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大师在古代-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原本属意派二皇子前去的,没想到三皇子会自动请缨。永和皇帝知道他的那点小心思,便干脆两个都不派出去,只派了吴悠去赈灾。
马车咕噜噜地行走于山地之间的官道上,这雨越下越大,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远处白茫茫一片,马车在雨中快速行走着。
吴悠暗暗骂了句鬼天气,看着一边的山。这次救灾于他来说,算不得什么好事。就算救灾好了,赏赐的无非就是银两,他不缺钱。而且,以他的从一品官位,实在是没有上升的可能性了,除非两个丞相都死了。当然,这个想法也只是在心里头想想。
看看一边的坡田,那是户部侍郎杨思义负责的山。这座山不算特别崎岖,然而极为高大。从吴悠这里看过去,这座山表明坑坑洼洼的,植被全无,如同一个被剥光衣服的巨人静立着。
看起来,杨思义做得不错,吴悠心道。杨思义是他的下属,他们关系算不上好,但是吴悠本…能地希望杨思义能赢过白亦容。
吴悠本身出自世家,家里头田地广袤,至少有一二十顷。如果按照田地面积纳税的话,那可真的是不用活了。所以,他本人对白亦容也是有意见的。
正思考着,忽然间马大声嘶鸣起来,外面传来了乱糟糟的声音,连带着护卫也在连连惊呼。
吴悠赶紧掀开马车帘子,探出头去看发生了什么事。
只见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
是山崩!
只见一股股石块和泥土从坡上快速滑落,势不可挡地向下冲,一下子堵住了官道。再一看,这座山的田地全都被这股山崩淹没了。
这一幕就发生在前面的道路上。
吴悠吓得手足冰冷,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好险好险,差一点点,被淹没在山崩里的人就是自己了。
随即,他又想到了杨思义,杨思义这几个月的心思算是白费劲了。
这时候,吴悠听到了许多人的哭喊声,抬头一看,原来是这些日子驻扎在山上垦荒的佃户以及官兵。
这次山崩来得十分猛烈,所垦的荒田十之八九被更上面滑落的泥土石块淹没。不用提山顶上的损失,山脚下垦的荒地是全都毁了。
吴悠心惊胆战地命令护卫和车夫往回走,想要尽快离开这块危险的地方。
这时,山顶上忽然又有石块泥土滑落,吴悠吓得魂儿都飞了,大吼一声:“快走!”
车夫和护卫等人也惊怕不已,巴不得插翅飞离。马车剧烈的颠簸起来了,身后佃户的哭泣声被刷刷刷的雨幕吞没,渐渐消失了。
直到远离那座山,吴悠才颤巍巍地伸出手来,抹了抹额头的汗,整个人都吓得虚软了。
这件大事,早已有人派人前去禀告永和皇帝。
永和皇帝闻言要是大吃一惊,派人将杨思义叫进宫来。
杨思义还不知道这件事,听说皇上要见自己,心里正高兴,难得皇上会惦记着自己。
门外大雨如瀑,杨思义顶着大雨出发了。
圣安殿中,永和皇帝正等着他。杨思义忽然觉得有些不安,便问引路的公公,塞给他一颗碎银,小声问:“皇上叫我,是为了什么?”
那位公公收起了银子,说:“听说是你负责的田地出了问题。”
杨思义心里咯噔一声,看来不是好事,便急着追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那公公摇了摇头,说:“具体的咱家也不知道。”
杨思义心里满是忐忑地进入了圣安殿,永和皇帝正一脸阴霾的等着他。
“臣恭请皇上圣安。”他毕恭毕敬地跪叩道。
永和皇帝沉着脸道:“你辖下的山地发生了山崩,朕要你即刻停止开垦那块山地。”
杨思义傻掉了,满脑子都是永和皇帝的山崩二字。怎么会这样子呢?
永和皇帝见他迟迟没有回应,不悦地皱起了眉头:“杨爱卿?”
杨思义这才回过神来,然后扑在地上,说:“那这场比试……”
永和皇帝见他只顾着这场比赛,根本就不顾及是否有伤民,不由得有些不悦。
这次山崩,幸好没有伤民。有人心疼崩塌了的田地,那可是花了他们近三个月的心思开垦出来的。不少人,一边挖土,一边寻找还算幸存的果蔬。
永和皇帝郁闷得不行。
杨思义忽然问:“白大人辖下的山地是否也发生了山崩?”
