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再嫁庶女日常 >

第43章

再嫁庶女日常-第43章

小说: 再嫁庶女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让原本也有些微醺的陆飞一下子清醒了,他忙笑道:“舅舅,这种玩笑事关表妹清誉还是不要乱开的好!”

    陈大舅摆摆手:“谁说是玩笑了?我可是认真的,怎的,你小子升了官就瞧不上你表妹了?”

    陆飞连忙摆手:“哪能呢!只是一来我们年岁差的有点多,二来舅妈那边只怕……”

    他话说了一半,陈大舅已经清醒了几分,他一向惧内,想起以往老婆的话顿时也不敢打包票了,只得含糊道:“你现在有出息了她哪还不乐意?等改天让她亲自和你说。”

    然后又拉着陆飞喝起酒来。

    那边,高妈妈作为这陈家出去的下人,也跟着回来给旧主磕头。

    年前的时候,高妈妈跟陆飞告状不成反被他训斥了一通,心里对冯莺暗黑不已。她趁着今儿来给李氏请安的时机把陆飞相中冯莺的事给说了,想让李氏出面阻扰这门婚事。

    高妈妈一边抹泪一边哭诉:“那个冯娘子有何等的傲慢无礼奴婢就不说了,要她是个没出阁的大家闺秀,有点子脾气老奴也认了。一个和离的寡妇竟这般跋扈,实在是天理难容。真让大爷娶了这么个搅家精进来,以后家里能有好日子过?老奴怎么有脸去底下面对先去的老爷太太?”

    听了高妈妈的哭诉,李氏心里虽然有些讶异于陆飞竟相中了一个寡妇,但是却丝毫没有要接高妈妈话头的意思。她心里有自己的打算,自家那口子一直想把闺女嫁给外甥,尤其自打年前陆飞一下升了五品官之后更是絮叨了很多回。可李氏却不看好这门婚事,陆飞爹娘还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等他爹娘一走家里的产业被族里可是占了不少,如今也就剩百十亩地和那个老宅子。他升官后没听他有买房置地的消息,上回去了他家也没见他家里多什么贵重摆设,可见他手里也没多少银钱。女儿嫁过去岂不是白白跟着受苦?!

    再说了自家两个儿子读书上都很有天分,老大已然中了秀才,要是闺女能嫁到有些权势的官宦人家,将来才更好的提携两个儿子。

    李氏心里的算盘打的啪啪响,对陆飞相中寡妇还是大闺女都不怎么感兴趣。对她来说,只要陆飞不娶自己的女儿,娶谁对她来说根本没什么区别。而且她觉得陆飞要是真娶一个和离过的女人,说不定还要好拿捏一些。听说那个女子家里并无父母亲人,比那些武官家的闺女自是更好打交道。说不得将来仗着辈分还能去打打秋风什么的……

    因此,任由高妈妈在那哭诉了半天,李氏最终也只是叹道:“别说你家大爷如今已经是朝廷大官了,就算他还是个新兵蛋子,他的亲事我一个做舅母的又怎好插手太多?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有别的想头呢!你也别哭了,如今八字不是还没一撇吗?说不定飞哥儿也只是一时被迷惑,过几天心思淡了就好了。”

    高妈妈一琢磨也觉得是这样,方才抽抽搭搭的停了下来。

    陆飞的酒量是在军中练出来的,很容易就把陈大舅给喝倒了。陆飞把喝醉酒的陈大舅交给李氏安置,然后便告辞出来了。他想起陈大舅的话,心里琢磨着自己确实也到了成亲的年纪,只是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嫁给自己?

    一时间酒精上脑,陆飞突然想当面问一问冯莺的心思。于是他骑上马把一众下人甩在身后,自顾自的飞奔起来。等他骑着马来到冯家的胡同口上时才猛的停了下来。在寒风中骑马走了这么远,陆飞的酒已经醒了大半。他端坐在马上看着胡同尽头紧闭的大门,不由的失笑:自己今儿要真这么闯进去,怕是那人会恼羞成怒的,万一以后再也不肯搭理自己就太得不偿失了。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明两人见面次数不多,说的话也很少,但是陆飞就是觉得自己一眼就能看透那个小女人心里在想什么。他呆愣愣的坐在马上,盯着冯家的大门看了好长时间才离开。

    可惜对于这些冯莺是一概不知,也许是因为喝了酒的缘故,她这一觉睡的特别香甜,晚膳也没有起来吃,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早上。

    养足了精神的冯莺心情很好,十分有耐心的教冯晨认字,几个丫鬟小厮也被允许在一边旁听。不过冯莺是不会给她们提供纸笔的,能学多少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至于长生,现阶段也只有自学了。年前她去程家要的东西迟迟没有回音,冯莺已经放弃了。她依着记忆中前世某个有名的官宦世家的开蒙方法和几本本朝史书中大概提到的科举事宜,自己给长生制定了一份很详实的读书计划。虽说是刚过了年,但是正在守孝的长生既不用出去拜年也不没有旁的事情可以做,还不如抓紧时间多学一些。

