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世嫁 >

第7章

世嫁-第7章

小说: 世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逼着老夫人选郑国公府吗?
    老夫人摆摆手,道,“派人去回徐夫人一声,就说麻烦她奔波了这些日子,既然两个孩子无缘,就算了吧。”
    孙妈妈点点头,她知道,老夫人是定下郑国公府了。
    
    第十二章 心窝
    
    翠竹苑。
    临窗处,摆着一花梨木贵妃榻。
    榻上,坐着一女子,年约三十二三,挽了个坠马髻,插着两支金簪,鬓角别着两朵精致的绢制绢花。
    她低头拆针线,挑掉两针后,又继续绣。
    听到珠帘轻晃,她抬起头来,便见珠帘处,走进来一个穿着鸭黄色锦裙,明眸皓齿,巧笑嫣然的姑娘。
    女子嘴角上扬,勾起一抹发自内心的笑来。
    将手里的针线搁下,女子眸带嗔怪道,“也不多穿两件衣裳,就到处乱跑,也不怕呛了冷风。”
    说着,便起来福身见礼。
    不等她福身下去,沐清雪就赶紧扶起了她。
    这女子是沐清雪的生母,二姨娘。
    虽然是亲娘,但半主半仆,见了亲生女儿,也是要规矩见礼的。
    但是沐清雪可不敢受,扶着她坐下,见二姨娘的针线,是一朵牡丹,绣的栩栩如生。
    翻过来,还是一朵牡丹,竟是一般无二。
    “姨娘的双面绣荷包,府里无人能及呢,”沐清雪夸赞道。
    她最喜欢牡丹,不用说,也知道是给她绣的。
    二姨娘给她倒茶,轻摇了下头道,“比起大姑奶奶绣的,还差的远呢,可惜,姨娘只学了点皮毛。”
    沐清雪俏脸一冷。
    提到这事,沐清雪就一肚子邪火。
    二姨娘,在抬了给伯爷做妾前,是江氏的陪嫁丫鬟。
    她的绣艺,是跟江氏的奶娘江妈妈学的,沐清凌的双面绣也是江妈妈教的。
    当年,江妈妈教二姨娘绣艺,是看中二姨娘,想向江氏讨了给她儿子做媳妇,只是还没开口,就被二姨娘察觉了,她心高气傲,哪里肯嫁给一个小厮啊,这不,就在江氏面前,让江氏给她儿子挑个好媳妇。
    江妈妈一听,就知道二姨娘没看上她儿子。
    江妈妈倒是没强求一定要娶她,但是打那之后,就没再教二姨娘绣艺了。
    二姨娘抬了姨娘后,几次三番想跟江妈妈学,都被江妈妈含糊其辞了过去。
    就是想让江妈妈教沐清凌的时候,把沐清雪一并带上,江妈妈也不愿意。
    不然,沐清雪学得一手好绣艺,在那些贵夫人面前露一手,将来嫁人门第也要高三分。
    二姨娘轻声一叹,惋惜道,“当年,是我太心急了些,不然就算不能学全了,怎么也能学个七七八八。”
    绣的一手双面绣,平常绣些针线,拿去卖了银子,用来采买胭脂首饰也是好的。
    沐清雪把绣棚子搁下,转了话题道,“姨娘,方才我听五妹妹说,老夫人给三姐姐相中了两门亲事。”
    二姨娘一听,当即抬了眉头,“哪两家?”
    沐清雪笑道,“是定远将军府和郑国公府呢,今儿江老太爷来了一趟,把老夫人惹怒了,估摸着明后儿就定下了。”
    二姨娘先是一愣,随即又笑了,“难怪江老太爷会急急忙忙登门了,这亲事还真是戳他心窝子。”
    沐清雪想喝茶,可是茶水太烫,就揭了茶盖,水汽氤氲中,她笑靥如花,道,“姨娘,当初老夫人把大姐姐许配给定国公府大少爷,江老夫人可是怪罪你没给她通个信,把姨娘的父母兄长都贬去扫马厩了,这一回,咱们就给她报个信。”
    大家闺秀出嫁前,做娘亲的都会给她准备好通房丫鬟,当初江老夫人给江氏准备了四个,二姨娘是其中之一。
    江氏性子温吞,温婉秀丽,江老夫人怕她吃亏,这四个丫鬟的老子娘都留在江家伺候,并没有一并跟来,这是一种震慑人的手段,让她们有所顾忌,免得她们生了反心,被人收买。
    这么多年,二姨娘在伯府做姨娘,她的父母兄长都在江家,江氏过世之后,江家指着她能对沐清凌和沐清韵多些照拂,对她的老子娘还算不错。
