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缘满田-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蓝衣衣嘲讽的勾了勾唇,偏头斜睨了眼身后的人,并不理会李英兰的大吼大叫,继续和山娃子往前走。
李英兰气死了,气死了,这死破娃子,看来今天不给她点教训,她就不知道锅是铁打的。
抡起袖子,哼了句她就要冲上去教训一顿蓝衣衣。
于珍梅慌忙拉住她的手臂:“英兰,算了,算了,你跟她较个什么劲儿啊,她就一不懂规矩的野孩子,你别跟她计较。”
李英兰看了看于珍梅,脸上的怒气消了一些,点点头:“梅姐说得也是,我跟她一野孩子计较个什么劲儿,跟她计较,真是有失我的身份了。”现在当着于珍梅的面不好打那死破娃子,等以后找了机会,她再好好的教训她。
蓝衣衣将李英兰二人的话听得清清楚楚,眼眸闪了闪,想要回过身去反驳两句。但转念想了想,算了,她今天是来买罐子的,不是来和这些人浪费时间的,还是别和她们一般见识了。
冷冷的哼笑了一声,蓝衣衣带着山娃子,脚下的步子越来越快速。
走了一段路程,见身后已经看不见李英兰和于珍梅二人了,山娃子挣脱掉姐姐的手,又蹦蹦跳跳的走在了前面。
刚才见着那两个人,他还真是吓了一跳,那个李婶子,还有珍梅婶,都是不好相处的人,每次见着她们,他都不由自主的害怕。
幸好姐姐厉害,姐姐不怕她们,要不然……
蓝衣衣猜想到了山娃子定是怕那两个女人,所以刚才才会那样。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孩子太胆小了,可不是什么好事儿,看来她以后,还得训练训练他的胆量。
看山娃子已经跑得离她好几步远了,蓝衣衣叹了口气,赶紧跟在他的后面,一路往瓷窑方向走去。
瓷窑是修建在一个姓周的人家房屋旁边的。从表面看上去,瓷窑就是一个洞,只是洞口,做了个门,顶上,还有个烟囱。
看着这个瓷窑,蓝衣衣嘴角不受控制的抽搐了一下。这个瓷窑……她还真是没有想到,竟然是……这般的小,这般的简陋。
章节目录 116。买大罐子
正在烧制瓷器的师傅转过身,看到站在后面的蓝衣衣和山娃子,稍稍楞了下,问:“小姑娘,你们这是……”
“哦,我们是来买罐子的,”蓝衣衣笑了笑,赶紧说明自己的来意。
烧瓷师傅听蓝衣衣说是来买罐子的,脸上也是含了些笑,“不知道小姑娘要买什么罐子,罐子是准备用来做什么用的。”
蓝衣衣皱了皱眉,这罐子是用来做葡萄酒的,可是葡萄酒这个……是决不能告诉他的,歪头想了想,道:“那个罐子我是打算用来装粮食的,装粮食。”
“装粮食啊,”烧瓷师傅微微有些讶异,“装粮食用一般的柜子不就行了吗?怎么还用罐子来装?”
“呃,这个……”蓝衣衣有些无语,这个师傅,人家买罐子你就卖是了,干吗问这么多。
山娃子这时站在姐姐的旁边,一脸稚气的看着烧瓷师傅道:“大叔,那个柜子会有老鼠啃的,老鼠最喜欢啃装有粮食的柜子了,还是用罐子好一点,罐子老鼠啃不动。”
“哦,对啊对啊,就是这个原因,”蓝衣衣没想到山娃子会帮自己说出原因,还是这么好的原因,不禁有些赞赏的看着他,这孩子,其实还是懂的蛮多的嘛。
山娃子摸了摸脑袋,傻呵呵的笑,其实这些,都是娘以前跟他说的,娘说那些耗子最讨厌了,老是喜欢去啃那些装着粮食的柜子,要是有那种大罐子,就不怕老鼠啃了。
烧瓷师傅呵呵一笑:“也对啊,是这个理,罐子不怕老鼠啃,用罐子装粮食,还真是好的。”
瞧了眼身后的瓷窑,烧瓷师傅说:“姑娘你先等一下啊,我先将泥胚放进去,等封好窑口后,我就带你们去看烧好的罐子。”
蓝衣衣点着头:“好的师傅,你先忙吧,我们等你一会儿就是了。”
烧瓷师傅答应了声“诶,”转过身子就去忙去了。
蓝衣衣和山娃子站在旁边,好奇的看着烧瓷师傅的动作,师傅先是将做好形状的泥胚放进窑子里,等放好泥胚后,再烧好火,然后封好窑口,似乎就差不多了。
蓝衣衣看到窑门中上位留了个孔,她想那孔应该是作观察用的。还有门的下部位,也留了个洞,但是那个洞,蓝衣衣有些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师傅,那门下面怎么留了个洞啊,”蓝衣衣不知道为什么,自然而然的就问了出来。
烧瓷师傅拍了下手,看了眼那个洞道:“那个洞是留着添柴火用的,这窑子里的东西,要过好几天才能烧好呢,期间要不停的往里面加柴火。”
“原来是这样啊”,蓝衣衣了然的点了点头,她还以为瓷器是要不了几个时辰就能做好的呢,原来要好几天的啊。
烧瓷师傅这时指着旁边的那个房屋,道:“姑娘,请跟我来吧,我带你去看罐子。”
蓝衣衣慌忙应了声“好,”牵着山娃子,就跟在了烧瓷师傅的身后。
烧瓷师傅带着蓝衣衣和山娃子走进房屋的院子里,院子里一个正在理着菜叶子的女人,看到蓝衣衣和山娃子,先是楞了楞,随后就道:“这小姑娘是来买东西的?”