    小孩子嘛都是爱玩的,何况长生这一两年没有好生读书,心态上不免有些松散。而且,这些日子安逸舒适的生存环境不免让他心生懈怠,对于冯莺的这一决定长生开始是有些抗拒的,冯莺也没有硬逼着他,只是把童生试要考的内容给他讲了一遍,让他自己找差距,原本觉得自己有几分小聪慧的长生顿时沉默了。

    见他沉默,冯莺干脆把话挑明了:“如今我虽然愿意出银子供你读书识字,但是也要你自己知道上进才好。我的银子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我只给你五年时间,五年之内你若能顺利考中童生,那我自会继续供你考秀才甚至是举人。五年之内你要是没有什么成绩就出去自谋生路。到时候或是学门手艺或是去铺子里做伙计就都任你自己选择了。”

    有了冯莺的鞭策,加上元顺两个小的在冯莺的指示下时不时的在他面前说些外头的悲苦世情,长生这才开始苦读起来。

    见他肯上进,冯莺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正文 第九十七章程家来人

    虽说长生也不过是个孩子,但是以他的境遇如果到现在自己还不懂得把握机会读书上进的话,那么冯莺也不会再浪费太多的经历在他身上。毕竟她不是长生亲娘,没有那么多的义务和耐心去等他慢慢成长。

    把这小子搞定了,冯莺心情才能这般好。

    她教冯晨认了几个字,又在纸上写了一遍让她照着练,觉得身子有点僵,便起身在屋子里转悠。

    当看到堂屋那两盆海棠花时,冯莺浅笑:“怎么这一不留神的功夫这花就开了大半了。”说完轻轻抚摸着一朵小花苞:“我原本还怕养不好呢,没想到还挺精神的。”

    碧莲走过来笑道:“娘子真会说笑,奴婢就算是把那腊梅抛到一边也不敢不精心侍弄这个,要不然娘子还不得扣我月钱?”

    听她揶揄自己,冯莺拿手指点点她的额头:“敢拿我开心,看我会不会真扣你月钱!”

    笑归笑,冯莺可真是半点也舍不得罚碧莲月钱的。这丫头太能干了,简直就是个全才,能写会算、女红精致、能识别各种布料绸缎宝石珠子、会做点心还会侍弄花草,脾气还好又贴心又忠诚,哎呀,冯莺越想越不舍得放她出嫁了怎么办……

    一想到碧莲的婚事,冯莺不由的又想到了房山。

    原本年前房山就想搬走的,正好赶上房嬷嬷那几天身体不大舒坦,他就没搬。还有就是他一个人住吃饭什么的也不方便,因此虽然那边家具什么的都置办好了,房山也没再提过搬走的事,只偶尔过去照看一下屋子。

    而且房山还打算出了正月再出去贩一趟货,他自己手头的银钱有限,还想借着冯莺的本钱和人脉多赚一些。上回他从京中带回来的一些胭脂水粉和帕子香囊等小物件很容易就出手了。不足二百两的货物带回来就翻了一倍,这还是京城价高的缘故。房山琢磨着这次直接去江南一趟,那边的新奇玩意既多又便宜,利润更丰。

    只是过了年天气逐渐暖和,渝北这边盛产的皮毛就不适合再拿出去卖了。倒是这里离着诸多番邦比较近,各种宝石像白玉、碧玉、琥珀等都比较便宜。还有附近产的玛瑙青玉更加便宜。只是市面上都是些寻常货色,运输起来沉重麻烦不说利润还有限,若是能找着合适的门路弄些上等货物就好了。

    这事房山也跟冯莺提过,只是冯莺也没有什么门路,她也不想事事都去麻烦周管事,只让房山再等等看看,等出了正月铺子都开门了再说也不晚。房山应了下来,一边找机会自行出去打听门路。

    又过了两天,丁冯氏突的带了丁芹过来了。冯莺听到消息连忙到门口接着,丁冯氏是雇了一辆马车过来的,车上还装了不少东西,冯莺让小厮们帮着搬东西,自己挽着丁冯氏就往家里走:“姑妈也真是的,您要来,也不早些说,我好让人去接你们。”

    丁冯氏抿嘴一笑:“我来你们家还要你去接像什么话了?自打年前起就一直想着要到你家来瞧瞧,只是一直没有得空。这会趁着正月里有功夫就过来了,你不嫌我来的唐突就好。”

    冯莺笑说:“姑妈这是什么话,您肯来就是侄女儿天大的光彩了。”扭头一看丁芹有些步履踟蹰,又一把牵住她的手:“芹姐儿快走,外头冷,我们到屋里暖和去。”

    这冰天雪地的,院子里都是光秃秃的也看不出什么东西来,只是瞧着屋子都很齐整。及至到了正屋,白毫掀起厚厚的门帘,丁冯氏一踏进去先是看到一副四扇的落地大屏风,继而又觉得一股热气迎面而来,身上的大衣裳一下子就有些穿不住了。转过屏风去,丁冯氏看到屋子里雕梁画栋的,屋子里的摆设虽然并不富贵但是却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好看。空气中不知道弥漫着什么香味,淡淡的却很清雅宜人。

