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养成札记-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音一听可以出去玩,顿时双眼晶亮,“真的么?祖母一定要带我去啊!”
“那是自然。”俞老夫人道:“祖母断然不会骗你。”
又前行了一段路后,阿音独自先回了玉竹苑。程氏则跟着俞老夫人过去苍柏苑,将今日去郑家的过程讲与她听。
晚上临睡前,本都已经熄了灯,俞老夫人忽地想起来之前阿音抱怨自己运气差的事情,就披着衣裳起了身,扬声喊赵妈妈。
赵妈妈赶紧给她点了灯。
俞老夫人就在自己卧房的桌案上写了小孙女的生辰八字,想着明日里去见方丈大师的时候顺便让他也给阿音瞧瞧。
先前拿回来的匣子已经放到了屋角的樟木箱子里,箱子也已经落了锁。
晚上有些寒凉,俞老夫人披着衣裳写几个字已经觉得冷了,就没亲自过去,只将写了阿音八字的短笺还有箱子钥匙交给了赵妈妈。
赵妈妈并不知道自己拿着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匣子里搁的是什么,打开匣子后又问了句确认一遍:“老夫人,这个放在匣子里就成么?”
她是跟了老夫人几十年的人了,她做事,老夫人放心。
“是。和先前的搁在一起罢。”
俞老夫人已经困倦,此刻并未多思量,只想着都是孩子们的八字,又是要一并请教方丈大师的,放在一块便好。
赵妈妈应了一声,依言将阿音的那张短笺搁在了之前的小匣子中。她懂得分寸,并未去碰原先就在匣子里的东西,故而顺手将手里头的纸张放在了最上面,正好压着冀行箴的那一个。
第九章
翌日天气晴朗。因着打算得匆忙,并未做过多安排,故而俞家并未一大家人一起出动,老夫人只喊了程氏一起,带着俞千兰、阿音往寺里去。
原本是只打算带着阿音去的,无奈俞千兰非要跟着。程氏随行本就是为了方便照顾阿音,多一个同龄小姑娘也没甚不可,就帮忙和老夫人说了几句。老夫人便允了。
一路上俞千兰都在叽叽喳喳地和阿音描述着京城景色,倒是让这无聊的旅途变得有趣起来。
俞老夫人在另一辆车上听见女孩儿们的欢笑声,微笑着与赵妈妈道:“阿音来了就是好。没她在的时候,府里头死气沉沉的,忒没意思。四丫头今日也不错。”
赵妈妈跟老夫人打趣:“四姑娘可都一直这样活泼着,也没见老夫人欢喜,反倒说吵得慌。今儿四姑娘和五姑娘一起了,您就觉得好了。可见您这是真偏心。”
她是看老夫人心事重重所以故意往夸张了说。俞老夫人心里明白,笑着说了她几句。赵妈妈又捡了些好玩的事情讲了,这边的气氛就也和乐起来。
到了寺里后,老夫人独自往方丈大师那里去,程氏则留在外头照看着两个小姑娘。
方丈的院子简单整洁,一到院中便有淡淡檀香飘来。院内高大树木林立,缓步而入,渐觉心中宁静。
赵妈妈留在外头,俞老夫人独自推门而入。竹门吱嘎一声响起,紧接着就听室内有人缓声道一声佛号。
那声音沉稳有力,只听其声,断然辨不出是位已至耄耋之人。
俞老夫人虽是皇后生母,对着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依然恭敬有礼。将匣子搁在一旁,双手合十认真道了声佛号。
方丈大师微笑着向她做了个请的手势。俞老夫人方才拿了匣子与他隔桌对坐。
两人饮了一盏茶后,俞老夫人说起来意,并将匣子打开推到方丈大师面前。
方丈拿起两张短笺打开看了看,不多时面露讶然,轻叹道:“天作之合。百年难遇一次。凤舞龙蟠之兆。老衲也是头一回见到这样合衬的八字。”
大师说话从来不会将事情夸大了说。既是这般讲了,那定然就是这样。
俞老夫人没料到竟然是这样的好结果,不禁欣喜。她正要好生谢过方丈,却在视线落到大师手上时发现了不对劲。
方丈大师拿着的两张短笺,分明不是同一种纸张。可她是在俞皇后的宫里写了俞晗的八字,用的与太子殿下那个一样……
俞老夫人下意识地就将匣子拿了过来,发现里头还留了一个。打开来看,正是自己写的俞晗那一个。
她这才想起来自己睡前还写了阿音的八字。如今再看大师手中那两张,越想越是心惊。
方丈见她神色不对,笑问:“施主可是有甚不解之处?”
老夫人骤然回神,思量了下,将俞晗的八字拿了出来,又指了冀行箴的八字,“大师帮我看看这两个呢?”
