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

第6章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第6章

小说: 末世女在六零[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母刚坐下就觉得空中有什么味儿,一抬头,好家伙,又是两只半的兔子!
  “你自己说,什么时候的事儿?”
  “半个月前?”
  “啥?”
  “一个月前!”半个月的时间好像短了些。
  苏母脸一青,自家姑娘的事儿,她居然不知道!
  “叫什么,哪个村儿的,一个月多少工分?”
  听见最后一个问题,苏晓差点没绷住。
  “还笑,说话,”苏母戳了戳苏晓的脸蛋。
  “娘,我还在考察他呢,等我确定了我再告诉您。”
  苏晓柔声道。
  “可你不能收他的东西啊!这么多东西,万一以后没成事儿,是会被人戳脊梁的!”
  “我们不会分开的,我们不是那种人,娘您就放心吧,过些日子我一定会让他见你们。”

第九章

  苏母长长地叹了口气,“我们怎么放心得下啊,你就说吧,那人住哪儿,叫什么名字?”
  苏晓闭上嘴,垂头沉默着。
  苏母还想追问的时候,苏父进来了。
  他看了眼垂头的苏晓,又看了眼苏母,抬手示意苏晓出去,“你先出去吃饭,我和你娘有话说。”
  苏晓双眼一亮,跑出去了。
  “哎!回来!”
  苏母见苏晓真走了,顿时急了,苏父赶紧拦住她,“哎哟,你还看不出来,她是打死也不会说的。”
  “那你说怎么办!”
  苏母的火气一下子便蹦出来了。
  冲着苏父发了过去。
  苏父倒是不怕,他将苏母按在床上坐下,像是回忆又像是感慨,“你想想咱们当初,你不也是闭口不言吗?”
  苏父当年追求苏母的时候,杨家压根看不上苏父,可偏偏两个年轻人之间有了好感,虽说那时候的媒妁之言更重,可杨老三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宠了些,最后,在苏母的坚持下,才和苏父成了家。
  “咱们那会儿至少知根知底,晓晓这事儿算什么?咱们都不知道那人叫什么,住哪里!”
  “这有什么难的,那小子来了第一次,就能来第二次,这些日子你看着点儿晓晓,总会弄清楚那人是谁。”
  然而过了好几天,也不见苏晓和什么人接触,苏母是越想越着急,而苏晓还和没事儿人一样,准备下午下了工和苏家兄弟去山上走走。
  谁知道还没等下工,便听见有人给张大佑捎信,“你们村要来几个知青,下午你带人去接接。”
  知青?
  苏晓直起身。
  这里也有知青,即使年份对不上,有些身份与历史事件还是很相似的。
  “知青啊,咱们村儿还是第一次有知青来呢,”在苏晓旁边干活儿的妇人意外道。
  “那都是城里人,娇气的很,干活儿干不好,嘴巴还不饶人。”
  站在那妇人旁边的大娘一脸不屑。
  “安大娘,你这是从哪儿听来的?”
  “啧,我大女儿嫁的那个村子不就是来了几个知青?”
  听着那几人嘴里的话,苏晓也明白了大概。
  不过她并没有在意,弯下身继续干活儿。
  另一边的文娟却一脸激动。
  来了,那个人来了!
  “队长,今天下工后,我和你们一块儿去接人吧。”
  文娟理了理辫子,来到张大佑的面前甜笑道。
  张大佑这把年龄了,也不知道什么是顾及小姑娘的面子,反而有些嫌弃地冲着对方挥了挥手。
  “你去做什么?这来回路可不近,把你哥哥叫上还行。”
  文娟咬了牙,去找自己的大哥,结果文娟的大哥说自己要去山上,压根不得空。
  这可把文娟气得脸颊通红。
  “爹,娘,我和大哥他们去山上了!”
  苏晓拿着一把弯刀,对院子里的苏家夫妇说道。
  苏母探出头往外看了看,“你大哥他们呢?”
  “在后院呢,我在外面等他们。”
  说完,苏晓便出了院子。
  苏实与苏沐没多久便出来了,苏母一把拉过比较精明的苏沐,“你看着点儿你妹妹,要是她和什么人说了话,你别忘了听。”
  苏沐点头。
  “我知道了,妈,您就放心吧。”
  说完,苏沐便和苏实一块儿走了。
  苏母走到院门口看着三人的背影,不知道在想什么。
  “听说到咱们村里的有四个知青,两男两女,而且年龄都不大。”
  和苏风兄弟会和后,苏云便拉着苏实说道。
  苏实轻哼一声,“你想说什么?”
  苏云低笑,“你们不想娶个有文化的啊?听说好多女知青都嫁给了当地人,也有不少男知青和当地人成家了。”
  有文化的城里人,那要是能成,下一代就不是文盲了啊。
