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东北军 >

第14章

我的东北军-第14章

小说: 我的东北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达到了“名震关内外”的地步,比如活动于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宫长海、姚秉乾、李忠义、张希武、马鸣春、刘万奎,辽宁的项青山、张海天、小白龙等等等等(历史上东北有很多良心未灭的土匪在九一八事变后还主动下山打击日本关东军)。这些土匪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拦路抢劫,有的甚至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还和当地官府勾结串通一气,对东北的社会治安严重造成了威胁,张学良决定一次性铲除这一颗颗东北的毒瘤,因此这次没有叫那些本身就和土匪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当地警察保安部队去剿匪,而是直接出动了正规军轮流扫荡东北四省的土匪山贼,争取一年内将东北的匪患彻底解决。

东北的黑社会问题也极为严重,很多大城市白天属于政府到了晚上则变成了黑帮的天下,杀人放火、绑架勒索、砸店抢劫,搞得到了夜里老百姓根本不敢出门。这些同土匪一样都在张学良出动的正规东北军和新建立的武装警察部队的打击范围内。

东北的烟土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市位居全国首位(第二第三分别是四川和云南),这个全国第一对于张学良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不过要铲除毒品这个毒瘤要比剿匪和扫黑难得多了,因为种植鸦片在东北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一种“职业”,不少农民还靠此为生,东北军内部少许将领以前也靠种植和贩卖鸦片筹备军费,说老实话此时东北远销国内各地的烟土还是一项丰厚的政府收入呢。但是在后世看过毒品泛滥后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的张学良在不少反对声中还是毅然下令严禁东北境内制毒贩毒,严厉打击任何制毒贩毒行为,除了官方种植用以医药的少数保留,其他所有种植的鸦片大麻统统焚毁,支持和鼓励并分给这些农民土地种植正当农作物为生。同时张学良还很“创造性”地建立了一支特殊的警察部队——“东北缉毒警察部队”,专门从事东北境内扫毒和打击毒贩。其实张学良在决定禁毒的时候还打算禁烟的,不过想想这个决断貌似极不合理,根本实行不了,东北军政高层几乎无人不抽烟,普通老百姓也吸旱烟水烟卷烟等等,要是自己宣布东北禁烟,众人肯定大喊:还让不让人活了?想到这,禁烟的事情只得作罢。不过东北也是全国烟草盛产之地,一年东北的烟草就给东北政府增加好上千万大洋的收入。资源可不能浪费了,想到这,张学良立刻让于凤至热心投资成立了东北“工农”牌香烟公司(牌名取义要将这种香烟推广给广大工农老百姓),赚起了关内关外老百姓的钱。

最后还有一个最让张学良挠头皮的卖淫嫖娼问题,现在毕竟还是在民国时期,虽然已经有少许“女权解放”思想已经出现在中国,但是“青楼”这种传统“职业”还是在中国遍地开花(就是21世纪中国各地的夜总会洗发店也是比比皆是),东北也是“烟花事业”兴盛之地,光在沈阳,张学良就见到了不下十家“正规公开营业”场所,至于那些“小作坊窑子”更加是数不胜数。对于这个问题,国民政府也没有用多大的力气去禁止,那自己也只能顺应时代潮流允许这种职业存在了,不过张学良还是制定了数款“妓院管理条约”,规定每一家妓院都必须向当地政府注册,每个地方的妓院数量必须得到限制,每家妓院“接待客人”都必须使用避孕措施,当地警察要定时检查妓院里面安全套数量和保质日期等等是否符合规定,不得强迫良家妇女卖身,同时妓院里的小姐要定时去医院接受身体检查等等;同时东北边防政府强令全东北妇女不得缠足,已经缠足的妇女也要即刻放足,全力铲除这一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祸害中国妇女身心的毒瘤。

除了以上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等,还有一个重要项目——交通。交通不便,无论民生还是军事都极大受到困挠,交通乃是国家命脉所在,重要性不亚于军队建设。交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运输有公路、航空、水路、铁路、管道五种;邮政包括邮件和电信两方面。“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队交通的建设也做了详细的规划,主要还是铁路和公路的修筑,邮件和电信这两个前者是民用行业必不可少的后者又是军事上部队相互通讯的主要工具。张学良下令早东北各地设立“邮政局”和“电信局”,建立一个覆盖全东北的邮电网,训练第一批使用自行车的邮递员为民服务,同时规定邮递员全部身着深绿色制服。各地电报站也随着加大力度建立。军队内也大力培养无线电训练班。

