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头号娇娘 >

第16章

头号娇娘-第16章

小说: 头号娇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明白了孙女的意思,却是不大看好这种方法,他们农户人一辈子跟田地打交道,到了镇上难免有些畏缩,镇上的人看他们也往往带着点轻视。若是就这么上门去卖,恐怕会被人嘲讽。不过看着孙女跃跃欲试的样子,她便点头同意了,被笑话两句有什么大不了的?她帮孙女挡着点就是了,不管将来日子咋样,起码孙女在她身边的时候得过得舒心。
  老太太也背了个背篓,里头是空的,阮玉娇将两人手中的野花小心翼翼地放进这个背篓里,免得拿着不方便。之前在车上是怕不小心压坏了,这会儿背着就没关系了,还能放在装水的罐子里养养。
  两人问了路,先是去一家生意据说不错的酒馆。早晨还没开张,店家一边招呼着小二摆放桌椅一边拨弄着算盘,看上去挺忙的样子。老太太露出个笑脸上前说道:“店家,我们是临溪村的,在山里弄了点野菜、野果,您看您家要不要?”
  阮玉娇掀开篮子上的棉布给店家看里头拌好的野菜和野果,谁知店家看都不看就皱着眉头不耐烦地摆摆手,“不要不要,到别处去。”
  老太太看了孙女一眼,不想让她一开始就受挫,又问了一句,“店家您要不尝一口试试?我孙女拌的这个可好吃了,下酒正好。”
  小二嗤笑一声,“你叫吃就吃啊?谁知道你们是什么人?把人吃坏了咋办?快走快走,再不走我撵人了啊!”说完还嘀咕了一句,“村里头拿来的也不知干净不干净。”
  阮玉娇皱眉道:“你这就是怀疑村里人的品性了?敢情你家吃的饭菜不是村里人种出来的?奶奶咱们走,镇上的店多着呢,不和这狗眼看人低的东西打交道!”
  “嘿!你怎么说话的你?!”
  阮玉娇已经拉着老太太走了,将店里的叫骂声抛到脑后。她本以为生意最好的酒馆应当比较客气,没想到那店家和小二却对农户人很嫌弃。心里琢磨了一下,她跟路边一位穿着很朴素的老大爷打听平时去哪里买酒。
  那老大爷一看就是手头不宽裕的人,自然不能常常买酒,而且也不会去大店里买贵的酒,就跟阮玉娇说了两家酒馆。一家是十足的便宜,没钱的人馋了最爱去的酒馆。一家则是略贵一些,但店家和气,酒也好喝一点,他们手头松快点的时候就会去这家店。
  阮玉娇听后当即决定就去第二家店,太便宜那家有下酒菜估计也卖不出去,因为买酒的都是穷人。生意好的如刚刚那家酒馆,实在有些看不起人,也不愿意和不认识的人买什么下酒菜。只有老大爷口中这第二家店生意还算不错,店家待人也和善,最适合她们去碰碰运气。
  阮玉娇带着老太太去那家酒馆,进了店里看到店家正在摆酒坛,忙掀开篮子走上前道:“店家,我弄了两道下酒菜,吃着很是爽口,您看您要不要留一些?”
  店家愣了一下,擦擦手回头看到篮子里的东西,笑道:“哟,这是山里头的野菜、野果子?”
  阮玉娇笑着道:“我们是临溪村的,村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就这野生野长的吃着有点味道,就带来试试能不能多个进项。店家要不您先尝尝?您这店里看着就干净,酒也香,肯定生意好着呢,要是再多配俩下酒菜,客人吃着开心,您也多赚一点不是?”
  店家一听就笑了,“你这丫头可真会说话,那成,我就尝尝,先说好不合适我可不留啊。”
  “那是,做生意自然要合适才行。”肯尝就好,阮玉娇笑着将篮子放到桌子上,拿了筷子给店家。
  店家本意是不想驳了小姑娘的面子,看老太太在旁边紧张的样子就知道她们肯定在别处碰壁了。这野菜、野果子谁没吃过?都是不起眼的东西,哪能当下酒菜卖?不过当店家尝了一口凉拌野菜之后,想法就变了,他又夹了一筷子细细品味,奇道:“丫头你这是咋拌的?这味儿还真不错!”真适合下酒!
  阮玉娇笑说:“都是我自个儿琢磨的,要是您买了我的野菜,我就好好跟您说说。店家您喝口水再尝尝这野果,野果子虽然只拌了糖,但吃着可是大不一样。”
  店家心生好奇,喝了口水漱口,连吃了两块儿野果子。这果子他知道,酸酸甜甜的,但主要还是酸,吃一个还行,吃第二个就不好吃了,一般没人喜欢。但只是简简单单拌了糖,这还真不一样了!汁多爽口,吃了一块儿还想吃下一块儿,正好天热,拿这个配酒不是正好吗?看来这小姑娘是有备而来,调的两样菜全是最适合下酒的啊。
  店家又一样尝了两口,定下了心思,擦擦嘴道:“你带来多少?我先看看新鲜不?”
