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金屋恨 >

第94章

金屋恨-第94章

小说: 金屋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地这道旨意,陈阿娇知道后。不过淡淡一笑,吩咐绿衣将上官云的庚帖从那叠小山中取出,不以为意。
只是刘陌的太子妃人选遴选,渐渐地迫在眉睫。这日里,刘陌回到博望殿。他的贴身内侍成烈面色奇异,递来一张拜帖,说是上官家地二小姐上官灵求见。
上官灵,他慢慢想起了那个安静柔和的女子。上次李婕妤之事,他尚欠着她一份情,如今有求,倒是不好托的。
清欢楼里,刘陌慢慢品着茶,从窗中看着上官家宝蓝色的马车慢慢行来。湖水绿色衣裳的少女满脸不情愿地被推下车来,方要说什么,车上红衣少女软下了神情哀求。上官灵便无奈了。
“不好意思,是我打扰殿下了。”上官灵不是不知道自己姐妹的莽撞。窘的连耳垂都染上淡淡的红色。
“无事。”刘陌和煦一笑。问道,“令姐让小姐说什么?”
那便是他方才都看到了。上官灵微觉尴尬,道,“其实也没什么,”她渐渐说不下去,干脆横了心,道,“姐姐说她不想嫁齐王,恳请陈娘娘和殿下劝一劝陛下,让陛下收回成命。”
她顿了顿,看刘陌莫测高深的神情,叹道,“这话是为难了,殿下若觉得好笑,就权当没听过吧。”
“其实,齐王殿下是皇子,受封诸侯王,青春年少,当是佳偶了。”刘陌抿了抿唇,淡淡道,“这门婚事,我看不出来,令姐有什么好不满意的?”
“还是,难道说,令姐另有意中人?只是纵然如此,又如何能与齐王殿下抗衡?”
上官灵沉默了片刻,上官云的意中人,岂非正是这位当朝的太子殿下?只是啊,堂堂太子殿下,怎么会在意一个女子丢在他身上的芳心“灵儿知道太子殿下地意思了。”她微笑起身,施了一礼,欲行告退。
“上官小姐,”刘陌不免有些意外,唤住她,道,“令姐吩咐你的事,你就这么算了?”
“姐姐让我说的话,我已经说了。至于殿下可有意帮忙,那便不是灵儿能做主地了。”上官灵回过头,嫣然道。
“上官小姐向来是这样看世情的么?”他慢慢道,重新审视这个少女,想来先上官大人容貌定是不差,留下地两个女儿,各有千秋,如果说上官云是娇艳地芙蓉,那么上官灵便是安静的菡萏。
“什么?”上官灵并未听懂。
“无事。”刘陌徐徐笑道,“成烈,送上官小姐下去吧。”
太子刘陌最后指定地太子妃人选,是先奉常上官家的次女上官灵。
“上官灵?”陈阿娇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只是道,“这么巧,先前刘据指定的王妃人选,也是上官家的女子呢。”
“是啊。”刘陌微笑道,他的笑容里,难得透出一股孩子气的顽皮,“但不能说他先选了,我就不能再选了吧?”
阿娇想起记忆中那两个一明媚一清雅的少女,慢慢道,“你的眼光,要比刘据略好些。”
“长安城女子虽多,我却找不到真正合意的。”刘陌淡淡一笑,“而上官灵,她的身份够,人也聪明,至少,我不讨厌她。”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绝世好女子。纵然真的有,谁又能那么好,在彼此芳华未艾的时候邂逅。
到最后,也只能如此。
元鼎五年秋,陛下旨意下来,兹有先奉常上官淮次女上官灵,惠质娴良,敏秀出众,聘为太子妃,于六年上元完婚。
先奉常上官淮追封为质陵候,太子妃与齐王妃母,俱进为奉华夫人。
因太子妃与齐王妃俱出于上官一门,一时间,上官族为天下羡。只是,身为上官一族现任家主,郎中令上官桀面对如此殊荣,却愁眉深锁,别有心肠。
其实今天早上起的倒是不迟,去交复试费用和体检,抽了血,话说,还是有点疼的。在这里磨蹭。
某某:看出来你要结文了?
某:?
某某:上次一章你挂了两个,这次一章你拉了两对姻缘。
某:……
其实,将上官云配给刘据,承认是突发奇想,写的时候突然来的灵感。不过,上官灵却是早已预备下的太子妃人选。
上官灵当然不是最好的,最初的时候,我就想,我也没有笔力能写一个女子,让所有人都满意了。但是,当初,我是想把她写的好一些的。她聪明但不用在坏处,她看的透局势却不会妄作推进。到目前为止,她的底线在于,保的住自己安好。
她的身世注定,她做不来一个骄纵的大小姐。但是,她也不是卫子夫。
她最初的时候,没有卫子夫那么卑微。所以,她也没有卫子夫那么恭顺。偶尔觉得委屈了,还是会使一些小性子,表示抗议。
我最初的时候,给这个女子下的定义是,懂得世情但不会世故,相信美好但不会天真。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给自己是打不了高分的。
而陌儿,他是太子,太子是注定,不能太随心所愿的,所以,他在可以选择的范围内,选了一个最合自己意的。
到一生,也是一种幸福。不像他的父母那样惊涛骇浪,但最后回望的时候,也堪慰平生。
而上官桀,他自然是有野心的人物。但这样的野心,在前后强势的君主之下,翻不出什么风浪。
大家若觉得上官灵之前有什么不够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能够返回去修改,却拉不出另外一个人物了。
说起来,选择上官家的女子,还有一个理由,是感慨历史上的那位昭帝上官皇后,辅臣上官桀孙女,十八岁,芳华正艾,便成了太后。两个月后,又进了一阶,太皇太后。
处*女终老。
这个没有名字的皇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处*女皇后。至于第一个,便是有人提过的惠帝皇后张嫣。
虽然地位是极尊崇了,但我觉得,这样子的一生,还是很悲惨的。所以,轮到我写小说,想补一补遗憾。
最近在章节后加的话很多,汗捏。编辑8要介意。最后结算字数时,我会自动把它们去掉的。
推荐票。最后小声哼一声。





