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贤臣养成实录 >

第30章

贤臣养成实录-第30章

小说: 贤臣养成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晋王虽有能耐,只是他就藩之时,圣上却不许他带一兵一卒,又夺了他的制兵权,晋王能耐再大,也只能是力不从心啊!”
  藩王都有辖御一千兵丁的权力。
  这惠崇帝不许他制兵就算了,派晋王去剿匪,却连一兵一卒都不给他。
  那晋王去剿匪,岂不是只有以德感化这一条道了?
  惠崇帝对这个儿子得有多不放心啊!才会这样防备他。
  生活如此艰难……
  陆烁默默给晋王点了个蜡!
  秦师傅说完,见陆烁低头沉思的样子,就补充道:“这句不是从外头听来的,是卫夫子亲口说的。”
  陆烁本还沉思着呢,闻言先是一愣,接着被秦师傅的可爱弄得有些想笑。
  只是秦师傅到底是自己的先生,只能忍住。
  “想不到您跟卫夫子私下还讨论这个!”
  陆烁真是有些意外。
  秦师傅笑了笑,说道:“卫先生学识渊博,眼光长远,能有幸和这样的智者交谈,为师觉得自己的见识都增加了不少!”
  秦师傅对卫夫子倒是极为推崇。
  两人就此谈了一下心得,秦师傅这才转回正题。
  “这第三嘛,据说这藤泉山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山上的贼匪需劫富济贫、抑强扶弱、打抱不平,不可随意杀人,因为这个,晋州人士提到这些匪贼,却并不惧怕,甚至有人暗地里称他们作义贼。”
  秦师傅虽这样说,但陆烁仔细观察他的表情,却从中看出一丝不以为然来。
  是了!
  再义气的匪贼,终究还是匪贼,那也是作了恶的,即便是给自己冠上个义薄云天、为民着想的贤名,也扭转不了他们打家劫舍、不劳而获、作恶多端的事实。
  并且说是劫富济贫,但真正能“济”到贫民手中的,又有几个呢?
  毕竟人做事情,向来是有目的的。
  这些匪贼冒着大不韪的名头,又时时都要提防性命被敌方夺了去。这条道儿这样有风险,陆烁可不相信,这些人会没有自己的私心,心甘情愿将成果让人。
  跟在陆昀身边这么多年,陆烁深切的明白了一个道理:切不可忽视了小人物的私心。
  ☆、第051章 态度
  “这伙匪贼倒是会给自己赚名声。只是学生对于这义贼之事却是半点不信的。”陆烁转了转眼珠,慢慢答道。
  “呵呵……”
  秦师傅轻轻笑了笑,说道:“这就是他们的高明之处了!晋州的一些穷苦人家倒是对他们放出的风声挺信服的。许多家里实在过不下去的,索性就上了藤泉山,作了匪贼。这藤泉山匪众愈来愈大,跟此也不无关系。”
  “这样看来,这伙匪贼也是不可小觑的!也不知背后有什么高人指点!”
  没想到还真有人信!
  以义贼之名,却能跟凶悍的蜀匪并列而立,成为朝廷的两大隐患,想来这山上的领头人必是不凡。
  秦师傅抿了抿唇,开口道:“据说山上的当家人,多是原本豪富,却被奸人所害,家破人亡了的。所以啊,他们这一上山,可不是单身一人来的,还会带些忠仆和产业上来进行投诚,可比蜀地那些泥腿子出身的大老粗厉害多了!”
  嚯!
  这就厉害了!
  有资本有头脑,自然是能干成大事的。
  陆烁单手抚着下巴,想了想“姜菀”看向姜夫人时那凶神恶煞的眼神,心内了然。
  这人必然是和姜家有仇的!
  他就问道:“昨日那伙匪贼,难不成也是和姜家有仇的?师傅昨日可听得他是哪家的?”
  秦师傅见他问起这个,简单回忆了一下,就开口答道:“隐隐约约听到什么林家,什么财物!想来是有什么钱财之争吧!”
  林家?
  陆烁倒是没听说过。
  秦师傅见他疑惑,就劝慰道:“这毕竟是姜家的家事,我们这些外人还是不要插手的好,再者说了,那林家小子多半是活不成了,此时再去纠结这些也没什么意义了。”
  陆烁点点头,却还是觉得回京之后应该细细查一查比较好。
  陆烁与秦师傅没谈一会儿,白管家就噔噔噔踩着玄梯从码头走上来,吩咐船头,说是可以开船了。
  陆烁向前方望了望,就见停在前头的一队船队慢悠悠的启程了,如今与自家的官船相距已有数百米远。
  陆烁看了看太阳,已是申时中了,船队已在汴州码头停留了两个时辰了。
  船晃晃悠悠的,迎着柔和下来的阳光向西出发。终于是从新启程了!
  陆烁松了口气。
  这汴州繁华归繁华,只是到底是南北、东西水路的十字路口,水运交通也忒堵塞了吧!
