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穿之德妃日常 >

第47章

清穿之德妃日常-第47章

小说: 清穿之德妃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现在就要玩!”胤禟瘪瘪嘴。可这事是康熙的意思,就是闹到宜妃那里,也不会为了一个玩具专门去找皇帝求情。
  小太监刘宝儿就给他出主意:“九爷,要不咱们找五爷讨去?”
  虽然是同一个娘生的,但是胤祺胤禟年龄差距太大又没有养在一起,兄弟情分相当一般。胤禟不由嘟嘴:“五哥整日忙着上学,哪有那个功夫?”
  刘宝儿眼珠子一转,突然拍手道:“诶,那咱们找八爷去。皇上给了八爷一旬的假修养,他又是最好说话不过的。”
  胤禟眼前一亮,拍手叫好:“咱们现在就去澹宁居。”
  青铜博山炉燃着瞭瞭香烟,温僖捧着杯茶坐在棋盘前,有一搭没一搭地拨弄着手上的白玉棋子,等着绣瑜落子。
  这一盘绣瑜挣扎了半个多时辰,最终还是被杀得丢盔弃甲,丢了棋子说:“不行了,娘娘棋高一着。我还是改日再来请教吧。”
  温僖笑道:“你学得已经够快了。胸中有丘壑的人,学围棋总是容易的。本宫尚有一事想要请教德妹妹,这还不到万寿节,怎么有人突然唱起《灵芝庆寿》来了。”
  《灵芝庆寿》第一折 里有“兄友弟恭”等语。温僖是看出她故意设计令老九接近八阿哥,却不知这背后的意图。
  绣瑜笑道:“娘娘精通骑射,不知可曾了解野狼的习性。”
  “野狼?”
  “野狼夏天独自狩猎,冬天则相熟的几匹狼集结成群。然而一群狼里,只能有一只头狼。其余的只能服从听命于他。”
  温僖仍是不解:“何以见得那头狼一定是八阿哥呢?”
  以这时宫里人的眼光来看,八阿哥的身份在诸皇子中最低,将来只怕连个郡王爵位也不一定能拿到。他跟老九走得近,怎么看也是他讨好辅佐胤禟,以求宜妃庇护啊。
  唯有绣瑜知道,人家八阿哥身上,是真有着传说中的人格魅力。愣是能让两个出身仅次于太子的兄弟放弃争储的念头,一心一意地辅佐他。这个操作就连绣瑜都不敢想象。
  不过那都是老九老十进学之后,三人朝夕相处的结果了。现在胤禟胤虽然也挺喜欢八哥,可三人分开住着,只有过节聚会才能见面,表现并不明显。八阿哥还是根不起眼的小草,绣瑜干脆帮他提前这个进程,有了胤禟这个喜欢告状、敢动鞭子的小霸王跟在他身边,至少奴才们不敢再明着欺负他。
  况且从小相处,感情自然会更深一些。现在宜妃以为太子地位稳固,由着儿子们玩闹不上进。等到将来争储的机会摆在她面前的时候,含在嘴里捧在手里、金凤凰一般养大的儿子,却心甘情愿为贱奴之子效犬马之力。
  绣瑜每每想到宜妃的表情,就忍不住笑。
  但贵妃却跟她关系不错。老九老十辅佐八阿哥,是兄弟情深。可站在贵妃的立场上,肯定是不乐意的。故而今天绣瑜借机隐晦地提醒她:“人穷则思变,变则通。老九的性子单纯直爽,八阿哥却不得不多想些。”
  贵妃拨弄棋子的手顿了一下。老九的性子单纯,老十又何尝不是呢?她就这么一个儿子,虽然盼着他有出息,但是也总舍不得严加管教。
  老十每每闹着要出去跟八哥玩,她想着八阿哥出身低,不比其他阿哥们金贵,就是磕了绊了,出点小事,也容易糊弄过去,因此往往不加阻拦。
  今儿德妃的话提醒了她,正是因为出身低,算计反而更多。自家横行霸道惯了的傻儿子,真论心计本事,哪里比得过夹缝中求生的老八?
