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福孕连连 >

第83章

福孕连连-第83章

小说: 福孕连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不太满意的人选中,就是赵策和赵简,至于年纪尚小的赵箐嘛,这个赵家幼子对嫂嫂干什么的,还是不太在意的。

    赵家要准备去符家提亲了。

    赵策就是拉着三弟赵简,去与大哥述话了。

    “大哥,为何乐意那宋姑娘?”赵策不解,道:“那宋姑娘品性如何,尚不讨论。单单是她父母不在,寄居于符家,我就觉得她配不上兄长。”

    “是啊,大哥,你是不是被逼的?”赵简也是同样的说道:“若是因为爹娘喜欢宋姑娘的原因,那你就更不能同意了。那宋姑娘除了容貌好些,其它的,样样拿不出手。”

    “大哥这么优秀,就应该挑个更好的嫂嫂。”

    对于二弟、三弟的话,赵箓是听得哭笑不得。

    赵箓便伸手,拍了拍两个弟弟的肩膀,给了兄弟俩一人一个亲腻的态度后,才说道:“在兄弟们的眼中,我这大哥还成。实际上,天下十三州,何其大也?”

    “英雄豪杰倍出之时,大哥这点斤两,超过者比比皆是。”

    “当然,那等英雄都是目前的风云人物,哪年咱们兄长努力与拼搏,未必会输于他人。不过,这需要时间,也需要积累。”

    “至于说娶宋姑娘一事,爹娘也是问过我的意思。所以,这妻子嘛,是我按自己本心,乐意娶的。”

    赵箓说得自在,只是他瞧着两个弟弟面服心不服的模样。

    不得不解释得更清楚些,道:“二弟、三弟,咱们的家世,在普通百姓眼中,算得高高在上。但是,在真正的大人物眼里,也是一介寒门。所以,大哥我娶好门第的妻室,那是注定不可能的。”

    “与其娶一个家世不上不上,进门后,可能对爹娘不太孝顺,还爱仗着家世挑刺的妻子。我更愿意娶一个家世低微,进门后,对弟弟们友爱,对爹娘孝顺的妻子。”

    “男子汉,在外面挣得前程,是要付出血汗的。而兄长我嘛,不想封妻荫子时,对妻子这等枕边人,还是心中存有芥蒂。”

    “二弟,三弟,你们也想大哥归家时,得一开心与欢喜,是吧?”

    赵箓如此反问了,赵策、赵简就是再有万般话,也得咽进嘴里了。

    而且,赵策与赵简反过来想想,好像大嫂嫁进来,那是与大哥过日子。好吧,他们兄长俩,也不操了大哥的那份心了。

    “嗯,嫂嫂孝顺爹娘,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赵策回道。

    “是啊,大哥都考虑了这般清楚了,我自然是赞同大哥的意思。”赵简也跟着表态了。

    于是,在长兴六年的元月时,赵县令家向符县尉家聘一事,是让整个封县城议论纷纷。特别是赵县令家的长公子,要娶的宋姑娘是一个孤女时,更是哄动封县城了。

    不说不明真相的吃瓜观众们,觉得不可思议。

    就是符县尉本人与妻子符宋氏两人,也是惊讶莫名。

    “这是好事,你那外甥女能嫁进赵家,这真是一门天大的好姻缘。”符县尉与妻子交待时,便道:“那赵县令家的聘礼丰厚,咱们便原封不动的列入微娘的嫁妆中。”

    “对了,再添一份礼,算咱们家的意思。好歹微娘是从咱家出嫁,不能委屈了这孩子啊。”

    符县尉会这般讲的原因,符宋氏也能猜测出一二。

    这摆明了,借由姻缘,把符氏与赵氏关系拉在了一起的好时机。符县尉就是不提,符宋氏也会如此做的。

    这让外甥女真能家中投靠了,这好事做足了前面的事儿,自然就不介意让其圆满了。

    “依夫君的意思。”

    “微娘那边,我会与她好好分说的。”

    符宋氏回话时,心情那叫一个畅快啊。

    夜,平静。

    住于符县尉家中的宋微娘,却是近几日心情激动过甚,反而是微微有些失眠。

    赵家的聘礼,还有姨母家最近的特别亲近,让这位年方十五,将满十六岁的姑娘,是心头即欢喜,又倍感着压力。

    欢喜,是因为得一门好姻缘。

    压力大,是因为宋微娘怕,怕她哪儿做得不够好,将来能讨了婆家的欢心吗?

