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桃花依旧 >

第21章

桃花依旧-第21章

小说: 桃花依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所有人都巴巴望着他,满足感油然而起的刘小三顿时眉飞色舞,就差手舞足蹈了:“我哪知道他们吃了什么才有这熊心豹子胆,反正我刚从知府大衙那经过,就见三家村的人抬着一口棺材在那击鼓鸣冤呢;哭侯府大姑娘打死了他们家小孙儿。”
  达官权贵向来不把他么这些平头百姓放在眼里;死个把人在他们眼里根本不是个事,眼下见有人竟然敢状告侯府。刘小三只觉扬眉吐气。
  有这想法的不在少数,顿时买卖也不做了,抬脚就走。有一个人带了头,就有第二个,不一会儿呼啦啦一群人都去了。
  等他们到了府衙一看,乌压压一片都是人头,来看热闹的还真不少。毕竟平民告侯府,这事,一辈子都遇不上一茬,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大堂之上如坐针毡的知府孙正望听说百姓越聚越多,脸色阴的几乎能滴下水来。老百姓看的是热闹,他还不知道,这分明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要没人撑腰,给三家村的人十个胆子也不敢状告侯府。
  孙正望低头望一眼状纸,头疼欲裂,这份状词就不是一般人写得出来的。前脚江家大姑娘刚把人逼得滚下山坡,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后脚三家村的人就来了,一个月前出的事,突然在这个节骨眼上事发,不是洛家还能是哪家。
  城门失火殃及鱼池,一个头两个大的孙正望与焦头烂额的师爷面面相觑,不约而同露出一个似哭非笑的表情。
  “师爷可有良策?”
  师爷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证据确凿!”几乎半个村子的人都亲眼目睹了江翎月如何鞭打死者,上前求饶说情的都挨了打。
  孙正望苦笑着摇了摇头,得罪南宁侯府非他所愿,但是他若执意为了讨好南宁侯府而颠倒是非黑白,漫说这悠悠众口难堵,便是洛家那头也饶不了他。洛家上面是有人的,倘若他们把事情往上捅,自己乌纱帽难保。
  权衡片刻后,孙正望叹息:“大势所趋!侯府那管家还请师爷打发了吧!”
  师爷当即绿了脸。南宁侯府在这临安城横行无忌惯了,得脸的下人谱摆的比知府还大。
  孙正望不看师爷的脸,一本正经地清咳了两声:“来人,去侯府把江家大姑娘带来。”
  被孙正望点到的赵捕头脸色瞬间比师爷更难看。
  望着属下双双在他眼前上演变脸,孙正望不由苦笑,南宁侯府之势大可见一斑。然事到临头也由不得他退却了:“还不快去!”
  赵捕头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孙正望抱了抱拳,脚步沉重的离开,如赴刑场。
  到了南宁侯府,一行人就见侯府大门侧门皆是紧闭,赵捕头使了一人去敲门,半响都无人应答,显然,南宁侯府是不打算开这门了。
  望着正红朱漆的大门,赵捕头低头看着自己手中的文书犯了难,难道要强闯?
  府内的南宁侯夫人得知那群人还站在那不走,气得摔了骨瓷做的茶碗:“怎么,不把月儿带走他们还不罢休了!”
  丫鬟婆子霎时跪了一地,个个噤若寒蝉。
  南宁侯夫人怒气难消,发狠道:“一群刁民,明明收了好处,答应守口如瓶,竟敢出尔反尔,当初,当初就不该留他们。”
  许嬷嬷忍不住心下寒了寒,哪怕知道这只是她气急之言,那事那么多人亲眼目睹了,怎么灭口,只能重金封口。
  南宁侯夫人瞥到她神色,怒上心头,一拍桌子便要喝骂,就听丫鬟掀起帘子进来禀报:“长公主来了!”