永和皇帝怔了下,这还真不知道,不过目前为止,并没有人上报,想来情况是好的。
于是,他又遣人去查探白亦容所负责的那块山地。
几个时辰后,那人快马回到了宫中,说:“启禀皇上,白大人的山地并无山崩。”
不仅没有山崩,那些田地有了大雨的滋润,长势看起来更加喜人。
杨思义咬紧牙根,怎么可能!这是怎么回事?
永和皇帝脸色一松,露出了一丝笑意:“天助亦容也。”
杨思义闻言,脸色更是白上一分,他咬了咬牙,出声道:“启禀皇上,臣请求皇上再给臣一次机会,这一次,臣必定找出山崩的原因。”
永和皇帝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其实要说劝农司司农卿也不算比得上户部侍郎这个职位,然而据传,劝农司很有可能成为与六部齐驱并驾的一个单独部门,所以杨思义才会争着做劝农司的长官。不然,他放着好好的从二品侍郎不做,跑来做司农卿,吃饱撑着没事干。
这些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人,精明得很,自然是因为有利益才会来争。
永和皇帝沉吟片刻,才说:“既然你有心比赛,那就再给你一次机会吧!只是,这次要是再出差错,可别怨朕不给你机会。”
杨思义大喜过望道:“多谢皇上恩典。”
当日,这则消息就传到了白亦容的耳朵里,他哼了哼,对这件事的结果并不是特别意外。
如果有些山地不适合开垦,强行开垦的话,只会破坏环境。在抽签选山之前,白亦容和杨思义都去查看过这几座山,心里早已有数了。
这时,门外有人传报,说是杨思义求见。白亦容自然知道他来做什么,对于一个敌人,他从不圣母,便称病不见。
杨思义急得冒火,嘴唇都要冒泡了,然而,白亦容悠哉悠哉地坐在书房里,看着四书五经。
“怎么会病了呢?”杨思义不甘心道,“你再去问一声,就说我有要事……”
管家春江是宫里出来的,什么场面没见过,她很客气地微笑道:“大人实在是不能见客,请杨大人见谅。”
这时,春江又说了句话:“不过,我家大人有一句话要跟你说。”
杨思义问:“什么话?”
春江说:“大人说,让你放弃那座山,那座山不适合开垦。”
杨思义气笑了:“他这是借机让我退出这场赛事,自己好荣升司农卿吗?”
虽然这话难听,春江还是好脾气地微笑不语。
杨思义真想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赖着不走。不过,他的骄傲和教养不允许他赶出这么无赖的事情来。
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离开了,打算去白亦容的那块田地看看。
白亦容很认真地看着书,再过几天,等雨停了,他就得上朝了。大燕朝规定,只有从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上朝,他正好刚刚被提拔为从五品,拿到了上朝的资格了。
杨思义的山地发生了泥石流一事,他也是听谢秉章说的。谢秉章有多位同年在朝为官,所以消息灵通得很,他说的准没错。
即便是下了大雨,谢秉章还是风雨无阻地来给他上课。杨思义前脚才刚走,谢秉章后脚便到了,两人擦肩而过。
杨思义好奇地看着谢秉章,这人好生面熟。
过了会儿,他才想起这位是今科探花,也是传说中白亦容的至交。他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谢秉章还没出来。他心里顿时明白了,白亦容这是托故不见他呢!这个认知让他气得几欲吐血,恨不得冲进去将白亦容拖出来暴打一顿。
然而,他只是捏紧拳头,对车夫道:“我们走吧!”
白府外大雨滂沱,白府内谢秉章与白亦容正在交谈。
“今天,我来检查你的功课,”谢秉章开口道,“先考背书吧!”
他随意挑了本大学,抽了个片段,让他背诵。
论起背诵,白亦容敢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毕竟他可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又考上博士的人。
很流利地背诵了数段段落后,谢秉章略有些惊讶:“白弟,你天资过人,如果你去参考科考,至少考个童生是没问题的。”
谢秉章是个谨慎圆滑的人,能得到他这个进士如此夸奖,可见白亦容读书方法确实高人一等。
白亦容微微一笑,这谢秉章也是个挺有意思的人,他上课从不照本宣科,而是会引经据典,和白亦容高谈阔论。
两人都不是迂腐的人,谈起话来更是互相赏识。
不多时,两人的话题转移到山崩一事上。
“杨思义中午过来找过我,我没有见他,不过我告诉他那座山不适宜垦荒,听不听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白亦容说。他肯告诉杨思义那座山不适宜开发,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要不是冲着这场泥石流中可怜的平民百姓,他才不会开这个口。
谢秉章说:“你是不是早知道那山会山崩。”
白亦容摇头说:“我不是神,自然不知道,但是也不意外。”
谢秉章看着白亦容片刻后,确认他没有撒谎,才接着说:“那为什么你的山没有山崩?”