章节目录 117。订一百个瓶子
烧瓷师傅歪了一眼女人,“是,她来买那种大罐子的。”说着,将蓝衣衣领到一间单独砌成的房屋面前,在门口站定,偏头对蓝衣衣道:“姑娘,这就是我放瓷器的仓库,姑娘请进来看吧。”
蓝衣衣跟着烧瓷师傅踏进门里,看着满屋子的瓶瓶罐罐,还有各式各样的碗和盆子,蓝衣衣不禁惊讶的张大了嘴,这种类……可真是齐全啊。
山娃子指着放在一个角落里的那些大罐子,开心的道:“姐姐,大罐子,那里有大罐子。”
蓝衣衣早就看到那些大罐子了,脚步走向那几个大罐子,蓝衣衣弯下身子仔细的看了看,这罐子的形状,和现代的泡菜坛子差不多,只是大小,要比现代普通的泡菜坛子大一些。而且她试着摸了下罐子的表面,表面摸上去并没有什么疙瘩,感觉甚是光滑。没想到那小瓷窑烧出来的东西,竟是这般的好。
“姑娘,你觉得这罐子怎么样?”烧瓷师傅这时走了过来,看着蓝衣衣问。
蓝衣衣直起身子,笑呵呵的道:“师傅,这罐子不错,正是我要买的,师傅你说个价,我先买一个回去。”这么大的罐子,应该一个就可以装下剩下的那些葡萄了。
烧瓷师傅摸了摸头,看了眼罐子,笑着道:“这样吧姑娘,这罐子,我算你三十文一个。”
“三十文啊,”蓝衣衣记得好像这里的猪肉价格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的,一斤猪肉,二十五文钱,只相差了五文钱而已。
但是看了看这个罐子,大小有那么大,而且做工看着也挺好的,应该是值三十文钱的。
笑了笑,豪爽的道:“好,三十文一个,就三十文一个。”
再看了看周围其他的瓷器,蓝衣衣眼尖的看到一些小罐子中间,放了几个像现代果酱瓶一样的瓶子,且瓶子上面还做了盖子。蓝衣衣眼睛一亮,赶紧走过去拿起一个看了看,这个瓶子,正是她之前想在“瓷珍阁”买的,没想到这个地方,竟然就有。
“师傅,你这个瓶子怎么卖的?”蓝衣衣一边看着手中的瓶子,一边问。
烧瓷师傅看着蓝衣衣手中的瓶子,惊讶的道:“姑娘,你要买这个吗?”
“嗯,是啊,”蓝衣衣点了点头。
“这个……姑娘这个……”其实这个是烧瓷师傅之前突发奇想时烧制的几个,还以为没人要呢,没想到现在这个小姑娘竟然要买。摸着头想了想,道:“姑娘,这个瓶子,如果你真要买的话,我就算你……算你五文钱一个吧。”
“五文钱?”蓝衣衣有些错愕,这……这也太便宜了吧,三个包子的钱都比这个贵了。
不过,人家卖的这么便宜,那是好事来着,蓝衣衣数了下脚下的瓶子,一共有六个。
看向烧瓷师傅,蓝衣衣指着脚下的瓶子道:“师傅,这六个瓶子,我全要了,”又想了想后面应该会用到更多的瓶子,咧着嘴笑了笑,又道:“师傅,麻烦你再给我烧制一些这样的瓶子,再烧……一百个好了,一百个。”
“一……一百个?”烧瓷师傅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
蓝衣衣将山娃子唤过来,让他将背上的小背篓放下来,一边往背篓里捡着瓶子,一边道:“是啊师傅,你再给我烧一百个,我过一个月之后,就来取。”这一个月里她还要忙西红柿这些事情,所以只能等一个月过后再来。
烧瓷师傅已经楞了,一百个啊,那是一百个啊,这还从来没有人,一次性买这么多瓷器的呢。
蓝衣衣将六个瓶子全捡进了山娃子的背篓里,让他试着背了一下,看能背得动之后,才去挑了一个大罐子,放进自己的背篓里。
拿出六十文银钱,蓝衣衣递给烧瓷师傅:“师傅,给,这是罐子和瓶子的钱。”
烧瓷师傅愣愣的接过递到自己面前的银钱,脑海里还在想着蓝衣衣说的一百个瓶子。
章节目录 118。没有糖
蓝衣衣想这要人家给自己再烧制一百个瓶子,应该要付些定金才对,这样,人家烧制起来也才放心,也才心里有个底。
于是又拿出一百文银钱,蓝衣衣跟烧瓷师傅说那是瓶子的定金,让他去写个合约,写好了合约之后,就将银钱给他。
烧瓷师傅没有念过书,不会认字不会写字,家里也没有其他人会写字的,听着蓝衣衣说要写合约了才能有那定金,顿时就郁闷了。
蓝衣衣看着烧瓷师傅那郁闷的样,立马说:“师傅,我来写吧,那个合约,就我来写好了。”
烧瓷师傅很是诧异,这个小姑娘,还会写字?