  南宁侯夫人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这位满心满眼只有羽化登仙的的婆婆竟然来了,也不知是福是祸,南宁侯夫人心里没底。
  收敛怒色后,南宁侯夫人站起来出迎。
  文阳长公主一身褐色道袍,半白的头发用一根白玉簪挽起,其余再无一件饰物,若是在外面遇上,绝不会以为她是堂堂长公主。
  “母亲!”南宁侯夫人略有些局促。
  文阳长公主撩起眼皮看她一眼,下令:“让他们把翎月带走,不许生事!”
  南宁侯夫人脸色一白:“母亲,月儿要是进了衙门,以后她怎么见人!”
  “不让他们把人带走,你信不信过几天就有人参我们家藐视王法!为了她,你要把赔上整个侯府不成。”
  南宁侯夫人僵住了,突然急急道:“母亲,要不咱们就说是奴才做的,是奴才做的!”
  文阳长公主冷冷直视她:“一群人指证是翎月亲自动的手,此事已经闹得人尽皆知,你若一意孤行,只会闹得民怨沸腾,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你还真以为咱们家能在临安只手遮天!圣驾就在苏州府,你要等陛下亲自垂问吗?”皇帝心血来潮下了江南,如今正在苏州府拙政园内。这厢南宁侯夫人仗势欺人,那厢正好借题发挥,洛家还巴不得她犯蠢呢。
  南宁侯夫人脸上青一块红一块,惶惶然的看着文阳长公主:“母亲,那月儿,月儿以后可怎么办!”
  文阳长公主冷声道:“时至今日,你觉她还有以后。”
  南宁侯夫人瞬间褪尽了血色,哆嗦着嘴唇不敢置信的看着文阳长公主。
  文阳长公主一甩衣袖:“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说罢,她扬声:“把大姑娘带出去。”
  南宁侯夫人勃然变色,噗通一声跪在文阳长公主面前,拉着她的衣袖苦苦哀求:“母亲,您不能这样,月儿是您亲孙女啊!”
  文阳长公主拂开她的手,冷酷道:“除了孙女,我还有孙子,难道要为了她把整个家族都折了进去。要怪只怪你纵得她小小年纪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草菅人命!简直无法无天!来人,带夫人回院子,没我的命令,不许踏出半步!”说完,直接甩袖离去,
  “母亲!”南宁侯夫人痛声大叫,扑过去就想拦住文阳长公主,却被嬷嬷一把拦住,只能眼睁睁看着文阳长公主消失在眼前,南宁侯夫人眼中光亮骤然黯淡,浑身无力地瘫坐在地上,泪如雨下。南宁侯前去苏州见驾,而文阳长公主袖手旁观,她的月儿,完了!
  孙正望得知赵捕头成功带回江翎月着实松了一口气。火速审理,就怕夜长梦多,这案子证据确凿,又闹得世人皆知,圣驾就在不远之外的苏州府,他万万不敢徇私枉法,一切都按律行事。
  最终因江翎月未满十五从轻处理,加之南宁侯府交了赎金,故而江翎月挨了板子,众目睽睽之下,四十大板。
  行完刑,鲜血淋漓的江翎月立刻就被侯府下人匆匆抬走。这伤看着重,其实孙正望已是手下留情。掌刑的都是老手,虽然打得皮破血流,但骨肉不伤,但是对权贵而言,颜面之伤更甚于皮肉之苦。
  至此,事情方告一段落。消息传回洛府,有人欢喜有人愁。
  “二侄女这口气是消了,可咱们家和南宁侯府可是结下死仇了!”刚回来的二夫人叶氏忧心忡忡,眉头几乎皱成了一团。