  苏晓跟在一旁听着。
  “呸,”苏风给了苏云一下,“城里人能看得上咱们?再说,他们总归是城里来的,总有一天会回去。”
  “你就知道打我,”苏云没躲掉,有些气,“你是仗着你心里有人,要是你和我一样,指不定也会这么想的!”
  “臭小子,嘴贱!”
  苏风有些恼羞成怒,两兄弟追追打打看着热闹极了。
  苏晓侧头看了看苏沐,“二哥,你想娶知青吗?”
  苏沐吓一跳,“说什么呢,别听他们胡说八道。”
  苏晓微微垂眸,听话地没有再多问。
  这一次打猎苏晓发挥了不少实力,不过她只挑小猎物出手,且不会自己最先动手,而是示意什么方向有什么动静,然后几人一起上。
  下山时,苏实背着不轻的背篓,笑眯眯地道。
  “咱们小妹的耳朵真好!”
  “对啊,小妹,教教二堂哥怎么练耳朵呗!”
  苏云凑上前,一脸祈求。
  苏风一把拉过自家的蠢弟弟,苏晓勾了勾唇,然后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可能是上一次在地里摔着了脑袋,把耳朵摔灵了。”
  苏沐噗嗤一笑,转过头看着苏云,“你要不要试试?”
  苏云赶紧抱住脑袋,“这可不行,万一我运气不好耳朵没摔灵,反而破了相,那我就别想娶媳妇儿了。”
  众人一通打趣,最后各自回家。
  “怎么样,看见什么人没?”
  一回家,苏母便趁着苏晓与苏实去了后院,拉着苏沐追问道。
  “没有人,就我们和大堂哥他们,妈,小妹的耳朵真灵,咱们打了好几只野兔和野鸡,明儿你请假给外公他们送一些过去呗。”
  苏沐提议道。
  苏母一脸惊讶,跟着苏沐来到后院,好家伙,还真不少!
  苏父在处理猎物的时候便听苏实说了一遍山里的事儿,脸上也带着骄傲的笑,“这可是我女儿。”
  苏母哑然失笑。
  就在苏家高高兴兴的时候,张大佑和副队长赵成刚从镇上接人回来。
  “目前我们村儿还没有知青,所以也就没有知青所,你们就先住在乡亲们的家中吧。”
  张大佑一边给后面跟着的几人介绍村里的环境,一边说道。
  他的语气里全是兴奋,由于他们这片区域比较偏僻,所以知青下乡的时候一直没安排到人过来,这下好了,村里一下便来了四个知青,还是有学问的知青!
  “队长,住在乡亲们家里也多有不便,咱们还是得抓紧时间把知青所建起来,以后来了知青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说话人长得斯斯文文,穿着白衬衫,头发打理得很顺直,这人叫陈军,也是四个知青里面年龄最大的人。
  显然,他将自己的年龄加上了能管事儿、能出头的上面。
  这一路上都是以自己管理其他人的身份来和张大佑他们交流的。
  “这是当然的,不过得等些日子,现在农活儿忙着呢,没啥大功夫。”
  张大佑不习惯和说话文绉绉的陈军交流,闻言只能干巴巴的笑着。
  那一口乡音让跟在后面的两个女人忍不住垂头憋笑。
  听见笑声后,张大佑和赵成都有些尴尬,这时,一直没说话,走在最后面身材修长,长得十分俊秀的萧冬书上前笑道,“一切等忙完农活后再打算吧,地里的活儿最重要。”
  这后面这句话直接让张大佑两人对箫冬书的好感,上升了好几十度。
  农家人靠什么,靠地啊!
  陈军微微皱眉看了眼箫冬书,萧冬书像是发现对方对自己的打量,便侧头对其微微一笑。
  箫冬书长得俊不说,脸上还时常带笑,看着非常地平易近人,被箫冬书这么一看,陈军心里的不悦消散了一大半。
  “咱们村子虽然不大,可人倒是多,所以你们怕是得挤着住了。”
  赵成与张大佑商量了一番后,定出了两户人家。
  “队长,副队长,我们都是服从安排的,只是小张和小许还是安排在一家人比较好。”
  箫冬书看了眼身后两个年龄并不大的张红和许倩建议道。
  张红与许倩对视一眼,看着箫冬书时眼里带着感激,她们都是女孩子,能住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加上两人也是自幼相识,这来到一陌生地儿,自然不想分开。
  张大佑和赵成对视一眼,这倒也不是大事儿,对他们来说还是好事儿,因为这样就可以少麻烦一户人家了。
  “那你们就去文家吧,陈君去柳家,箫冬书你就去王家吧。”
  王老太太跟着小儿子生活,其余几个儿子都分出去了,恰好有个客房。
  由于文家和柳家是同一个方向,所以赵成带着陈军与两女孩过去了,张大佑则领着箫冬书往王家方向走。
  路上,张大佑本不知道该怎么和对方说话,不想箫冬书直接将话题引到了地里,这可是张大佑的老本行,很快两人便熟稔了不少。