    突然,一个穿着鹅黄小袄的姑娘迎上来笑着行了个礼:“给姑妈请安了。”

    丁冯氏定睛看了一会,才笑着扶她起来:“哎呦,这要不是心里有些准备,我都快认不出晨姐儿了。”朝着冯莺笑道:“这孩子才跟了你几天就像是换了个人似的,不但脸上白胖了许多,就连行动间都有些大家闺秀的影了。”一边夸一边把冯晨上下打量了一番,见她面色红润不说,眼神也没了以往的畏缩,心里很是欣慰。

    冯莺把身上的斗篷脱下来交给银针:“晨姐儿聪慧又肯吃苦,我这日日守着都觉得她进益颇大呢。”说完,她拉着丁冯氏的手往炕上坐了,又嘱咐冯晨:“你带着姐姐去暖阁那边玩儿吧。”

    丁冯氏坐到炕上,看到炕上大红底团花纹的锦缎坐褥和同色引枕,北边的一溜椅子上则都搭着九成新的弹墨椅袱儿,还有丫鬟们捧上来的两个攒盒也是填漆绘彩的,心里暗暗咂舌。又见冯莺脱了斗篷,家常穿的也是丁香色的薄绫棉袄里面是雪青色的中衣,看着至少是八成新的,头上挽了个简单的福髻斜插着一支小巧的点翠凤钗和两朵花钿,手腕上一对绿汪汪的碧玉手镯很是显眼。丁冯氏心里不免忖度起冯莺的私房来,倒不是想着占什么便宜,而是觉得这个侄女儿年纪轻轻的就和离了以后少不了要再嫁,自己暗中也帮着瞧了几个年岁相当的。如今见了她的宅子、装扮,心思倒是歇了大半,觉得自己以前相中的那几个通都配不上她。

    想到这里,丁冯氏赞道:“我瞧着你这院子可是不小,虽说也是三进的,瞧着比我们家老宅要宽敞许多。”

    冯莺回道:“其实和丁家老宅是一样的三进院子,只是我这家里加上下人才多少人?屋子少院子大就看着宽敞了。要说大的话,可能是当初买宅子的时候顺道把东西两边的几个三间小院一并买了下来,因此东西上要比一般的宅子略宽一点儿。”

    丁冯氏这才笑道:“我说刚才进来时怎么瞧着你们家的倒座房那样长。”

    这时,碧莲端了两个盖碗过来,冯莺亲自端了一杯递给丁冯氏:“姑妈喝口茶润润嗓子。”说着自己也端起茶碗抿了两口,然后才笑道:“这宅子是伯府那边的伯夫人帮着置办的,我来时一应家具都是安置好了的,我原说不用这样大的,表舅妈生怕我住着憋屈硬是安排人给我置了这个宅子,我也只好安心住下了。”

    丁冯氏正要说话时,就见门开了,然后进来个小厮回道:“回主子的话,程族长家里来了个婆子给您请安呢。”

正文 第九十八章八珍乌鸡汤

    冯莺略愣了愣,问:“请她进来吧。”

    不一会儿,有个打扮齐整的婆子跟在双喜后头走了进来,进来后倒也规矩并不拿眼睛乱瞄,只低着头请安问好。冯莺一看挺眼熟的,约莫记得是袁氏身边的婆子,便笑道:“我原想着这大过年的府上定是繁忙的紧,就没急着去给太太和你们奶奶请安问好,没成想今儿你倒先来了,可是你们奶奶有什么吩咐不成?”

    那婆子忙笑道:“还是冯娘子爽快,老奴正不知该如何启口呢。这不是我家奶奶年前诊出了喜脉,近些日子有些挑嘴,今儿派了老奴过来求东西来了。”

    冯莺虽然早就打听到这事,但是这会还是装作吃惊的样子说道:“你们家奶奶竟然又有喜了?这真是喜事一桩啊,怪不得年前我让丫鬟去送东西的时候没见到大奶奶呢。”说完,轻轻的看了一眼碧莲,又问:“你家奶奶如今身子怎么样?多久了,害喜的厉害不?”

    婆子轻叹一声:“要说我家奶奶的身子骨原本也算强健,只是她那小日子一直不大准。加上年底下家里事多,她有些累着了,直到见了红才请了大夫来看,竟然已经有两个多月的身孕了,如今也满三个月了。在床上将养了这些日子也没什么大碍,就是有些挑食,这不从昨儿起就想吃口清爽的小青菜,偏生家里的青菜待客都已经用完了,打发人出去买也未曾买到。想到娘子家里许是还有,就派老奴过来求一些。”

    冯莺一笑:“我以为是什么事呢?这点子东西哪用的着求字,你家奶奶如今这样肯吃我这的东西是给我脸呢!碧莲,你去把咱家有的青菜都摘上一些让这位妈妈带回去。”

    碧莲答应着拿了个小竹篮去了暖阁那边,那婆子看了一眼碧莲的背影,笑道:“我们奶奶常夸娘子会调理人,身边的丫鬟们一个比一个出挑,这位碧莲姑娘更是人品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