  江翎月过分,可洛婉如也不无辜,她毁了江翎月的脸,对方能饶了她才奇了怪了!眼下好了,两家闹成这不死不休的局面,连累他们也不得安宁!简直祸害!叶氏暗暗啐了一口,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忧:“怕是那边也睁着眼打算找咱们家的短处,防得了一时防不了一世,四弟妹,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坐在她对面的施氏漫不经心的划了划茶盖:“到咱们家这份上了,还缺死敌吗?江家都把咱们家的脸扔地上踩了,咱们家要是息事宁人,外人还不当我们是软柿子,以后谁都敢上来捏一把!再说了,身正不怕影子歪,怕他作甚!”侯府的确势大,但是他们洛家也不是破落户。
  你丈夫出息,娘家显赫,又在山东生活是不怕。可她家老爷正打算从南疆那不毛之地调回江南,怎么能不怕。
  叶氏腹谤,她说这话倒不是打算和侯府服软,她没这么天真。她就是想拉着施氏同仇敌忾,她们可不都是被洛婉如连累的。哪想被她噎了一句,差点就连施氏一块仇了。
  噎的难受的叶氏拿帕子按了按嘴角掩饰眼中不忿。
  话不投机半句多,施氏站了起来:“二嫂在这慢慢赏景,我想起一桩事要和婉兮商议,先行一步。”
  闻言,叶氏差点撕碎了帕子,一颗心拧巴都能滴醋了。何氏要照顾女儿,吴氏还在家庙里,这家是洛婉兮管着,等施氏到了,洛老夫人就让施氏帮把手,分家在即,事儿不少,各项器具清点就是个大工程。自己这个二媳妇回来了,老夫人却没叫她沾手。分明是防着她,就怕她知道了家底,分家的时候闹。嫡出一脉得势,她们庶出的哪里敢折腾,老夫人也太小心了!
  施氏倒不是诓叶氏,只是非叶氏所想的家务事。
  陶然居内的洛婉兮笑盈盈地迎了出来:“四婶怎么来了,有事吩咐人传我一声便是。”
  施氏携了她的手道:“这次回来都没来你这园子瞧瞧便来看看,”环视一圈,佳木葱茏,假山怪石,碧绿清泉蜿蜒而过,相映成趣,廊下画眉鸟儿啼声婉转:“你这可真是神仙地了,我早该来的。”
  洛婉兮亲手递了一杯茶给施氏:“四婶就别取笑我了。”
  施氏接过茶杯,佯怒:“我这分明是夸你呢,你这丫头不识好歹!”她和三夫人李氏乃闺中密友,后经她牵线嫁了洛四老爷成了妯娌,两人感情就更好了,自小便十分疼爱三房姐弟。尤其是洛婉兮,因为施氏只养了三个儿子,十分稀罕女儿。当年李氏故去后,施氏是想把洛婉兮和洛邺接到自己身边养的,因洛老夫人舍不得才没成。
  “那侄女就谢过您了。”洛婉兮无奈一笑,把果盘往施氏这边推了推:“刚从井里拿上来的西瓜,冰爽甘甜,四婶尝尝。”
  “瞧瞧我没说错吧,我早该来的。”施氏用银签插了一块西瓜调笑:“沙瓤,怪不得这么甜。”又状似不经意般问:“江家那官司结了,你听说了吗?”
  洛婉兮抬头一笑:“这么大的事,自然听说了!”
  施氏便道:“她这也是咎由自取!”堂堂侯府千金大庭广众之下被施以杖刑,江翎月是再没脸见人了。她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然其他人?
  洛婉兮应了一声,看着欲言又止的施氏笑道:“四婶在担心什么,我都明白!祖母都跟我说了。”
  施氏愣了下:“你祖母都和你说了。”
  洛婉兮轻轻一笑:“都说了,我知道祖母都是为了我好!”洛老夫人不想她和大房结仇,整日活在防备之中。于是借此事为化干戈为玉帛的契机,所以何氏的惩罚不了了之,待洛婉如好了,她就会回京。至于洛婉如,只要她改了性子,也能从家庙里出来。
  “说白了,还是我无能呢!”