第十章

  文娟因为哥哥执意上山,没能去接知青,心里也存着怨气,晚饭用过就知会哥哥说是出去溜达一圈消食。
  她自觉自己是被上天眷顾的,所以才有这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凭借她对前世的记忆,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得到萧冬书。
  文娟自然知道现在的知青点还没有建好,知青们肯定是要住到老乡家里,自己家儿子女儿都有,肯定是不能被借宿了。
  上辈子的萧冬书是住在王老太太家里,这辈子想必也没有变动,所以文娟消食的路线自然是往着王家那个方向走。就算不能去接他,也要跟他来一次美好的邂逅!
  苏晓帮着苏母野菜炖了一只野鸡,又把野菜过水煮一遍,甜辣口的拌了,照例是给苏老爷子端去一碗,一家人才开始吃。
  “这几天这肉吃的太多了,明天可还要做回粗粮换换口味才好。”苏母吃罢饭在灶台上刷碗,一边向苏晓念叨。
  苏晓低着头帮着用清水洗碗,听着苏母的话,嘴角不住的抽抽。还吃粗粮?这十几年还没吃够吗?
  苏晓摇摇头,不过换个想法,也不能多吃肉,这么多年清淡的饭食吃惯了,要是一时吃太多油腻,肠胃怕也受不了。
  大食堂关了,这粮食还是要在公社里领,但是偶尔改善伙食还是可以的,怎么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清贫了。
  只是可惜,现在和她以前所在的那个中国五六十年代发生的事多少有些出入,让她也不知道这“人民公社运动”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小妹!”苏沐人还没出来声先传了出来,“小妹,碗刷完了,咱们去大伯家转一圈,大堂哥说是今天要去砍些竹子编竹篓!”
  也是这几天刚分火做饭,每家的晚饭都能提早了些,现在吃完晚饭一段时间也不能睡觉,正好找些事打发下时间。
  “好,二哥你等我一下,我去换个衣服。”苏晓和苏母打声招呼就回了屋。
  不一会就换了一身利索的青色粗布衣服,这衣服还是过年时苏母用布票换来的最便宜的布,给家里每个人添了件新衣服。
  这布毕竟是便宜,刚过了水颜色就浅了不少,不过好在结实,平时上工穿着也一直没见有哪磨破了,穿着它去山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苏沐拿了两把砍刀,和小妹一起往着大伯家走。
  刚出大门,就看到大队长领着一个年轻人朝着这边走来。
  苏家兄妹停下来和大队长打个招呼。
  “你们这是吃完饭了,要上山啊?”张大佑木着张脸,语气却是挺随和的,大概这表情是被平时的农活累得不会变了。
  “是啊,队里的背篓昨天断了几个,家里的也不够用了,我和堂哥商量着去砍点竹子,编几个,省得明天上工不够用了。”
  苏沐笑呵呵的答道,无论什么事还是打着公家的名头,这样才能更让上头高兴,不是苏沐圆滑,也实在是时代所迫。
  “好,你们两小子有心了,看好苏晓这丫头,山上东西也不少。注意点安全。”张大佑点点头,苏家最近上工也是十分积极。这丫头摔了头还更加勤快了。
  “我先送萧同志到王三娘家,你两个去吧。”张大佑摆摆手,领着萧冬书走了。
  苏沐与张大佑打招呼的功夫,萧冬书也不时的在打量苏家兄妹,这哥哥长的高大,和一般农家男人没有差别,只是身上还带些书生气,想必是个读过书的人。
  这姑娘叫苏晓?看着也太瘦弱了,还真是该好好保护着,只是…这姑娘身上怎么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她身上的气质好像姑奶奶给人的感觉。
  察觉到张大佑身后那人扫来的目光,苏晓抬起头轻描淡写的看了他一眼,知青?果然是一副弱鸡的模样。
  一时间陷入沉思的萧冬书和苏晓对视一眼,登时把头转向一旁,耳尖微微泛红,许是没有被女孩这样注视过吧。
  听到张大佑说要走了,萧冬书急忙跟上,好似没有发生什么,只是在走了几步后,借着和张大佑聊天的机会,转头又看了看那个姑娘。
  苏晓这次可是没察觉到这位知青同志的目光,她只是有些心忧,家里的辣椒可是不多了,这几天又是野鸡又是野兔的,辣椒消耗太大了。
  “队长,您来这忙什么呢!”文娟总算是在萧冬书进王三奶奶家门前,赶到了。收敛下自己的呼吸声,让自己显得正常一点,并非是匆忙赶过来的。
  装作是不经意间瞟了萧冬书一眼,终于,见到他了,是他,还是那么英俊。
  “哦,文娟啊,我来送萧同志,你这匆匆忙忙的是要干什么去?”张大佑又一次实力猪队友,庄稼人自然是能看出文娟的状态来,只是他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