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庶女日常-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嬷嬷惊呼:“那怎么成?这可不是小事,这事多伤身子!可得好生调养滋补才好,不找大夫瞧瞧可怎么让人放心?”
冯莺想起表姐以前也曾经流产过一次,除了不碰凉水不吃生冷的东西也没多少顾忌。因此坚定的说:“过后等回到京城了,再找个大夫好生给瞧瞧。只是如今我还有旁的打算,这事关乎我的将来,嬷嬷一定要帮我。”
闻言,房嬷嬷连忙表衷心:“我的好姑娘,我不帮你谁帮你。既然你有了主意,我就从着你。只是这小月子不是小事,有些顾忌的事项你可得听我的。”冯莺点头应下。
眼看天色已经大亮,房嬷嬷起身道:“我半夜里就熬上了一锅红枣阿胶粥,这会估摸着也该成了。过会再让老李头去山下村子里买两只老母鸡给您炖汤喝。唉,这不能请大夫来瞧,总让我觉得心里不踏实。”一边说一边往外走。
就这样,冯莺甫一穿越就先做起了小月子。房嬷嬷每天变着花样给冯莺做各种补身子的吃食,加上冯莺不像原主那样悲观,没几天冯莺的脸上就有了血色。
这别庄里除了房嬷嬷和她的大丫鬟碧莲,就只有原本在这里看门的刘婆子一家三口和孙婆子一家。旁人倒罢了,那个刘婆子仗着自己是原主嫡母的陪嫁,镇日里阴阳怪气的,冯莺呵斥了她一回,刘婆子依旧不懂得收敛。见状,冯莺暂时不想和这种人计较,免的坏了好心情,找了个由头让她去京城送东西了。刘婆子自从被打发到这里看门之后,嫌弃这里偏僻清苦,一心想回京城。好容易得的这个机会,自是巴不得的。除了冯莺让她送的东西,自己还拿出许多私房银子预备到国公府走走门路,好找机会再回国公府伺候。
刘婆子一走,冯莺顿时觉得天都蓝了许多。只是房嬷嬷犹自有些不平:“看夫人给姑娘挑的都是些什么人?都跟了姑娘了还是这般三心二意的!姑娘就这么让她回国公府,万一她不回来了怎么办?”
冯莺不在意的说:“不回来正好,这样三心二意的下人我留着干什么?她愿去哪就去哪吧!”
房嬷嬷皱皱眉头说:“姑娘陪嫁的人手本来就不多,再去了她们一家可就不够使唤的了。”
冯莺轻笑着摇摇头:“若是以国公府千金的派头自然是寒酸了些。可是如今我不过是个穷翰林的妻子,有一二十个下人已经是不算少了。再者说,下人贵精不贵多,像刘婆子这种不想做事只想搂银子的留在这也是祸害。我还不如拿着省下来的月例重新去买下人呢。”
闻言,房嬷嬷拍拍双手:“还是姑娘想的周到,咱们买几个年纪小的丫鬟,好生调教几年不比家生子差。”
听到房嬷嬷把买人说的跟买白菜一般轻松,冯莺虽然有些不适应但也知道这就是这里的规矩。想到这一点,她开始庆幸自己没有穿成丫鬟之类的。否则,以她的性子,可学不会伏低做小那一套。万一因为太过桀骜惹怒了主子,估计小命都难保。
做小月子倒是不用整天躺在床上,只是房嬷嬷顶多也就让她在院子里走一走,不肯让她出去。好在这个别院屋子虽然只有十来间,但是院子不小。冯莺那天走了一圈,估摸着约有一千多个平方,放在后世那妥妥的是豪宅啊。而如今在房嬷嬷的嘴里就是个不像样的小院子。
这天,冯莺闲来无事,正在屋子门口看着大丫鬟碧莲做绣活。碧莲还不知道冯莺已经小产过了,正在绣一个长命百岁的肚兜,周围还绣了许多花朵,十分精致。冯莺看着碧莲一脸含笑的样子,心想真是可惜了,她的这番心意注定是要被辜负的。
正在这时,一阵悠远的钟声传来。冯莺不禁纳闷:“这是哪来的钟声?难道这附近还有寺庙不成?”
碧莲笑道:“姑娘忘了,这座山的那头不就是圆觉寺吗?不过姑娘素来不喜欢参佛拜禅的,可能是没有在意。”
圆觉寺?怎么这么巧,她穿越的前几天上过香的寺庙也是圆觉寺啊!
冯莺“腾”的一下站了起来:“你让孙福去套车,我要去圆觉寺上香!”
闻言,碧莲颇为意外:“姑娘以往可是最讨厌去寺院的,每每老太太和夫人去寺里打蘸,您都想法子推脱。怎么这回……”
两人的声音都有些大,一下就惊动了屋里头的房嬷嬷,她已经听到了两人的对话,也觉得有些诧异,因此就问冯莺:“姑娘怎的突然想起来要去参佛了?”
