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日常-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祚与身边人略一商议; 觉得此计倒还可行; 便让十个士兵压着王二麻子回胡家岭匪寨,名为报信; 实为探路,又派出十余骑兵四散寻找裕亲王救兵;只待大军一到便剿了这伙马匪; 夺回军粮。
星禪还拉过为首的亲兵嘱咐一番:“小心是诈,刀架在这人脖子上别松。路上若有陷阱,就地斩杀。”
大大出乎清军众人意料的是,这一路顺利得出乎意料。王二麻子一点想要逃跑的意思都没有; 连路都没绕; 直截了当地把他们带到了山寨前。那匪首闽大头居然也爽快地应约,只带了二十来个随从,轻装简行; 就来到了清军众人面前。
闽大头是个三十来岁的精壮汉子,在清军众人的注视下,神色自若地往胤祚面前坐了,寒喧起来。
“费扬古将军身子可还好?当年将军在西北的德政……”闽大头纵横西北边疆多年; 原是有些见识本事在身上的,一番试探的话说得弯弯绕绕; 愣是让人摸不清他单刀赴会所求为何。
胤祚跟这样的老油条对上,不禁后背微湿; 几乎没露了马脚。好在他先前机智地捡了熟人的马甲来披。闽大头吃亏在身处边疆,信息不畅,听他对乌拉那拉家的人如数家珍,连费扬古喜欢喝凉洲花雕这样的事也知道,便信了七八成。
试探了两三轮,闽大头终于忍不住拍着膝盖长叹,恶狠狠地说:“当年罗刹国肆虐边境,杀我全家二十余口,全村仅余我与王二兄弟三人。灭族之恨不共戴天。准噶尔可汗既然勾结罗刹国,那就是闽某的仇人了!大清皇帝亲自来剿,我愿鼎力相助。可惜,小公子年幼了些,将军又不在军中……”
这就是嫌弃胤祚这张“富昌”的皮年幼位卑,在康熙面前说不上话了。这番大义凛然的话听得清军众人面皮抽搐,感情你鼎力相助的方式就是抢了我们的粮草?星禪不忿道:“大当家有话直说,我等身负皇命,比不得你们自在无拘。”
“诶,别急嘛。来人啊,退后十步。”胤祚装出一副推心置腹的模样。闽大头知道重头戏来了,也赶忙遣退左右,只留王二麻子在身边。
胤祚掰扯道:“我固然位卑言轻,可我……妹妹嫁给了当今皇四子做嫡福晋。若是大当家的言之有物,想来四爷也乐得领这引荐之功。”
闽大头眼中精光一闪,脸上终于浮现出犹豫挣扎的表情。
星禪正在心底为胤祚这份机变赞叹不已,皇帝的儿子果然都不同凡响,就是冒充人家说得也像真的一样。
闽大头犹豫良久,终于忍不住从怀中掏出一卷羊皮地图,双手高高举过头顶:“底下兄弟们糊涂,截了贵军的粮草,闽某已将为首之人斩杀,其余人等绑了关在地牢里。如今我愿将所有粮草如数奉还,并且献上西北地图。只求放兄弟们一条生路,我以父母之灵起誓,从此之后再不踏入大清领土。”
星禪接了那图一看,大致的地形、路线和水源与清军所用之图别无二致,甚至更为细致,果然是在当地经营多年的势力。他合了图,微微点头示意。
胤祚的脸色反而更加凝重。闽大头承认了盗粮一事,可他是怎么从茫茫草原上准确得知清军行动路线,并且从精锐的正规军队手里劫走粮食的呢?
