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金玉良医 >

第97章

金玉良医-第97章

小说: 金玉良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又把何承拉到面前仔细端详,何承有些红了脸,但还是笑眯眯地等着姐姐瞧。
  漂亮得如春天的花朵,清雅得如山涧溪流,温润得如三月和风……这个弟弟,唯一的缺点就是太漂亮了。
  他跟姜展唯和姜展玉的漂亮不一样,完全是花样美男那种。
  陆漫突然有了些许紧张,就是那种有个漂亮女儿生怕被别人惦记的紧张,只不过女儿换成了弟弟。
  她一定要把这个弟弟看好了。
  看到何承的脸更红了,陆漫才转过眼神看着何氏,非常自恋地说道,“娘,你真会生,把我和弟弟都生得这样好看。”
  她的话把众人都逗笑了。
  何氏红着脸嗔道,“看你,这么大的人还说孩子话,也不怕人笑话。”
  陆漫搂着她的胳膊撒了一会儿娇,又拉着何承一起坐去炕上,几人挤在一起说悄悄话。
  何氏又讲了一下她在蜀中的生活。她被舅舅连骗带吓弄去了钱财,但她的外祖母还不错,逼着她舅舅给他们在乡下置了一些产业。吴婶泼辣,吴大叔虽然老实却孔武有力,又是里正的堂兄弟,再加上他们所在的小山村民风淳朴,倒也没什么大波折。只是日子过得紧巴些,因为何氏大手大脚惯了了,还要供何承读书,把剩下的几十两银子花了,还陆续卖了二十亩地,日子才过下来。
  因为何氏的容貌好,又温柔,怕惹不必要的麻烦,她几乎不出门,家里的所有活计都是吴大叔和吴婶在做。
  何承在村里的私塾读书,他非常聪明,先生说他是自己见过的最聪明的学生。若他好好发愤,定能考上举人,甚至进士。但何承却志不在此,因为他知道自己外祖是罪臣,他又将继承外祖一门的香火,属于罪臣之后。所以,他很识时务地用更多的时间钻研医术。
  何氏当初离开京城的时候,拿走了五本医书作纪念。何承自从会认字,就拿着医书看,几年间竟把医书都背了下来。
  说起乡下的苦日子,何氏的表情倒很平静。甚至被骗光了钱财也是波澜不惊,不觉得自己吃了多少苦。可一说到陆家,她就气愤得不行,眼里又涌上泪水,骂道,“这些人怎么能这样坏良心,把钱财看得比亲人的命还重……”
  何氏对财物不上心,但对女儿的命上心,这就好办。
  陆漫说道,“这世上,像娘这样不把钱财看在眼里的人却是不多。其实,爱财也没有什么不对,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们应该凭自己的努力去挣钱。而陆家人却是不择手择谋夺别人手里的财物,恨不得逼死我,那些钱财就彻底成了他们的。”
  她现在要在何氏和何承心里埋下的,不是仇恨陆家的种子,而是仇恨陆家的雄雄烈火。这样,他们才会跟陆家和陆放荣断得干净,以后也会少很多事端。
  她最怕包子、愚孝什么的了,既麻烦,又塞心。
  何承一惊,瞪大眼睛问道,“陆家,祖母,还有爹爹对姐姐不好?他们怎么姐姐了?”
  一旁的王嬷嬷又历数了一遍陆家的罪恶。
  即使是第二次听,何氏还是哭得不行。