  老太太高兴地帮阮玉娇把背篓取下来放到地上,笑说:“新鲜、新鲜,昨儿晚上刚摘的,今儿一大早就赶紧着来了,您看看,水灵着呢。”
  店家翻了几下,看确实都很新鲜,才满意地点点头,“行,这些我都要了,你们想要个什么价钱?”
  老太太压根没想到能卖出去,也没寻思价钱,不由得看了阮玉娇一眼。阮玉娇笑道:“店家,您看这野菜和野果子本来是不值钱的,是因为我拌的菜好吃您才留下。我也不多跟您要,我教您拌菜的法子,您就给我五百文钱,然后这野菜、野果都是一文钱一斤,您看咋样?”
  老太太吓了一跳,野菜、野果子从山里白来的,一文钱一斤她都觉着贵了,孙女居然拌个菜还要五百文?这不是刚要成的生意又要黄了吗?她偷眼瞄着店家的脸色,在后头悄悄拽了拽孙女的衣裳,想着怎么才能把话给圆回来。
  店家摸摸下巴上的短须,说道:“丫头,这果子拌的是糖,没啥说的,这野菜,我不会拌,拿回去叫我媳妇琢磨琢磨,指不定就拌出来了,为啥还要给你五百文这么多?”
  阮玉娇淡淡笑道:“店家您是实惠人,知道我们农户人家有点进项不容易,自然不会坑我。虽说这东西简单,可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拌出来的,不然您怎么今儿个才吃着这份野菜呢?再说今儿我来了,您就多了俩下酒菜,同样是多了个进项,可您开着这么大的店,进项就比我要多的多了,哪还差这点钱?”
  店家爽朗地笑了起来,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小丫头说得对。今儿不光是一份野菜、果子的事儿,而是让我想到了再多弄点花样,酒能卖得更多。单凭这个也值五百文了,成,咱就这么说定了,我姓庄,你叫我庄叔就成了,小姑娘怎么称呼?”
  阮玉娇笑说:“庄叔客气了,我姓阮,这是我奶奶。庄叔看得起我这点手艺,我这就给您说说拌野菜都放什么东西吧。”
  庄叔点点头,对老太太道:“婶子您做,我叫人把这些称一称,马上就好。”
  阮玉娇跟着庄叔到一边的小厨房拌野菜,而店里的小二则忙着称那背篓。背篓不重,一篓子东西都买了,不差这点重量,庄叔为了方便就让他直接称了。总共差不多五十斤,就是五十文钱。
  老太太捂了捂怦怦直跳的心口,这是五十文啊,几个孩子在山里白来的东西竟赚了五十文!壮劳力去码头扛大包一天也才十几文而已,这要是叫人知道,后山还不得被人给拔秃了?!
  称完重,阮玉娇和庄叔就出来了,拌凉菜没啥难的,庄叔把步骤和需要放的东西都记了下来,剩下的就是多练练手了。把五百五十文结给了阮玉娇,庄叔笑道:“这些我卖着试试才知道好不好卖,你若再来送还是这个价,不过我跟别人收可是要压价的,你们回去莫说漏了嘴。”
  他对阮玉娇很是看好,漫山遍野的东西只有这丫头能赚到钱,就说明她有眼光。而且从头到尾阮玉娇处事不惊的态度也让他刮目相看,这还真不像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农家女,他也愿意帮一把手,这点小利对他来说九牛一毛。
  阮玉娇笑道:“庄叔放心,我回去只说三斤一文,不会叫您难做的。”说得低一点,旁人就算知道了往上抬抬价也没有多少,一文钱一斤确实是有些贵了。
  出了酒馆,阮玉娇回头往牌匾上看了一眼,上面写着庆丰酒馆,还挺特别的,不知跟城东那家庆丰粮铺有没有关系。这算是找到一条挣钱的路子,虽然冬天就断了,但在那之前还能挣好一阵儿呢,阮玉娇的心情当真很不错,把空背篓给了奶奶,自己将装花的背篓背上准备去别处卖花。
  老太太也替她高兴,一直笑眯眯地说:“咱家娇娇就是能干,奶奶就知道你错不了,是个好孩子。”说着她想到庄叔的话,突然问道,“娇娇你之前说要把卖野菜、果子的钱平分,可你这答应了店家不说价格,回去咋分啊?”
  阮玉娇怔了下,低头想了一会儿,笑道:“这样吧奶奶,本来分给他们三个的就应该是五十文,回头我说我的花卖了不少钱,跟他们一起分,这样别人就只当我的花好卖了。”
  “还是娇娇机灵,行,这样他们也不会挑事儿。那咱现在去哪儿?”经过刚才的事儿,老太太已经开始不知不觉的以阮玉娇为先了,她自己没发现,自然而然地就问了出来。
  阮玉娇也没觉得有什么,看了看四周,说道:“这边人少,咱们去人最多的街上走走,最好是胭脂铺、首饰铺的附近,看看能不能遇到愿意卖花的姑娘。”
  老太太一听越发觉得孙女聪明了,不管成不成,最怕的就是没有想法,只要点子多,总有一个是能成的。她来过镇上太多次了,知道铺子在哪条街,当即领着阮玉娇快步走了过去。
  赶集的日子,镇上人来人往的,祖孙俩到了主街上就看到几家卖胭脂、首饰的铺子,进进出出的姑娘们委实不少。阮玉娇拿了一束花捧在怀里,装作看路边小摊的样子慢慢走着,偶尔还要闻一下花束,仿佛被香味吸引很喜欢的样子。
  满街捧着花的就只她一个人,自然很快就被注意到了,更叫人注意的却是她手中的花束,也不知是怎么搭配的,高高低低、五颜六色的看着甚是喜人。
  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突然拉着她娘喊道:“娘你看,那个姐姐的花真好看呀!”