    网友上传章节 第六卷:歌尽浮生 一三六:长门旎话农桑事
     更新时间:2008…8…10 3:20:52 本章字数:4032

我好想赖帐好想赖帐的。
但承诺过今天会更,泪落,谁教是我自己说12号会更决不跳票的,这话说的连反悔的余地都没有。谁又教面试时间提前了,居然就是明早8点半。
亏我打算悠哉一个晚上明天才开始准备面试的。
自然今晚时间就紧了。
可是我居然不能赖账,真是,以后说话要留点余地啊,教训。
陛下旨意初下,郎中令上官桀便在后院另辟了居室,供两个妹妹居住。
上官灵捧了书卷坐在窗前,初秋的风吹过,将书轻轻翻了一页。她的心思有些紊乱,悠悠叹了口气,将之放到一边。从接到那卷旨意后,仿佛一直行走在梦中,理不清楚因由。
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
她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被皇家选中,坐上那尊贵之位。又或者,在将来的某一日,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一直以为,她会平平淡淡的过她的一生,听从或者不听从哥哥的吩咐,嫁一个高贵或是不那么高贵的人,也就是一生了。于是一直以看客的身份看着这长安城的风流云散,谁起了,谁败了,都与她没有太大相干。却不料命运忽然开了她一个天大的玩笑,推她到最显眼处,从此,她便是这风流云散中的一缕风,一丝云。再脱不开身去。
而那个坐在太子位上的少年,笑容温朗,自然是很好很好的。只是她从没想过有这样一日。于是只当他是大汉地太子,距离遥远。多么多么好,又与她若何呢?却不料,如今这世界最与他相干的人,就是她了,不由得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去想。微微的,就会晕红了脸,只是,到最后,想不通他地心思。
定下太子妃人选后的第七天,陈娘娘召她到长门殿见。
“太子妃身份尊贵,到时候自然是有人去教习礼仪地。”陈娘娘依旧是一派的清艳安然,微笑道,“只是灵儿要记住。”
“礼仪那些东西过的去就行了。没有人会苛求。我希望你日后能做到的,你每行一事前,要好好想想。可对的住你地夫君?”
未来的婆媳说话,总会叮嘱一些“希望你们日后恩爱”类的话。不为己甚。只是当作的事。还是要做的,彼此都是心照不宣。然而陈阿娇语气认真。她竟当不了敷衍,不由抬头望她。
阿娇淡淡一笑,“你便当为娘的舍不得儿子吧。陌儿是我一手带大,他的性子,我最清楚。1^6^K^小^说^网只要你不负她,他便不会轻易负你。”
“因此,你自多珍重吧。”
陈娘娘的话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世人对一些事的认知,回来后,她想了数日,然而还未想明白,侍女便来报,大小姐来访。
不由得微微一瑟。
这样地结果,姐姐一定很生气吧。
然而出乎她的意料,上官云并没有发作她的脾气,只是面上见了黯淡,有些憔悴。
“灵儿,你说,命运真地是不可违抗的么?”她慢慢道。
上官云并不知道,在遥远地齐地,齐王刘陌接到了长安地消息,愕然良久。
“这个太子殿下,行事倒真是荤素不忌。”宁澈苦笑道。
世家讲究“立嫡,立长,立贤,”女子虽不在此列,但嫡女的确比庶女要尊贵些地。刘据既然已指了上官云,刘陌身为储君,选的居然是同一家的庶女,当真是不顾天下人眼光了。
“宁先生想多了,”刘据冷笑道,“天下尊贵,还有尊贵过皇家么。储君的位置,已经足够刘陌藐视未央宫外一切尊卑之别了。”
多年前,他的母亲,卫子夫以歌姬身登母仪天下之位,天下只能羡,谁又敢嘲的?
只是,到如今,满盘皆输。若如此,上官云的作用只怕也有限了。”刘据淡淡的笑,猜的到上官桀会有的选择,“我是否该将这门婚事推掉?”
“照如今这个局势,这门婚事有利有弊,推与不推,皆在王爷。只是澈私下看来,还是照原议的好。”
“哦,为何?”
“自古大丈夫一诺千金,王爷若出尔反尔,置一弱女子于难堪境地,只怕将遭陛下看轻。”