  接下来的河道因是逆流,船的速度就微微降了下来,再不如先前南下的那一段路好走,
  如此,慢慢挨了三四日,等到第四日申时,大船总算是缓缓地滑进了京师码头。
  时隔五年,再回到京师,陆烁站在船头向码头上望了望,却觉得这京师并没有变化多少。
  依然是那么的繁华有序。
  船工们停了船,两个府上的下人们就又开始忙碌了起来。昨日理出来的日常用品的箱子、以及从京师带回来的财物礼品,一个一个的,足足摆满了大半个码头,工作量实在是大!
  这时,三个管事模样的人从码头上走了上来,恭敬地跪在袁氏面前,回道:“自接了二爷的信,知道您是这两天到京,老夫人就日日让奴才们在此等候,唯恐错过了,如今总算是等到了!”
  “几位管事快快请起!”袁氏见他们跪了下来,双目一凝,连忙劝道。
  管事们听了这话,就又对着陆烁和陆舜英磕了个头,问了声安好,这才重新站了起来。
  “还是老夫人心疼我们!路上因遇了些事,就耽误了会儿功夫,这才晚了,倒是让她老人家担心了!”
  袁氏先表达了一番对婆婆的感激之情,这才对着管事们笑道:“这几日天寒地冻的,诸位都担着要职,却要日日奔波,也都辛苦了。珊瑚,看赏。”
  那几人推辞一番,这才接了珊瑚递来的荷包。
  陆烁见袁氏对这几人如此客气,不禁细细打量了一眼,见这几个管事他虽不认识,却都是些穿着一水儿的石青色稠衣,看着很是体面的,应是国公府里极得看中的。
  怪不得几个荷包那样鼓鼓囊囊!
  派这么几个体面又得看中的管事来接人,陆老夫人这态度转变的有点大。
  依着刚穿来那半年在敬国公府生活的情形来看,老夫人对袁氏是颇不满意的,如今态度如此客气,却还是第一次。
  若说是因为过继了自己和舜英,二房有了后,陆老夫人才改了态度,陆烁却是不信的。
  也不知敬国公府里是否有了什么变故。
  陆烁对府中事了解较少,他就望了望袁氏。只可惜,因带着帷帽,看不太清她的表情。
  几人寒暄了一会儿,那三个大管事也不耽误,招呼着带来的下人们往马车上搬运行李。
  直到此时,姜府接人的管事才找了过来。
  因着一路上各种船只较多,陆府与姜府船只的顺序早已打乱了,这几个管事找了一圈,才知道姜家女眷都在陆府的官船上。
  知是姜府的船在路上遭了劫,这才毁损了一多半儿,那几个管事都是一惊,元月的天气,额头上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姜夫人却没管他们,而是握住袁氏的手,笑道:“这一路上都多亏了妹妹,今日初到京,事情还有很多,孩子们也都疲惫了,姐姐就不与你多谈了。改日闲了下来,姐姐一定登门拜访!”
  袁氏拍了拍她的手,笑道:“咱们姐妹,何须如此客气!姐姐只别忘了先前的约定就好!”
  姜夫人笑了起来,开口道:“必不会忘!”
  陆烁站在两人身边,看着这二人的姐妹情深的戏码,正无语的在心里翻白眼儿,突然就感觉到一道灼热的目光射到了自己身上。
  陆烁扭过头去,见姜菀正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自己的目光与她对了个正着。
  还没待陆烁反应过来,那姜菀就款款的走到自己身边,蹲身行了个礼,盯着他细声道:“多亏烁表哥那日的劝解,妹妹如今已好多了!我从母亲那儿知道您回京是要考童试的,就特意从母亲那里寻了樽白玉菩萨雕像,这是在云州法华寺开过光的,十分灵验,权作谢礼了!还望烁表哥莫要推辞。”
  陆烁望着那白玉雕成的、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只觉太阳穴突突的疼。
  观音菩萨亦男亦女!
  她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觉得自己跟她一样,也是灵魂互换来的?
  ☆、第052章 白氏
  这几日因着男女之妨,陆烁再未见过姜菀。
  此时看她双眼直勾勾的盯着自己,没有半分小女儿的娇态,陆烁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这姜菀就是那林姓贼寇。
  陆烁心里一咯噔,见她话里话外以为自己同他一样,是个和别人换了身子的人,不禁暗暗咽了口唾沫。
  也不知她这样误会到底是好是坏。
  想到这几天在心里提前打好的腹稿,陆烁心里长舒了口气。
  此时绝对是个扭转局面的好机会!
  陆烁面上镇定,笑吟吟的说道:“这祸事从天而降,实在是防不胜防。表妹是个弱女子,又突遭大难,那日的情景着实可怜!
  我也不过是见你情绪激动,这才开口相劝,想让你忘了之前可怕的经历。都是举手之劳罢了!表妹如今却要送此大礼,我如何敢受,还请表妹收回吧!”