将信将疑的将蓝衣衣和山娃子带到外面,烧瓷师傅因为家里没有笔墨纸砚这些,便去村里离自己家比较近的安家借了笔墨纸砚。
安家的大儿子安必成是个读了书的,烧瓷师傅去他家借笔墨纸砚的时候,便一道将他请了过来。他想着就算蓝衣衣将合约写好了,自己也不会看,还是要找个识字的人去帮他看才好。
蓝衣衣当着烧瓷师傅和安必成的面将合约写好,安必成看着纸上娟秀的字体,忍不住眉头皱了皱,这小姑娘,没想到不仅会写字,还写得一手好字,这可真是……叫人好生意外。
蓝衣衣一共写了两份,安必成看了没有问题之后,便和烧瓷师傅分别在上面按了手印,然后一人拿了一份,又将一百文银钱递给烧瓷师傅后,就带着山娃子背着罐子和瓶子往赵家村赶。
烧瓷师傅在蓝衣衣走后,看着蓝衣衣给的一百文订金,脸上乐呵呵的笑了笑:“一百文啊一百文啊,这姑娘出手就是一百文啊,还从来没有人一次性给这么多的定金呢,这姑娘……出手真是大方。”
之前在院子里理菜的那个女人,突然走过来一把夺过他手上的银钱,横了他一眼道:“你真是傻得很,刚才人家问你那瓶子多少钱,你干吗不多说点,要是你多说个几文,那我们可就又要多挣几百文的银钱了,你说你这……你这真是傻得可以。”
烧瓷师傅这会儿也是悔得很,早知道,还真应该多说几文银钱的。不过,五文钱一个,也算是差不多了,毕竟那瓶子,没有多大,烧制起来也比较简单,五文钱,他也算挣了。
蓝衣衣和山娃子回到家里,蓝衣衣将背篓里的罐子用清水洗了几遍,在院子里放了会儿,等罐子里的水都晒干了后,才将簸箕里的葡萄捏了放进去,放了大半罐子的时候,就将罐子搬到了屋里,她怕待会儿装得太满了搬不动,所以装了大半就先搬进来。
歇了口气,蓝衣衣又将竹篮子里的葡萄提到屋里去装进罐子,然后等竹篮空了,又拿着竹篮到水井旁边一篮一篮的将簸箕里的葡萄提到屋里去装。
这样来来回回了两三次,总算是将罐子装得差不多了,但为了怕到时候发酵了,里面的东西溢出来,所以并没有装得太满。
将罐子装好,还剩下一点葡萄,蓝衣衣将剩下的那些葡萄,拿出来一些放到盆子里给山娃子吃,最后那点剩下的,才装进了那个小坛子里。
做好这一切,蓝衣衣又开始愁糖的事情了,这做葡萄酒是不能缺糖的,糖是葡萄重要的发酵因素。可是她翻遍了整个家里,都没有发现糖这个东西。而且听山娃子说,糖这东西很贵,比猪肉还贵,一般人家,是不会买糖的。估计整个赵家村,都找不出几户买了糖的人家。
蓝衣衣想了想,没有办法,她明天……只好再进城去一趟,去买糖回来。
章节目录 119。河边闲话
因为担心在城里遇见李新璞,所以蓝衣衣早上走得格外的早,早上寅时未到,她就出发进城了。她想着寅时前这个时候出发去,走到城里的时候,应该刚好天微微亮,天微微亮的时候,像李新璞那种官家公子哥儿,应该还没起的;或者就算起了,也还没出府。在他还没出府之前,她便先将要买的东西买了,然后尽快赶回赵家村,这样,怎么也不会同李新璞碰见了。
这样一想,便走得有些急,脚步没停一下的往前走,走了差不多两个时辰的时间,终于走到了城里。
蓝衣衣进了城,不敢歇一口气,问了街上的人在哪儿能买到糖之后,就直奔卖糖的铺子而去。
此时,万家村的村口河边。
于珍梅和李英兰还有村里的几个女人在河边洗着衣服。
李英兰看着旁边的一个女人,边洗着手中的衣服,边道:“诶,玉春姐,听说你家昨天卖了很多瓷器啊,好像什么瓶子……就卖了一百来个是吧?”
刘玉春,也就是烧瓷师傅的妻子,昨日在院子里理菜的那个女人,偏头看了眼李英兰,咧嘴笑了下道:“这消息传得还挺快的,不就卖了几个瓶子嘛,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其实一下子就有人买那么多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