方丈大师沉吟片刻,“也可。算是相合。”
一个“算是相合”,一个“百年难遇一次的天作之合”,且还“凤舞龙蟠之兆”。
孰好孰坏,一目了然。
俞老夫人慢慢地将东西收了回去,谢过大师后,又和大师论了会儿经,这才起身离开。
出了屋子,她才想起来自己没有问一问阿音的运势。不过经了方才那一惊后,这事儿倒也没那么急了。反倒是另外一桩更麻烦些。
俞老夫人顾不得在这边多留,就连之前说要打算吃的斋菜也不吃了,直接喊了程氏和孙女们往回赶。
俞千兰好不容易出来玩一次,登时不干了,闹道:“说好了今儿在这里过夜的,祖母怎地说话不算数?我不要回去!”
事情生变,俞老夫人也顾不得那许多了,厉声呵斥了她几句,坚持着即刻就走。
俞千兰抹着眼泪跟在程氏身边。
阿音被俞老夫人叫到了跟前说话。
来的时候是程氏带了两个孩子一辆车,老夫人独自一辆车。回去的时候,俞老夫人将阿音喊到了她的车上同坐。
阿音想着俞老夫人许是恼了俞千兰刚才那一番闹腾所以刻意冷着俞千兰,于是上车后很是为俞千兰说了些好话。
俞老夫人不甚在意地听着,而后却问:“阿音觉得太子殿下可好相处?”
这话题转得太快,阿音一时间有些转不过弯儿来。细细一思量,昨儿祖母才刚去过宫里一趟。她顿时心里咯噔一声,暗道难不成那家伙向祖母告状了?不然祖母好端端地说他作甚?
这年头刚一冒出来她就自己先否定了。
不会。
那家伙不是这样的性子。
再说了,她也没做出什么能让人拿得住把柄的事情。
那到底是为了什么?
阿音很有些心虚,瞅瞅祖母面上带笑,就也挤出了个笑容来,口不对心地道:“太子殿下,嗯,性子不错,挺好相处的。”
“当真?”俞老夫人暗暗放心了些许,“这倒也是。太子殿下温文尔雅,平易近人,极其和善。”
阿音心说祖母您确定您说的是那家伙么?怎么听着不像啊!口里却是连连应道:“是,祖母您说的太对了,太子殿下很好。”
俞老夫人这回彻底放心了。笑着拉了阿音到她身边坐着,祖孙两个说说笑笑了一路。
进到城里后,俞老夫人并未一起回家去。虽然此刻已经到了下午眼看着离各处下衙时间也不远了,老夫人依然坚持着要进宫一趟。
阿音就与老夫人挥手道别,换了车子和母亲一同坐着归家。
俞老夫人在俞皇后的宫里待了半个时辰方才离去。待到她走后,俞皇后就遣了人将冀行箴叫来。
彼时冀行箴正在练习今日跟着少傅新学的一套剑法,听闻俞皇后喊得急,他片刻也不敢耽搁,将剑抛给了旁边的内侍,边拿着丝帕擦拭着额上的汗珠边往皇后那边行去。
看着儿子挺拔的身姿和沉稳的步伐,俞皇后心下宽慰。行箴处事沉稳得当,不骄不躁,这是她所放心的。但一想到他也才不过是年仅十岁的少年罢了,她的心就又提了起来。
俞皇后将冀行箴唤到了身边,亲自给他拭去额上的汗珠,问了问他今日所学。
冀行箴将先生们所教习的内容一一与俞皇后讲了。
这样说了半晌话后,俞皇后似是不经意地道:“刚才我和你外祖母说起来家中的孩子们。你觉得大姐儿还有五丫头,哪个的性子更好相处一些?”
不待冀行箴回答,她又道:“你外祖母想着教教她们管理家中事务,最喜欢她们两个,却不知道哪个更合适。大姐儿性子和顺,惯能将诸事处理妥帖。五丫头机灵,年纪太小,总是需要旁人照料着。”
冀行箴没料到母后会突然提起这个,笑了笑正要回答,骤然想起来一事,赶忙薄唇紧抿,将到了唇边的话给硬生生闷在了口中。
那时候母后和父皇曾经悄悄提起来一件事,一件关系到他的大事。他们以为他睡着了所以轻声细语地没有太避着他,可他当时在装睡……
心跳快了起来,手心慢慢出了汗。
冀行箴努力让自己的笑容看上去平淡如常,努力声音平稳地道:“母亲这话可是难住我了。您究竟是问我哪个更好相处,还是说哪个更适合学习持家?”
