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福孕连连 >

第6章

福孕连连-第6章

小说: 福孕连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恍然过了许久,又似乎未曾流逝一般。

    李二姑娘打破了沉寂,她道:“你打什么主意,当人不知道吗?”

    “我劝你还是死了那条心吧。真当姑母是好说话的,你就得寸进尺,也不怕丢光了咱们李家的脸?”

    李二姑娘说话不客气,李大姑娘越发的沉默不语。

    良久后,在李二姑娘似乎要回屋里时,坐了廊下的李大姑娘开口,说道:“你不乐意嫁来赵家,嫌弃子厚表弟是嫡次子。我愿意做为赵李的小字辈联姻人,我就是心甘情愿捡你不要的婚事,我都万般求你了,二妹妹,你何苦还要为难我?”

    “哼……”

    李二姑娘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说道:“子厚表弟是嫡出,你是庶出。嫡庶不匹配。”

    “就算你乐意,你知道姑母就会乐意吗?”李二姑娘笑得嘲讽味十足,道:“姑母不可能让子厚表弟娶一个庶女的,哪怕这个庶女是姑母的亲侄女。侄女,能亲过儿子吗?”

    “我劝你,不过是免得你丢了李氏的脸面。”李二姑娘说完话后,起身走到李大姑娘的跟前,俯视着庶出的姐姐,气场十足的再道:“虽然,我不晓得你是如何说动祖母的,此次,我们姐妹俩一起来姑母家做娇客。不过,做人啊,最要紧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好。”

    话落后,李二姑娘从庶姐的身侧走过,施施然离开了。

    李大姑娘望着嫡妹离开的背景,一双手在袖中是握得紧紧,她的双眸之中,满满全是不甘的神色。

 第12章

    晚间,已经是夕食后,各小院快要掌灯歇息的时候了。

    杜秀娘在冬藏苑里小坐,与杜明月说了李家两位表姑娘的事情。她道:“那是夫人娘家的亲侄女,她们之间有争端,你莫要多管。甭论是对是错,总之,与你和子殷都无甚关系。你可千万不要插一脚,凭白的与夫人恶了关系。”

    杜明月点头,回道:“姑姑放心,我省得。”

    对于李家两位表姑娘,杜明月是乐意远着些的。她又道:“我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护了腹中的孩儿平安出生。李家两位表姑娘那儿,我能离着远些,自然远些。”

    “府里的主母,是母亲。府里管事儿,是二弟妹。我就是一个闲人,与悦然轩走动少些,也说得过去。”杜明月解释了她的做法。杜秀娘听后,满意笑了,回道:“这般便好。”

    “对了,姑姑,有一事儿,我要与你说说,问问你的意思。”

    杜明月对李家两位表姑娘的事情不在意,对她夫君赵子殷的事情是万般关切的。所以,杜明月说了赵子殷寄来家书上提的事情,道:“夫君讲,他在灵安县的差事,已经妥帖下来。他想着,待来年孩儿也是大些了,就让我随他去灵安县那边居住。”

    “只是……”

    杜明月迟疑了,她问道:“只是我考虑着,太婆婆和嫡婆婆二位长辈那里能答应吗?”

    长辈在家中,晚辈哪能去外边逍遥自在?那是必需要在身边孝敬侍奉的。杜明月是孙媳妇呢,她就担心赵子殷的提议,会不会让府中的长辈们心里有疙瘩?

    能夫妻恩恩爱爱的腻歪了一块儿,杜明月是巴不得。

    可再是想夫妻团聚了,杜明月也不希望坏了夫君在长辈们心底的形象。

    这不,杜明月拿不定主意了,就跟姑姑杜秀娘商量法子。

    杜秀娘沉吟片刻后,说道:“等你平安生产后,再慢慢与子殷商量商量。反正要来年才会提这事。年节时,子殷在家的时间长着了。你们夫妻二人慢慢谈。”

    “总之,你也别瞒着什么。把你的难处与子殷好好说说,他一直是个稳当的性子。事情最后成或不成,不恶了你们夫妻间的感情,就不算坏事。”杜秀娘的建议,杜明月是听得仔细了。

    杜明月心头也在盘算着,如何拿捏了分寸,到时候与夫君好好的谈谈这些家庭琐碎事。

    倒不是杜明月不想与夫君赵子殷来个夫唱妇随。只是,杜明月是心头有苦自知,她啊,对那些红颜知己会得什么诗啊,词啊,画啊,琴啊,棋啊的东西,完全是十窍通了九窍,实则一窍不通。

    六月,天更热了。

    原在书院里读书的赵子厚,在某日晚间,被亲娘李氏留了下来。

    喜字堂内,母子二人述了话。

    夫人李氏一边打量着小儿子赵子厚的神色,一边提了话头,道:“你二哥今个春,是成了亲。为娘心底的大石头是落下一块。按说,你年纪不小了,也是时候成家了。”

