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世姝 >

第88章

世姝-第88章

小说: 世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姝得到这样的消息,一时陷入了沉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的穿越重生,这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这战乱的进程似乎加快了。
  按照墨姝的记忆,前世一直到她自坠城楼,刘楷都没有开凿大运河。
  即使是西征失利这件事,也要推迟到靖安十六年,也就是明年的。
  这些事情都提前了,不知道灾害和动乱会不会也提前呢?
  之前墨姝总想着还有几年的时间可以准备着,如今一下子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
  必须尽快囤积更多的粮食!
  还有增强自己防身自保的本事!这自保,除了自己以外,身边的人也是要学些本事才好,不管是练武或者骑射什么的。
  想到这点之后的次日,墨姝立即让墨家以及新买的所有下人都必须锻炼身体。
  而且趁着冬日湖水及河水的水位下降,墨姝还让伍子珩的庄户在玉湖山庄附近的河边挖了五个大池塘,说是准备进行鸭蛋的人工孵化,养鸭子。理由是,可以用来批量生产咸鸭蛋。
  山庄以及附近的人对于墨姝这些想法已经习以为常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
  而且墨姝说了,挖池塘的话不仅有工钱,伍家还管饭的,这冬日寒冷地里没有产出,就是野菜都挖不到,穷苦人家最觉得难熬,正愁这个冬季怎么过,就有这样的好事情,庄户都非常踊跃。
  除了挖池塘的壮丁之外,还有几个大娘过来帮忙煮饭,烧姜汤驱寒。
  小孩子闻着这饭菜的香气,巴巴地在旁边看着,不停地流口水。
  墨姝看着不忍,小手一挥给庄户的伙食加了不少粮,只要过来干活的,都可以分一碗给自家孩子。
  至于别人,墨姝还真管不了。
  众庄户得到这个消息,许多汉子都感动得抹眼泪,干活也非常的卖力,以此报答主家的恩情。
  不过如今都是天寒地冻的,长安一些富户都有在街上施粥,墨姝想了想,也让人在玉湖县搭了几个粥棚。
  这些附近的百姓都非常感激,又想到墨姝分文不收将鸡苗分给县中的乡民,只说了等鸡养大下蛋之后交部分到玉湖山庄,说是帮养鸡,其实相当于是把鸡送给了这些村民。
  而且墨姝养鸡之后,还说了只要愿意养,不管什么地方的村民,都可以去孵化房领三只小鸡回去养,规矩和伍子珩的庄户一样。
  这么一来坊间说墨姝是煞星的百姓就少了。(未完待续。)

