木的质次来,将这菩萨衬的栩栩如生。
她那里见过这样好东西,此时因这菩萨威仪,竟也心生感吧叹,忙提裙跪倒在地,足足磕了三个头才站起来。
她轻声道:“三官家真是能奈,做了这样好东西来。”
李存恪笑道:“这也不是我的本事,匠人的手艺都是老天爷给的,是老天爷要赏我口饭吃而已。”
他见元丽小孩子也听不懂这话,又笑道:“你这样拜了,倒显得我龌龊了。我本是银钱不够,想雕来换些银钱的,还望菩萨不要怪罪。”
这世间的道理,大抵都是如此,菩萨塑像出自能工巧匠之手,可菩萨却是天成的,是以匠人便是匠人,不能以此居功。
元丽问道:“三官家莫不是要拿去卖了?”
李存恪摇头道:“也不是,宫里的娘娘眼看大寿,我送给她,是想要些钱来花花。上次给了她一幅三十三开的屏风,画的我手都差点废了,她居然给我送来个你,不值钱还要费粮食。我想来想去,怕是我上次说的太隐晦她会错意了,这次我要直截了当开口要银子。”
元丽惊道:“三官家您匣子里好几千两银子了,也不见有个花处,为何还要这么费劲去讨银子来?”
李存恪叹道:“不花银子是因为不出门,若是出了门,那里都是花钱的地方,我又没个正经份位,全凭宫里娘娘的高兴来给,此番我要去个远的地方,没有大笔银子是不行的。”
元丽对于大笔银子的概念,这几个月才升到几千两之巨,见他还嫌不够十分吃惊,因听了他说要去个远的地方,一想自己跟着他,是必要离了京城的,这样就更没有希望见到爹娘了,忙又问道:“咱们此番是要去那里?”
“咱们?”李存恪吃惊望了元丽一眼道:“并没有咱们,只有我一个。”
元丽疑惑道:“那奴奴要到那里去?”
李存恪道:“回宫吧,到宫里娘娘那里伺候着去。”
元丽摇头道:“宫里并不好呆的,那些宫女们,都是十分的……”
李存恪也是同叹道:“确实不好呆,我每回就进去半日,都是混身发痒。你这性子在宫里,怕活不过三日去。”
“那三官家要带上奴奴吗?”
“那不行,我要去的地方狼一群群的,到了夜里,狼眼睛就发绿光,见人就撕的,一个大活人,不过三分钟就能撕成一块一块,在雪地里……”
元丽那里会怕这些东西,她忙道:“奴奴到时候也穿胡服,能跑快的,况且奴奴从小在家干粗活,巷子里没有孩子能跑得比奴奴快。”
李存恪已没了耐心,摇头道:“回了宫,你可以叫清王妃求一求娘娘,还送你回家去的。”
元丽咬唇道:“我家本已无米下锅,我再回去,又多张嘴,母亲必然又要生气打骂。”
李存恪此时已是十分不耐烦了,又不愿再与她纠缠,起身抱了菩萨进屋,边走边回头道:“快去自己歇着,想这些干什么,不定明日你娘就来这里要你回去了。”
元丽那里会信这种话,她在这里一连几个月过的十分轻闲,不用挑水砍柴做饭,不用听小李氏整日的骂声,替李存恪打个下手闲读些文章就能混过一天去,竟把家里母亲的艰难父亲的病都忘到了脑后,这时猛然听李存恪道自己要走,叫自己回去,就又重想起这些事情来。
她忆起那日宫里来人,给了两张十两的银票,说是几个月的例银,想到若还能回宫,碰见元秋的话,必得要托人带去给小李氏补贴家用。只是她虽进宫不过两三日,那里的女子们大都脚纤腿细,走路就是礼仪,一个外地来的女子因言行无状冲撞了尚宫,也不过瞬刻便不知被拉到何处去了。自己这个样子重入宫,不仍是死路一条?
这样想着,前些日子方才滋养出来的那些活泛与娇俏之气便又重新蔫了回去。李存恪见她整日怔怔的,读个书也是读着读着便停下来望着远方,这般容状,比方来的时候还不如,心里便又如猫尾划过一般毛毛的难受起来,欲要安慰她一番,又知那症节仍是在自己要出门这一节上,这是无论如何也改不了的。
这样想了半日,便用那荔黑粗手揉着太阳穴叹道:“所以说猫狗等闲也养不得,养了就是牵挂,这可如何是好?”
元丽不过一个奉仪,他此时又未曾开府,既要出远门,最好的办法就是送入宫中圣人身边,叫她伺候了圣人,也算代子敬孝。可元丽这样小的年级,规矩礼仪一概没有学过,等闲还你呀我的,到了圣人身边,是不出三日就要被发落出去的,他此番去了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归来,而元丽顶着一个奉仪的头衔,此生是不能于嫁他人的,这样花儿样的一个小女孩子,从此就定了她一生的路不能再改了,这也未免太过残酷。
思来想去,李存恪平日心里不存事的人也叹息了起来。他推了两回柱子,耍了两套棍法,将院中枯落叶的树干都打了个稀烂,才气喘嘘嘘的走到元丽的西屋门边道:“快出来,好事找你。”
元丽见他混身冒着臭汗手里持着七尺一截长棍,疑惑道:“三官家有什么喜事找奴奴?”