第二百二十七章 以后的打算
  听完后,何承也流下了眼泪,咬牙说道,“他们比蜀中的老伍家还坏,还恶毒。姐姐当时得有多痛苦,多无助,才能去上吊。”又道,“不过,从外祖一倒霉他们就休母亲这件事来看,他们本来也没有什么亲情可言。”老伍家是何氏的外家。
  这个弟弟不错,小小年纪就明辩是非。
  陆漫又说道,“娘既然跟他们已经一刀两断,就不要再有牵扯了。他们都是唯利是图的小人,我出嫁前苛待陷害我,可看到我嫁进高门了,又想贴上来谋好处。为了利益,他们若是知道娘回京了,说不定会通过娘和弟弟再来攀扯我,娘一定不要再搭理他们。还有弟弟,更不能跟他们有牵扯,千万不要去陆家上演什么认祖归宗的戏码。”
  何氏擦干眼泪,咬牙切齿地说道,“娘才不会那么傻。他们对娘如何娘都不太在意,可是他们这么对我的闺女,就是不行。之前娘总想着他们喜欢钱,又是夫家的人,就拿些钱出来,有福共享。哪怕被休了,娘也没有怨言,觉得的确是娘耽误了你爹和你大伯的前程。娘留下那么多银子给他们,就是知道他们喜欢钱财,想让他们对我闺女好些,让我闺女平平安安长大,再找个好人家嫁了。哪成想,他们只管拿钱,却不管办事,对漫漫如此薄情,你也是他们家的亲骨肉啊。特别是你爹,当初他多喜欢你啊,被贱婢一挑唆,就不顾你的死活,太没良心了……”话没说完,又是泣不成声,继续说道,“承儿怎么可能回陆家认祖归宗。当初已经就说好,我生的第一个儿子要姓何,继承何家的香火。何况,我是被陆家休了以后才生的承儿,跟陆家更没有关系。”
  陆漫对何氏的表态还是比较满意。
  何承也说道,“娘就是太良善了,总把人往好处想。看看他们是如何对待姐姐的,当初是又如何对待娘的,但凡有一点点良知都不会那么做。哼,我不会跟他们有牵扯,我姓何,只有娘和姐姐两个亲人。”又拉着陆漫的袖子说道,“姐姐,弟弟以后给你当倚仗,不许他们再欺负你。”
  有弟弟的感觉真好,陆漫高兴地拉着他的手捏了捏。
  一旁的姜展魁听了何承的话,也说道,“何大哥,何婶子,我哥哥和我都是嫂子的倚仗,不许别人欺负她。等我长大了,我也要收拾老陆家。”
  何氏擦干了眼泪,说道,“好孩子,婶子谢谢你。”
  姜展魁又道,“这是应该的,哥哥走之前也这么嘱咐了我,当不起婶子的谢。”
  说话间,王嬷嬷给何承量了尺寸,说今天她们和绣娘都赶赶工,明天就能做两套舅爷穿的衣裳出来。
  吃了晚饭,宋默大哭一场,还是被段嬷嬷强行抱走了,同时带走的还有陆漫给他配好的几副药,以及一些礼物。
  姜展魁和姜玖也回了各自院子,娘仨个又坐在炕上闲话,这时主要讲的是仁和堂。听说李掌柜一直坚守在那里,何氏又感动得流出了眼泪。说道,“李师弟是我爹最小的弟子,也最得我爹的宠爱。我记得,他小时候为了多得几块糖,背书十分用功,经常得我爹的夸赞……”
  突然,她又看向陆漫问道,“漫漫,娘给你留的那个铜坠项链还在不在,没有被她们夺去吧?若夺去了,一定要想办法要回来。你外祖说了,那项链特别重要,千万不要弄丢了。”
  陆漫伸手把铜坠项链拿出来,笑道,“一直在我身上挂着呢。这个链子是铜的,她们瞧不起。若是金的,就真不好说了。”
  何氏拿着看了看,才放下心来,又把链子塞进陆漫的衣裳里。
  陆漫好奇地问道,“娘,这条链子有什么故事吗,为什么外祖那样重视?”
  何氏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你外祖在世时反复交待娘要保管好它。娘怕路上弄丢,才挂在了漫漫身上。”
  陆漫说道,“是外祖留下的,现在有弟弟了,把它给弟弟。”
  何承马上道,“给了姐姐,姐姐就戴着。都是弟弟没有本事,没给姐姐置办一份嫁妆,还让姐姐孤孤单单在陆家受欺负。”
  这个弟弟,岁数不大,说话总这么暖心。就是有些害羞,一说话就脸红。再看看他如花的容颜,他若小几岁就好了,可以好好亲亲那张小俊脸。
  陆漫也就继续戴着了。她总觉得这个坠子或许跟外祖出事有关,既然这样,在她身上最保险,以后想办法把秘密找出来。
  何氏和何承回来了,就涉及到同仁堂,以及那些医书的归属问题。之前的仁和堂和那些医书是何家祖产,只因为何晃出事,何家又没有后人,才把仁和堂和书送给何氏当嫁妆。
  现在何氏回来了,何承又是何家的后人。这个问题陆漫之前就想过,想着把同仁堂所在那个院子的地契给何承,这本应该是他的。而同仁堂这块牌子,观察何承的为人后,再决定各占多少股……
  陆漫又问了何承以后的打算。
  何承小声道,“我倒是想考功名,可我的这个身份,是不成的。我也挺喜欢医术,实在不行,就像外祖那样当个好大夫。外祖还不是凭借大夫的身份,当了六品官。”
  当代律法,罪臣三代内不许考功名。
  陆漫又考了他一些有关医学方面的知识。
  何承讲得头头是道,不仅把那些医书背了下来,还做到了知行合一。这孩子属于隔代遗传,继承了何家医学方面的天赋。
  他跟陆漫不一样,陆漫是因为原主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再加上陆漫前世学了五年的医学知识,后有七年的临床经验,才有现在的成绩。而何承,完全就是天赋。
  陆漫又摸了摸胸口的坠子,若这个坠子真有什么乾坤,说不定能帮外祖平反。可到底什么时候能平反却是说不清楚,十年后?二十年后?
  这样,何承的确不能把心思用在考功名上,因为不知道他要等到什么时候。那他还不如既继承外祖的香火,又继承他的衣钵。