  这句话极轻极轻,轻的施氏若不是正全神贯注看着她就会错过。
  施氏心下又酸又麻,无言以对,只能定定看着她,昳丽精致的面庞上无悲亦无喜。


第三十六章 
  一阵凉风习习拂过,清澈广阔的湖面上荡起层层涟漪,湖中荷花摇曳生姿;暗香飘动;如此美景却无人欣赏。
  林荫匝地小岛上的诸位文武大臣,皆是聚精会神的看着陷入回忆之中的皇帝。
  当今圣上四十有六,须发皆白;瘦骨嶙峋。被景泰帝囚禁的那七年熬垮了他的身子,以至于他一复辟便近乎走火入魔的求仙问道;就是为了多活几年,不过显然,收效甚微。
  “亮程的外孙!”皇帝无限感慨的叹息一声;目露追忆。杨华;字亮程,曾为吏部尚书,后因主张迎他回朝而被景泰帝抄了满门。
  现任户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的杨炳义也是一脸的感慨,摇头叹息:“这孩子也是可怜;打出生就没了娘,亮程走后没多久又不慎坠马;摔断了腿。”
  亮程走后没多久又不慎坠马!
  准确无误抓到杨炳义口中重点的皇帝浑浊的眼底倏尔划过一道精光;抬眼找到了人群之中的南宁侯。可真巧啊!
  南宁侯眼皮微微一跳,神情自若道:“臣长子自从外家罹难便性情大变,遂臣送他去别庄休养,万不想这孩子骑马散心时不慎坠马,臣遍请名医都治不好他的腿。故而他性子沉郁,不喜见人。”说着面上浮出痛惜之色。
  在天顺帝复辟之后,他就担心这个问题,尤其是和杨华交好的杨炳义官复原位之后。然已成事实,无可更改,他原想把江枞阳从别庄接回侯府描补一二,不想妻儿反应激烈,家无宁日,不胜其扰之下他只能把江枞阳又送了回去,默许妻子将他养废,却不能伤及性命。
  “那就让御医去瞧瞧可有挽救的机会,也是朕对亮程的一份心意。”皇帝颇有些愧疚,杨华一门灭族,连族中稚儿都没逃过一劫,眼下就剩下这么一个外孙了,可自己却从没想起过。
  “陛下仁慈。”众臣不约而同的恭维。
  杨炳义诚惶诚恐道:“臣该死,忘记禀报陛下,江枞阳腿疾已经痊愈。”
  南宁侯悚然一惊,险些维持不住脸上的镇定,转头盯着杨炳义。
  心情愉悦的杨炳义道:“臣昨儿出门正偶遇他,陛下可知,他生的像极了亮程,臣一见之下大为惊奇,忍不住上前攀谈,才得知他竟是亮程外孙。一问之下方得知,他的腿疾在月前彻底恢复,马上就是南宁侯生辰,遂他悄悄前来,便是为了在生辰当天给侯爷一个惊喜。”
  对南宁侯府家事略有耳闻觑着南宁侯的脸,心想,该是惊吓吧!
  “这倒是个孝顺的,”皇帝笑着说了一句:“既然人在苏州,那就让朕瞧瞧,是否真的像亮程?”
  杨炳义便道:“他住在城内的蓝云客栈内!”
  当下,便有宫人离开。
  蓝云客栈离着拙政园不远,不一会儿,人就到了。
  但见他面如冠玉,剑眉星目,目光灼灼,走在这样的场合依旧神情从容,步履稳健,觐见皇帝时声音四平八稳,不少人纷纷高看了他几分。
  再看南宁侯的视线就掺杂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被这么多人用意味不明的目光扫视的南宁侯脸皮不由自主地抽了抽,马上又变成激动,双目之中缓缓溢出水光,仿若一个喜极而泣的慈父。
  皇帝也有些激动,盯着江枞阳连连道:“像,与亮程年轻时有五分像!”皇帝情不自禁想起当年,杨华从小小的太子洗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辅臣。彼时他意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