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姝-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伍子珩蹙起了眉头,片刻后才道:“说的也是,你和两位嫂子去吧,你三哥也有他自己的事情。”
墨姝又觉得心中过意不去了,伍子珩上街得清场想必也不是他愿意的,于是认真想了想,问道:
“表哥可有什么想买的?我给你买。”
“这个就不必……”伍子珩话到口边又改了,“表妹若看到什么觉得适合我的就买一两件回来好了。”
“好。”墨姝笑盈盈地答应了。
墨姝离开后,伍子珩目送其背影隐没在花木间,才坐回书案前,轻轻揭开遮住了画卷的宣纸。
画上是一个拿着银针的、巧笑倩兮的小姑娘。
☆、112、惊讶
因为姚颖怡和秦琦有事,墨姝并没有能如愿出去逛街。
伍子珩听到后,却说既然如此,不如一起到外边去吃饭,感谢墨姝为他针灸医治腿上的旧伤。
墨姝落水穿越重生之后,除了没有外出逛街,也并未曾在长安城的酒楼餐馆吃过饭,有这样的机会,欣然答应了。
伍子珩就让陆六前往得意居订位子。
得意居是长安城有名的酒楼之一,菜肴精细味美,环境也布置得十分雅致,是以都城的达官贵人和名流吃饭宴客都喜欢选这里。
久不上街,墨姝饶有兴致地将车帘掀起了一个角看街边的景色。
长安街道宽阔,可以容十几驾马车并驾齐驱,两旁种有高大的树木。主街旁边并没有看到商铺之类的产业,买东西吃饭什么的都得去坊市。
得意居就在东市。
待马车缓缓驶进坊市,两边这才热闹起来,但见街上人来人往,林立的店铺门口摆满了货物,上边各色幌子随风招展,街边还有摆摊设档、或推车、或挑担顶盘卖力吆喝的小贩,货物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不时有行人停下挑拣,讨价还价的热闹极了。
在路过伍子珩平日买吃食点心回去给墨姝的店铺时,伍子珩就会停车让陆九去买些墨姝喜欢吃的,一并带去得意居。
伍子珩显然不是初次到得意居,车夫驾轻就熟地从旁边的小门径直驶入,得意居里边也早有人相迎,而且没有一个是女子。也正因为知道伍子珩的性子,所以迎客的人看到两驾马车时有些意外。
待车停稳,墨姝打起车帘往外看时,众人更是一时都怔在当场。
但这些人大多见惯了场面,很快回过神来,也猜到了墨姝就是伍子珩如今据说宠得不得了的表妹,也就是圣上新封的朝渊县主。早有机灵的放好了马凳,然而看到墨姝似乎没有随侍的使女,又有些不知该怎么办。
无论如何,这些人也没胆子伸手去扶墨姝下车。
这时伍子珩已到了跟前,在墨姝直接跳车之前伸出手将她抱了下来——对于伍子珩而言,墨姝实在太娇小了,都不用扶,直接抱还省心。
这样的举动几乎让得意居迎客的人瞪得双目都差点凸出来回不去。
镇远侯对这个表妹当真是好得没边儿了!之前听到传言总觉得有些夸大了,现在看来是一点儿也没夸张。
想到晋国公府的家风本就是宠妻无度的,众人不禁都羡慕墨姝命真好。
甚至家中有待字闺中的妹子或女儿的,还忍不住想着,若镇远侯看上的是自己的妹子/女儿该多好。
当然这只能想想而已。
伍子珩和墨姝上了三楼,看到有个与墨姝差不多年纪的男孩正站在走廊上看楼下庭院的景色。
墨姝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男孩的脸,却心中一突,忍不住仔细打量了一番。
伍子珩留意到了,问:“怎么?”
这时,前边包间的门开了,一个通身富贵、约莫三十许的女子将男孩叫了进去。
墨姝并不愿多管闲事,而且她只是猜疑,并不确定,于是将心中的念头丢开没再理会,与伍子珩往另一边的包间行去。
这饭墨姝吃得挺开心的,伍子珩却没吃多少。
回府之后,两人听到底下的人说瞿老已经在厅上等候多时,才想起今日是复诊的日子。
这次除了查看墨姝右手的恢复情况,瞿老还要给伍子珩检查旧伤和针灸。
墨姝想到上回自己的针灸,心底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
也不知上次伍子珩说的是真是假,这次给伍子珩检查,瞿老会得出什么结论或者会发现有别人给伍子珩针灸过吗?
瞿老看出墨姝情绪的起伏,和蔼地笑着宽解道:“墨六姑娘放心,上次老朽看到你这伤恢复得很快,不出半个月……”
话音戛然而止。
瞿老看着墨姝完全愈合了的伤口,不敢置信:“这……这是已经好了?!”
