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芳华-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知子莫若母。杜母一看儿子那唇边微翘的笑意,便知他心情不错了。
“在娘面前还装什么装?快快,咱们进屋说。若真是个好的,倒是门好亲!”
“娘您可别胡说,咱们什么人家,人家什么人家?哪配得上啊?”
“有什么配不上的?”进了屋,杜母的嗓门也大了起来,“她虽是长房嫡出,可祖父却是招赘,名声也不见得很好。要不是他爹中了进士授了官,如今还在乡下呆着呢!再说了,她若果真对咱们没一点想法,干嘛要送你那么好的东西?”
“那又不是我一个人,戴良还有呢!”
“那个破落户能跟咱们比吗?除非眼睛瘸了,否则谁搁着我这样好的儿子不选,选那等粗汉?”
杜赫心中也是这么想,却不愿跟母亲多说,借口要看书,要回自己屋里。
谁知宁四娘派来送礼的婆子,恰好上门了,“是杜哥儿家吗?”
杜赫见她衣饰不俗,忙迎了出去,“妈妈从哪里来?”
婆子笑道,“因哥儿送了副好字画,我家太太命我来回个礼。不是什么值钱东西,就自家厨房做的一盒点心,吃着玩吧。”
婆子放下东西就要走,可杜母一下将她拉住,殷勤道,“妈妈既来了,好歹留下赏脸喝杯茶。”
婆子只摇头笑道,“还有差使在身,不敢久留。”
想着儿子前程,杜母忙掏出一小块银角子,狠心递上,“那就请妈妈吃个果子。”
婆子执意不要,搁下食盒便走。
回头杜母关了门,提着食盒便啧啧称赞,“果真是个有钱的!瞧这盒子,就不便宜。”
因要送礼,宁四娘特意让人准备了小西瓜大小的剔红鹿纹圆漆盒,盒中又分两层。放了琥珀核桃、蜜饯樱桃等八样精致少见的小点心。光闻着就甜香扑鼻,诱人食欲。
杜赫才想端出来尝尝,却给他娘一巴掌拍开。
“这样好点心,回头送你外祖家的重阳礼便尽够了。正好省下钱来,不也能给你去买些好香?你若想吃,去取双筷子和碟子来,我给你一样择一个尝尝,别弄脏了。”
杜赫本有些不忿,听他娘这么一说,倒也罢了。正去厨房拿东西,忽地又有人来了,来的还是宁守仪那边的管事。
第121章两家
管事奉宁守仪之命,给杜赫送来二十两足锭纹银,并格外交待,
“我们老太爷说哥儿是个读书的苗子,这银子姑且拿着买纸笔用,若有难处,只管上家里来提。这一两年,且别叫他分心,只管好生在学业上下些苦功,博个功名,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杜母受宠若惊的接了,转手便把原先想打赏婆子的银角子给了这管事。他倒也没推辞,拿了就走。
此时杜赫才皱眉道,“老太爷说叫我别分心是什么意思?我哪有分心了?”
他还以为是有人在背后说他坏话,杜母却拍着儿子,乐得合不拢嘴。
“傻孩子,这是叫你先急着别成亲呢!若回头你考中功名,说不得大老太爷还要挑你做女婿!但若是如此一来,那咱们要怎么挑呢?大老太爷肯定更有本事,在官场上认得的人也多,可二奶奶娘家,也实在挺有钱的……”
原先还一门心思想巴结宁芳的杜母,此刻却是开始挑肥拣瘦了。好似无数个好姑娘都已经都求到她跟前,任她挑选。
杜赫见此,虽有几分得意,却还没象她娘那么忘形,“如今八字还没一撇呢,娘您可别往外乱说。省得给人听见,倒显得咱们轻浮。”
杜母眉头一挑,“轻浮怎么了?嘁,那些人想轻浮还轻浮不起来呢!到时等咱们结上一门好亲——”
她话音未落,忽地杜父回来了,“谁要结亲?哟,这哪来的好点心?快与我一份,正好给亲家送去!”
杜母顿时恼了,“什么亲家?跟那老赵家的闺女,不过是小时随口一说,又没下聘没过礼的,哪能当真?”
杜父不悦道,“当年咱家遇着难处,是老赵借钱帮咱们渡过难关,也是你自己说要儿子与他家三丫结亲。人家这么些年一直等着呢,你怎么如今却不认账了?”
杜母道,“呸!谁让她家等来着?就那八百年霉烂的几两银子,老娘早不知贴多少还上了,你还要说多少回?如今我儿子正有好前程,凭什么结那门子穷亲?”
杜父道,“我不管,横竖做人不能失了诚信!”
杜母冷笑,“那好啊,你只要敢把赵家丫头接进来,我就有的是法子收拾她!到时那丫头回去哭诉,你觉得你那亲家还会感谢你吗?”
杜父气得无法,“赫儿,你说!”