    便是江家败落后,对她老子娘也一样,二姨娘就开始没把江家当一回事了。
    后来,老夫人把沐清凌许给定国公府大少爷时,江妈妈正巧病了,病歪歪的躺在床上,没法给江家报信。
    二姨娘没病没痛,就在府里瞧热闹,也不跟江家知会一声。
    江老夫人一怒之下,就把她老子娘贬去马厩伺候了。
    那时候,二姨娘才知道,江家要拿捏她,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沐清雪对二姨娘的老子娘并不亲厚,甚至连面都没见过。
    二姨娘父母兄弟在江家的事,伯府没人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没人拿这事贬低沐清雪,因为伯府不会认一个妾室的父母兄弟为亲的,连二姨娘见了她都要见礼,何况是他们了?
    沐清雪是跟着二姨娘长大的,虽然嘴上喊姨娘,也很恼怒她没能给她一个嫡出的身份,但亲娘始终是亲娘,偌大一个伯府,只有二姨娘对她最好,她也不忍心二姨娘为了老子娘的事自责,左右不过是传句话,又改变不了什么,免得落人话柄。
    二姨娘还顾着高兴,一时间没想到这上头去,当即连连点头道,“你说的对,是得告诉江老夫人一声,免得她又将气撒在你外祖父……”
    沐清雪刚将茶水端起来,听到外祖父三个字,脸色一沉,将手里的茶盏重重的搁了下去。
    二姨娘也反应过来自己说错了话,忙站了起来,把丫鬟白露喊了进来,在她耳边低语了两句。
    白露点点头,道,“姨娘放心,奴婢一定把话带到。”
    二姨娘转了身,方才说错话的事,只当做没发生似地笑道,“今晚,只怕江家上下要夜不能寐了。”
    沐清雪也笑了,“姨娘能做的都做了,江家无能,怨不到姨娘头上来。”
    一个时辰后,白露回来了。
    二姨娘见她进来,当即问道,“怎么样了?”
    白露福身笑道,“江老夫人一听说这事,惊的连手里的茶盏都摔了,江家上下脸色都极其难看呢,江老太爷脸色阴沉的吓人,甩袖走了,江家气归气,但是江老夫人还是打赏了姨娘你家人十两银子,给他们换了个轻便差事。”
    二姨娘大松一口气,“如此就好。”
    白露上前一步,笑着从怀里拿了两个银锭子出来,递给二姨娘道,“这是江老夫人赏赐姨娘你的,她知道三姑娘被罚佛堂,有时候会吃不上饭,让你和四姑娘尽量帮她,只要三姑娘好,江家少不了姨娘好处的。”
    看着那两个大银锭子,二姨娘眼睛都直了,不过就是传个话,没想到江家会这么大方,要知道她一个月月钱才五两银子啊,被人克扣一点,拿到手也才四两多,平素打点下人,买些胭脂水粉都不够,要自己做了针线添补。
    看着二姨娘高兴的劲头,沐清雪心底颇不是滋味儿。
    二十两银子还不够五妹妹买一根金簪的!
    被区区二十两银子就收买了,简直丢她的脸,沐清雪泼冷水道,“不过是有求于姨娘,不得不给足了好处罢了,传话是本分,帮三姐姐违逆大夫人可不是,等三姐姐亲事定了,江家也没什么好拿捏姨娘你的了。”
    二姨娘哪里不知道啊,她收了银子,还大方的打赏了白露五钱银子,虽然是她心腹丫鬟,该赏的还是不能少了。
    余下的钱,她小心收好了,道,“回头姨娘再添点,给你打根金簪。”
    沐清雪神情恹恹,并没有多少欢喜,清韵倒霉,就没人不高兴。
    可是高兴之余,又有些悲哀,但更多的还是恨意。
    都怨江家,害的侯府被贬成了伯府,她们这些侯府女儿,说亲的门第都生生低了好几分!
    要是在之前,沐清雪可能嫁给公侯之家,最不济也能嫁给二品官家庶子为正妻,现在连三品官家庶子正妻都悬的很!
    而且,因为伯府被贬,有好些宴会,都没人邀请她们去!
    她们没恨死清韵姐妹就不错了。
    她挨罚,还想她给她带吃的?
    “姨娘,一会儿让丫鬟去大厨房多拿两个馒头。”
    
