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福孕连连 >

第74章

福孕连连-第74章

小说: 福孕连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和尚是的声音,是十分的耳熟。当然,赵箓能在翻滚的海船上,从甲板到船仓的平安归来,也是这位大和尚出力甚多。毕竟,那一场海天一浅的风暴,来的太猛了。

    当时,还在甲板上的赵箓,就是被他的同行人,青泉寺的住持了定大师给救下来的。

    “大师,咱们还在去往蓬莱的路上吗?”

    咽了咽嘴里的唾液,赵箓的声音有些吵哑的问道。

    “我们的船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此去蓬莱要晚些日子了。”

    “不过,小施主不用担心。再有上半个月的时间,必到蓬莱仙门。”

    了定大师的话,让赵箓的心头一凉。对于大海上行驶的安全,赵箓再也不报太大的希望了。毕竟,谁让他刚刚经历了一场危险呢。

    “那就好。”

    “我对蓬莱仙门很期待啊。”

    赵箓露出了笑容,似乎真的很期待的模样。

    至少,在了定大师的眼中,看到的是这一副模样的。

    天成四年,五月。

    从蓬莱仙门出发,已经到了海外千乘之国的赵箓,心头有一种轻松。

    因为,他是真正的踏在了陆地上。从未曾有过的,赵箓发现了他对土地的渴望。那一种脚跳实地的感觉,真好。

    哪怕因为在海船上太久,他刚踏上了陆地时,有一些微微晕厥感。

    只是,稍稍的适应后,赵箓就是心头对于脚下不在是海船行于海上,便是舒心了许多许多。

    说起来,蓬莱仙门在哪儿,蓬莱仙门是什么样?

    赵箓并没有见到。

    原由嘛,就更简单了,船在海上时,会合了要去海外之国的蓬莱仙门船队。而了定大师打头,与蓬莱仙门的使团,有过接触后,就让赵箓嘛,免于了去蓬莱仙门总部的事情。

    在赵箓的心头,还是隐隐有些猜测。

    他觉得,也许那些所谓的修行门派,并不是那么的乐意见到凡人吧?

    海外之国,是什么样呢?

    最初的印象,在赵箓的眼中,是一个繁华而热闹的海港。这里的人啊,说着一种赵箓并不懂的语言。

    不过,那港口间,各种招牌上的字,赵箓却是眼熟着的。

    全是各式写法的隶书与篆字,这些字,赵箓大部分还是非常熟识的。唯一些篆字,让赵箓稍稍认的有些吃力。

    在这个海港处,赵箓随着蓬莱仙门的使团,歇在了一个行馆之中。

    从了定大师那儿,赵箓知道了,他将跟随着使团,前去一个名叫洛都的地方。那里是这个日出之国的国王居所。

    至于脚下的这片土地,在当地人的嘴里,自称为日出之国。

    嗯,以赵箓的理解,就是这些人认为,他们的国家,是最东方的国,是太阳升起来时,照耀的最近之地。

    行馆与中原的建筑,有些不同。

    但是,又有些相同的地方。

    那行馆,小巧而精致,处处一景,倒是颇为有些匠心独具。

    “大师,洛都远吗?”

    坐在了竹席之上,用跪坐的姿势,赵箓问了行程。

    行馆的房间,并不是太大。不过,原木修筑而成,简约的风格,倒是非常的赏心悦目。

    “从海港出发,此去四五日的行程,并不会太远。”

    “小施主不需过于担心。”

    了定大师挺随和的解释了话道。

    有此话,赵箓是心头一定,稍松了口气。

    稍后,便是去行馆内的温泉处,泡了一个澡,又是洗发更衣,再是换一身装束,用了夕食时,整个的精神却是不错的。

    “鮨。”

    见到吃食,赵箓是惊呼出了声。

    然后,他再看一看了定大师的夕食,不惊呼了。了定大师的面前,就一盘子白米的饭团。

    赵箓觉得,相较起来,他还有得鱼肉吃,也算得见着荤食了。

    “日出之国,能食稻米者,已是富裕之家。”

    “普通百姓苦矣。”

    了定大师在念了佛语后,才是对赵箓解释了这一席的话。然后,在赵箓望来的眼神中,一口食了一个饭团。

    这等情况下,赵箓自然知道了,这鮨再不好吃,也得赶紧吃了。要不然,就得饿肚子了。

    晚间,在卧室的竹席之上歇息时,赵箓翻来覆去,有些睡不着。

    这般是不知道困觉多久,赵箓在迷瞪里是晕晕的睡了过去。

    在半夜之时,一阵的喧闹声,又将赵箓吵醒了。

    “何方妖孽,竟敢来此?”