    “子厚,跟娘说说,你想娶个什么样的媳妇?”夫人李氏打趣道:“你说了,娘相看时,才好清楚给你挑个什么样的姑娘最合适。”

    嘴里如是讲,夫人李氏的心里头,却是盘算着把娘家侄女娶回来当小儿子媳妇,算是亲上加亲。

    那会儿,夫人李氏给嫡长子赵子齐挑媳妇,是巴望着家世好,姑娘沉稳大度,能一肩担起宗妇的责任。现如今,给小儿子赵子厚挑媳妇,夫人李氏自然是想可心着挑了顺眼舒服的。

    在夫人李氏看来,小儿子不是宗族嗣子,将来挑赵家大梁的自然也不是小儿子。她啊,对小儿子媳妇的家世,也就是不挑剔的。

    李二姑娘这个娘家的嫡亲侄女,在夫人李氏眼中,模样好,性格也是爽快。配上小儿子赵子厚的木讷,二人真真是互补调合着。

    “啊……”

    赵子厚涨红了脸,半晌后,憋不出一个字来。

    夫人李氏看着小儿子的受囧模样,是哈哈笑了起来。

    次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昨天与母亲的谈话,让赵子厚心里起了波澜。他在去书院的途中,叫停了车夫,半道里进了一家琴社,是买下了一架弦琴。

    打出了琴社后,赵子厚神色颇是复杂。那模样似乎忐忑不安着,又似乎有许多的期许?

    《诗经》中的关睢篇有言。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一夜忽如发,春心懵懂的赵子厚是积攒了所有的勇气,在午时守候在了书院的后山亭阁中,弹响了他无数次想弹给某位姑娘听的曲子。

    一边是琴声悠悠响起,一边是赵子厚浅吟的诗句,那首司马相如的《凤求凰》,让赵子厚是缓缓念来,瞬时间,浓浓的暗恋味儿,更是跃然而出。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远远的倩影来,赵子厚的声音微颤抖了一下。他忙是稳定了心神,再是弹了一遍曲,吟了一遍诗。

    只是,待倩影未停留的走了后,赵子厚是失落的低了头。

    原来,不过是他一厢情愿吗?

    “傻子,请你吃鲜桃,从树上新摘的。”

    少女的笑声,从赵子厚的身后传来。接着,是一个大大的桃子,搁了赵子厚琴边的石桌上。

    “你都听到了?”

    赵子厚抬头问话时,声音有些结结巴巴,一张脸更是像着火一样的红通通了。

    “嗯,若未听到,哪会赠你鲜桃。真傻……”

    少女满脸的调皮味道,逗得赵子厚是一愣一愣的。马上,赵子厚像是想起了什么,匆匆念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傻子……”

    少女哼了一声,笑嘻嘻的远去了。只是,从少女离开的背影处,幽幽传来一话,道:“我爹是初八的生辰,你是他欣赏的学生,你不许忘记来我家给我爹贺生辰……”

    “我一定记得的。”

    赵子厚肯定的回道。

    只不过嘛,待少女早走得没影儿了,赵子厚才发现,他本来想赠给少女的弦琴,似乎还在石桌上放着呢。

    赵子厚暗恼的拍了一下额头,他想,《诗经》卫风中的木瓜篇有言,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赵子厚得了心上人的鲜桃,他想赠心上人喜爱的弦琴啊。结果,一见心上人的笑颜如春花般美丽,他居然就忘记了。

    赵子厚恨恨想,真该死,他好蠢啊。

 第13章

    初八,赵子厚带着一种见未来岳父大人的心态,拜访了学院里的先生。

    结果嘛,对于赵子厚来说,这是一次胜利的会师,这是一次可喜的祝寿。在先生家中,赵子厚赠了心上人弦琴,得到了心上人的肯定答复。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心上人的这么一句回复,让赵子厚从先生家拜访归来后,整个人还是高兴得晕晕糊糊的。以致于李大姑娘在喜字堂碰上赵子厚时,这位压根都没有注意到他的表姐在旁边对他福了一礼。

    直到李大姑娘的声音传来,才是惊醒赵子厚的某些美妙幻想。

    “表姐,子厚失礼了。”赵子厚是人如其名,挺老实忠厚的一孩子。他回礼时,满是歉意。

    李大姑娘善解人意的回道:“哪里的话,表弟刚从书院归来,想是思索学业上的问题。是我打扰你了。”

    赵子厚连连摆手,二人是客套了几句。接着,赵子厚就是拱手作礼,准备告辞离开。

    在此时,李大姑娘发现了赵子厚的腰间,佩着一个挺精致的荷包。荷包上面绘有青竹的纹样,挺适合赵子厚这个年纪的少年男儿戴着。只是,荷包的来路呢?