第二百二十八章 本分
  陆漫想着,把何承好好培养培养,自己也有个好的助手。她现在的身份不可能完全抛头露面给别人治病,也不知道要过多少年才能跟姜展唯掰扯开。那么,就必须有个听她招呼的人代表她给人治病,或者是做她不好出面做的事。
  想到何承最后的一句话,又说道,“当御医很危险的,咱们外祖不就出了事?”
  何承道,“百姓活着也不容易,不是御医的官员也有许多人被砍头。”又红着脸说道,“御医是每一个大夫的愿望,我也有这个愿望。我不能考功名当官,但希望能通过好的医术当官,这样才能光大何家门楣,给娘亲和姐姐撑腰。”
  听了何承的话,陆漫直感叹这是个好孩子,有理想总比没理想好。只不过,这个弟弟长得太俊了,不适合当御医。这话陆漫又不好说出来,到时候再说吧,反正还早。
  陆漫说道,“我书房里有许多外祖留下的医书和手札,弟弟以后就多多学习。”想了想,又笑道,“那我再抓弟弟一个劳力。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弟弟把那些书都抄一遍,这样记得更牢靠。抄好以后,那些书的原版给弟弟,誊抄的留给姐姐。”
  何承一喜,笑道,“好,以后我不做别的,天天抄书,背书。”
  陆漫摇头道,“那怎么行,你还小,不能只学医术,还要学习其他的知识。要知道,你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大夫。必须要先学会在这个社会的生存之道,用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做个好大夫,受世人尊敬。”又叹道,“若是咱们外祖再圆滑一些,不知能不能够避开那件祸事……”
  她还有个不好说的顾虑,这个弟弟长得实在太好了,他还必须学会保护自己,不被各种浮华诱惑。再把他的个人素质好好提高一番,将来想办法找个有些背景的岳家,才不至于受人欺负。
  这个朝代虽然不盛行好男风,但还是有不少男人喜欢这一口,包小倌包戏子的官员、世家子,以及富商巨贾也不少,只是不敢公开而已。
  到时再跟姜展魁的先生说一下,每日教授何承一个时辰。就教一些四书五经,及这个朝代才子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不以考功名为目的,只泛泛教一些。
  哦,还得让宋明帮着看顾何承一些,长公主到底是女人,外面许多事要男人办。宋明地位尊贵,又颇得皇上喜欢,处世又圆滑,无论皇亲还是朝臣,都会给他几分面子,那些惹事生非的纨绔也不敢惹他。有他罩着,就不怕有人打何承的主意……
  之后,又讲了让他们以后暂时就住在东辉院的事。
  何氏倒是同意,她也想离闺女近些,但何承却是不同意。
  他正色说道,“谢谢姐姐的安排,但弟弟不能长期住在姐姐家。我们把乡下的地和房子卖了,买了一些礼物,还有七十几两银子的结余,可以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
  “为什么?”陆漫很受伤地问道,“我家里屋子多,人又少,你们在这里热闹些,多好。你是不喜欢姐姐吗?”
  何承轻声说道,“我也想跟姐姐离得近些,但不好在姐姐家里住久了。现在弟弟没有能力,已经花了姐姐许多钱,不能再继续在姐姐家心安理得住下来,让姐姐养。虽然很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和娘还会靠姐姐接济,但是单独住了,住我们普通百姓该住的地方,我才会谨记自己只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记着自己的本分。知道只有发奋努力,才能过上好生活。我不想学伍家和陆家……”
  陆漫惊讶地看着何承。这孩子今年六月才满十四岁,在前世还只是个初中生,就这么懂事了?她刚才的担心,或许是多余的,这孩子已经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立足了,有些方面考虑得比她还周到。
  何氏也觉得儿子说得对,不能像陆老太太那样,把儿子养得只想去抢别人碗里的吃食。
  她欣慰地看了一眼何承,又对陆漫笑道,“漫漫不知道,承儿十二岁起,家里人小病小痛就是他看诊。他无事还会带着白芷两兄弟去山里采些草药,或治病,或拿去药铺卖。渐渐的,村里人家也开始找他看病,只要不是大病,他居然能看好,还能挣一些家用。而且,他十岁以后,家里的钱财就都由他保管和支配了。哎,娘没用,对钱财不怎么上心,抚琴也是个粗性子。承儿的心思缜密,娘也放心由他管。别说,自从他管了家,家里的开销少了许多。”
  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有个单纯的傻母亲,儿子不仅要当家,还要多操心。陆漫听了,又轻轻捏了捏何承的手,对他予以充分的肯定。
  何承被姐姐如此亲热,又是开心,又是不好意思。红着脸,低着头,抿着嘴直乐。
  陆漫笑道,“娘和弟弟也不是都靠我,那同仁堂的院子是何家的,改天把契书上的名字改成弟弟,每个月光租金也有五十两银子。”
  她没有说填何氏的名字。何氏还年轻,陆漫希望她以后有自己的生活。
  何承的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赶紧说道,“不要,那个院子是姐姐的嫁妆。弟弟没本事给姐姐挣嫁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