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1095章

国策-第1095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比较传统的美国人都认为,在杜奇威政府中,除了住在白宫的总统之外,最有影响力的不是围绕在总统身边的官员幕僚,而是作为备份的副总统。甚至有人认为,杜奇威这届政府将彻底改变美国的政治面貌,使得以往很少受到重视,也很少在大选之外发挥作用的副总统,成为实权人物。
    美国副总统不是别人,正是洛布林夫人。
    不管怎么样,最能体现副总统价值的,还是成为副总统之前的大选。
    众所周知,民新党在物年的大选中败北之后,杜奇威出任党魁,与前共和党国务卿洛布林夫人组成搭档,参与了年的大选。虽然很多人都认为,民新党没有能够在这次大选中入主白宫非常可惜,但是杜奇威与洛布林夫人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在大选开始前,两人就认为民新党不大可能取胜,参与大选的主耍目的是稳住选民,为在4年后的大选中胜出打下基础。正是如此,在历年的大选中,杜奇威再次与洛布林夫人搭档,并且以毫无悬念的优势胜出。
    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新党能在第一轮选举中击败共和党与民主党,没有将大选拖入第二轮选举函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了在三党、以及更多党派参选,没有任何党派获得半数以上选举人票的情况下,将由得票最多的两个党派进行第二轮选举,并且由得票多者当选的新选举方法,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洛布林夫人。说直接点,正是因为洛布林夫人的存在,以及由她说服了一些以往一直忠于共和党的利益集团与民间势力,才让杜奇威在第一轮选举中就获得了半数以上的选举人票。电视台的评论来说,正是因为洛布林夫人的努力,美国才有惊无险的化解了自南北战争以来最惊心动魄的国内危机,使美国社会团结一致,没有在多党派竞争的撕扯下分崩离析。虽然作为民新党的咽喉的评论有点偏颇,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选举被迫进入第二轮,由两个得票最多的政党角逐总统宝座,确实有可能使美国社会分裂,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如果在和平时期,这个问题还不突出,毕竟美国有完善的民主制度,也有完善的法制体系,过了初期的阵痛,美国公民会逐渐接受新的游戏规则。问题是,在历年,在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紧要关头,美国社会上出现的任何程度的动荡、哪怕走动荡征兆,都有可能成为战争开打的信号,而在实力本来就不如共和国的情况下,美国更加难以取胜。
    赢得大选,并不等于赢得了所有美国人的信任与支持。
    必须承认,杜奇威不但走出色的将领,还是优秀的政治家。
    因为早年丧偶,又没有女儿按照美国的传统,在妻子过世或者离异的情况下,可以由女儿在重要场合行使第一夫人的权利,所以在年初的就职典礼上,杜奇威打破传统。邀请洛布林夫人与他一同宣誓就职。
    当时,杜奇威的这一举措就引起了广泛争议。  在很多美国人看来。设置副总统的首要目的是做个,“备份。”即在遇刺、患病等等使总统丧失性能能力的情况下,将由副总统出任总统,联邦政府与联邦机构不会因此受到太大影响排在副总统后面的就是联邦众议院议长,确保国家机器能够正常运转。
    如此一来,总统与副总统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绝不能走得太近。除了一些特别重要的活动之外。总统与副总统甚至得尽量避免呆在一起,以免同时遭遇不测。从权力制衡的角度出发。…芯统还有个重大意义那就是对总统形成暗巾牵制。悔咒山不敢肆意利用国家大权。要知道,按照美国的制度,只要三分之二的内阁成员认为总统已经不具备领导国家的能力,就能在不经过议会与最高法院的情况下罢免总统,而罢免令耍想生效,必须获得副总统的支持。虽然这种情况从未出现过,因为内阁成员几乎都是总统挑选的,集体背叛总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这种制度肯定能够使总统受到牵制,而这其中,副总统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总而言之在绝大部分美国人看来,总统与副总统不能走得太近。
    问题是,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杜奇威必须与洛布林夫人团结一致。
    在就职的宣誓典礼上,杜奇威就当着全体国会议员的面,明确提到。美国正面临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而且是来自不同文明的挑战,美国要想战胜困难,再次铸造辉煌,全国上下就得团结一致,齐心对外,任何猜忌导分歧都会导致难以预料的灾难。虽然杜奇威的这一言论被众多自由主义者认为是独裁宣言,但是却得到了大部分美国人的支持,也得到了犬部分国会议员的支持。