但见右臂伤疤仍在,但伤口却已经结痂甚至开始脱落。
看到瞿老投来惊讶探寻的目光,墨姝无辜地抬头,一派天真地道:“好得快这不是一件好事吗?说明瞿老的医术高明呀。”
瞿老连连摇头道:“这自然是好事,不过老朽却不敢贪功。老朽虽然自认也有几分本事,却也没法这么就让伤口完全愈合的,除了老朽开的方子,墨六姑娘还用了什么药?”
墨姝想了想道:“也就是琉璃姐姐送的凝肌膏了。”
瞿老摇头道:“绝对不是凝肌膏,凝肌膏老子以前也给人用过,并没有这么显著的效果。”
只见墨姝迟疑了一下才道:“我前几日闲下来曾自己练习用左手针灸,也许是因为这个的缘故?”
瞿老听了觉得难以置信,怀疑道:“针灸治外伤这么有效?老朽还真没有见识过。”
墨姝见瞿老不信,笑笑道:“如此我也不大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尽管如此,瞿老还是细细问了墨姝和身边的丫鬟,看这几日可有异于平常并且利于伤口愈合的举动,但是除了方才墨姝所说的针灸之外,就没其它不同的了,药渣及抓回来没有煎的药也检查过,并没有什么发现。
瞿老仍是将信将疑。
若真是因为针灸的缘故,那就太令人吃惊了。
这针灸一向都是通经络医治五内疾患的,外伤多是镇静止血之用,何时却连收敛创口、活血生肌的功效也囊括了?
而且墨姝年纪小经验少不说,还是用左手给自己针灸,若这样也能有这么好的效果,还要他这个神医干什么?索性给小姑娘提药箱得了!
瞿老这么想着,认定墨姝或者伍子珩应该是寻了什么良药,却又不想说出来,这才随便找了个借口。
只是,这疗伤良药到底是什么呢?作为医者,没有什么比好药和良方更让人向往追求了。瞿老只觉得万分好奇,但是墨姝一口咬定没有用别的药,他也没办法。
瞿老只能按捺下心中的疑惑和焦急,先给伍子珩复检和针灸。
没想到这一把脉,瞿老更加惊讶了:“伍三公子这……你该不会也是让墨六姑娘针灸了罢?”
☆、113、竹纸
瞿老离开的时候,连走路都有些打飘,如在梦中:这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神奇的针灸之术?
检查过伍子珩的旧伤恢复情况之后,瞿老觉得再也没有信心给伍子珩针灸了。既然有别的法子可以彻底治愈这原本只能遏止的旧伤,还需要他针灸干什么?
就让伍子珩这个表妹医治就好了。
瞿老这想法和举动自然有赌气的成分,心中却也好奇和敬服,不过他对墨姝针灸一事终究还是有些怀疑的,于是提出来让墨姝也给他针灸,感受她师父这位高人的针灸之术。
伍子珩立即不高兴了:这老脸也忒厚了。
当场伍子珩面无表情淡淡道:“表妹的伤还没好,上次针灸花了许多心力还没恢复过来。”
尽管墨姝很领伍子珩的情,但却想一点点将她会高明的针灸术之事通过别人的口传开,好为以后利用这能力作铺垫,于是拆了伍子珩的台,道:“虽然上回给表哥针灸花了不少心力,但想必瞿老欲领略这针灸,也是想研究医术之故,我还是可以一试的,就是大约只点到为止,时间较短,瞿老不介意的话……”
瞿老立即和蔼可亲地笑着摆手道:“不介意,不介意……”
说着打开了药箱,取出银针。
墨姝也没有犹豫迟疑,当即选了列缺穴给瞿老进行针灸。
列缺穴在距离手腕大约一寸五分的地方,此处经脉较多不宜自行针灸,还好墨姝认穴还是挺准的,尤其经过了给伍子珩针灸之后,大大增强了信心,所以一扎即中。
瞿老初时还没觉得与寻常针灸有和不同,甚至还觉得墨姝扎得浅了,但很快就发现墨姝并没有移开手,随即感觉到了一股暖流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在经脉中流淌。
只可惜墨姝很快拔了针,而这股热流也随之缓缓消失,如渗入了体内。
没想到世间还真有如此高明神奇的针灸之术,瞿老万分激动,当即不耻下问向墨姝请教其中的奥妙。
但是墨姝却说,师父这针灸术的奥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她也是一知半解,也许只有她师父亲至才能说得明白。
瞿老都不知道是怎么离开晋国公府的,只记得伍子珩送他出芳菲苑时说了希望暂时不要将此事说出去。
还好没忘记跟晋国公夫人说,墨姝换个山清水秀的环境更适合养伤。
当然,这是墨姝回到玉湖山庄的好理由。
墨姝会针灸之事并没有瞒着晋国公、晋国公夫人和墨家众人,这也是为以后这些亲人万一有何不适之类的,也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墨姝医治,不至于耽搁了。
既然说了会针灸的事,伍子珩旧伤已经大为改善并且有望治愈,而墨姝的伤口也已经大致痊愈这两件事情也一并说了。
喜得两家人无可无不可的,晋国公夫人看墨姝的目光也更加热切,几乎将这位外女夸上了天,连听说墨姝要去山庄之后都有些恋恋不舍,但之后不知为何又想明白了,亲自给墨姝从库房挑了许多东西给带过去,还说得空了就去山庄看望他们,让墨姝受宠若惊。
晋国公夫人对于伍子珩和墨姝在山庄多相处乐见其成,这个墨姝自然不知。
墨家众人这次也一起跟过去了。
到山庄没多久,可巧在河边试造竹纸的匠人将改良了几次之后的竹纸送上来,这品质说不上十分好,但是用来印书也不差了,而且成本低而且产量高,其中有部分还是按墨姝所说特意往软了造的,手感挺舒适。
墨姝大喜,当即让匠人将软的纸全部送过来,想到终于有厕纸可以用,不禁热泪盈眶。
伍子珩对此也很重视,纸张时下早就有了,但是如此便宜还挺好用的纸张却没有。
况且,若是按墨姝所说的用以印书,将来需要耗费的纸必定很多。
这印书之事,是不是可以提上日程了?