    第十三章 馒头
    
    佛香院。
    清韵在抄佛经,之前沐清柔她们来一趟,清韵心凉的差不多了。
    可她又能怎么样,难道真的要撞墙一死百了?
    没勇气死,就得有勇气活着。
    未免胡思乱想,清韵选择抄佛经,为后天的吃食奋斗。
    一下午,到太阳落山。
    她竟抄好了四十六篇佛经。
    青莺在一旁数着,一边气愤道,“都怪她,要不明儿姑娘也不会饿肚子。”
    说到饿肚子,清韵就觉得肚子在咕咕叫。
    外面,喜鹊拎了食盒进来,道,“姑娘,吃晚饭了。”
    清韵便起了身。
    菜和中午不重样,但是菜一层辣油却是没变。
    青莺瞪了眼睛,“大夫不是叮嘱不能吃辣的吗?”
    喜鹊看了她一眼,咬了唇瓣看着清韵,道,“奴婢去的时候,厨房已经把菜做好了,厨房说我没有早去打声招呼,姑娘的饭菜做好了,没有再重做的道理,就让我拎了回来……”
    清韵摆摆手,没有责怪喜鹊。
    厨房不过是随便找了个理由打发喜鹊罢了,她就是去禀告了,也无济于事。
    还是和中午一样,把饭熬成粥。
    吃了粥,清韵在院子里走一圈,算是遛食。
    等回屋时,路过吴婆子屋子,不期然又闻到一股子肉香。
    清韵无语至极,她是嗓子没好,不然要惩治吴婆子那是简单至极的事。
    就单单在佛堂吃肉,就足够打她几十板子了。
    大夫人为了寒碜她,可是当着老夫人的面说过,佛堂乃清修之地,见不得荤腥,所以她的饭菜清淡又清淡。
    做主子的都得守清规戒律,还能许她一个下人破例?
    知道晚上佛堂僻静荒凉,不会有人来,所以才这般有恃无恐。
    清韵懒得惹事,免得想说话又说不了话,憋屈。
    她迈步上台阶,打算回屋再抄几篇佛经家训。
    才进屋,便见青莺再给她倒药,道,“姑娘,药煎好了。”
    清韵走过去,端了药碗起来。
    鼻子一动,她眉头就拧了起来。
    青莺见清韵看着药碗,神情不愠,忙解释道,“这是之前大夫开的药,给姑娘治嗓子的,喜鹊从定国公府带回来的补药,回头再喝也一样。”
    喜鹊一听,就知道坏事了,她忘了和青莺说,那药就是治嗓子的,忙问,“中午的药呢,你倒掉了?”
    青莺摇头,“我没倒掉,补药还在那里,我想着姑娘临睡前再喝。”
    她怎么可能会倒掉呢,那是补药好不好,她们吃什么都不够,哪有浪费的时候啊,就算姑娘不吃,她和喜鹊也能把剩下的喝完了啊。
    想着,还顺带白了喜鹊一眼。
    一起伺候姑娘这么久了,居然还不了解她素朴节俭的性子。
    喜鹊放下心来,那药原就是对症的,连定国公府请了给大姑爷治病的大夫都说好,还怀疑是哪位太医开的,绝对比大夫人找来的大夫要好的多。
    她可是希望姑娘的嗓子尽早医治好。
    喜鹊望着清韵,见她眼神冷的厉害,不由得问道,“姑娘,怎么了?”
    怎么了?!
    这药有问题!
    清韵把药碗放下,去查看今儿青莺抓回来的药。