他正欲细问,远处突然传来几声枪响,正是清军制式火1器的声音并无数战马嘶吼、马蹄踏地的声音。看来是裕亲王的援军到了,人数还不少。原本恭恭垂首等着胤祚吩咐的闽大头听到这个声音,突然面露凶色,毫无痕迹地蹬地暴起。一双铁钳一般的大手,直直向胤祚的脖子抓来。
好在星禪早防着他这一手了,准确地出脚踹在他手腕关节处,抱着胤祚往地上一滚。“砰砰——”身后的亲兵直接端枪射击,暂时逼退了闽王二人。双方顿时刀来剑往,扭打在一起。
二百亲兵将二十来个土匪围在中间,眼见要成瓮中捉鳖之态。周围却漫山遍野涌出无数服色杂乱的人,好似都是土匪,这些人冲破了包围圈,却并不急于杀敌。为首之人反而焦急地拉着闽大头:“大哥,不好了!鞑子来了后援军队,少说有两三千人马,还带着火铳!真他娘的邪了门了,皇帝老儿在这里不成?”
原来闽大头表面上只带了二十个亲卫,显得自己很有诚意,实则将山寨八百多人全埋伏在了四周的山上。原以为谈判不成,也能抓个人质在手上,叫清军投鼠忌器。
谁曾想,对方竟然来了三千人马的援军,这是什么规格?康熙皇帝上次亲征因病回銮,当时身边护卫的,也就只有三千铁骑。
闽大头顿时瞪圆了眼睛,隔着人群对胤祚怒目而视。他娘的,费扬古的儿子要能有这待遇,他闽字就倒过来写!
胤祚也被这支援的阵势吓了一跳,不过他担心的是来了这么多人,肯定惊动皇阿玛了,这下可糟糕了。等清军将士到了跟前,远远地看到飘扬的红底黄龙旗,他更是自觉大祸临头——来人是正红旗下属火器营的士兵——四哥的人,又来得这么快,胤祚隐隐有了不好的猜测。
果然那些士兵见了他纷纷下马跪地,大喊“找到六爷了”。胤禛打马飞奔而至,猛地勒马顿足,见他胳膊腿儿都完好,陡然沉了脸色,背后升起一股煞气。
空气好像突然凝固了,护在胤祚周围的亲兵齐刷刷后退一步,留他一个人暴露在哥哥锐利如刀、寒冷似冰的目光中。
胤禛稍缓了一下发现马匪设伏时骤然加速的心跳,翻身下马。胤祚本来嬉皮笑脸地上去扶他,想要撒撒娇蒙混过去,凑近了才发现他额头上通红一片,隐约可见血痕。
调动三千人的兵马,即便胤禛身为一营主将也做不了这个主,肯定是求了康熙才能亲自带人出来。思及此处,胤祚顿时后悔得无以复加,收了蒙混过关的心思,老老实实往他身前跪了,低声唤他:“四哥……”
胤禛咬牙切齿,却不知该如何出言教训他。正在此时,那边的战斗已经结束,亲兵擒了闽大头和王二麻子,捆成个粽子模样,往兄弟二人面前一送:“四爷,如何处置这匪首?”
闽大头冷哼一声,梗着脖子没有求饶。
王二麻子却不甘就死,冲着胤祚破口大骂:“好你个乌拉那拉富昌!球囊的,竟然跟你妹夫里应外合蒙骗你爷爷我!无耻小人,下辈子做王八去吧!”
胤禛满腔怒火都被这诡异的亲戚关系搅乱了,他皱眉看向胤祚,冷冷地重复:“妹夫?”