白亦容只好跟他解释梯田是如何严防水土流失的。为了造这个梯田,白亦容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还投入了不少资金,才造出这些石阶梯堤埂,围护田地。
等解释完之后,谢秉章才由衷感慨道:“白弟,你于桑麻一道确实不是常人可比拟的。”
白亦容很有自信道:“在这里,我敢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虽然这口气是很狂妄,但是谢秉章真的相信他能做得到。
再说,杨思义离开了白亦容家之后,首先去看了自己开垦的那座山地。
现在雨停了,路上坑坑洼洼的都是水,马车驶过,激起不少水花。杨思义掀起车窗的帘子,看着远处的那座山。
近了,近了,更近了,他听到了一阵阵啼哭声,这些民众正在哀泣自己失去的田地和家园。几天前,他们还信心十足地开垦荒地,并在田地边建起了座座小屋。眼下,这里却发生了山崩,他们的努力瞬间化为乌有。
然而,就算提前告诉他们这样子会引起山崩,他们恐怕还是会这么干。人饿肚子的时候,哪里管得了破不破坏环境。
这哭声扰得杨思义内心十分不安,他的到来让在场的人们找到了主心骨,纷纷问他:“杨大人,我们该怎么办?”
杨思义内心也慌得很,不知道要如何收拾这残局。他种田二十多年,为官十多年,从未遇到过这种场景。
看着满脸殷切看着自己的人们,想了想,他咬牙道:“待雨停了,重新修整山地,建房子。”
所有人一听,似乎也只有这样子了。
杨思义顾不得安抚这里的老百姓,满心都是白亦容究竟是怎么做到不山崩的。不行,一定得问问他,问个明白,说不定他早就知道自己这块山地会出现问题了。想到这里,杨思义的内心涌起了一丝不忿和恼怒。
作者有话要说: 读者“罂鸠”;灌溉营养液 1
读者“立夏”;灌溉营养液 1
读者“君临邈”;灌溉营养液 10
谢谢以上哈尼的营养液
另外,谢谢吃土少年的地雷
小甜心们,啵啵啵~
第36章 有样学样
然而; 现如今由于整座山土质被雨水冲泡得十分稀松; 要整回成一块田地,并不容易。
杨思义看了眼还在痛哭的人们; 一咬牙,上了马车,对车夫道:“去大雾山。”
大雾山,就是白亦容负责的那座小山。杨思义就不信这个邪了; 一定要看个究竟。
马车一路快走着,杨思义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这个白亦容,看起来没那么简单,是自己轻敌了么?由此看来; 能得到圣上的眷宠并不是他走了狗屎运; 是他的能力确实过人。想到这点,杨思义不由得生起了一丝挫败感,这是在他十几年官场生涯中未曾有过的。
难道我就要这样子认输么,如同白亦容说的放弃开垦这座山?杨思义刚产生这个念头时,就被自己吓了一大跳。他猛地摇摇头,不会的,他绝不能退缩!
在杨思义心思千回百转之际; 马车已经走到了大雾山山脚下。
杨思义下了马车,仰头看去,只见一道银练般的迷雾缠绕在山顶上,山坡是一个缓坡,一座座梯田整齐地按着山等高线排列着。
只看一眼; 杨思义就猜到了,这么缓的坡地,怎么可能发生山崩。杨思义选中的那座山也不算太陡峭,然而,比起这座小山还是差得远了。
看到有人上来看自己的田地,住在附近的农民立马出来,一脸戒备地看着杨思义。只是,目光触及他身上的官袍时,又变得有几分畏缩了。虽是如此,他们还是不肯离开,死死盯着这个陌生官员。
早已有驻山官兵过来了,为首的官兵看到了杨思义身上的官袍,也不谄媚,只是客套地问了句:“杨大人,请问您亲自前来,是为了何事?”
在之前入驻山林的时候,这位为首的官兵曾经见过这位杨思义,所以认得他。
杨思义见到这里的庄稼长得如此之好,心底里早就泛酸冒泡了。
他直白地问:“你们是如何开垦这片荒地的?”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一番,不知道要不要告诉他实话。
还是那为首的官兵精明,他回答道:“这事恐怕杨大人得亲自去问白大人了,我们不过是依照白大人所言去做的。”
旁边的农民连连点头称是。
杨思义忍不住要哼出声来,去问那个白亦容,这么说来,自己没吃闭门羹算是好的了。只是,人家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