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听说我是造反狂魔 >

第35章

听说我是造反狂魔-第35章

小说: 听说我是造反狂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春沛自然没有不答应的,想到自己一出门就赚到了三十五两银子,几乎等于他们逃难时候带着的一半家当了,顿时也有些高兴起来。

 第五十三章年年有余

    “小先生; 我来帮你背吧。”羌伯明一边说,一边不由分说的把秦春沛背着的好几样东西接了过去,口中笑着说道; “怎么样,我们掌柜大方吧,哎,读书就是好,我们干死干活一年拿到的节礼; 还不如小先生的多嘞。”

    可不是吗,酒楼已经算是大方了,凡是酒楼里头的员工; 每个人除了平时的工钱; 年底的时候还有一百文钱的过节费,除此之外,每个人还有十斤米面,一斤腊肉。

    即使是在青山村那块,这也算是十分大方的老板了; 但是跟秦春沛的一比,就是羌伯明是个爽朗大度的人; 也不免有些羡慕。

    秦春沛具体拿到了多少工钱,羌伯明其实并不知道; 毕竟他只知道秦春沛做了一段时间的账; 似乎掌柜的对他颇为喜欢; 即使他是最后一个盘完账的; 掌柜的也不生气。

    他并不知道秦春沛中间换了一批账本,一开始还担心他做账做的慢,会让掌柜的不高兴的,谁知道最后节礼发下来,反倒是秦春沛分到的最多。

    不仅有大家都有的米面和腊肉,掌柜的还送给他一匹棉布,几样点心,光这些的价值就远超过小二们的节礼了。

    秦春沛自然也是喜欢的,尤其是那匹棉布价值不菲,正好家里头的女人都用得上,他笑着说道:“可不是吗,伯明大哥,这次可多谢你了。”

    羌伯明嘿嘿一笑,“我叫你先生,你叫我大哥,咱俩什么关系,我还得跟你多学一点,要是我也会算账的话,说不准以后也能当一个账房。”

    秦春沛就笑道:“伯明大哥对数字很敏感,算数课比大部分人都学得好,只要想学的话,以后肯定能学好。”

    听了这话羌伯明也高兴,回去的路比来的时候更难走,这时候谷城已经到处都是大雪,路上的大雪几乎淹没小腿,走起来十分困难。

    羌伯明还好一些,他都习惯了,秦春沛却觉得有些为难,走路的时候难免小心了一些,两人不得不花了更多一倍的时间才回到蒙山村。

    走到村口的时候,秦春沛远远的看见一个人朝着自己跑过来,边跑边喊道:“哥,你回来啦!”

    秦春沛仔细一看,那穿的圆滚滚的的小孩可不就是秦来娣吗,许久不见,她的脸色倒是红润了一些,跑起来跟雪地里的兔子似的。

    秦春沛一把接住妹妹,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秦来娣这会儿才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秦春沛却牵着她的手说道:“走吧,我们回家吧。”

    秦来娣笑着说道:“阿哥,我可想你啦,大姐也想你,奶奶也想你,爹娘也想你,连隔壁春云也在念叨呢,爹娘还说了,你再不回来的话就得去城里头找你啦。”

    秦春沛含笑听着,三人不紧不慢的走到家门口,秦家人看见他回来自然又是一阵热闹,羌伯明赶紧把东西放下了要走,秦春沛一把拉住他,将自己特意包出来的点心分了他一包:“伯明哥,这次多亏你的照顾,这些点心您带回去分给侄儿们尝尝鲜吧。”

    羌伯明倒是也没有推辞,收下点心匆匆忙忙的走了,秦春沛走进家门,就瞧见老郑氏他们有些惊奇的看着他带回来的节礼。

    等他进来,老郑氏的注意力倒是转了过来,拉着他的手上看下看,忍不住说道:“瘦了瘦了,这几天你在家好好歇着,让你娘去村里头买只鸡炖了,给你补补身体。”

    钱氏连忙答应下来,还说道:“王婶家的小公鸡养的最肥,我多买几只回来,到时候过年也得吃呢,保准一口一个鲜。”

    秦春沛却拉住钱氏往外走的身体,笑着说道:“不忙着这个,奶奶,娘,你们先看看我带回来的东西,这些米面和腊肉过年可以吃,这些点心有些甜,但味道不错,大家尝尝看,还有这匹布,给奶奶做一身新衣服,其他的可以做几个棉袄。”

    听着秦春沛一一安排,老郑氏眼中带着笑意,却拒绝道:“奶奶年纪大啦,哪里用穿的这么好,给你爹娘和你自己做吧,你好歹是读书人呢,总不能一直打补丁的。”

    秦春沛知道她舍不得,笑着将自己赚到的银子拿了出来,不得不说,整整三十五两一直放在面前,看起来还是十分有重度的。

    老郑氏先是高兴,一数银子数量却觉得不对,皱眉问道:“阿沛,怎么这么多?”