第124章
一场正规八旗铁骑对阵土匪胡子的轻松战斗; 很快告一段落。从高空俯瞰,可见原野上正红旗的士兵像密密麻麻的工蚁一般; 正在飞快地打扫战场。
胤禛的人带来了中军大营的最新情报; 胤祚这才知道; 原来被昨晚突变的糟糕气候坑了的不止他一个人。
“皇上原令三路大军汇合于土拉,然而昨日下晌西路董鄂将军来信称西路军为风雪所阻; 无法顺利会师。东路军虽然按时来了,可他们缺兵少粮; 又遭遇狂风两昼夜,只有大阿哥和孙思成将军带着两千精壮士兵赶到了。”
“及至今晨,又有消息称,噶尔丹已秘密南下; 往科尔沁沙律亲王的领地迂回包抄; 准备一举截断我军粮道。皇上命大阿哥将功折罪,带兵追击,务必与西路军围而歼之。”
胤祚没想到他离营才两天两夜而已; 战局已经发生了如此不利的变化。这个时候,还让皇阿玛为他分神;众人都在抢着西进,以求头功,四哥却带兵反身回来找他。胤祚揉了揉鼻子; 跟上去帮着处理军务。
然而他们的霉运仍在持续——天空中阴云汇聚,光线突然昏暗; 呼啸的朔风卷起碎石子儿拍过来。耳边只听得朔风呼啸,战马嘶鸣; 却死活睁不开眼睛。
一众亲兵站成一个圈护了两位主子在中间,好歹挡住了那阵妖风。这时,天上却突然下起雹子来,先是黄豆大小的冰渣子,后来逐渐变为拇指大的冰坨,铺天盖地砸得人头脸生疼。
众人忙护了两位阿哥往山包上的一个石洞里去。胤禛顺着陡峭的山路往上走,罕见地脚下一滑,还好扶住了山崖上凸出的石块。胤祚上去搀他,却摸到他指尖冰凉,心里一惊,忙抖开披风罩在哥哥头上,护着他躲进了山洞。
一众亲兵架柴点火,又用油布毡毯挡住了洞口的风。洞里渐渐暖和起来,众人这才感觉僵硬的四肢渐渐舒展。
胤禛裹紧了披风站在山洞口往下眺望,见各队士兵化整为零各自寻找地方隐蔽,神情凝重至极。
皇阿玛倾举国之力,集结二十万大军来剿,先丢失军粮,而后遇上这样的天气。莫不是老天震怒,漠北蒙古之地冥冥之中注定不属于大清吗?
可是蒙古到京师距离不过千余里,途中多为一马平川的平原与高原地形,并无多少关隘可守。准噶尔一旦成了气候,铁骑疾驰而下,只需七个昼夜便可威胁京师!太1祖皇帝起兵于苦寒之地而得天下,噶尔丹未尝没有效仿满清灭明之心。
心腹之地,岂容这等狼子野心之人纵横?
胤禛想着脸上涌上热潮,仰头凝望外头浑浊苍茫的天空,颓然长叹。洞口风大,一众侍卫不敢来劝,都拿眼睛看着胤祚。
胤祚上前拉他,却听他低声懊恼道:“上次皇阿玛在莫伦大败噶尔丹,杀其部众五万余人。双方早已成了不死不休的仇人。如果放任准部游荡在草原上,一二代之后又恢复元气,必然谋划复仇。我们的子孙岂不是要世世代代为其所困,年年岁岁枕戈待旦?”