    此时的宋微娘,就是略略的患得患失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陌路蝶舞,打赏的一颗地雷。

    谢谢bmy,打赏的一颗地雷。

 第130章

    赵箓将娶妻,这自然不是匆匆忙忙一拍脑袋; 就能完成的事情。所以; 在赵家下聘之时,他已经回了金陵城。毕竟; 他在封县城待的时间够久了; 私人的时间嘛; 也是应该结束了。

    金陵城的赵箓; 在努力干好了他的差事。

    封县城的杜明月; 则在用心的准备娶媳妇一事。

    而这一年; 是长兴六年的春天。

    三月,石氏家主幽王兴兵; 攻伐并州,汉王钱廖一战败北。此战后,幽王占据天下燕、并、冀、青四州的北方之地。

    此战后,汉王钱廖于战场上重伤,归朝后; 病逝。

    至秋,石氏家主幽王再兴兵,攻伐雍州,却是在雍州雄关白马小道被阻击; 兵锋锐减。钱廖之子; 继任汉王的钱庄成功保护住了雍、豫二州之地。

    亦在此时,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于此大败之时; 幽王最信任的二弟,随国公石愤用兵老道,借兵败之机,重整旗鼓,再兴军奇袭兖州。兖州陷落,唐王失去了这一州之地。

    这一年,在秋天的最后季节里,幽王一时间,下辖的区域,达到了五州之地。分别是燕州、并州、冀州、青州、兖州。

    越明年,长兴七年,这一年,幽王石恍在冀州邺都称帝,定国号为幽朝,定年号为天福。

    这一年,是长兴七年,天福元年。

    天下大势的变化,特别是北方大地崛起的一位帝王,大幽朝的天福帝,自然是一时间让天下人震惊的。

    不过,北方变化大嘛,这南方也不同样如此的。

    此时,天下的诸侯们,是打成了一锅粥。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赵箓上战场了。

    彼时,赵箓是成为了唐王世子刘平安的心腹,跟随着这位世子殿下出征的。

    在战场之上,人人都是靠着机遇来搏了前程的。所以,赵箓嘛,自然不例外了。而打心底来讲,赵箓是盼着上战场的。因为,只有战场上,才是男儿最容易建功立业的地方。

    当然,战场上,也同样是同容易让人死亡的地方。

    不过,赵箓不怕,在赵箓的眼中,这想要富贵荣华,想要美好的未来,总需要付出一些东西的。至于能否成功,端看命运是否垂青了。

    长兴七年的秋,已经是连连征战了小半年时间。

    唐王世子刘平安的带出来,与天福帝的军队,是狠狠的打了无数次的恶战了。

    可惜,丢失的兖州,是注定拿不回了。唯一的战绩,就是世子刘平安守住了徐州,这一块北方州府。

    此时,唐王的治下,也只余下了徐、扬二州之地。

    “世子殿下,徐州不可为。不如,咱们撤军,攻伐荆州吧。”

    作为刘平安的心腹,赵箓与他手下的一群人,自然都是纷纷提议新法子了。作为世子的刘平安,别看唐王膝下独一子,可这地位想稳固,也是需要功绩的。

    若不然,这世子之位,在这等乱世里,未必是真稳当了。

    这心腹纷纷偷偷进了言,刘平安的心底,也是大幽朝的军队战绩,真正服气了。

    既然北面不可为,转道南方夺了战功,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在军气没有真正被磨顿前,刘平安给唐王上了折子,讲明了前线的情况。唐王心中,自然是恨不能家天下万万年。所以,这位大王是一定会给亲儿子铺路的。

    于是,已经降爵为宋公的符家,接手了徐州北面的防务。当然,少不了唐王还得安插了心腹,领了徐州的府兵,这与符家形成治衡之势。

    而世子刘平安的本部兵马,却是南下。从大江之上逆流而上,攻伐荆州。

    唐王的治策,也是从攻伐北方,全面转为了攻伐南方。

    南方,荆州与交州,土地面积是非常大的。不过,就是蛮荒之地甚多。这夷人与蛮人,也是比中原治民多了数倍。所以,荆州之地,还算得繁华,而交州之地嘛,就是遍地的野蛮居多了。

    荆州,此回就是刘平安的目标。

    不过,显然老天爷跟这位世子开了玩笑。

    在徐州之行,刘平安是不败不胜。而到了荆州,这荆州的守军,也是镇之以守,就是稳如泰山之势。

    一时间,便形成了僵局。

    在这等想建功,想搏富贵的情况下。

    赵箓向世子刘平安请战了。

    “殿下,荆州多水路,其治下江河纵横,臣请往洪泽湖一带,打击荆州的要通之地,做劫断之势。为殿下求得与荆州北方三郡在野外决战的机会。”