    看了两包之后,清韵脸冷如冰霜了。
    要不是青莺煎药,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大夫人一边找大夫给她治病,一边在她药里动手脚。
    这药哪是治病的啊,非但不能治病,还会让她病情恶化。
    现在她还能忍着嗓子痛说上两句话,要是真吃了药,嗓子会火烧火燎的,疼的她夜不能寐!
    好一个心狠手辣,又心思缜密的大夫人!
    她就是拿着证据,依然拿她没辄。
    大夫人找了大夫来,开了药方,那药方不错,是对症下药的。
    药是青莺去抓的,送到佛香院也半天了,有心之人想加害她,完全有下手的机会。
    她就是去老夫人跟前告状,且不说老夫人愿不愿意搭理她了,就算真愿意,又能拿大夫人怎么样,不过是找个替死鬼罢了。
    就冲老夫人和大夫人不明事理的偏袒,那替死鬼极有可能是青莺!
    清韵捏紧手里的药包,深呼两口气,让自己别气。
    大夫人厌恶她,她又不是今天才知道。
    父亲帮着江家,触怒圣颜,导致侯府被贬成了伯府,大夫人从堂堂侯夫人变成了伯夫人,她能不生气,能对她有好脸色?
    尤其是她这张酷似她娘江氏的脸,时时刻刻在伯爷面前提醒他江氏的存在,他就是想忘记都忘不掉,伯爷对她越好,大夫人就越是憎恶她。
    除非她毁尽容貌,除非她帮着伯府恢复侯爵,否则想熄了大夫人对她的怒气,那是痴人说梦。
    清韵不说话,青莺和喜鹊单看她脸色,就心里害怕。
    青莺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喜鹊倒是知道点,忙道,“奴婢这就去把中午的药煎了端来。”
    说着,赶紧走。
    清韵深呼一口气,把药包重新包裹好,然后朝书桌走去,继续朝佛经。
    等喜鹊端了药来,她刚刚好抄完一篇佛经。
    吃了药,清韵又抄了两篇。
    然后舆洗一番,便睡下了。
    夜里,几次嗓子疼,咳嗽的醒了过来。
    第二天,睡的日上三竿才醒来。
    青莺和喜鹊是心疼她,想着今儿只要抄五十篇家训就好,所以没有像惯常一样,喊清韵起来。
    吴婆子从来不管清韵睡不睡懒觉,她只要看到佛经和家训就行了,抄不完没饭吃,就这样。
    清韵顿顿吃粥,醒来,肚子就饿的饥肠咕噜。
    青莺和喜鹊一边伺候她,一边红了眼睛。
    她们早上都吃过了,她们想给清韵留些吃的,可是被人看着,连一粒米都带不回来,她们恨不得替清韵挨饿。
    清韵梳洗打扮后,就抄家训,饿极了就喝茶。
    茶喝多了,跑茅厕的次数就多了起来。
    沐清雪带了丫鬟进小院时,清韵正小解出来,她以为她能扛的住饿,她太高估自己了。
    沐清雪见她捂着肚子,还以为她怎么样了,有些担忧道,“三姐姐肚子疼?”
    脸上是担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