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福孕连连 >

第85章

福孕连连-第85章

小说: 福孕连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有着根基,想在此地扎稳,倒不是难事。

    唯让赵箓觉得不能接受的,就是郡兵的松迟。

    徐州最早,就是被李唐一系的藩镇之地。可以说,这地方本来没什么大灾的。这也让英德郡没受了多大的祸事。

    不过,在徐州被宋王符家那一占据后,又经历了唐王府的夺回。这中间,可谓是来回的洗地了两次。

    这两次的大规模换血,让里面的官员,是活动了许多,也是免不了的。

    所以,赵箓来了这宋城之后,就发现了郡兵之中,有缺额。这还是小事。真正的大事,就是郡兵的粮饷,这有困难了。

    这古代的练兵,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饷。

    这人嘛,那是叫吃饭的。若是一个当兵的,连自己和家人都养不了,这兵嘛,当得就够呛了。而目前,摆在了赵箓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赵箓嘴里是念着这一句话,上任的。

    不过,上任后,上司没给个下马威,他也没来一个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好嘛,倒是先让粮饷这二道大问题给难住了。

    向家里求助?

    这个赵箓首先打消了想法。

    有道了军队是吃人的老虎,可不光是因为军队掌握了刀把子。更主要的是,这军队是吞粮饷的无底洞。

    赵家那点子小胳膊肘儿,哪够这一厢兵马吃喝个半年几月的。

    所以,赵箓马上就打消了要破家的想法。

    这节流,是没折的。因为,这英德郡的郡兵,已经够苦了。

    那开流呢?

    赵箓能想到的,就是这个法子。

    只不过,在开流之前,赵箓还是准备去太守府,好歹要个一枣三爪的。毕竟,有点了起动的资金,这后面才好进行嘛。

    拜会了这英德郡的太守,自然是个顶个的大事。

    而且,还要从太守府里掏银子走,就更是要厚脸皮的事情。好在,赵箓头上有人。他这能下来,能拉的虎皮,除了世子刘平安外,就是姑父米振元。

    有这两张牌可以打,赵箓对于从太守府里,掏出些家底子,就是放心的。

    不过嘛,在这之前,赵箓觉得,他需要干的事情,就是给英德郡的一厢郡兵,找一个大管家。毕竟,赵箓是管军,可不是管后勤的。

    若说,这读书人里,谁给他留有印象好。

    赵箓第一个,就想了封县城里还当着文书的赵菩了。

    于是,赵箓在新官上任时,这不,就把这位几百年前是本家的赵世兄,给拉进了英德郡的郡兵所里,当起了这个大管家的责任来。

    “世兄,太守府那边,我自去拜会。”

    “不过,那是文人,这中间的一些道道,还要世兄你去跟太守身边的师爷,拉拢一二关系。”

    这太守身边的人,帮忙吹吹风向,在赵箓和赵菩的眼中,都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都指挥使放心,学生必然用心竭力办好此事。”

    作为赵箓之下的第二人,哪怕是个文人,学直接领兵了。可这是实权,还有唐王府的官品,哪怕目前是一个假职,赵菩也是上心了的。

    所以,赵菩是很用心,想办好了事情。

    “都指挥使,郡兵粮饷一事,咱们这一回是能从太守府里弄得一些。就怕后面,要让人卡住了脖子。这怕不是好事。”赵菩提了话道。

    “世兄,可有什么好法子?”

    赵箓的问话,让赵菩是咽了一下。

    倒是想了半天,也未曾想出了什么好法子来。

    赵箓对此,也是有些头疼的。毕竟,这粮草让人卡住了,往后,看人眼色行事,就必然是免不了的。

    只是,一时之间,赵箓也实在没什么地方,能抓到了缝隙。

    对于赵箓而言,这个三月上任后,他办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了太守府,要来了一批的银子。然后,给郡兵们补了饷银子。