  ☆、188、新犁

  
  三月。
  杏花烟雨江南。
  江河化冻,一场春雨过后,万物一下子清新明丽起来,淡淡的迷蒙更添春日的清爽。江南翠柳含烟,桃花梨花杏花李花次第盛开,到处是明媚的春色。
  如此美景,在田间忙碌的农人根本就没有闲暇去注意。
  一年之计在于春,。
  农人必须赶紧将自家或是租来的田地犁好,才能赶得上季节播种插秧。
  这关系着一年的收成。
  临江县周家村一户不起眼的村民,家中的户主也就是男主人周强早早就起身,吃拿起自家婆娘准备的早饭,两个野菜粗糠发的大饼子,扛了自家去年终于下决心打的新犁,往地里走去。
  没想到还没出村口,就看到里正急急忙忙的不知往什么地方去。
  周强有些奇怪,不由多看了几眼,这才收回目光埋头走向自家的田地。
  到了地头,周强发现不远处周二狗家的田里围了许多人,还听得熟悉的声音正咋呼着:“果真好用!”
  “县令大人真是爱民如子,给我等百姓想得这么周全!”
  “我也来试试!”
  “让我先!我先来的!”
  “咳咳,县令大人还在这里,你等就如此争抢,成何体统!”
  “好,让你先来。”一人不情愿道,“可说好了,你犁两圈就到我。”
  “急什么,总少不了你的!不知这新犁造价几何?若是不贵,你我两家凑钱买个回来,这春耕得省多少力气!”
  周强过去一看,众人围在这里却是在看地里的人拉犁。
  这有什么好看的?周强这么想着,目光转向了田里,才看了一下,就被田里两人给吸引住了,情不自禁长大了嘴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在田里犁地的是周二狗和另一个村民张大牛,只见张大牛在前边拉犁,二狗则在后边扶着犁,不仅一改从前的两个人扛犁,而且速度也比从前快了很多!再看看犁出的沟,比以前的还深!
  尤其是看到张大牛将犁拉到尽头时,轻巧地就转了弯,周强更是看直了眼。
  这么快!
  张大牛长得可没有他名字这么壮实,就他这瘦不拉几的身板,一个人也能将犁拉的这么快?
  而且转弯的技术也这么好!
  这不是人的原因!应该是犁!
  待旁边的人越聚越多,里正介绍了一下这新犁,说是县令大人让人改进的,这让众村民顿时都肃然起敬。
  随后,看到田里耕田的两人,又都想着试一下这新犁。
  旁边的周强是早来的,早就跃跃欲试了,岂能让别人抢了先?急忙挤到前头。
  过了小半个月,到长安附近也准备耕种之时,这新犁之事也快马报上了朝廷。据说这新犁一改从前旧犁的直辕,变成了曲辕犁,有了一个弧度,不仅不再需要两头牛抬杠,而且速度也变快了,掉头转弯还十分灵活,大大加快了耕田的速度,还减轻了拉犁的劳累。
  在奏折中,江南州县的官员将新犁说成了祥瑞,乃大吉之兆,听得梁帝刘楷非常高兴。况且此事于农事确实大为有利,因此在看过并验证了新犁的诸多好处之后,刘楷褒奖了临江县的县令林志清,并提拔他到了州里。
  在新犁的消息传到长安附近州县之后,玉湖山庄庄户最先在镇远侯的田地里用上了这新犁。
  有了这新的曲辕犁,山庄又不缺拉犁的牛和马,耕田的速度比从前快了一倍不止。
  而且墨姝建议山庄的管事将这些庄户都组织起来,一改从前各自耕种自家分到的几亩地,而是分工合作,一起把伍子珩所有的田亩按一定顺序集体耕作,仍由山庄管饭,这速度又快了一倍。
  因此,在将伍子珩的封邑的田地都犁过一遍之后,管事发现,按照这速度,余下的时间都还可以再把田地犁两遍。墨姝在后世看小说,也学到了一些东西,在听了管事的汇报之后,想起一个主意。
  墨姝放下手中的书对管事道:“把养鸡场里的鸡放到翻耕好的地里去,吃掉田里的害虫和虫卵,然后往地里撒上鸡粪和麦秆堆的肥料,再犁一遍。”
  这个管事是伍家从别处调回来的,并不知道墨姝的本事,看她年纪小,又是姑娘家,之前还觉得伍子珩将这农耕之事交给墨姝,不过是让她随便看着,并没有真觉得墨姝懂农事,只是经过墨姝建议说把庄户聚在一块劳作见到成效之后,这才收了小视之心。
  即使如此,管事也只是觉得墨姝是会用人而已。
  但是如今听墨姝说了这么一番话,安排得非常妥当,还想到了管事没有想到的东西,一时间大为佩服。
  没想到这么一个出身大家族的千金闺秀,又是小小年纪,居然还深谙农事!
  将鸡放到地里去吃虫子,不仅可以减少这一年地里的虫害,而且鸡也省下了这两日的饲料,这些鸡都是直肠子,边吃边拉的,又给地里上了肥,而撒上肥料再次犁过,先在地里买了肥料,庄家的长势有了底子,丰收可以想见。
  这些应该是老农才懂的东西,这位贵为县主的表姑娘居然知道?
  管事真是刮目相看,当即躬身应诺,自去安排。
  除了山庄的田地之外,墨姝在玉湖县附近也建了一个养鸡场,鸡苗就从山庄的孵化房运过去的,因此那里附近的农田也因此得利,因为山庄也卖了一些鸡粪给附近的地主。
  除此之外,更多的肥料则运到了晋国公府各处的田亩。
  晋国公府作为大梁最有权势的名门贵族,名下的田地自然是不少。
  这样的做法传到了别的地方,众地主纷纷效仿,各地的新犁还有墨姝建的鸡场出产的肥料都供不应求。
  而且墨姝还特意给各地,尤其是中州陵北以及附近州县的养鸡场转达了自己的意思,就是在春耕时,将养鸡场里的鸡都放出去,免费给附近犁过了的田地吃虫子。
  这些田主也都很乐意。他们没有任何的损失,就可以将埋在地里的虫子虫卵消灭,还可以得到一些鸡粪肥田,何乐而不为呢?(未完待续。)