  小姑娘的娘和抱着小姑娘的爹都一齐朝阮玉娇看去,看到那花都惊讶了一下,小姑娘的娘笑道:“是很好看,不知道是她自己弄的还是买的,好有心思。”
  他们一家都是镇上的,平日里还真的很少见到什么花,墙角长的一般都是小白花、小黄花,哪有阮玉娇手里那一捧好看?小姑娘的爹见她们母女俩都喜欢,直接迈开腿,“喜欢就去问问,要是有卖的咱也买一束回家。”
  小姑娘的娘忙去拉他,“买花干什么,不能吃不能喝的……”
  “就当熏屋子了,难得你们俩这么喜欢。”
  三人到了阮玉娇面前,小姑娘的娘便笑问:“大娘、妹子,你们这花是自个儿采的还是买来的啊?”
  “是我采来卖的,嫂子您闻闻,香着呢。”阮玉娇看生意上门,忙把花束往前递了递。
  野花的香味很浓,三人全都闻到了那股香味儿,小姑娘更是乐得拍手直笑,吸引了不少人过来看。
  小姑娘的爹开口问道:“这一束几文钱?”
  阮玉娇笑道:“十文。”
  不说小姑娘一家,就是之前已经卖过东西的老太太也被阮玉娇给吓了一跳。这是啥东西?是山里头的野花啊!随便摘几朵野花扎起来要卖十文?要是都这么卖,谁还去干苦力?全都进山采花去得了!
  老太太有些担心孙女是被之前的顺利给迷惑了,以为钱是好挣的呢,不过当着别人的面她也没给孙女拆台,只想着等会儿私底下得好好跟孙女说说。孙女挣钱她是高兴,但万万不能急功近利,否则要歪了心思的!
  那小姑娘的娘也是惊得不轻,盯着花束道:“这花十文?十八文都能买斤肉了,你采来的野花还不是自己种的,居然要十文?”
  阮玉娇把花束慢慢转了一圈,让她仔细看看,不紧不慢地说:“嫂子,随便揪一朵野花自然是不值钱的,我卖十文是因为我把花摆弄得好看。若不是这样子好看,就算有一箩筐野花放着,您也不一定过来看是吧?就像同一块布料,有人做衣裳不好看就没人买,有人做衣裳好看就卖得贵,同样的青菜,咱自家做的就没什么稀奇,那大酒楼做得好吃,有的咱都吃不起,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因着十文的高价,周围已经围满了人,本还有人说阮玉娇心黑,一听她这话又都觉得好像很有道理。酒楼做的菜不也是用猪肉、青菜做的?人家厨子做得好吃卖一两银子的都有,这姑娘把花弄得好看自然也应该贵点。虽然不少人依然觉得一点野花卖十文实在太贵,但却有些认同阮玉娇的观点了,他们不买归不买,可也不会指责阮玉娇什么。
  这时人群里突然传出一道笑声,一位穿着不错的姑娘拉着一位男子走了出来,姑娘笑道:“哥,她说得对啊!咱家酒楼可不就比别人家卖得贵吗?那都是因为咱家酒楼的菜好吃啊!之前还有人说咱家挣黑心钱,也不想想这世上的东西本就有贵有贱,单说猪肉,村里就比镇上便宜三文钱呢,粮食也一样啊,买卖买卖,你情我愿,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呗,指责卖东西的人干啥?”
  男子点了下头,“嗯,确实如此。”
  众人这才发现这对兄妹是镇上最大的酒楼太白楼的少东家和小姐,两个月前太白楼的菜涨价了,说是从京城聘了个厨子回来,当时有不少人不满,说闲话,但菜确实变得好吃了,慢慢人们也就接受了。有这么一个参照,更没人好意思说阮玉娇的花不值钱了。
  阮玉娇对那姑娘笑了笑,“一束花十文钱,姑娘要买一束吗?”
  姑娘当即点头,“好啊,给我挑四束最好看的,酒楼柜台放一束,家里放一束,在给祖母和我娘送两束,她们肯定喜欢!”
  她身旁的男子闻言也没说什么,直接拿了四十文钱出来交给老太太。阮玉娇笑着把背篓放下,小心地从里面挑了四束花给他们,叮嘱道:“要尽快把花放到水里,还能开个三五天呢。”
  如果不嫌有些蔫影响美观,还能放得更久,香味儿也很久都不会散,对于富裕点的人家来说,十文钱买一束漂亮的花摆在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