    赵箓自然是看出来了,这打不成,战不成的僵局,一定要不得。

    要知道,大军在外,这粮草可是消耗不轻啊。再这么消耗下去,唐王那边怕是不能再打,得罢兵了。

    刘平安听了赵箓之话,自然没有马上同意。

    而是开了军会,聚众手下一起商议。这翻有了结果后,才是行了分兵之策,做围点打援之法,足个击破。

    若敌军还不出击,那么,待粮草要吃完前,唐王世子刘平安的本部兵马,也得撤了。

    有一点好处嘛,就是荆州与扬之间,那是大江连通,这顺流之间,行动也是方便的。

    赵箓头一回,得一假职,统了一都的兵马,还是非常高兴的。毕竟,若是这一战打得好,那么,他升官,就是注定了。

    这时候,已经是长兴七年,天福元年的入夏了。

    此时,南方也是炎炎的夏季了。

    封县城,赵家。

    杜明月自然是知道长子出征于外,她这心底,也是担心着。

    这不,这拜佛一事,她也是信了的。这不管真假,总之,就是求一个心安。特别是长子的婚事,都是谈妥当了。一切啊,就待长子归来,给赵家娶了长媳。

    宋微娘在杜明月眼中,是一个合格的媳妇。

    杜明月自然是盼着,快快娶进门。然后,若是让她早些当上了祖母,杜明月也是表明她很欣喜的。

    只不过,一切有一个前题,那就是她的长子能快些归来。

    至秋,天凉了。

    杜明月从夫君那边还是听得了一些消息,就是荆州那边一直是传来了喜讯。

    “好啊,箓哥儿立有大功,实在太好了。”从夫君此里,再听得长子立大功,这是连连升官后,杜明月高兴的喜不自胜了。

    就是赵子殷在彼时,也是饮了小酒,那是同喜庆。

    “这是好事,咱们赵家总算出了能人。箓哥儿是给赵家的祖宗们涨脸。”赵子殷也是满面红光,特别是在衙门里,那得了好消息时,众人羡慕的目光,让赵子殷是跟吃了人参果一样,浑身通泰啊。

    “对了,明月,这箓哥儿的婚事,可得操持好。”

    “等这大军归来后,箓哥儿得了赏,这先升官,再成婚,这是喜上加喜。咱赵家,就是得多喜庆喜庆。”赵子殷如是道。

    “放心,一切我都心头有数着。”

    杜明月对于夫君的话,那是赞同的不能再赞同了。

    在冬天下了第一场小雪时,赵子殷在一日下了衙门后,满面喜色的归家。

    “何事,让爹如此高兴?”赵策见着亲爹如此欢喜,自然是好奇的问道。

    这如何欢喜啊,赵子殷也没有隐瞒,而是大笑出声的道:“你们大哥升官了,是一厢兵马的都指挥使。”

    此话一出,赵策是心头一惊,然后,脸上一喜,道:“此话当真?”

    “一定是真的。爹你既然敢讲,必然是金陵城来信了。”赵策一连说了此话后,又道:“实在太好了,大哥若得此官职,必然前程远大了。”

    这指挥使与都指挥使之间,差别可是大发了。

    能至都指挥使一职,在赵家人眼中,那长子箓哥儿的前程啊,真是让人说不得兴奋。

    这父子二人说话,其余的兄弟如赵简、赵箐自然也是听在耳中。

    倒是赵简高兴的道:“那大哥快要回来了吗?”

    “嫂嫂可等着大哥迎娶进门。”赵简这般说后,赵箐也是跟着说话,道:“大哥回来最好了,我也是想大哥啊。”

    “对了,大哥的都指挥使是几品官啊?”赵箐后面又是补了一句话道。

    “正五品官,实缺。”赵策在四弟问话后,回了此话道。

    这话一出后,赵简就是插了一嘴,道:“大哥是正五品官,那比爹岂不是高了……”

    这赵简话未说完,二哥赵策就是给了他一个脑蹦,让赵简话未说完,就是闹腾了起来。倒是听着三子那嚷嚷之语的赵子殷,是闹了一个大红脸。

    还别说,这儿子比老爹高几级,这总是让当爹的既欢喜,青出于蓝百胜于蓝嘛。又是心头有些憋屈,这有些丢长辈的份儿,这影响当爹的伟岸光辉形象嘛。

    话说,赵子殷的复杂带着欢喜的心情,杜明月这个枕边人是不知道。

    这时候,杜明月那是满面春风,与夫人圈子们的女眷啊,那是欢喜的举办了聚会嘛。这除了得一出大家的捧场外,杜明月更想干的事情,就是给符家做了面子。毕竟,符县尉夫人的外甥女宋微娘要嫁进他家嘛。

    在杜明月看来,符宋氏这位宋微娘的亲姨母与她关系更亲近了。将来,宋微娘在中间好做人,两家也是借着这亲戚关系,能更紧密些。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vicki11490,打赏的一颗地雷。

 第131章

    金陵城,唐王世子府。

    作为唐王的儿子; 还是唯一的子嗣; 刘平安已经开府建衙。赵箓嘛,是刘平安这位世子爷的心腹。在此次的出征中; 也是立有大功。除了协助世子刘平安攻伐下荆州靠近大江的一郡之地外。

    赵箓最大的功劳; 是从被困的大军中; 救下了差点大志未展; 就要身先死的世子刘平安。所以; 这一份功劳; 让赵箓是平步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