    在此条件下,杜奇威住进白宫之后签署的第一道总统令就是让副总统领导国务院。
    可以说,这一决策既让人感到震惊,又在大部分人的预料之中。
    虽然在韦斯特伍德与布兰迪诺执政期间,杜奇威出任过国防部长与国家安全顾问,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经验,但是比起管理一全部门,玩转国务院要困难得多。可以说,如果不走出于大选需要,洛布林夫人的最佳角色不是副总统,而是国务卿。前面已经提到,国务卿威廉姆斯是资深外交官,不是行政专家。杜奇威的这一安排,就是在为洛布林夫人创造施展空间。更重要的是,讲国务院交给洛布林夫人之后,实际上形成了由洛布林夫人负责国内行政事务,威廉姆斯负责外交事务。而杜奇威亲自负责国防事务的大局面,而这也是美国国内权力框架的理想结构。
    换个角度看,杜奇威这么做。也是为了稳住洛布林夫人。
    根据一些没有得到证实的传言,在年的大选中败北之后,洛布林夫人就再次萌生退意,没有想过要再次与杜奇威联手卑击总统宝座。果真如此的话,杜奇威能够说服洛布林夫人,恐怕得做出实质性的承诺。由此可见,洛布林夫人一再以隐退做要挟,不是真想过田园生活。而是想借此获得实质性的好处。总而言之,以曰年年初的情况,不管杜奇威做何感想,都得让洛布林夫人负责行政事务。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在美国的权力体系中,洛布林夫人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正是如此,杜奇威没有在拙圆形办公室里迎接其他官员,而是等到所有参会人员到齐之后,才与洛布林夫人一同赶了过来。当然,按照礼节,等到洛布林夫人入座之后,杜奇威才坐到了那张由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定做的、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为近力位总统服务过的衫木羊皮转椅上。
    与以往的会议一样,首先由两位情报机构负责人介绍情况。
    因为情报是由旧提供的,而且美国的战略情报系统直接掌握四也有部分侦察卫星,只是数量与性能都比不的,而且主要用来拨集具体情报,并不负责日常战略警戒,所以主要由霍利菲尔德介绍情况,刘易斯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对旧的情报做补充说明。
    介绍情报只花了占分钟,效率非常高。
    可以说,这是杜奇威给美国联邦政府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虽然美国政府的官僚主义问题饱受诟病,但是在杜奇威之前,没有哪个总统真正用心去解决这个问题,即便是同样来自军队的艾森豪威尔,也只在任职期间缩小了联邦政府的规模。没有能够大幅度提高行政效率。杜奇威上任网刚半年,就让联邦政府面貌一新。别说其他部门,以白宫来说。不但人员减少了三分之一,而且工作效率提高了将近一倍。受此影响,联邦政府的官员与幕僚在向总统做汇报的时候,都非常识趣,没人敢拿官职去冒险。这也很好理解。作为在军队里干了几十年的退役将军,纪律性已经深入骨糙。用话来说,杜奇威没有将白宫变成军营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不管怎么说,提高效率是好事,不是坏事。
    两位情报官员介绍完情况后,其他人都没有急着发言。这些人都知道。杜奇威是一个非卓有主见,绝不会被幕僚左右的总统。可以说,能在杜奇威之前发言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同样很有主见的洛布林夫人。

第一章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十九章 处处被动
    怎暂的沉默之后。杜奇威把目光转向了洛布林夫人。  儿…一
    虽然每遇重大问题,杜奇威都会首先征求洛布林夫人的意见,但是没人因此认为杜奇威是兰德斯那种没有独立决断能力的总统。在众多精通权术的官员与幕僚眼中,杜奇威处处彰显洛布林夫人的重要性,不是因为洛布林夫人比他更适合住在白宫,而是对洛布林夫人有所求。
    说直接一点,杜奇威要想成为富兰克林罗斯福与伍德罗威尔逊那种率领美国打赢世界夫战的总统,肯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因为杜奇威是军人出身的总统,所以他需要的不是潘兴一战中的美国著名将领与马歇尔二战时美国陆军参谋长那样的军事助手,而是基辛格与奥尔布赖特两人都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常出名的国务卿那样的行政助手。
    由此可见,洛布林夫人在本届政府中扮演的就是“贤内助”的角色。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而知己往往比知彼更加重要。
    如果连自身有几斤几两都不清楚。百战百胜又何从谈起呢?作为军人。杜奇威不可能不清楚这其中的道理,所以在表明立场之前,他得听取副总统的意见。