  “娘娘吩咐打的那个紫檀木海棠春睡透雕炕屏,已经得了。冬日里戴的翡翠凤凰展翅钿子和赤金头面,也按时交上来。奴婢细细称了,我们送去十两金子,这头面正好九两九钱分毫不差,连上头嵌的东珠也浑圆又大个。还有您要的青花瓷美人耸肩瓶。。。。。。”
  翠儿捧着账册子,说了五六样宜妃宫里叫造办处单做的东西,无一不是妥当齐全又准时,连以往打首饰时造办处暗中克扣的火耗都免了。
  宜妃不由更加心烦意乱。德妃从做答应的时候起,一路跟她斗到现在,不过是碍于谁也动不了谁,才能勉强互相容忍。四月十一那天晚上,她听说五阿哥又跟老四混到一起去了,连忙出来寻。结果走到丁香堤下的柳树林子边的时候,恰好撞见老四老六甩开侍卫往这边来。
  她当时想到德妃即将临盆,心里突然起了浑水摸鱼的主意,熄了灯,使了心腹太监悄悄跟过去。结果也是老天助她,两个阿哥站到了水边,老四还推了老六一把。那太监跟上动手,侍卫们忙着救人,她就带着人绕了个圈子从长堤另一侧走,还恰好碰上康熙,真是天衣无缝。
  可惜乌雅氏这个女人真是有着一股韧劲,不仅顺利产女,还把这事按下不提。宜妃虽然不惧她,但仍不禁提心吊胆。
  头两个月,她以为德妃忙着照顾新生的女儿。后两个月她以为德妃忙着争夺宫权。可这都九月末,皇帝都准备起驾回紫禁城过冬了,造办处进上来的东西还是一点儿毛病挑不出来,乌雅氏怎么就这么沉得住气呢?
  翠儿疑惑地说:“娘娘,若说有什么跟以前不一样的,就是德妃叫造办处停了给小阿哥们的二十多样童玩。自咱们九阿哥以下的都没有。”
  童玩?她推胤祚入水,德妃的报复就是没收了她儿子的玩具?宜妃差点要笑出声来了:“你这丫头,这个时候还说这些不正经的话逗本宫笑。她不过是在皇上面前卖弄,显得自己贤惠细心罢了。”
  “可九阿哥最近经常为着这个去八阿哥院子里玩,奴婢担心有诈。”
  有诈?宜妃开始仔细思考惠妃德妃联手的可能性,不等她想出个结果来。突然有太监进来回禀:“娘娘,惠主子去春晖堂给皇太后请罪了。”
  宜妃幸灾乐祸地问:“大阿哥又做什么混账事了?”
  “不是为着大阿哥,而是为着八阿哥。上午皇上带着众位阿哥、大臣们坐船游湖,结果突然变天儿了,就到湖心亭避雨。其他皇子身边的人都备有厚重的羽缎斗篷、狐皮大氅,唯有八爷的奴才拿出来的是锦边弹墨的薄缎子披风。被咱们九爷见了,嚷了出来。”
  “皇上嘴上没说什么,转头就换了八爷身边的大宫女和总管太监。这事又被皇太后知道了,太后娘娘责怪惠主子为母不慈呢。”
  翠儿灵机一动:“娘娘,会不会德妃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让咱们替八阿哥打抱不平,得罪惠妃。”
  想通了这一茬,宜妃气定神闲地笑了:“她是个软骨头,本宫可不怕惠妃。”那拉氏一味纵着大阿哥跟太子要强。宜妃深谙康熙的心思,太子继位是铁板钉钉的事。那拉氏母子将来只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得罪了也就得罪了,何足为惧?