    秦春沛也不隐瞒,笑着说道:“孙儿算账快,算完了第一批之后,那掌柜的与我商量算了第二批,算的账本多,工钱自然也比人家多,不过这样的好事儿,估计一年也只有一回。”

    老郑氏顿时放下担心高兴起来,拍着大腿说道:“这可是三十五两银子,别说一年一回,就是两年一回,五年一回也值得啊,普通老百姓人家,一家子十几口人辛辛苦苦忙活一年,能攒下五两银子就算不错了,你这可是人家忙了六七年才能赚到的银子。”

    说起这话,秦大山和钱氏都有些骄傲的抬起胸膛来,这么出色能干的孩子是他们的儿子呢,这才来了多久的功夫,就把家当都赚回来了。

    秦春沛心里头也是高兴的,笑着说道:“有了这个银子,爹娘明年也轻松一些,咱家也不用节衣缩食的,要是钱花完了,我再想办法挣钱。”

    听见这话,秦大山却有几分不赞同的说道:“这哪儿行,你还是个孩子呢,挣钱的事情有爹娘在,这次是碰巧,以后哪儿能让你出去讨饭吃,放心吧,爹娘养你们三个还养得活。”

    钱氏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头也是这个意思,显然也觉得盘账这种事情都是碰巧的,儿子毕竟年岁小,早早的出去讨生活的话他们也不放心。

    秦春沛也没跟他们争这个,反正到时候他真的打算出门赚钱的话,爹娘也是拗不过他的,这会儿何必说出来让他们心里头担心呢。

    他顺着话茬说道:“可惜盘账盘完的时间有些晚了,街上卖年货的都回去了,不然还能多买点年货带回来,今年虽说走了那么多路,咱家也得好好过年才是。”

    钱氏听了笑道:“放心吧,该买的娘都买好了,到时候再在村里头买点肉,明天听说有人家要杀猪呢,那时再去买又新鲜又便宜,保准好吃。”

    旁边的秦招娣也笑着说道:“因为大弟是先生,村里头好多人家都送了年礼过来,虽说都是自家种的东西,可堆起来也是好多吃的呢。”

    秦来娣这会儿笑眯眯的说道:“是啊,隔壁送来的落花生可好吃啦。”

    见一家人都高高兴兴的,秦春沛也高兴起来,老郑氏将银子先收了起来,看了一眼旁边的儿子媳妇说道:“这是阿沛挣的钱,除非家里头出了大事儿,不然就得先存着,以后给他娶媳妇用,你们可不能惦记。”

    秦大山和钱氏倒是一口答应下来,秦春沛看了一眼姐姐和妹妹,见她们也丝毫不在意,似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心中微微叹了口气。

    老郑氏的重男轻女显而易见,看家里头姑娘们的名字就知道了,但好在她虽然重男轻女,但对孙女还算是好的,至少让她们吃饱穿暖,也不动则打骂。

    比起村里头有些人家简直不把女儿孙女的命当命,秦家已经算是不错了,但每次听着老郑氏理所当然偏心的话,秦春沛还是有些不习惯。

    只是这么多年来他也学乖了,当着人的面是说服不了郑氏的,想要对姐妹们好,他大可以私下跟老郑氏说,私下给她们带东西,教她们读书识字,这比扭转老郑氏他们的思想容易。

    这一年的秦家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从青山村到蒙山村,从南方到北方,他们甚至失去了最小的孩子,但剩下的人还是热热闹闹的过了个年。

    大年三十的时候,秦老村长也带着秦峰一家过来凑热闹,十几口人齐聚一堂,看起来倒是也热闹的很,将忆往昔的忧愁都冲散了大半。

    家里头几个男人喝了几杯酒,脸颊都红扑扑的,对未来都充满了希望,这一年的苦难似乎都已经过去了,只要他们脚踏实地,就又能在蒙山村全新开始。

    他们甚至开始忘却那个死去的孩子,三丫实在是太小了,她没有名字,没有坟墓,连最后那点思念,也冲散在新的一年中,就是王氏也在又一次怀孕之后,忘记了这个孩子。

    大年初一的时候,秦春沛原本以为秦家会有些冷清,毕竟这是他们落户蒙山村的第一年,谁知道天蒙蒙亮的时候,蒙山村的孩子们就开始陆续上门拜年了。

    他们口中喊着先生,嘻嘻哈哈的要给他磕头,一个个在拿了糖果之后又兴高采烈的走了,等一群孩子走了之后,又有些大人也走了过来,都是来给先生拜年的。

    看着陆续上门的人,老郑氏欢喜的合不拢嘴,老年人都有些迷信,觉得这么人来人往的,就象征着新的一年必定能够红红火火。

 第五十四章招兵

    “一加一等于二; 一加二等于三; 一加三等于四; 一加四等于五……”朗朗上口的加法口诀表从私塾里头传出来,在简单的文字教学之后; 秦春沛把主要的精力放到了算术上。