“就说说前头那个事儿罢。”俞皇后道:“左右后面那个你也答不妥当,倒不如讲一讲你瞧着谁的性子好,权当给你外祖母作个参考了。”
冀行箴点点头,缓声道:“虽然五妹妹年纪小,却是个好相处的。大表姐严厉了些,儿子和她不太说得上话。”
俞皇后讶然,身子微微前倾问道:“大姐儿严厉?不会罢。”
冀行箴听出母后话里话外其实更倾向于俞晗。
他眼帘微垂,暗暗和俞晗说了声对不住,继续语调平静地道:“年龄大一些终归是有些严厉的,毕竟在她眼中我不过是个孩子而已。”
深吸口气稳住心神,冀行箴视线渐渐上挪,最终直视着俞皇后,唇边带了一抹淡笑道:“我觉得,所有姐妹里,还是五妹妹最好相处,也与我最合得来。”
第十章
原本依着俞皇后的意思,是不打算将阿音考虑进去的。毕竟那孩子年龄太小,还不定性。即便方丈大师说了阿音和冀行箴八字最合,俞皇后也不似老夫人那般在意。
在她看来,俞晗和冀行箴“算是相合”就足够了,只要不是八字相冲便可。
但如今冀行箴明确表示了与俞晗不投契反倒和阿音合得来……俞皇后就不得不多思量一番。
“你且让我想想。”俞皇后轻轻揉了揉眉心,“这事儿,我得想想。”
冀行箴轻舒了口气。
肯想想就好。只要母后不若之前那般偏向于俞晗,事情就还有转机。
俞老夫人回到家中后静等了几日,均未收到俞皇后送来的消息。她晓得定然是俞皇后拿不定主意所以没有立刻表态,于是她继续静等未曾声张。
再过了些时候,宫里来了人,说是寒食节那日皇后娘娘要在宫中设寒食宴,邀请少爷和姑娘们进宫赴宴。
这日子可是还没几天就要到了。听闻这个消息后,几位母亲俱都开始忙活起来,给儿女们裁制衣裳,又吩咐了厨里到时候准备些可以带进宫的吃食送给皇后娘娘。
俞老夫人也被这消息打了个措手不及。她没料到皇后竟然还会想着再让姑娘们去一趟,顺道观察观察。细想为母之心皆是要为子女做最好的打算,俞皇后亦是如此,俞老夫人心里头的那点点不悦就烟消云散了。
寒食节的时候家中不生灶火,故而要将食物提早准备好。这些东西一来是要能搁得住,别前几天做好到了正日子却发馊发霉不能吃。二来需得能直接入口,不然的话这日不能生灶火,怎可能再将东西回锅再烧?!
说实话阿音还是挺喜欢寒食节的。因为她喜欢吃馓子,喜欢吃麻叶,喜欢香香脆脆的东西。到了这个时候可以放开肚子吃,家里有很多很多,怎么都吃不完。
这天她怀里揣了个大荷包,荷包里塞满了点心,边吃着边晃晃悠悠去厨房。路上刚好遇到了俞林瑞。
俞林瑞走路的时候看上去姿势还是有点不太对劲,脚步发虚,身子也略略往右。倾斜,想必当初受了家法后带的伤还未痊愈,依然在疼。
他低着头沉默地往前走着,阿音在不远处看了他片刻后,迈开小短腿蹬蹬蹬地跑了过去,边跑边喊大哥。
俞林瑞听到叫她的声音后慢慢转过身子,见是阿音,不由笑了,“五妹妹怎么在这儿?”
看到她怀里的吃食,还有怀里鼓鼓的大荷包,俞林瑞了然,“前些天还听五弟说起这个来,说五妹妹让针线上做的这东西大得吓人。如今我可是见识到了。”
他口中的五弟便是阿音一母同胞的亲哥哥俞林安。
阿音笑眯了眼,伸出自己的大荷包到俞林瑞跟前,“大哥要不要吃些?味道很好的。”又指了荷包和他解释,“这东西小了不好用。我就让人做了个大的。”
须知麻叶之类的点心又干又脆还有棱有角,若是荷包如寻常一般小,搁不了几个点心就塞不动了。阿音吸取往年的教训,特意让人给她做了个特定的超大号。
看俞林瑞不吃,阿音就从中间挑了个焦脆的芝麻很多的麻叶,踮起脚来塞到他的口中,眼睛晶亮地期盼着看他,“大哥,好吃不?”
俞林瑞笑,“好吃。”
“那就好。”阿音点点头,看俞林瑞要走,就又叫他。
俞林瑞回头望过来。
“大哥,我觉得你那天做得很好,”阿音说道,“也觉得你实在是太厉害了。真的。”
俞林瑞怔了怔,这才明白过来阿音特意跑来寻他并不是为了给吃的,而是想和他说这几句话。
那时候郑少爷出言不逊诋毁俞皇后,他气不过打了郑少爷。结果回到家后换来了严重的家法处置。
阿音和他说的“那天”,显然是指他打了郑少爷的那一次。
俞林瑞目光转柔,“我知道。”他微笑,“我也觉得自己挺厉害的。”
阿音拼命点头,“不过咱们下一次注意着些,打人的时候别被他看到是你打的。这样无论你把他打得多狠,你都不用挨罚了。”
俞林瑞原本满心感动,听了她这几句歪理却是哭笑不得,摇头叹道:“好说。下一回我不这么冲动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