    对于郡兵而言,得了饷,自然就是安抚住了。

    所以,这恩嘛,赵箓是施下去了。

    可后面要如何接着把手头的好牌,继续的打下去,才是真正的考验来临了。

 
 第133章

    恩,施于上。

    这威; 同样得施于上。

    若不然; 光有恩,而无威; 则是法不严; 必然是下克上的局势。有一句话说得好; 雷霆雨露; 俱是恩泽。

    恩; 不能少; 威,同样不能少。

    赵箓是跟着世子刘平安在战场混过一回的; 所以,这打战那回事儿,他是见识过了的。就目前来讲,赵箓也不是一个新丁。

    只不过,头一回领了一厢兵马; 还是后勤没保障的兵丁,这吃饭的问题,还是安抚属下的问题,才是头等需要解决的。

    赵菩给赵箓提议; 攻打英德郡的土匪与山寨; 这是一边练兵,一边借剿匪收拢银钱。毕竟,那些个土匪与山寨也是要吃饭的。那贼窝子里; 一定是有积累的。

    对此策,赵箓受用了。

    四月初,借着剿匪一事,赵箓回了一封县城。

    当然,这是顺道的。

    归家后,赵箓与亲爹赵子殷就是商议了,他上任之后,这等剿匪大事。

    说起来,这也是从封县城开始,这熟悉地,有亲爹的帮衬,也不怕捅了篓子嘛。好歹,这有一个什么问题,赵子殷是封县城的县令,总能回旋一二。

    长子归来,赵子殷自然是与长子好好的谈了一翻。

    便是杜明月在知晓了长子的差事,还有长子目前的困局时,也是心头灵机一动。

    “夫君,你跟箓哥儿讲明白了今后的打算?可是为箓哥儿手头的一厢兵马,寻得了嚼头?”杜明月关切的问道。

    “太守搂钱财,搂得十分紧。这一厢兵马的嚼头,目前是困难重重。”赵子殷叹一声,道:“也是咱们家底子薄,若不然,依着箓哥儿目前的官职,那一厢兵马咱们赵家正是收拢着合用。”

    “这世道不太平,手里头有兵,那才真能保了一家安危。”赵子殷的见识嘛,不算一等一。可也是笨蛋,自然看得出来,这等天下乱着,诸侯打来打去,那北边大幽朝的天子,也不是天下都认可的。

    这等情况下,北方不打出狗脑子来,才是怪事了。

    “是啊,依着夫君之意,倒也是实诚。赵氏的家底,是养不起那一厢兵马。就是太守府给一点补贴,也是杯水车薪。”杜明月听得夫君的话时,自然了是为自己的长子担忧。

    只是,杜明月的神色嘛,却又是有些奇怪着的。

    她似乎在想什么,却是想了许久后,才问道:“夫君,箓哥儿的都指挥使是正五品的官。你刚刚也是说了,若是有银钱撑底子,那一厢兵马,咱们赵氏是能收拢成自家得用的,是吧?”

    对于妻子的问话,赵子殷肯定的表示了,这世道就是如此。

    哪个将军带兵,不是把手底下的兵,带成了私兵啊。

    这给粮的,才是正主儿。

    花了谁家的钱,给谁家卖命嘛。

    这就是世道与人情。毕竟,空口白牙的,也没人会信了。

    “有个事儿,我倒是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这般叹一声,杜明月是起身,走到了梳妆台前,打开了一个柜子。

    在其中,翻出了一个匣子。然后,杜明月拿出了一叠的信纸。上面的东西,杜明月是望了许久,又是抚了许久后,才是走到了夫君赵子殷的身边,道:“给你,瞧瞧。”

    “以咱家目前的情况,可敢拿出来用了。”

    望着妻子递上来的东西,赵子殷一边接过,一边问道:“这是何物?如此神秘?”

    由不得赵子殷好奇,在他的心中,妻子一直不是一个爱瞒了他的人啊。

    “我也是不知道真假,还需要咱家派人去试一试。纯粹是当年,在金陵城的一家书店里,寻得的古籍。见着似乎是发大财的路子,就买了下来。只是,那古籍的字迹模糊不清的,我便誊抄了重要的地方。尔后,仔细的收了起来。”

    杜明月嘴里是这般讲,心头却是清楚的。

    这是哪是什么古籍。而是她前一世里的一些记忆罢了。

    目前,也算是一条特来钱的路子。只不过,以前赵家小胳膊小腿儿,她就是提都不敢多提。

    那时候,纯粹是怕记忆越是久远,就越是忘记了。所以,才是写了下来,搁了当压箱底的东西。

    赵子殷仔细看了,看得越久,神色越是慎重。

    “可还有旁人看过?”

    赵子殷谨慎的问道。

    “除了我,就是夫君你。”

    杜明月肯定的回道。

    “不管真假,这值得一试。”

    赵子殷是心神震惊着,他道:“若是真,咱们赵氏注定要腾飞了。”

    总之,在见到这东西时,赵子殷就起了心思,要试它一试。

    次日,赵箓到了书房,就是见到了亲爹和亲娘。他是觉得奇怪,这爹娘为何会一起见他。倒是杜明月没多话,而是昨日给予夫君看的东西,又递与了长子。

    赵箓看过后,比亲爹昨天的脸色,也好不到哪儿去。那脸,都是严肃的紧着。

    “爹娘,这物哪来的?”

    赵箓一问,赵子殷回道:“你娘寻来的。此物,目前就咱们仨人知晓。”

    听得亲爹的话,赵箓是心情好了许多。他道:“爹,你是不是拿定主意,准备安排人手,试验一二?”