李存恪一根棍子捋直了竖在地上咧了雪白的牙笑道:“给你找个好去处。”
元丽大喜过望,鞋都不穿便跳了出来道:“什么好去处?”
李存恪卖起关子道:“现在却不能告诉你,只是你从此后可要好好听我的话才行。”
元丽那一日不曾听他的话?那一日在他面前不是顺的猫儿一样。
这些他心里也是清楚的,只不过元丽在他心里不过孩子一般,他如此言语,就如见了旁人家的孩子,给糖时,要的一句听话一样。
到了冬月初一的前一日,李存恪刻意翻了黄历,寻了个吉时为木雕菩萨点晴。元丽见这菩萨双目半睁半闭,不解问道:“为何菩萨的眼睛是半眯着?”
李存恪干着活头也不回,答道:“菩萨双眼是二分开八分闭,二分观外八分观内,二分观世间八分观自在。对于寻常学佛人来说,双眼二开八闭,是因打坐时,双眼全闭易昏沉,全睁却要神识散乱,惟半睁半闭,才易入于禅定。”
元丽似懂非懂,却也重重点头。
他全做好了,寻匹红布来遮上,再寻出早打好的盒子装了,次日一早一辆马车便进了宫。因冬月初一正好是圣人千秋,入宫的诰命贵眷十分的多。虽因连年战事,圣人亲自呈旨清减了千秋用度,不让张罗操办,但寻常有诰命在身的夫人们,都是要进宫祝寿送礼的。
作者有话要说: 哎,预告一下吧,元丽的好日子要过完鸟。
老陆和蒋仪快要见面鸟~
☆、离京
她们自有她们的去处,也自有人招待,李存恪却是直奔延福宫。
圣人今日戴龙凤珠翠冠,穿祎衣佩白玉双佩及玉绶环,正坐着受几位阁主及王妃们的大礼。李存恪直等到这些女人们下了殿,才叫宫人们捧了塑像进来,自己也进来拜寿。圣人今日十分高兴,带着满脸的笑意柔声道:“三哥儿未有封号,一月银子也少,前番带来的屏风已叫我心疼你破费,很不必次次来都带着东西。”
那女官开了箱子,见裹着红布也不敢擅开,忙望向李存恪。李存恪并不开口,示了个洗手的动作,那女官忙叫人打了水来,三番净过手,方才小心亦亦捧了塑像出来,因捧手十分的轻,心中还有疑惑,李存恪早已寻了处净案指了,那女官忙捧着放了。李存恪也净过了手,上前亲自掀了红布,跪到圣人面前言道:“这是儿这两月来在行役亲手所作,为贺母亲生辰千秋。”
圣人着两个宫人扶了,远远绕着看了半晌,又走到近前,因朝服在身不便行礼,却也合手拜了才对李存恪道:“这是何种料子做的?”
李存恪答道:“上好楠木。”
圣人点头道:“不想我儿竟有如此手艺,菩萨有三十二相,一百零八种好,俱俱切切历历在目。”
圣人观这菩萨,又与元丽不同。前朝佛教在中土十分兴盛,今朝虽民间仍盛,朝中却多好黄老。前朝人尚丰盈体态之美,今朝仕子们却更尚魏晋纤瘦风度,就连佛像,也舍了前朝丰盈彩绘鲜丽之态,转以朴素内敛为主,旨在重寻魏晋的潇洒飘逸,却因年代久远技艺失传,造的也不如前朝。而李存恪雕的这尊菩萨,姿态优美似魏晋飘逸,色彩艳丽盛前朝鲜妍,菩萨似坐而卧,双眼半开似洞世间万息,竟是上品中的上品。
圣人一生拜佛无数也是一边看一边赞叹,又赐了李存恪的座,自己也座了道:“前番你初入京时,送我的那幅屏风,因宫中无处搁置,我欲要送到相国寺去,又怕繁尘侵扰,特叫清王妃家绣了幅帷幕来遮了,此时仍放在后殿,你送来这尊菩萨正合我意,却也轻便,便在延福宫辟一处佛堂,我也能随时供上香火。”
李存恪听圣人言道清王妃,心里便笑了,暗道真是天在帮我,便也开口道:“儿这些年游历各处名山大川,见了许多名寺古刹,然因醉心这种技艺,心中仍是十分遗憾,十分想亲到天竺身毒一代游历一番,但因盘缠所缺一直不能成行,此番母亲喜爱儿的技艺,儿便斗胆要母亲资助些盘缠,亲到那古佛国去游历一番,也好见见识见那里的名寺古刹,也算代母敬佛。”
于圣人来说,李存恪虽无出身但身体健壮,他在京中毕竟是一块心头病,这两月来她成日盘算着请神容易送神难的话儿,那期他竟自己开了这个口,那里有不应的,忙道:“好孩子,你既有这份孝心,我与你爹爹那里有拦着的理,要多少钱只管说于我,国库再空也空不了皇子游历的几个钱。”
李存恪忙跪谢了,又迟疑道:“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