    对于蒙山村的人而言,让他们从零开始念书; 读出一个功名来实在是太难了; 不只是他们大部分家境贫寒,更是有秦春沛本人还只是半吊子的原因在。

    这群人中,若是真的有天赋的,秦春沛在教导一段时间之后,就会私下留下来谈一谈; 若是本人也有意愿; 就与他家中长辈也说道一番。

    真的有心读书,跟着他这么瞎读肯定是不行的; 得去镇上那些正规的私塾,不得不说; 正统的科举教育十分严苛,并不是谁都能入场当老师的。

    至于剩下的这些人; 他们在读书上天分有限; 能够认识一些常用的字已经不错; 再读也读不出什么本事来; 还不如多学一些实在的东西。

    比起正统的科举来; 秦春沛自己对算术这块也更加得心应手一些; 不得不说,比起复杂的几乎玄幻的九章算术,现代的口诀表朗朗上口,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记住。

    短短半年下来,学堂里头有些数学天分的学生,已经够能迅速的计算一百以内的数字,心算的速度十分不错,有几个还能够流利的开始打算盘。

    因为能够识字,算术不错,羌伯明在酒楼里头慢慢被器重,虽说现在还没能当上账房,但已经是小二里头的小领头,这可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有羌伯明的例子在前头,有些自觉已经学得不错的年轻人,也琢磨着去镇上寻摸活儿,原本不抱什么希望,谁知道还真的被他们碰到了合适的。

    虽说这活儿肯定没有羌伯明的好,但也都比以前去帮人家扛包背米袋之类的好,一不用风吹日晒,二来也稳定,工钱也不容易被克扣。

    有了这些人的先例,私塾里头上课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原本他们就是琢磨着学一段时间去找活儿的,如今学到了本事,自然也就不耽误时间了。

    最后剩下来的是十多个孩子,都是七八岁的样子,年纪太小的坐不住,年纪大了的要在家里头干活儿,不干活的,也不乐意来跟一群孩子一块儿读书了。

    秦春沛倒是无所谓,人太多他还觉得教起来麻烦,如今人少了,反倒是能够因材施教,当然,他能够教的也就那些罢了。

    这一日,孩子们刚背完口诀表,其中一个孩子往外看了一眼,站起身来喊道:“先生,是村长叔叔来找您啦。”

    秦春沛往外头一看,可不就是那位羌村长吗,他面带笑容正朝着里头看,见打扰到了他们颇有几分不好意思:“是不是吵到你们读书了?”

    秦春沛挥了挥手说道:“下课了。”

    一听见他说这话,孩子们一溜烟儿跑了出去,他这才说道:“原本就到了时间了,羌伯伯这时候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羌伯明哈哈一笑,拍着他的肩头说道:“当时留你们下来可真是大赚了,原以为只是教村人们认得几个字,不当睁眼瞎,谁知道现在一个个都出息了。”

    秦春沛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若不是村长您收留,我们几户人家怕现在还是无处可依,过着风餐露宿的日子,哪能像现在这般安稳。”

    这话羌村长却不相信的,以秦家人的家底,在哪里安家不是安家,就是麻不麻烦的事情罢了,不过秦春沛愿意领了这份恩情,他自然也是高兴的。

    “阿沛,今日我过来确实是有话要说,是这样的,我家大小子让人带话过来,说去年请你盘账的那位掌柜的,托人来问你是否还有时间,愿不愿意接个活?”

    秦春沛对那位掌柜的印象不错,就问道:“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羌村长摇了摇头,只是说道:“具体带话的人没提,但应该是好事,据我说知,那家酒楼背后靠着大官,做事情向来也公道。”

    羌村长显然对那家酒楼的掌柜印象极好,见四下无人,还低声说道:“后生,我跟你说一句实话,咱们谷城现在看着安稳,但这年月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能攒点钱总是好的,再有一个,若是能认识什么达官贵人,以后咱们觉得天难地难的事情,他们不过是一句话的功夫,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个道理秦春沛自然是懂的,他更加明白,若是秦家有权有势的话,当初在青山村就不会那么被动,不管是在什么年代,有权有势的人总是有各种特权,他们能提前知道危险,能够提前防范,这也是为什么他当初一门心思想要考取功名。

    听出羌村长话里话外的意思,秦春沛微微挑眉,笑着说了一句:“既然村长这么说,我自然得去试试看了,只是这私塾?”

    羌村长见他答应下来,笑着说道:“该学的,大家伙儿也学的差不多了,总不能因为这些事儿耽误了你,这样吧,等你有空闲的时候,再给大家伙儿上课就是了。”

    既然羌村长都说到了这份上,秦春沛自然也不会推辞,与家里头说了一声,第二天就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