可一回头,却见儿子转身回屋,砰地关上了房门。
躺在床上,杜赫心里烦得很。
他已经十七,懂得成亲是怎么一回事了。
就算他也觉得赵家那个爱脸红的三丫妹妹挺可爱,但要娶她,他却有些不情愿了。
若要说他市侩,那这世上又有几个清高人?
勤学苦读数十载,谁不是想着金榜提名,荣华富贵?那为何他就不能娶个对自己更有帮助的姑娘?
杜赫想着,眼前便浮现出宁芳那白皙娇嫩,又气派十足的小脸。
他当时没敢细看,但小姑娘那通身华贵精致,金光闪闪的衣饰,总也瞥了好几眼。
还有宁守仪。
那可是堂堂五品大员,都主动向他示好,如果能结上这样一门亲,对自己将是多大的助力?
杜赫觉得自己不该胡思乱想,但心却躁动不安。
另一边的戴家,也先后收到宁四娘和宁守仪送来的礼了。
只他家院子是租来的,狭小逼仄,一边堆着柴禾,一边晒着衣裳,不说请人进来喝杯茶,连坐都没法坐。
戴大嫂羞愧万分,从枕头底下掏出把钱来,要小叔戴良请人去茶馆里坐坐,可戴良却很光棍的把礼接了,然后一毛不拔的把人送走了。
等关了院门,戴大嫂气得一把揪住小叔子的耳朵,反正这小子也是她当儿子拉扯大的,打几下毫无压力。
“你傻呀你?平时瞧你也不是个小气的,怎就不知对人大方点?这是讨骂吗?”
戴良给揪着耳朵,吱哇乱叫,“嫂子你答应过,只要我书读得好,就再不揪我耳朵,不可言而无信!”
看着这个已经比自己高半头的小叔,拉扯起来确实不好看,戴大嫂松了手。
戴良这才揉着耳朵嘟囔道,“咱们跟那些财主,大方得起来吗?光巴结几个下人,又能有多大用处?再说两房送的礼又不一样,要怎么还才合适?”
戴大嫂给他这么一说,倒是消停下来了。
她是乡下来的,却并不代表她不懂事。尤其在丈夫过世之后,戴大嫂为了撑起这个家,在处理邻里亲戚关系上,可是格外的用心。
如今,因为小叔子读书争气,宁四娘和宁守仪都有示好的意思。
但他们本是四房那边的亲戚,四房却是巴着宁守仪的,跟长房又闹了点不愉快。如果跟长房亲近,难免得罪自家亲戚。可要是为了一点子亲戚情份,就跑去得罪长房,那才是脑子叫驴给踢了。
戴大嫂虽不识字,但乡下人自有她的精明。
宁守仪是官儿挺大的,可已经致仕回家了,这就是人走茶凉啊。但宁怀璧兄弟俩却正当年,又都在官场上,这就是县官不如现管。
没看宁守信为了跟她们交好,都把一半园子让出来了,那还是宁大太爷的亲弟弟呢,宁守仪又说了什么没?
戴大嫂就算不明白有钱人心里的弯弯道道,却会看事。否则,她一个乡下女人,怎么敢卖房子卖地的,带小叔子来金陵求学?
所以戴良跟嫂子讲话,一向不藏着掖着,“人家现在肯对咱们好,不过是图日后一份人情。如今在我还没挣出个前程时,千万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咱们就这条件,很不必打肿脸充胖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趁大嫂分神琢磨的工夫,他悄悄把宁四娘送来的点心篮子打开,拣出两块,就往身后一对七岁多的双胞胎小侄女嘴里塞。
戴大嫂眼角一扫,顿时厉声拍了桌子,“放下!这点心晚上拿到王婆婆的茶铺子里,还能卖不少钱呢!”
俩丫头吓得嘴里点心差点掉了地,戴良却护着侄女们道,“这样好东西,去那茶铺无非卖个三五文钱,够什么的?还不如咱家享受一回,吃!”
然后趁大嫂没反应过来,他坏心眼的拿指头把所有点心戳遍,眼看连送人都不好意思了,他才捡了个最小的,在大嫂脱下鞋子要抽他之前,哈哈大笑着跑出门去。
“我去书铺里抄书,晚饭不回来吃了。你们都吃了吧,省得夜里招耗子!”
戴大嫂气得差点拿鞋子砸他,可到底只扒着门槛吼了句,“别抄太晚,伤眼睛,家里不等你那几个钱使!”
戴良头也不回的摆着手,走了。
他要不是常年累月帮铺子里抄书,家里如何供得起纸笔,又如何练得出一笔好字?
这几天学堂因别人挨打放了假,他已经答应书铺老板去抄一套大部头。累是累些,但说好了有两吊钱呢,总也能给两个侄女扯身新衣好过年了。
至于那二十两银子,“小气”的大嫂肯定得留着他日后成亲,怎么也不会用的。
想着心事,手中糕点不觉就吃完了。
咂巴咂巴嘴,回味一下,戴良觉得挺可惜的。
那宁家二姐儿怎么是个姑娘,不是个爷们呢?