刘据斟酌着,忽然想起藏梅楼上少女艳若芙蕖的容颜。其实纵然是父皇自己,又何曾守的住生命里的每个诺言?只是,他没有父皇那样的高位,心又有所求,无法肆无忌惮。
“那么,请先生教我以利。”
“便是这个利字。”宁澈莫测高深道,“天下人逐利,若他日实势反转,刘陌仪仗的刀剑,也会回头割伤他自己的。”
“先生高见,”刘据微微一笑,虽然不是十分满意,但暂时,也只能这样了。
长安城里的事慢慢尘埃落定,时序已经是深秋了。
这一日,长门殿重新生起了地火,刘彻起的时候,便有些眷着殿内的温暖,回头看阿娇,尚睡眼惺忪的在榻上,半梦半醒,别有一种风情。微微笑了一笑,却瞥见案上阿娇常翻看的书卷里,夹了数张笺纸,似是很久以前,阿娇曾摆弄过的。
随手翻了一下,不由咦了一声,笺纸上笔迹极随意的,写了一些农桑之事,条理极明晰的。
“那是我年前整理的。”不知道什么时候,阿娇已经起来了,披了衣裳坐在他身边。道,“本来打算赶出来今春让人试试看。结果后来娘亲和昙姐相继病重,便搁置下来了。”
“明年再试也是可以的。”刘彻扬眉道,揽过她亲在他地颊上,心情很好,笑道。“娇娇久未弄这些事了。朕倒忘了,娇娇最是心思出奇的。”
总是习惯不了白日的亲昵,陈阿娇面上微有些尴尬,嗔道,“时候不早了,陛下不去宣室,打算做回昏君了么?”
“文皇帝说,农事乃天下之根本。”刘彻大笑,扬起手上地笺纸。道,“朕不正是在处置国家大事么?”
他心情极快慰,倒不仅仅是因了若农桑能发展起来。国民富庶,大汉国力定可又提升一番。也有因了。这些年来。阿娇的心思,多半是放在协助桑弘羊行商天下。充盈国库上,这是第一次主动为他地国事分忧。
这些年,他广修宫室,又连年征战,民力见疲,且虽桑弘羊理财有方,国库不见吃紧,但也隐有忧患。若能舍了商家末节,直接提升大汉立国之本的农桑水平,自然是能为他解劳。
阿娇肯如此,总是一分真心吧。
“东巡的时候,见临汾农人耕作之苦,所以想先整理这些出来,帮一帮他们。”她微笑道。
回来的时候便有些愧疚,这些年来,他们忙着风生水起,却一直忘记了,规划农桑事,于他们不过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助到那些人很多。
只是,她有些忐忑,迟疑了半响,方问道,“陛下不问阿娇,如何理的出这些农桑事么?”
虽然她可以说出千百个理由,可是娇生惯养如她,只做了此事,如刘彻地性子,如何能不疑半分?
“娇娇给朕的惊喜颇多,”刘彻莫测高深的望着她,淡淡笑道,“朕便当作,是上天的恩赐吧。”
她不免有些哑然。“娇娇说想先行了此事,”刘彻微笑道,“单凭此事,已经了得,莫非娇娇另有打算?”
“是啊,”她想了想,道,“我想试试看,治河。”
那些农桑事,不过是依着记忆中的印象整理出来,并不难。黄河却是中国千百年来的大患,一直无定论的,惠益人们良多,也伤害人良多。
若是能从古远的大汉开始治理,或许,日后,黄河两岸的人们,会安乐很多。
“那可是大工程呢。”刘彻慢慢道。
“是啊。”阿娇一笑,道,“还是先解决眼前事吧。”
“我昔日游历众诸侯国时,曾见过以牛马犁田,人便轻松很多。若制一些新式农具,精耕细作,都能提高亩产量地。”“本来么,其实最适合种植的地方,还是往南边去,巴蜀一带和江南,也不会这么旱。”
“娇娇想多了吧,”刘彻失笑,“如今大汉的中心在黄河一带,尚有许多荒地未垦。向南走,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不现实地。”
“我知道啊。”阿娇便有些扼腕,可惜了后世那一片繁华的地方啊。
“算了,回头。我其实也不精这个,只剩下大概地印象了。”她慢慢道,“似乎是深翻作区,集中种庄稼,集中灌水,精细地栽培管理……”
她身上尚未褪了初起时的慵懒,殿内很暖,衬地她的颊娇艳胜花,刘彻慢慢看着,便渐渐心不在焉起来。又听了片刻,不耐烦道,“这些事改日朕找专门负责的人来听你说,”他身为帝王,虽兴趣广博,诸事多有涉猎,于这农桑本身,却是半点兴致也无。含笑道,“反正时日也迟了,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