  倒是八阿哥是个可怜的,偏偏得了这么个养母,没有得她一日济,日后反而要受连累。宜妃想着不由叹息:“老九做得对,日后咱们宫里多顾着些八阿哥。他好歹是个皇子,年纪又大些,依着皇上性格将来不会太差。若是用好了,也是一份助力。”


第64章 
  康熙二十五年的第一场大雪如期而至; 与之一起降临人间的,还有永寿宫呱呱坠地的十三阿哥。
  十月初一; 康熙正带着皇子们巡视京畿。这一年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康熙受了万民伞,吃了百姓家里新收的杂粮制成的“五谷丰登粥”。返程时天降瑞雪; 他又得了龙纹碑上再添新纹的大好消息,自然喜不自禁。
  腊月将至; 皇帝心情又好,整个紫禁城顿时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虽然一片银装素裹,也掩盖不住脂光粉艳的富贵风流之气。
  永和宫里,绣瑜去了永寿宫看望新生的十三阿哥; 来请安的胤禛兄弟只好坐在炕上候着。胤祚在陪九儿下围棋; 兄妹俩约定输了贴纸条。
  岂料九儿在这上面竟然是有些天赋的,胤祚这个半吊子凭着年纪长套路深,先赢了小妹两盘。等九儿熟悉他的下法; 第三盘下到一半,竟然陷入四面楚歌之地,连连败退。胤禛在旁边看得起了劲,推推他:“我来。”
  胤祚赶紧退座让贤; 九儿却不依了:“四哥输了也叫我贴纸条吗?”
  胤祚磨牙:“小丫头片子尾巴要翘到天上去了,四哥快教训她一下。”
  胤禛却拒绝跟弟弟同仇敌忾:“我若输了; 那把‘断崖’就送给你了,还帮你摁住六哥叫你贴; 怎么样?”
  “断崖”是唐代传下来的古琴,琴长六尺,通身雕刻奇峻的高山深谷。原名“远崖”,南宋末年琴尾浮雕为战火所焚,后世更名“断崖”。
  胤禛幼年学过一段时间的古琴,这琴是皇贵妃留给他的遗物。三阿哥垂涎很久了,许了一幅展子虔的《仙山阁楼图》真迹跟他换,胤禛也没答应。
  胤祚不由目瞪口呆:“断崖都拿出来了,何苦还要再搭上我?”
  九儿赶紧一口答应:“好!”
  兄妹俩坐定再下。胤禛的棋力当然是要高于妹妹的,但是架不住先前胤祚的黑棋已经被九儿套住。他几番辗转腾挪,虽然博出一线生机,但是却始终摆脱不了白棋的围堵。
  加之,他棋风平实,都是棋谱上钻研出来的套路下法。九儿却属于典型的天赋型选手,落子看起来没什么章法,但嗅觉灵敏,直觉很准。胤禛几次想给妹妹下套,都被她下意识地躲过。
  兄妹俩足足下了半个时辰,直到外头太监通报“皇上驾到”才意犹未尽地停下来。
  “皇阿玛吉祥。”
  “起来吧。”康熙在炕上坐定,只略瞥了一眼那棋盘就愣住了,然后怀疑地上下打量胤祚,“你在跟你四哥对弈?”
  胤祚悲愤地吸了口气:“皇阿玛取笑儿子了,执白之人乃是九妹。”
  康熙听了他们的赌注不由哈哈大笑:“老四,你的琴看来是要换主人了。”
  胤禛拱手承认:“九妹天赋异禀,是儿子大意了。”
  康熙微微点头:“棋之一道,天赋更重于努力,七岁不成国手,终身无望。以年纪来判断对手,许下重注,确实是你的不对。”
  那边九儿跟胤祚已经笑嘻嘻地闹开了。胤祚嚷着不依,讨要自己赢那两局的赌注。九儿捂了脸躲开不叫他贴。两人正闹着,九儿一个不妨,迎头撞上绣瑜卧房里的水银穿衣镜。
  “哎呀。”兄妹俩一起跌坐在地,胤祚却发现,原来那镜子悄悄向旁边滑开了一点,露出里头的暗格来。
  胤祚回头见皇阿玛还在跟四哥交流围棋之术,就悄悄把那镜子扒开一道缝,探头进去打量。
  里头竟然是满满的书。
  胤祚随手抽了一本,却是一本再普通不过的《礼记》。这样的书有什么必要藏起来?他正疑惑,随手一捻那书页,却发现封皮比普通的书厚了很多。
  呵,暗藏玄机啊!