    了定大师的声音,在坐起身的赵箓是僵硬了一下身子,然后,他一下子跳了起来。

    披了外套,是胡乱的穿在了身上,赵箓推开了门。

    在行馆的小院中,赵箓看见了一只火红色皮毛的狐狸,它的背后,是六条的尾巴,正在摇啊摇的。

    本来挺可爱的小狐狸,却是在放大了好些倍后,一点也不可爱了。有的,只是让人感觉了一种狰狞。

    那锋利的牙,那锋利的爪,让赵箓在卧室外的台阶处,愣神了。

    那似乎是一种杀戮之气,带着不详的血腥味,冻结处了赵箓整个的身体。让他的心中,拼命在呐喊着,动起来,动起来。

    可身体却一分一毫也没有动起来。

    “咄。”

    了定大师一个字出口,像是无形的音波,从大和尚的嘴里吐出。然后,这音波扩散开来,赵箓像是被从水里掏出来一样,浑身自在了。

    就在赵箓能活动了身体时,蓬莱仙门的使团,也从旁边不远的房间走出来了。

    那是两男两女,正是二十岁左右年纪的四人。那四人都是素衣儒服,身佩玉环,一派清修高人的样子。

    只是,年轻的容貌,总少了些让人信任的稳重感。

    “妖狐,居然敢来此作祟,必擒了你……”

    仙门使团中的圆脸少女,正怒气冲冲的开口,一说话时,便是摆出了满脸的正义。这个少女赵箓是知道名字的,她叫沈问雪。

    而她的同伴,则分别叫梁行砚、宋行墨,以及另一位少女张问锦。

    火红色的狐狸没有多话,它的凶恶目光,一直是盯着了定大师,以及赵箓。其它人,在这个妖狐的眼中,似乎是一扫而过,并不十分在意。

    “此狐凶性惊人,一身血气,必是吞吃过活人无数。”

    “尔等不是对手,先退下,在旁边为老纳掠阵。”

    在梁行砚几人,又将开口说话时,了定大师先开口,吩咐了话道。

    “是,师叔。”有了定大师的话,梁行砚、宋行墨、沈问雪、张问锦四人,自然不可多语,恭敬行一礼,就是手势符咒,慢慢的行着步伐,想乘以一种散形模样,以一个弧角来护住了定大师的后背。

    “呼……”

    一阵的大火,从狐狸的嘴里喷出。

    在火红里,狐狸的身影愰然消失。徒留下了被了定大师劈开的火光,从几人站定位置的两侧,点燃了行馆的房屋来。

    “救火。”

    望着消失无踪影的六尾狐狸,了定大师吩咐了一句。

    梁行砚、宋行墨二人,分别是扬起了手中的符咒,同声道:“咄。”

    “定。”在一个手中捏一个势后,赵箓的眼中,看见了一层的霜气,降在了行馆的屋顶。然后,火势在冷冷的寒霜之中,慢慢的变小。

    “熄。”

    “灭。”

    沈问雪、张问锦两个少女,紧随了其后,也是扬起了手中的符咒,捏了一个势,口中吐了咒语,然后,是一阵的雪花,纷纷扬扬的在屋顶洒然落下。

    那白色的雪,盖住了行馆屋顶的火,赵箓只觉得周身寒意透人。

    一个字,冷。

    约是过了有小半刻钟,赵箓才发现,温度恢复如常了。

    而他们暂居的行馆,却是显露出了被大火烧过后的痕迹。

    “大师,狐狸应该不会再来了吧?”

    赵箓对了定大师寻问道。

    “这是一个试探的妖魔,第一个出手,当不是什么大魔头。”

    “后面的行程,咱们要更加小心。”

    “此日出之国,不是我中土之地,妖魔横行无忌。”

    “行砚、行墨、问雪、问锦,你四人往后要更加注意安全。”

    “至于小施主,由老纳看顾。”

    了定大师如此讲,他那四个师侄,自然是同声应诺了。

    倒是赵箓在旁边,也是对了定大师感谢了一翻。

   

 第117章

    天成四年,五月; 天很炎热。

    封县城一直无雨; 已经让整个县城都变气氛凝重。可以说,在整个英德郡的官员们眼中; 这一直无雨的天气里啊; 百姓们的恭顺正在慢慢减少; 一种燥动的情绪在滋生。

    无奈老天爷不支持; 龙王爷不降雨; 官员们也只能暗暗心惊。

    赵子殷是无法之下; 上了折子,请求朝廷再多于封县城征兵。

    只要青壮年征走了; 给些饷银的话,那么,百姓们能拿着青壮年挣着军饷,好歹卖了粮食挨过了这一年的饥荒。至于来年,来年的事情; 来年再愁。

    封县城的请求,自然不能光上折子。

    在给大舅哥米振元的私人信中,赵子殷把他对封县城目前的情况与担忧,免不了是夸了几分。总之; 这是求自家的大舅哥帮忙支持一回。

    总不能赵子殷刚坐上了封县城这个县令的位置; 就是被置于了火炉之上,等着白白等死啊。

    一直到了六月,南方扬州的不平静; 让朝堂之下对于再征兵服军役一事,是提上了议政阁。而这等消息的确定,已经是七月了。

    在七月,赵子殷总算是等到了兵部的文书。

    虽然,赵子殷早有大舅哥米振元给传来的消息,封县城会被招募新兵。但是,等着正式工文来了后,赵子殷还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封县城靠着大江,这交通还算便利。若是百姓手中能有银子,粮食是一定能运来的。