自从百年前有人无意间造出了纸之后,这造价不算太高,但却轻便利于携带的纸张就成了极好的书写载体。但时下书籍都是手抄而成,并没有墨姝所说的拓印之法。
墨姝说这印书是从印章还有碑拓中得到的启发。
伍子珩自然记得上次墨姝封为朝渊县主时他曾送过她一方印章的事情,忽然觉得自家表妹还是挺聪明的。所谓碑拓是指在碑刻上涂上墨汁,然后覆上纸张捶拓从而得到碑上刻的原文。
这样的拓法由来已久,起先是前朝曾在太学门前立了几块大的石碑,将经典的儒学经义刻在其上,引来无数人争相抄写。后世有人苦于没时间守在旁边逐一抄下,灵机一动就想出了这拓印之法,趁看管不严或者无人看管的时候,用纸将经文拓下,此法也就流传开来。
印章多为阳文,印出的字迹清晰明显就是版面太小,而碑拓版面大却是阴文,没有那么清晰,若是如墨姝所言,用枣木梨木刻版来印书,刚好取长补短,结合两者的优点,可以一试。
只是时下这纸、墨都很贵,而且枣梨木也价值不菲,除非是自家需要大相同的书籍又找不许多的抄书匠,这印书之法还使得,否则印出来的书该卖多少钱?会有人买吗?
怕是除了想藏书的大户人家,寻常的读书人都没有这个闲钱来买书吧?还不如手抄来得实在。
好在如今墨姝所说的造纸之法,这拟用来印书的新纸,造价却比原来的纸便宜了三分有二,而且品质也很好,委实让人惊喜。若是这墨也能有更低价的,以当今世人的求学之风,书定然不愁卖。
须知现在的读书人,寒门学子固然是因为买不起笔墨纸砚而没法求学,但是即使许多家境殷实的人家,却是因为没处借到书来抄写而求学无门,这也是大梁各大书院都不愁没学生的原因。
当年墨香书院招收非墨家的外来学子,就让无数人交口称赞,有幸能进入墨香书院学习的学子更是感恩不已。
即使如今朝廷接收了书院,这一条也并未更改,众外来学子虽然不说,却都将这个记在了心上。
伍子珩每次想起这个,都感叹于墨家人的远见。
☆、114、齐心
墨姝看过了新纸之后,肯定了工匠的成果。
随后听伍子珩问起印书之事,墨姝却没打算立即付诸行动。事有轻重缓急,目前最紧要的,并非文昌而是武治。光大文业是盛世之举,墨姝知道如今并不是治世之时。
何况这印书若要发扬光大,也不是朝夕之事。
但是,虽然现在不急将印书推向人前,却可以先做些准备。造纸是其中之一,还有印书用墨的问题。
如今大梁在用的墨分为松烟墨和油烟墨,松烟墨即烧松木取烟制作的墨,而油烟墨则多用桐油。因制墨不易,原料也随着大量制墨而逐渐变少,所以时下用墨都不便宜。
伍子珩亦简单提到了印书需要用到大量的墨,故此印出的书必然价贵,只怕以之获利,不太现实,除非只是为了造福广大学子,以成本价出售,可能买的人还多些。
若是印出书籍价贵,只有少数人买,为了印书而刻出雕版,墨又这么贵,也许这成本都收不回来。
墨姝不是什么圣贤,自然没打算拿自己的钱去造福寒门学子,在后世,油烟墨除了桐油之外,还有另外一样如今还是价平易得的材料——石油。墨姝前世曾看过相关介绍,这石油制墨不仅出墨多,而且墨色黑亮,虽然算不得上佳,但用以印书却是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