他说到动情之处,猛地挥拳砸在石壁上,指节上登时见红。他自昨夜得知胤祚未归起,连夜疾驰至中军大营,向康熙请兵,又悬了一路的心,吃了一肚子的冷风,早就支撑不住。此刻情绪激动之下,脸庞涌上不健康的潮红,附身咳嗽起来。
众人不由分说地上前扶了他。胤祚命人往厚厚的干草堆上垫了狼皮披风,按了他在火堆前坐好,命人烧水熬汤,解了他身上被冰渣子润湿的衣裳,扯过毡毯盖严实了。
眼见一切妥帖,胤祚才看着他火光下轮廓分明的消瘦侧脸,心里涌上些微妙的情绪,有敬佩也有些隐隐的抽痛。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们兄弟中。论才华,文武兼修的人有之,精于谋略的人有之,长袖善舞的人又有之。可这忧国忧民的傻子,倒还真是绝无仅有。
毕竟,这天下是皇阿玛的,也是太子的。他们不过是为臣的,做好份内的差事上不负皇阿玛天恩,下不负万民供养也就罢了。忧国忧民,那是太子的专利。四哥这性子思虑太多,生生熬垮了身体不说,指不定还会惹祸上身。
思及此处,胤祚顿感忧虑不详,奉了热茶在他面前,低声说:“四哥,我知道你有大志,弟弟钦佩不已。然而骨肉精血都是父母给的,有时候你也该为额娘想想。咱们生为男儿,进可以立于庙堂之上,退可以泛舟四海五湖。可额娘哪儿都去不了,关在紫禁城一辈子,她有的就只是咱们兄妹几个罢了。”
胤禛万没想到弟弟能够说出这番话,倒对他刮目相看,低声笑道:“反了天了,你倒教训起我来……咳咳咳。”
“瞧瞧吧,你是长兄,却不能以身作则,带头作践自己,当然是我教训你。”胤祚得意地抖机灵。
“你怎知我不是为额娘打算?”胤禛拔高了声音挑眉看他,复又低声道,“老十的额娘去了,贵妃的位置不可能一直空着……”
胤祚悚然一惊。这时星禪突然进来说:“二位爷,前方战报,隆科多大人带领正红旗追击噶尔丹,于今日午时发现其踪迹,皇上已经下令挥师南下。”
“知道了,回复皇阿玛,我已寻回六弟,正在追查军粮线索,不日将归。”
星禪领命而去。
“四哥……”胤祚不由有些讪讪。胤禛把正红旗打理得井井有条,却因为回来救他,叫隆科多捡了个便宜。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军功啊!胤禛要是能够正面对敌,不说生擒噶尔丹,只要维持不败,都算是大功一件。凭借这份功劳,他将来封爵、分旗、收门人都极大占优。
胤禛却没太当回事,功劳爵禄都是身外之物,哪有手足兄弟重要?况且他算是看出来了,两黄旗虽然名义上尊贵无比,但实际上只忠于皇帝一人,五弟七弟名为主将实际就是个摆设。额娘当真料事如神,正红旗当真是个磨砺人的好地方。他能有主管一营的经验已经算走运了。
况且以前都是他屡次三番连累胤祚,心内积蓄颇多歉疚。偶尔被弟弟拖累一次,他竟然觉得心里反而松快了些。
见胤祚闷闷不乐地蹲在他身前,垂着眼睛焉巴巴的模样,跟淘气砸碎了东西的小吉祥奇怪同步。他突然起了逗弄之心,突然叹道:“说来起来你也娶了福晋,马上又要分府。日后住得远了,里头老婆儿子一屋子,外头奴才门人一屋子,只怕难得见面了。”
胤祚正被愧疚忧伤的背景色笼罩,闻言立刻拍着胸脯保证:“这有什么为难的?都是皇城根儿下,住哪儿不是住?哥你放心,回去我就跟皇伯父商量,把咱们俩的王府修在一块儿。将来皇阿玛再举兵,这追击之功,我一定设法还你!”
前几句话胤禛听着还算顺耳,在心内满意地点头。唯有这最后一句,却听得他心里不爽:“乌鸦嘴!谁要你还战功了?我只盼着皇阿玛一战定乾坤,天下从此太太平平的,百姓再不受征战之苦。咱们安安稳稳地待在紫禁城里,一家子聚在一起吃额娘做的立春菜,给多大功劳都不换。”
“是啊,往年这个时候,额娘一定在叫人和面,拿大蒜、小蒜、生菜、芦苇、芥辛捣碎了做五辛盘了,还要切了水萝卜咬春,还有薄饼、片儿饽饽。对了对了!还有片得薄薄的羊肚烫了做成春盘面。。。。。。”
说到吃,胤祚不由露出怀念的目光,张嘴就来了一大通,声音不由自主地拔高。
周围的侍卫听见了,纷纷露出善意的笑容。
胤祚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外头烽火连天铁马冰河。四哥手上握着一营七八千士卒的性命呢,他扯着人家说吃春菜,似乎挺没志气的。他不由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看向四哥。
胤禛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