冯莺这会也意识到自己好像有点太激动了,于是平缓一下口气,拿手摸摸小腹:“就当是给这个孩子积福吧。”
看到她的动作,房嬷嬷好悬没哭出来,真以为她是为了那个孩子才去的,便立马点头道:“好,姑娘说的对,是该去上上香。碧莲,快去备车去。”
没一会,孙福就备好了马车,冯莺在房嬷嬷和孙福家的陪同下,一起坐车去了圆觉寺。
她的这个别院离着寺庙也不过几里地,很快,马车就到了庙前。
冯莺下了马车,看到气势恢宏的庙宇大门,却是有些失望。因为这个圆觉寺和她前世去过的那家半点也不一样。想想也是,就连这个朝代她都没有听说过,就算是一样的名字,寺庙也不会是那一家。
正文 第四章求卦
不过既然来了,总要进去一趟的。
也许今日不是什么祈福的好日子,整个寺庙里的香客不多,只有零星的几个,另外还有几个知客僧和小沙弥。整个寺庙显得异常空旷。
知客僧看到冯莺一行,连忙迎出了大殿:“阿弥陀佛,不知施主一行是要上香还是求签?”
冯莺浅笑:“既上香也要求签。”
要说以往冯莺是不信这些神佛宗教的,穿越前那次上香也不过是跟着朋友一起凑个热闹。可是如今她连穿越这样玄之又玄的事情都给遇上了,心里不由的对这些神佛添了几分敬畏。
冯莺将寺庙里的佛像逐一拜完,以她如今有些孱弱的身体,到最后着实有些吃不消。加上天气有些闷热,她的额头上渗出了点点汗珠。
房嬷嬷见状心疼极了,但是在佛前却不好多说,只上前小心搀扶着。
许是见冯莺添的香油钱着实不少,知客僧见她拜完之后连忙把她们引到旁边的禅房里休息,还奉上了一桌上好的斋饭。
这里的斋饭味道不错,而且活动了一上午,冯莺着实有些饿了,许是胃口大开的吃了不少。
房嬷嬷见状,还以为是佛祖显灵才让她家小姐开了胃,嘴里不住的念着“阿弥陀佛”。
吃完饭又休息了一会,冯莺觉得体力恢复的差不多了,便起身说:“刚才碧莲不是说这庙里的签文极灵吗?好容易来一回,咱们也去求一根吧。”
到了求签处,冯莺不想让旁人在一边跟着,于是和房嬷嬷说:“劳烦嬷嬷和孙妈妈去帮我点几盏长明灯,好保佑家里人富贵长寿。”说完给房嬷嬷使了个眼色:“嬷嬷不要忘了多点一盏。”
房嬷嬷看了一眼她的肚子,点头应下,然后携着孙婆子走了。
如此,殿里只剩她和解签的僧人在。
冯莺双手合十,默默的祈祷了一会,然后拿起签筒摇晃几下,一根签子便掉了出来。她捡起签子,只见正面写着“第四十八签黄野仁遇仙大吉之卦金蝉脱壳九转丹成之兆。生肖(鸡)”。反过来后面的签文则是:五色祥云升,霞光满室明;蛟龙奋疾起,顷刻九里程。
虽说冯莺一向自诩有点古文底子,但是这上面写的她一点也看不明白啊,看了半天决定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吧。
于是她把签文递给了旁边的僧人,僧人看了签文摸摸花白的胡子:“大吉之卦啊不知施主想求什么?”
冯莺眉眼一弯:“还能求什么,我本凡人,自然就是求凡人都求的那些。”
僧人呵呵大笑:“施主这话有些意思。不过这卦象俨然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凶杀已去福神到,宝镜新磨光泽现。施主是有大来历的,将来自会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合着说了半天也没什么新鲜东西啊,不过好歹是个吉卦,就当花钱买个乐吧。这样想着,冯莺从荷包里拿出一个银锞子放进功德箱里:“有劳大师了。”
待出了大殿,冯莺回头遥望殿里的佛像,心想自己当真是着相了。原本就不是什么虔诚的教徒,临时抱的佛脚若是有用,那么普天之下众多虔诚的教徒岂不是个个要心想事成?
没一会,房嬷嬷两个就回来了。见事情已经办完,几人就上车回了别院。
快到别院的时候,冯莺远远的就听到一阵哭闹的声音。她掀开轿帘一看,只见门口那里有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正在和孙婆子的儿子孙二狗拉扯,旁边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在那里嚎啕大哭。
冯莺刚一皱眉,房嬷嬷就道:“我下去瞧瞧。”
听到动静,孙二狗一见自家老爹架着马车回来了,忙对那个姑娘说:“你看,我没骗你吧,主子真的是出门了才回来。”
这个时候,房嬷嬷已经下了车走上前来,她一看那个小姑娘,不由“咦”的一声:“你不是巧云的闺女翠儿吗?你娘好歹也近身伺候过主子,就没教你点规矩?怎么跑这里来大喊大闹的。”
一见房嬷嬷,那个叫翠儿的小姑娘就“噔”的跪下了,即使坐在车上,那声音也清晰的传到了冯莺的耳朵里。这别院的大门处都是用青石板铺起来的,这样直勾勾的跪下去,也不知道膝盖能不能受的了?她又掀起轿帘,只见翠儿哭诉道:“房嬷嬷,我知道是我错了,只是我娘她实在是不好了。大夫说只有用人参才能救活,我们家实在没有银子去买那个,求求你和主子说一声,救救我娘吧。”
房嬷嬷皱眉道:“你娘不是要生孩子吗,算着不到日子啊,怎么会不好了?什么病要用人参?”