若是个小爷们,跟着这样出手大方,又肯用功读书的小财神爷,他也好厚着脸皮去交好一番,占些好处。
可人家一个小姑娘家家的,他个大男人若是不知进退的往前凑,那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
叹口气,十六岁的大男人戴良,老气横秋的背着两手,一脸惋惜的向书铺走去。
而此时的家中,戴大嫂的两个小闺女,虽还眯着眼无比幸福的舔着手指上粘的糖屑,却没有一个去动桌上的糕点。
反懂事的道,“娘,你也吃一个,剩下的收起来,给二叔做宵夜吧。他读书辛苦,要吃好的。”
戴大嫂心口微酸,却拿小碗把每样糕点捡了一个出来,“这些你俩分着吃,剩下的给你们二叔留着就行。不是娘偏心,男孩比女孩饭量大,他又长身子呢,晚上在人家铺子里蹭饭,吃不饱的。”
两个女儿懂事的点头,接了小碗,却硬是挑了个最大的,掂着脚硬塞到戴大嫂嘴里,“那咱们娘仨一块吃!你要不吃,我们也不吃。”
戴大嫂张嘴咬了,只觉从嘴里甜到心里。
摸摸女儿的头,心想现在苦点怕什么?她养了三个这么好的孩子,将来享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不过她却不能听小叔的,当真什么礼都不还。就算她家没钱,但该有的心意还是要尽到的。
想想自己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手艺,戴大嫂等忙完了家事,便从柜子里拿出块自家织的厚棉布,开始一针一线纳起鞋底。
在萍姐儿和安哥儿的周岁宴上,她曾远远见过宁守仪和宁四娘一回,所以大概知道他们的尺码。而她这门看人做鞋的手艺可不是吹,从前十里八乡都极称赞的。
年纪大的人,脚上最不能受罪,眼看天冷了,好好给他们缝一双舒服的厚棉鞋,也算是她的一份谢意了。
第122章海盗
过了些天,戴大嫂带着自家亲手做的两双厚底棉鞋上了宁府。
按辈份,先送去宁守仪处。
听说是戴良的大嫂送了双鞋来,宁守仪倒也没觉得寒骖,只是也没怎么放在心上,看都没看就随手赏了人。
“既做了,也别白糟蹋了,你们看是谁拿去穿了吧。”
于是,戴大嫂还没离开二房,就听见后头家丁跟人嘀咕,“就这么一双鞋,也好意思往老太爷跟前递,也太会省钱了!”
这传话的家丁正是上回来送银子的管事兄弟,那管事上回给戴杜两家送钱,却是一家打赏,一家没打赏,管事的不乐意了,就在兄弟跟前抱怨了几句。
这会子,那兄弟就故意刺人,来替管事出气了。说完还故意说要把那鞋给街上的叫花子穿,只当做好事了云云。
戴大嫂气得不轻,却也不愿跟这种小人生气。心想施舍乞丐倒也好了,总归是行善。
只是怀揣着怀里的那双鞋,她便有些犹豫要不要送到宁四娘那儿去,又自取其辱一回。
谁知忽地撞见徐妈妈,“哟,戴嫂子这是去哪儿呀?”
戴大嫂只得上前打了个招呼,又把棉鞋拿给她看,“这是我亲手做的,只不知你们太太喜不喜欢。”
“做得这样好,怎会不喜欢?走,给太太瞧去。”
一路拉着戴大嫂进来,正巧宁芳姐妹两个都在宁四娘跟前,逗刚穿了新鞋的安哥儿和宁萍学走路呢!
眼看两小的脚上,穿的那样小小鞋子都无比精致,戴大嫂心中更虚,却又不能不拿出来。
原打算好了再受一回冷遇,谁知宁芳拿着鞋却是啧啧称赞。
“这样细密的针脚,又纳得这样厚,可是费了老功夫了。祖母,快换上试试。咱们不会做鞋,就伺候您穿鞋吧!”
宁茵当了真,果然和姐姐一左一右,两个小丫头就服侍着给宁四娘换了新鞋。
站起来走走试试,宁四娘只觉十分妥贴,忙让人把鞋收起来,“可收仔细了。这会子还不到时候,回头天冷了我可是要穿的。”
戴大嫂这才松了口气,又惭愧的道,“家里也没什么好布料,做的也寻常,要不您拿着赏丫鬟婆子吧。”
宁四娘却道,“这样好鞋,我可舍不得拿来送人。你没见我那大孙女已经盯上了么?若是她能穿,只怕早拐跑了!”
众人听得皆笑,宁芳便拉着戴大嫂坐下,追问起来,“嫂子怎么知道我祖母的鞋子有多大?”
戴大嫂这才微红着脸道,“乡下妇人,没什么本事,只好学几样粗活罢了。这做鞋的手艺,还是小时我奶奶教我的……”
话匣子拉开,彼此的关系就渐渐拉近了。
虽然知道戴家大概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