除了以上,社会发展还有电力,医疗等等方面。电力方面嘛,张学良准备成立东北电力公司和东北电力局来进行电力运输使用的建设和管理,东北江流众多,除了各地兴建煤炭火力发电厂,水利工程和水电站也同时起手;医疗呢,城市建立正规医院(包括中医院和西医院),农村建立“医疗合作社”,关于医疗收费、药物管理等等,这也是一个大麻烦,张学良已经催促司法部早日拿出《东北医疗器械药物相关法律》来,保障人人生病都能及时得到医治,而且是收费低廉的医治。另外还有居民饮用水问题,目前东北部分城市使用自来水,还有部分城镇以及广大农村还在引用井水和河水,这样容易导致疫病的感染和传播。依照张学良指示成立的“东北居民饮用水管理局”将在接下来的数年内推动东北各地自来水厂的建立事业,先让全部城市居民饮用到干净的自来水,然后再推广到农村,预计这项工程需要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才能完成;同时每个东北城市将建立完整的公交车和电车网络系统。

维持社会治安的重要手段是警察部队,张学良在东北旧警察部队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了一支新型警察部队,警服统一为天蓝色,同时武装警察部队和特警部队也随之成立,县市级地区建立公安局,乡镇地区设立派出所,统归东北公安部。

情报机关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所以张学良特地以冷锋的“调查组”为基础加上原先奉系的情报机构改编合建为“东北安全部”,下辖设立经济情报局和军事情报局等机关,对敌对势力进行特工活动情报收集等工作。其中军事情报局长由冷锋少将担任,经济情报局长由高深少将担任,安全部部长之职由李渤海少将担任。

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科技教育等等方面规划完,接下来就是张学良和众东北军将领们最关心的——东北军的建设。

南京就职典礼上,张学良以“火箭般”速度直接一跃成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成为全国最年轻的一级上将(此时张学良才28岁),同时此时已经归顺东北的孙传芳和吴佩孚这两位前民国大军阀此时也被老蒋象征性地授予二级上将军衔,毕竟两人作为一方统领时候没有做出什么卖国求荣之事,当然了此时二人已经不再掌握军权了,授为上将同时也同时宣布退为备役,挂个“东北边防部高级参谋顾问”的头衔在东北颐养天年(这样的安排总比你们最后在历史上横死的结果要好,张学良在心里同情地想道)。同时依照南京政府的委任状,原奉军将领的于学忠、万福麟、粱忠甲、沈鸿烈(海军)、冯庸(空军)共五人被授予二级上将军衔;另外12人授予中将军衔,分别是:王树常、李杜、黄显声、邹作华、吴克仁、王以哲、何柱国、苏炳文、冯占海、荣臻、张宗昌、褚玉璞、;包括刘多荃、蔡文治、杨宣诚、李渤海、冷锋、高深等在内的共75人被授予少将军衔。此时的奉军已经全部加入国民革命军,全称为中国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缩略仍为“奉军”),蒋介石一口气给了东北军第101至第125共25个步兵师以及5个独立骑兵旅的番号。虽说此时的张学良对军事也谈不上有多少造诣(除了战略目光绝对是超时代的长远),但也知道“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的道理,庞大的步兵部队在以后的现代化战场上是不能再靠人海战术取胜的,此时经过精确统计,奉军全部加上投降过来的直鲁联军以及林林总总的地方部队,张学良手头陆军兵力总计58。8万人,面对这支规模庞大机构臃肿龙蛇混杂的部队,第一步,张学良先进行大规模整顿和裁军,凡是老弱病残幼统统发散一笔不薄的遣散费后退役回家,只留下20岁至35岁的精壮青年和服役3年以上的老兵。新东北军陆军部队计有25个步兵师(每个师编制为15000人左右)5个独立骑兵旅(每个旅编制为约8000人)总计40万人。

重要军事职位名单为:

东北军总司令:张学良东北军副总司令:梁忠甲、万福麟东北军总参谋长:荣臻

东北边防部部长:张学良副部长:于学忠

东北军陆军总司令:张学良副总司令:于学忠

东北军海军总司令:张学良副总司令:沈鸿烈

东北军空军总司令:张学良副总司令:冯庸

东北军炮兵总司令:吴克仁副总司令:邹作华

辽宁省警备司令:王以哲副司令:何柱国

热河省警备司令:王树常副司令:张宗昌

吉林省警备司令:李杜副司令:丁超

黑龙江警备司令:苏炳文副司令:马占山

部队番号 正副师长(旅长) 驻地第115步兵师丁超、王绍南 哈尔滨

第101步兵师张学良、龙云峰 沈阳 第116步兵师李杜、孙鹤喜 长春

第102步兵师张延枢、扈先梅 锦县 第117步兵师张治邦、苏德臣 通化

第103步兵师何柱国、关玉衡 洮南 第118步兵师冯占海、邢占清 吉林

第104步兵师常经武、常恩多 郑家屯 第119步兵师李桂林、张作舟 白山

第105步兵师黄显声、唐聚五 沈阳

第106步兵师牛元峰、吕正操 沟帮子 第120步兵师苏炳文、王之佑 海拉尔

第107步兵师王以哲、戴联玺 沈阳 第121步兵师张殿九、赵维祥 扎兰屯

第122步兵师徐宝珍、窦联芳 牡丹江市

第108步兵师于学忠、康鸿康 承德 第123步兵师苑崇谷、王德林 齐齐哈尔

第109步兵师张宗昌 白虎沟 第124步兵师万福麟、韩光弟 佳斯木

第110步兵师王树常、朱鸿勋 赤峰 第125步兵师梁忠甲、魏长林 满洲里

第111步兵师董英斌、刘桂五 唐山 独立第1骑兵旅马占山、韩述彭 黑河

第112步兵师霍守义、黄德兴 秦皇岛 独立第2骑兵旅王南屏、郑泽生 绥化

第113步兵师何立中、方叔洪 多伦 独立第3骑兵旅张树森、白凤翔 通辽 独立第4骑兵旅常尧臣、王鹏举 农安

第114步兵师褚玉璞 双阳 独立第5骑兵旅吴松林、刘启文 克山、拜泉

以上这些军官的任职名单都是张学良亲定的,因为这些人都是“经过历史证明”的忠诚爱国之人,有些还处在低级官职的历史著名人物还被张学良亲自选拔擢升为高级军官。这其中的第101至107共7个师为辽宁驻军;第108至113共6个师为热河驻军;第114至119共6个师为吉林驻军;第120至125共6个师为黑龙江省驻军。

除了正规部队,东北军还有后备部队——民兵大队,为东北的军事后役预备队,主要有裁军中裁下的部队加上地方平民加入而成的,民兵大队平时除了必要训练外还组成屯垦军配合当地农民开垦荒地。

正规部队其中的第101师是和张学良近卫团一样由张学良亲自指挥领导的绝对“嫡系中的嫡系”部队,统一装备东北军精锐装备,新式装备也优先发放,绝对是东北军中的王牌(其实张学良组建101师也为了防止哪天自己最孤立的时候还有一支队伍能够忠于自己掩护自己逃跑保住小命),该师的师长之职由张学良亲自担任,副师长龙云峰和参谋长楚奇明都是东北军的新一代青年将领,与国内外各方势力没有任何瓜葛,这让张学良十分放心;而张学良的近卫团名为一个团,实则达到5000之众,和第101师一样都是精锐部队,团长由一向对张学良忠心不二的刘多荃少将担任。

军队的军衔制度张学良非常热衷学习德国军队,众所周知,刻板严谨的德国人制作出来的东西向来都是最实用的。东北军军衔分为三阶六等:列兵、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少将、中将、上将(分为:一级上将、二级上将、特级上将)。但按照国民军政部的明文规定,张学良的东北边防部军政厅最高也就只能将东北军官兵的军衔升至上校,将级的升迁必须要听南京军政部的了。

军队在以后的“现代化建设”(张学良新发明的词语)中,除了一步步将庞大的陆军步兵部队早日实现摩托化甚至机械化之外,张学良同时下令切合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技术兵种,陆军大力发展炮兵、装甲兵、工兵、通信兵、防化兵、铁道兵、雷达兵、防空兵以及岸防部队等,其中的炮兵的发展是重点中的重点,根据相关战争阵亡士兵统计,战争中80%士兵是死于大炮和飞机之下,而这80%中又有80%是死于大炮之下,所以火炮的的确确是不折不扣的“战争之神”。此时张学良接手的东北火炮制造工业基础还是很不错的,东北兵工厂规模和生产能力都是亚洲数一数二的,甚至能够制造240mm重型榴弹炮。张学良计划将手中的10个炮兵团扩为15个边防部直属重炮团,炮兵司令为吴克仁,副司令为邹作华。至于另一个“陆战之王”的坦克和装甲车的发展,张学良也十分青睐,但是无奈资源和资金有限,坦克装甲车只能延缓发展,目前东北军拥有的坦克主要还是以当初张作霖向法国等国购买的雷诺…17步兵坦克,数量也就两三百,大概装备一个加强装甲团,张学良知道东北目前想一下子达到能有自行研制和制造坦克还不太现实,但是以后的机械化东北军肯定要大量装备坦克装甲车,暂时只能用这些老式坦克训练东北的坦克兵了,具体坦克装备早期还是要向国外购买。

陆军的传统兵种——骑兵虽然在热兵器和即将到来的机械化战争时代里会渐渐落后,在以后的亚洲战争中还会继续发挥作用,所以张学良将以前的东北军骑兵部队整编为五个独立骑兵旅,每个骑兵旅8000人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