    今年啊,这能熬过去的话,来年盼着多些雨多,也是让老百姓能缓口气吧。

    七月,在日出之国的赵箓一行人,却是出了日出之国的国境。而是一路北行,准备前往了他们此行目的地知北国。

    知北国,是日出之国的敌人。

    当然,这也是在日出之国的洛都时,蓬莱仙门的使团被高规距接待的原因。

    日出之国对知北国,是恨之入骨。

    这一回,是巴巴的准备了密谍,准备给蓬莱仙门的使团当了带路党。

    有日出之国的密谍同行,一路算得安全。

    赵箓在又一行乘了海船,将要前往了知北国时,对了定大师在仓室之中,问道:“大师,咱们帮日出之国,是因为此国的实力很大吗?”

    “日出之国,国土在中土的六分之一大,国民更有中土的五分之一。如此之国,实力自然浑厚。”

    “那知北国,却是不同。”

    “此国雄于北境,因环境比起南方日出之国更加的寒冷,战士众多,可谓是男女皆能执戈而战。”

    “若无日出之国的帮助,那知北国的龙脉,咱们一行却是接触不了的。”

    赵箓听得此话,望着遥远的天际线,突然说道:“大师之言,言之有理。”

    “只是,咱们若真抽取了知北国的龙脉,只怕知北国再无对抗日出之国的实力。”

    “到时候,日出之国四周无敌手,若对我中土生有不敬之心,当如何?”

    赵箓自认为,他已经年纪小不了,这思考的方向更应该让得高些,让得远些。至少,不做了鼠目寸光之辈,光图了眼前的利益。

    了定大师听得此话,也是望着天际线,回道:“阿弥陀佛。”

    “小施主,中土富裕,地理辽阔。中土若不自乱根角,日出之国永远只是匍匐于地的藩篱之邦。”

    “若中土自乱阵脚的衰落了,无需日出之国,中土北面的无尽蛮人,岂会尽观中土的繁华,而不动心南掠?”

    听得了定大师如此讲,赵箓抬头,认真的问道:“大师,北面的蛮人,很凶悍吗?”

    “无尽山脉的北面之北,无尽蛮人很凶悍。那无垠的大草原上,蛮人的部落多如繁星,历朝历代的征伐,也不过解一时之患。”

    听得这话,赵箓的心中一颤,他问道:“那现在呢?”

    “中土不一统,自然是北境的诸候在守护了无尽山脉上的关卡,以防止蛮人入侵。”

    “不过,也是治标不治本。”

    “阿弥陀佛。”

    了定大师又是念了佛语。

    赵箓听得此话,却是精神动摇。

    那北境是什么样?那无尽山脉又是何样?还有那些总是南侵的蛮人部落,又多如繁星是何等模样?

    赵箓的心中,起了好奇。

    海船行了半天,赵箓等人踏上了知北国的国境边港。

    比起日出之国,知北国显得贫瘠。

    一路行来,有贫瘠的土地,有一些低矮的山峰。

    不过,比起身材矮小的日出之国的百姓,知北国的人却是高大了许多。而且,这知北国无论男女老幼,皆是悍勇的模样。

    “难怪整个国的土地,只有日出之国的四分之一,却是一力对抗日出之国,打得日出之国无还手之力。”

    “这知北国竟然悍勇如斯,太利害了。”

    张问锦与沈问雪二人嘀咕着话,是赞扬了这知北国的国人之利害。

    旁边听着这席话的赵箓,倒是颇赞同的点点头。

    了定大师听得这话,只是笑笑。

    当日,众人于野外扎营。

    那日出之国的密谍,在梁行砚放出了信号后,于夕食后,才是摸来了众人住的营帐。

    说是营帐,其实,就是烧着的火堆,在把土地烧得滚烫后,再是移开,然后,于其上铺了兽皮褥子,作为抵御寒气所用的睡袋。

    这样的火堆,是烧了三处,除了赵箓能安然入睡外。那梁行砚、宋行墨、沈问雪、张问锦四人,却是要轮流值守,以防安全。

    至于了定大师,却是整晚在静修,倒是不惧了知北国的夜寒之气模样。

    赵箓不知道密谍与了定大师交谈了什么?

    他只知道次日起程时,那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