翠儿一边哭一边说:“都怪我不好,我奶说我大了吃的多,家里养不起,就要把我卖给隔壁的王瘸子做童养媳。我娘不同意,和我奶争辩了几句,我爹就打了她一巴掌。我娘就不小心摔倒了,然后就早产生了个妹妹。我奶和我爹一看是个妹妹,就不管我娘了。我娘流了好多血,眼看着都快不成了。还是隔壁的徐大娘帮着请了大夫过来,大夫说我娘是产后大出血伤了元气,除非有人参当归滋补,否则怕是没几天活头了。我奶说就是把我娘给卖了也不值人参钱,就是不肯拿钱出来。”
听了这话,房嬷嬷还没答话呢,冯莺就掀起轿帘说:“房嬷嬷,我那里不是带了一棵人参吗,你去切一段交给她。凭她多贵的药材,还能贵过人命去?”
闻言,房嬷嬷走到马车旁边,低声道:“姑娘,不是我吝惜几片人参。只是你不知道巧云的婆家有多无赖,我是怕这人参即使送了去也进不到巧云的肚子里。”
冯莺眼神一转,正好对上翠儿那双充满希冀期盼的眼神。她心中一痛,实在无法拒绝这样无声的哀求,说道:“罢了,既碰巧让我遇上这事也是命中的缘分。你和孙妈妈把能带的人都带去,他们家不是想卖翠儿吗?卖给谁也是卖,你直接把她们母子都买下来好了。你把巧云带回来,咱们在这里给她医治。”
房嬷嬷皱皱眉头:“我知道姑娘是一片好心,只是这样做怕是会惹来后祸无穷啊。”
正文 第五章渣男现
刚才在寺里拿到那根签文之后,冯莺心中已经有了些许计较,只是还没有完整的想法。不过不妨碍她现在就开始布局,她对房嬷嬷说:“那家子再无赖还敢到这里来闹不成?即使旁人再瞧不起相公,他也是七品翰林,加上我娘家,还镇不住他一个平头百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样做也是给那个孩子积福。更何况,巧云当初是伺候我姨娘的,她落到这般田地也多是代主受过的原因。如今她危在旦夕,我岂能袖手旁观?”
听了这话,房嬷嬷不再犹豫,叫上孙福几个,和翠儿姐弟一起浩浩荡荡的冲下山去。
整个别院里,只剩碧莲和小秋两个丫鬟留下来陪着冯莺。
这时节正是寒蝉凄切的时候,尤其山中寂静,鸟鸣虫叫更显的四周空旷。碧莲在那里忙着烧水沏茶,倒是小秋有些害怕的瑟缩在一旁。
见她这个样子,冯莺懒的说话,倒是碧莲很有大丫鬟派头,毫不客气的斥责道:“光在那杵着有什么用?眼看太阳快落山了,她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姑娘在外头奔波了大半天,这会肚子肯定饿了。你赶紧去灶上生火做点吃的。”
小秋嗫喏的答道:“可是我不会烧那个大灶,要不,碧莲姐姐你教教我。”
碧莲把脸一挎:“我也不会,这可怎么办?难不成要让姑娘饿肚子?”她们都是贴身伺候主子的,连扫地这样的粗活都很少干,更别提什么烧火做饭了。
见她们两个愁眉苦脸的样子,冯莺“噗嗤”一笑:“好了,多大点事啊?看把你们给愁的!我现在也不是很饿,再说屋里还有两碟子点心呢。做饭的事还是等她们回来再说吧。”
房嬷嬷一行回来的比她预计中的要快很多,她回来后跟冯莺交代道:“按着姑娘的吩咐,她们娘四个都买了下来,一共花了五十两银子。这是卖身契,已经让里正给盖了章,姑娘只管收好便是。”
冯莺笑道:“没想到你们能回来的这么快,这银子也比我想象中的花的少,不是说她婆家都是无赖吗?”
房嬷嬷道:“再无赖也得分人不是?她们那个村子多是咱们家的佃户,都是靠种姑娘的地过活。我下去后先找了帮姑娘管理佃户的刘庄头,又去找了这一方的里正。有他们两个地头蛇在,那一家子也不敢撒泼。”
冯莺翻看了手里的卖身契,有些奇怪的问:“她们娘仨倒罢了,我知道庄户人家一向都不喜欢女孩子,怎的连唯一的儿子也给卖了?”
闻言,房嬷嬷不屑的撇撇嘴:“还不是打着如意算盘呢?一来她们得了银子能给巧云的相公重新娶个黄花闺女,可以再生一个。二来,就算是卖给了姑娘,这小石头还不是他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