    李大姑娘对赵子厚是视为了她自己未来的良人,她自然是万般注意了赵子厚的一举一动。在早晨赵子厚出门时,李大姑娘可没有发现表弟的腰间,有佩戴了这么一个荷包?

    突然出现的意外,让李大姑娘心里不爽快了。

    隔了好些日子,在某天的朝食后,借着与姑母李氏说话的机会,李大姑娘提出了去寺庙里添些香油钱的想法。当然,打出的幌子嘛,就是快入秋了,三年一度的察举要开始了。这时候,女眷们为家里的爷们求前程,多拜拜菩萨求庇佑总是好事。

    察举,就是由当地书院的山长,当地得高望众的士族领袖,对本地的名流士子进行举荐,再由官员们考核后,推选给州府官员复查。若是得到本州三品节度使的认可后,就能持个人的名贴进京城的国子监读书。待国子监学业有成,参加朝廷三年一次的会试通过后,就会被授予秀才的功名。

    这就是一个士子向官员之路迈入的基石一步。

    在官场上,有一个明里的规则,只有持秀才功名出身的官员,才有资格跨过五品官位的门坎,最终有机会入朝为宰相。

    那么,察举真的公平吗?

    至少,表面上的察举是挺公平的。

    因为,举荐察举的人,从书院的山长与士族的领袖,到州府的官员,都是担了一定的连带责任。若是察举进国子监读书的士子,在连考三次依然无法通过会试后,他本人将丧失再考的资格。而举荐他的人,无论是书院的山长与士族的领袖,还是州府的官员,同样也将跟着丧失举荐的资格。

    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有举荐资格的人,在选举了举荐的对象时,一定是几翻审核,几翻考量的。

    “是啊,子齐、子厚两兄弟都在书院里读书,是应该拜拜菩萨。求菩萨好心肠保佑他们兄弟二人学业有成,得到青睐能有被举荐的资格啊。”

    夫人李氏讲了话,也就同意李大姑娘的提议。

    赵宅主母发话了,赵家的仆人在得了管家的二少夫人马芸英的吩咐后,就是备妥当了去进香的一切物品。

    只是,唯有一事,马芸英有些迟疑。

    冬藏苑里,杜明月听着二弟妹的话后,就是为难的说道:“我这是怀孕七个月了,眼看腹中孩儿还有两个月就到出生的时候。二弟妹,你看我随你去喜字堂给母亲求个话,此回我就不去寺里上香,如何?”

    杜明月隆起的肚子,还是挺大的。她本人怀孕满了七个月后,又有些痴睡的。

    对于去寺庙烧香,求神拜佛的事情。若是平日里,嫡婆婆发了话,杜明月自然是二话不讲的跟从着。只是,眼下杜明月实在是行动不便,她真不想折腾了。

    结果嘛,杜明月没求着情,反倒被夫人李氏训斥了一通。

    “怀孕七个月了啊,子殷媳妇,你整个人倒是变得份外精贵起来了嘛。别人家的媳妇,怀孕八个月,不也照样在婆家立规距吗?”夫人李氏说话时,声音平平淡淡,就是丝丝的凉意,冷透了杜明月的心底。

    不管杜明月的脸色越来越难堪,夫人李氏继续说道:“我这婆婆也不学那等心气小的,偏要作践新媳妇。你说说,打从你怀孕后,我几时留你在喜字堂立了新媳妇的规距?”

    “你说说,是没有吧?”

    夫人李氏反问了话。杜明月只得回道:“母亲和蔼可亲。”

    “呵呵……”夫人李氏冷笑,又道:“既然如此,寻你去寺里给菩萨上柱香,怎么就为难住你了?”

    “我这一介妇人为什么去寺里上香?那是为给赵家的爷们求得好前程。你一个小媳妇,居然还敢拒绝。真真是……”夫人李氏痛心疾首的模样,说道:“让我怎么说呢?你啊,你是对菩萨心不诚啊。万一,菩萨怪罪……”

    “不,信徒说错话了,望菩萨莫怪。”夫人李氏像是想起了什么,双手赶紧合十的念叨了几句。

    杜明月此时哪敢吭声,忙扶着大肚子就是跪在了堂屋里,说道:“母亲,媳妇不敢了。求您饶了媳妇这一回。”

    低头认错,甭管是不是真错了。

    在长辈面前,一个“孝”字压下来,就够喝一壶的了。

    “望菩萨莫怪,望菩萨莫怪。”这时,夫人李氏不理会了跪着的杜明月,一连双手合十的念叨了好遍后,才是满足的松了口气。

    接着,李氏是冷眼望着跪了堂屋内的杜明月,嘲笑地说道:“我仿佛听人讲,庄户上的人家,那小媳妇怀孕九个月,还要下地干活啊。子殷媳妇,你是不是享了些福份,人就过于娇气了?”

    嗯,杜明月就被怀孕的亲娘,在麦地里干活时生下来的。所以,夫人李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