  胤祚用手指挑开浆糊粘贴的封皮,果然发现是两层,上面那层封皮去掉后,这本被珍藏密敛的书终于露出了它的真容。
  “《西游记》?”胤祚好奇地念着。
  “六哥?”九儿小声喊他。
  “嘘!”胤祚赶紧合上水银镜子,把那本书卷了藏在衣袖里。冬天衣裳厚实,外面竟看不出来一点痕迹。胤祚满意地拍拍手,开始贿赂妹妹:“九儿,你可想跟着六哥出宫去玩?”
  绣瑜在永寿宫听到小桂子传话说皇上来了,忙将手上的五福捧寿荷包系在摇车上,向贵妃告辞,往永和宫来。
  果然院子里停着全套的仪仗,正殿灯火熹微,静悄悄的不闻一点儿动静。绣瑜缓步迈过门槛,梁九功上前轻声在她耳边说:“娘娘,皇上跟阿哥们说了一会子话,现在睡着了。”
  绣瑜一望,果然看见康熙坐在东间的炕上,侧头倚在靠枕上熟睡,膝上还摊着本书。
  她压低声音:“怎么不叫醒皇上,挪到床上去睡?”
  “最近山西雪灾,糟蹋了好几处民生,皇上忙着安排赈灾,已经好久没休息好了。奴才们就没敢叫。”
  不仅如此,绣瑜还知道索额图跟明珠一党的人为赈灾的问题,在朝堂上吵闹不休。朝堂上的争斗对应着畅春园里大阿哥跟太子闹的那一场,恐怕才是康熙心累的根本原因。
  已经是腊月了,民间在地主家做苦力的长工都已经返乡过年了,皇帝却没假可休。绣瑜在心底同情了他一秒。
  “那也不能这样睡啊,成什么样子?”她带着宫女缓步上前,轻轻替康熙除了靴帽,松了腰带。接过薄毯盖在他身上的时候,绣瑜突然发现他眉心攥起,额上皮肉松弛,已经生了浅浅的抬头纹。
  她心里滋味莫辩,片刻才起身吩咐道:“熄灯,小厨房别熄火,做两样宵夜以备皇上夜里传膳。”
  众人都低头不语,恍若未闻。
  绣瑜不由诧异,却被人从后面拖住了手,身后传来一声轻笑:“你年轻的时候是个傲气的,如今年纪大了,倒贤惠体贴起来了。”
  一众奴才见状,哪还有不懂的?赶紧退了下去。
  年纪大了?呵呵。
  绣瑜顿时觉得自己的一片好心都喂了狗,手帕拧成一团,在心底暴打某个不会说话的皇帝。
  “臣妾年纪大了,皇上倒是越活越年轻,装睡拿人开心,如今老六都不会做这样的事了。”
  康熙笑着起身,揽了她在身边坐着:“原是夸你的话,非要这样多心。朕比你还长七岁,你老了,朕只会更老。”
  绣瑜没好气地说:“您可不能服老,康熙二十七年大选,偏远之地的备选秀女都已经在路上了呢。”
  康熙大笑:“这话怎么有点酸呢?后年大选,老三老四都要有福晋了,朕怎能不服老?”
  绣瑜大惊:“后年老四才十一岁。”
  “妇人之见,指婚而已,老二老三的婚事办下来,怎么也得二三年才能轮到他。”康熙不以为然,片刻又长叹,“等太子成了婚,朕也可稍许卸下些担子。再花上个五六年,除了准噶尔的内忧,平了罗刹国的外患,把一个海晏河清的大清交到太子手里。朕就算对得起祖宗了。”
  绣瑜更是诧异地瞪大了眼睛。皇帝都是终身职业,康熙却口口声声地说想早点传位太子。这不是咒自己吗?
  康熙眼中流露出向往的光,似乎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