    听得长子的话,赵子殷自然是点头。

    赵箓沉吟起来,片刻后,他道:“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咱们赵氏的前程,特别是儿子的前程,可以说是与英德郡的这一厢兵马绑在了一起。而我赵氏想真正的崛起,这一厢的兵马,就一定得抓牢靠。唯此,首当其冲的,就是一个钱字。”

    “爹娘,这事情咱们赵家做的话,那人手就一定得可靠。若不然,走漏了风声,可就是祸事了。”

    赵箓的谨慎,赵子殷表示赞同的。

    “你二弟性子谨慎,为父准备让他去盯着此事。”

    “至于人手嘛,咱们家里出一批,你再从郡兵里挑一批。”

    “箓哥儿,在郡兵之中,你得有一批真正能干私活的。至少,那些要拢络的心腹,这利益均沾一事,是一定不能少了。”

    赵子殷对儿子提点道。

    “此事,儿子心头有数。”

    赵箓回了话,道:“只是,若是晒盐,再加上贩卖私盐,这一摊子的活计,中间环节甚多。若要考虑周详,却也需要功夫。”

    “二弟去负责盐场一事,再好不过了。”

    “后面的贩卖一事,且由儿子去打理便是。”

    赵箓说道。

    “这会不会打扰你练兵一事?”

    赵子殷寻问道。

    赵箓摇摇头,说道:“兵若练,还需得阵战。除此之外,也需得耳目探查消息。”

    “我瞧着这贩卖的渠道,却是消息来源的好门路。所以,此事儿子这边负责,也是减轻二弟身上的担子。”

    赵箓这般说后,就是把看过的书籍,是放回了亲爹面前的桌上。

    “爹娘,这盐场的位置,还要仔细的选。”

    “而且,后面要护好了盐场,也是仔细的事情。”

    “我记得,当年我从海外归来时,在徐州近海处,有路过几个大岛。那岛屿荒蛮,上面虽然有些住户,人却是不多。”

    “寻得好港,再加上我徐州外海的天气也合适书籍上所说的盐场天气。只要地方合适,此也解决了地头问题。”

    赵箓这话,听在了赵子殷耳里,也是有一理。

    “箓哥儿,光有地方不行,还得护住了……”

    见亲爹如此讲,赵箓笑道:“好叫爹知晓,儿子觉得,这郡兵的人额,还可以添加一些嘛。到时候,分一股去外海,也无妨。”

    “这郡兵的管辖,说是严,也叫严。说是松,与叫松。”

    “唐王府那边,主要就是卡着了粮饷,才管住了这兵马的数。”

    “若咱们有钱了,这想添数,不上了兵部的名册就是。另寻一个名头,就叫保乡团之类的名目,归了村子上的自家护卫名目,一点都不打紧。”

    “倒也是,这世道乱着。哪处没个护卫。”赵子殷听得儿子讲话,倒也是同意了。

    “夫君,箓哥儿,你们的法子,好却是好。”杜明月在父子二人谈的差不离后,才说道:“就是这盐场目前没起来,咱们家的底子也不厚实。这开头,怕是要过几天苦日子。”

    “我瞅着,不如前头的银子,就把家里备好的底子起出来。夫君,你看如何?”

    对于长子的事情,杜明月自然是支持的。

    除了期望儿子有好前程外,也是杜明月同样看得明白。她家的安稳,还真得靠着长子手头的兵权。

    因为,她家住的地儿,这封县城归着金陵城的唐王府管辖。

    可这徐州地境的北边,却是一个大幽朝在那儿立起来了。西边还有一个汉王府也是杀气腾腾。

    总之,这世道啊,还得有兵,才能有家族存在啊。

    “爹娘,儿子目前是一边练兵,一边剿匪。暂时……”赵箓想拒绝,因为,他很清楚赵家的底子不厚实。

    这若是把老底都搁进去,他是于心不忍的。毕竟,那是要全家跟他一起吃苦耐劳了。

    要说,在战场打过滚儿,赵箓还能吃苦的。可这长辈和弟弟们吃苦,赵箓却是舍不得了。

    “明月,把家底子都起出来吧。”

    赵子殷做出了决定道。

 
 第134章

    合心齐力,这集中力量办事情; 自然是效果显著的。

    赵家对长子赵箓的支持; 就是五月时,有了明白的进展。

    这徐州一共六郡; 宋城为治所在。而英德郡不靠海; 这要走海路; 还得顺着大河过广陵郡; 方能是抵达徐州外海的海岛。

    而要守住了海岛; 除了一支水军外; 一支护卫的陆战兵马,也是少不了的。

    而这些人手; 自然就是赵箓负责了。毕竟,赵策去开发了盐场,除了试验生产外,还得招了生产的人手。所以,这是兄弟通力合作之始。

    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