  陆烁边说着,边伸手合上了那个檀香木如意祥云纹匣子,重又把它放回姜菀贴身丫鬟的手中。
  心里却在暗暗告诫自己,日后切不可如此鲁莽行事了。
  姜夫人就道:“好孩子,那日多亏了你,你表妹才能那么快就想通。
  这樽白玉菩萨是我与你表妹在云州时特意上山求来的,又请了高僧供在佛前,选了吉时吉方,运用秘法持印诵经七七四十九天,寓意极好。
  又是你表妹特意找出来要送给你的,不管灵不灵验,总是我们的一番心意,你且收下吧!莫要再推辞了!”
  陆烁听了这话,看向袁氏,一副乖宝宝的样子。暗地里却用余光去扫姜菀,见她看着那白玉佛像怔怔发呆,不知在想些什么,眼神却不似刚才那般犀利了。
  陆烁心里空落落的,也不知该不该松口气。
  袁氏冲着陆烁点点头,笑道:“即是你姨母和表妹的一番心意,就且收下吧!”
  陆烁见袁氏同意了,就冲着姜夫人作了一揖,恭敬道:“谢谢姨母!”
  又转身对着暗自发呆的姜菀,加了剂猛料道:“听秦师傅说,那伙贼人受了伤,又落进冷水里,想是已经死透了。”
  说到这里,陆烁暗暗瞄了一眼姜菀,见她身子轻微的一抖,陆烁心中暗笑,嘴上却不停,接着道:“表妹再无须担心了,只把那晚的遇袭当作过眼云烟,好好保养自己才是正经。”
  姜菀抬起头来,审度着陆烁,眼神或明或暗,辨不清里面到底盛放着什么样的情绪。
  陆烁就坦然的任她打量。
  须臾,待姜夫人眉头都皱了起来,姜菀才似恍然回神,对着陆烁展开了一个温婉的笑容,福身道:“谢表哥吉言了!”
  陆烁点了点头,不自觉暗暗松了口气。
  过不得一会儿,所有的东西就已收拾妥当了,陆烁和袁氏与姜夫人等人又拜别一番,这才分别上了马车,浩浩荡荡的进城去了。
  因已到了晚上,路上行人摊贩较少,因而马车行的极快,不到半个时辰,马车就缓缓驶进了留香胡同,敬国公府已近在眼前了。
  此时天色已经昏黄,已到了掌灯时候了。
  陆烁在大门外掀了马车帘子,匆匆一瞥,就发现五年不见,除了穿越者皇帝御赐的“敕造敬国公府”匾额略略陈旧了些外,这敬国公府一切如旧,还是走时的模样。
  朱色大门三间,按照国公府的形制修的规规矩矩,梁栋、斗拱、檐角用彩色绘制成山水图案,门窗仿柱用黑漆油饰,门上又有金漆兽面锡环,画栋雕梁,壮观雄伟。门前两个石狮子一雌一雄,威风凛凛的。
  到底是国公府府邸,整个大门看起来格外威严。
  陆烁还在感叹,马车就丝毫不停歇地从侧门驶进了府中。
  从侧门进府,这却不是侮辱人的,大家礼仪就是如此。正门除却皇帝或皇子龙孙登临、迎送圣旨、娶妻嫁女、丧仪奠礼等等这样的大事,一般是不会开的。
  陆烁边想着,马车就已沿着中轴线缓缓向里行进,到了仪门处停下,陆烁等人下了车,上了府中早已准备好的四抬小轿,由小厮抬着,稳稳地向里走去。
  敬国公府是典型的南北宅院园林结合的产物。既有北方宅院的规整严谨,又有南方园林的精致秀雅,红墙绿瓦,小巧婉约,五步一景,十步一换,叠石理水,花木众多,显得格外的清新淡雅。
  国公府面积极大,呈“凸”字形分布,正中一条宽敞的青石板大道,由仪门处直通向陆老夫人所住的的琦园。
  大道东侧为砚园,是敬国公陆昉及其女眷所住的园子,因着天黑,园内灯火通明;西侧则为知园,就是二房的住处了,此时虽然只有些丫鬟婆子守着,但因主人家今日回来,也已早早亮了灯。
  陆烁是听袁氏说过,这砚园和知园相互独立,都各分前后院,中间又有围墙和大道相隔,并不相连。
  陆烁当时还暗自松了口气。
  他只要一想到大房的复杂情况:一个冰冷的曾经的便宜父亲、一个阴阳怪气爱欺负人的哥哥、外加一个耍心眼进府的大伯母,心中就不想跟大房有半点牵扯。
  自己已将将满了十岁,怕是要迁到前院去住了,如今两边前院相距较远,能够避开的话,这倒是他所乐见得了。
  不一会儿,轿子就缓缓到了内仪门处,借着灯光,可看见内仪门处已站了乌压压一群人。
  两个媳妇子搬来脚凳,珊瑚上前扶着袁氏下了轿,后头的丫头婆子们也紧赶上来,小厮们自抬了轿子,避嫌出去了,众仆妇们则簇拥着袁氏等人走向候在内仪门处的众人。
  “弟妹可算是到了,母亲还正盼着呢。”
  他们才一靠近,一道清泠泠的声音就突然响了起来。
  声音清亮婉转,煞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