    “如果情报没有错的话,恐怕战争就要爆发了。最快年内,最迟,”洛布林夫人长出口气,目光在总统身上停留了半秒钟,才接着说道,“最迟也在明年年初。”
    杜奇威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等着洛布林夫人说下去。
    总统的这个姿态,让其他参会人员闭上了嘴。大家都知道,现在是听取副总统观点的时候,而不是发表意见的时候。
    “十六年前,中东战争的炮火消散之前,我们就在怀疑,中国当局已经对未来局势做出了大致判断。认为战争将不可避免。问题是,当时我们并不知道,中国当局会如此积极的面对世界大战。”洛布林夫人轻叹一声,接着说道,“直到八年前。我们才认识到,即便我们主动退让,甚至主动让出全球霸权。只要美利坚合众国还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大国、还有复兴的希望,战争就无法避免。在技术的推动下,当战争的代价变得可以承受的时候,军备竞赛就会在短短数年之内演变成世界大战。发展到这一步,退缩等于承认失败,等于主动放弃捍卫国家的权利。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勇敢的面对挑战。问题是。战争逼近的速度比我们预料的还要快得多。”
    昏总统一番声色并下的说辞之后,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去年年初,我们还在为大选积极谋划的时候,中国就差点引发战争。根据得到确认的情报,如果不是俄罗斯的战略部队提前进入战备状态,中国的换届选举又即将开始。恐怕世界大战已经在俄军开进阿斯塔纳的时候爆发了。”说到这里。洛布林夫人的神色已经变得非常严肃。“我不想评价往届政府的功过。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默认、甚至暗中支持俄罗斯挑衅中国绝对是最愚蠢的行为,等于将美国推到了火山口上。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接受。中国当局肯定知道我们与俄罗斯签署的秘密同盟条约,会把俄罗斯与我们等同。也就是说,只要中国当局决定拿俄罗斯开刀,首先完蛋的肯定不是莫斯科。从今年年初开始。中国就加快了战争准备的步伐,并且在重大国际事务上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虽然在前两个月,受政权交接影响,中国的对外策略有所收敛,但是从上个月开始,特别走进入本月之后,随着裴承毅顺利住进元首府。中国的战争策略再次浮上水面。”
    “问题是,中国早不动、晚不动,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进行军事调动?”趁洛布林夫人停顿喝水的机会,菲利普上将插嘴问了一句。
    局长霍利菲尔德网想回答。见到总统递来的眼神,又闭上了嘴。
    “很简单,就在昨天,契力亚科夫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了一次长达十多个小时的高层会议。”洛布林夫人朝霍利菲尔德与刘易斯看了一眼。笑着说道,“俄罗斯总统在这次会议上到底做出了什么决定 也许中国领导人比我们更加清楚。当然,即便没有情报支持,我们也能做出大致判断。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说我们坐在火山口上,俄罗斯就在岩浆里打滚。只要契力亚科夫还是当年那个处决了数百名车臣武装份子的铁腕领袖,他就应该知道。俄罗斯要做的不是如何将中国的势力赶出中亚地区,而是如何自保自救。由此可以断定,俄罗斯当局已经做出决策,很快就会采取行动。”
    虽然洛布林夫人没有提出任何证据,但是没人反对她的观点。
    “搞清楚这一点,也就不难明自己国为什么要在今天进行军事调动了。说实话,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情报机格的工作效率。”洛布林夫人苦笑了一下,说道,“如果我的判断没有错的话,中国当局只在面向俄罗斯的战
    一“刃上做了调整。并未进行仓面动员。甚至不会立即调整著以丰国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也没有必要提前部署。”
    “你是说,中国当局并没打算主动发起进攻?”这时候,杜奇威才问了一句。
    “虽然这个问题应该由我们的将军与情报官员来回答,但是我认为。中国当局确实没有理由主动发起进攻
    杜奇着微微点了点头,等着洛布林夫人说下去。
    虽然副总统的话说得有点过分,但是见到总统的样子,几个将军与情报官员也耐住性子,没有吭声。
    “关键不是实力,如果论实力,十个俄罗斯也不是中国的对手。不管怎么说,中国当局一直将我们视为头号对手,所做的一切都以击败我们为最终目的。如果俄罗斯是一个普通国家,哪怕是地区性大国,中国也早就下手了。不要忘记,三十年前,日本与印度都是地区性大国。因为俄罗斯非常特殊。所以中国当局在对俄问题上一再忍让。设想一下,即便我们没有与俄罗斯签署秘密同盟条约,中俄战争会是一场局部战争吗?现在我们与俄罗斯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