  ☆、189、干旱

  
  因为有了这新的曲辕犁,各地的春耕都比往年完成得早。
  收到地方官员接连递上来的歌功颂德的奏折和喜报,刘楷心情大好,心中因两次西征失利的阴霾也散去了不少,在筹划着大运河的开凿之余,已经开始打算着是不是等夏收之后,又可以攒够钱再次西征了。
  这些各地的官员并不知道梁帝刘楷打着这个主意,在上表时还纷纷永乐许多溢美之词,不外乎是说天子仁德,上天降下祥瑞,才有此新犁,而这因为曲辕犁的出现,各地春耕都可以施肥再次翻耕,由此能预见今年的好收成云云。
  这些人都下意识避开了墨姝养鸡,不仅产肉产蛋,还提供了许多肥料的事情。
  墨姝听到这些消息,在高兴之余,想到前世种种,不免心有隐忧,当即默默叹了一口气。
  说实在的,墨姝真不知道,她这样做是否正确。
  在墨姝计划里,乱世自然是墨家嫡支的一个机会,但是对于百姓而言,却是生灵涂炭的事情,所以她心里很是矛盾。
  尽管墨姝拿出曲辕犁,还有养鸡,都是造福百姓,改善百姓生活的事情,但却还是主要从私心出发的。她不知道这会不会让来时发生改变,使原本的战乱消弭于无形。
  墨姝心里希望借助战乱的机会重振墨家,但是又不希望看到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伍子珩见到墨姝不说话,挑眉问:“表妹听到这个消息不高兴?”
  墨姝抬起头对伍子珩道:“虽然说我也希望今年能有好的收成,但是若只是因为春耕早提前施了肥就可以预见丰收的话,就不会说农人都是靠天吃饭的了。也不知这曲辕犁还有养鸡场提供的肥料,能不能让这年景好一点。“
  伍子珩道:“这年景的好坏既然不是表妹能决定的,表妹又何必想太多?现在的问题,更多的并不在于天灾。纵使年景再好,也经不起上边的折腾,相反若这年景好了,有些人又该生出花钱的心思了。”
  墨姝听着这话,顿时想到了刘楷。
  然后就想开了。
  伍子珩说的没错,这战乱不是升斗小民能决定的,能决定的只有坐在皇位上的那一个人。
  即使她作出了再多的努力,使得田亩丰产,百姓能有活干可以得到工钱补贴家用,若是梁帝刘楷依然想着西征,还有开凿大运河,大兴土木,穷奢极欲,这别的就都是徒劳,战乱还是会发生。
  想明白了之后,墨姝就不再纠结了。
  既然这一切都是大势所趋,与其纠结有的没的,不如赶紧做好准备,看如今这情势,战乱怕是要提前了。
  在战乱时,最重要的是什么?
  墨姝知道到时有钱也未必能用上,即使物价飞涨,粮食什么的生活必需品,出再多钱也难以买到。
  这也是墨姝想尽办法囤积粮食的原因。
  除此之外,战乱时,不管流民散兵都会变成贼匪烧杀抢掠,学点武艺防身特别是学会骑马,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墨姝觉得自家的下人庄丁什么的也得尽快训练一下才行。
  忙忙碌碌间就到了四月,今年南北雨水斗比较少,北方种植的大多是麦子和粟米,需要的水不多,都觉得有些干旱,南方种水稻就更明显了,插秧时田里都没有多少水。
  墨姝的心就有些发沉。看来她猜得没错,这天灾也提前了。
  即使如此,墨姝心里还是抱着一丝侥幸的,心里想着这小旱的话,也几乎是年年都有,也许并没有她想得这么严重。
  山庄附近河边的池塘在二月就已经挖好。
  正如墨姝对外所说的一样,大妮早就将各处收来的鸭蛋和鹅蛋孵化了。
  因为孵化期的长短不同,先破壳的是鸭子,在屋舍里边呆了一个月之后,江河化冻,春江水暖,这些鸭子和小鹅就被放养到了池塘里。
  同时,墨姝也在中州陵北县养鸡场附近也选了一块有河流经过的地方,开始挖池塘养鸭鹅。
  这个地方距离原本陵北墨氏的田地已经挺近了。
  墨志海警惕起来,但是屡次为墨姝到中州陵北养鸡什么的事情上奏折,刘楷都是无动于衷,他知道皇帝对这事并不上心,尽管着急,却也拿墨姝无可奈何。
  到目前为止,墨姝并没有对任何原本属于墨家嫡支的产业田地有什么动作,即使明知她将养鸡场、养鸭鹅的场地的位置选得离墨氏封邑祖地这么近,肯定是别有所图,但对于墨姝这越来越摆在了明面上的心思,梁帝刘楷没有任何反应,墨志海也没有办法。
  谁让墨姝不仅是出自墨家嫡支,背后还站着晋国公府!
  墨志海无论如何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动手。
  今年的春耕期间就下过一场小雨,虽然说江河化冻,有上游冰雪融化的水流往下游而来,但是过了这汛期,水位得不到补充,还是比往年水位低。
  好在玉湖山庄附近有一条河流,农田不至于说没有水可以灌溉,还不至于说需要用到池塘里的水。
  但是随着时间进入四月,田里的庄稼开始抽条,却依然连着几月都没见一滴雨水,旱情就有点严重了。
  之前上表歌功颂德的官员也有些着急起来。
  按照这样的情形,若是继续干旱下去,别说丰收了,收成能与去年持平就不错了。
  但是早春展望丰收的奏折才递了上去,结果这税收却比不上去年,上边心情会好才怪,若是梁帝刘楷一个心情不好,只怕欺君的罪名就要落到头上。
  即使各地官员再不愿意看到干旱持续,但是这天还是一天比一天干旱了。
  在玉湖山庄边的河流水位也下降得很厉害
  看着干旱的田地,早有准备,让人挖深了田地沟渠的墨姝让山庄边的池塘给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