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成反派渣爹 >

第86章

穿成反派渣爹-第86章

小说: 穿成反派渣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环放下手中书籍; “爹爹,您有何事?是三年大比未取得名额吗?”苏环小大人似的拍了拍苏锦楼的胳膊; “爹,此次落榜我早有预料,你不必觉得自卑; 等到三年以后; 爹爹重整旗鼓,必定会榜上有名的。”
  “你; 你早有预料?”苏锦楼不可置信,“料想到我会落榜?”还没出结果就为他唱衰; 这还是亲儿子吗?
  苏环点头,“所以说,爹爹别难过了,我不会笑话你的。”
  苏锦楼哥俩好的搂着苏环,语重心长的说道,“酯儿啊,我们来好好聊一聊,自从你跟着先生读书,我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可谓是一落千丈,可即便这样,你也不能如此唱衰啊,我还没说结果呢,你就断言我拿不到乡试的名额,你是对我多没信心啊。”
  也不知道先生对苏环这孩子说了啥话,他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光辉伟岸英明神武的慈父形象自此一去不复返,虽说他学业确实不咋滴,但好歹顾及一下他这个当父亲的尊严嘛。
  “以后少听你师公说那些乱七八糟的话,尤其是关于我的,更不能信。”
  苏环无可奈何,心中又一次生出一种无力之感,虽说师公经常说自家爹爹不堪造就,是个榆木脑袋,但他还真就没有尽信,可他是有眼睛的,这些日子以来他亲眼目睹爹爹是怎样的“不堪造就”,最终确定师公当真没有诓他。
  “这么说来,爹爹你拿到乡试名额了?”
  “那是!”苏锦楼下巴一抬,右手大拇指一抹鼻尖,浑身上下无处不透露着骄傲自豪,“也不瞧瞧我是谁,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嘿嘿,你爹我可是天才!区区一个乡试名额还不是手到擒来?”
  苏环意味不明的瞥了瞥苏锦楼,也不知道前段时日被师公训得似个鹌鹑一样的某人是谁,天才?某方面,爹爹确实挺天才的,至少内心深处十分强大,不管师公训得再狠说话再难听,爹爹转头就能将训戒之言抛诸脑后,而后该玩玩该吃吃继续逍遥自在的过日子,不受半点负面影响。
  “既然爹爹已经拿到了乡试名额,那爹爹又有何事难以启齿?”苏环当真想不通,除了落榜丢人一事,还有何事能让平日里淡定自若的父亲露出窘迫的姿态来。
  “那个……酯儿啊,我,我给你找了个后娘。”面对苏环,苏锦楼心里是没底的,故而说话声音越说越小,说到最后的“后娘”二字时几乎就是含在喉咙口的,显得模糊不清。
  没曾想苏环来了一句,“是师公家的文珺姐姐吗?”
  “啥?”苏锦楼惊讶不已,脑子有些转不过弯来,“你咋知道?我还没说呢!难不成你还当真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苏环对着苏锦楼不雅的翻了个白眼,“自从我去师公府上,文珺姐姐对我爱护有佳,即便是因着师公的原因,也不该事事关心照顾,我思来想去,文珺姐姐应该是对你意图不轨,啊!不对!是芳心暗许。”
  粗心大意的苏锦楼仔细回想了半天,他平日里还真没注意到王文珺是否对苏环关怀备至,他每天忙着学文习武,头昏脑胀,时间尤其不够用,哪有空闲观察那些有的没的。
  “这么说来,我就不能称其为文珺姐姐了,该称呼她为文珺阿姨了,”说到这里苏环百思不得其解,“令我唯一想不通的是,文姨到底看上爹爹哪点了?”说完话后苏环还从上往下仔细瞧了瞧苏锦楼,似乎是在寻找自家爹爹身上的闪光点。
  这话可说到苏锦楼的心坎里了,他也颇为想不通,“是啊,我也想不通啊,她这个审美观的确有些与众不同啊……”
  说完后才反应过来,自己在和儿子一起贬低自个儿,苏锦楼立马改口,“当然是因为你爹我与众不同,人品贵重,才让你文姨另眼相看,你爹我还是非常优秀的!”
  苏环摇头轻叹,不与苏锦楼做过多的口舌争辩,爹爹说这话也不嫌心虚,怪不得以前村里的刘爷爷总说王八对绿豆看上眼了,说的应该就是文姨和爹爹吧。
  以往苏环总是操心苏锦楼的终身大事,如今眼看着苏锦楼即将脱离单身行列,苏环的心中百般滋味虬结在一起,既有为爹爹能找到一个相伴的知心人而欣喜,又有一种莫名的心酸与失落,不过,若是那人是文姨,想来以后他们一家三口应该能和睦相处吧。
  于是第二天,当苏环再次见到王永风之时,很乖觉的改了口,口称,“外祖父,酯儿在此给您见礼了。”
  王永风满腹言语就这么噎在了嗓子眼,心口堵得慌,面对苏环这个向来偏爱的晚辈,他完全摆不出一张冷脸,连一句重话都不愿说。
  他和声细语,与昨日质问苏锦楼的那个严师判若两人,“酯儿不必多礼。”又上下来回寻找,最终找了个羊脂白玉送了出去。
  上一次是作为师公给出的见面礼,这一次这孩子改了口,当然得送新的见面礼,那羊脂白玉是王永风日日把玩的心爱之物,如今说送就送出去了,丝毫不见心疼不舍之意,这待遇与对苏锦楼的态度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
  苏环双手接过羊脂白玉,低垂的眼眸闪过一丝狡黠之色,既然师公默认了“外祖父”这一称呼,又送出了如此珍贵的见面礼,想来应该算是接受爹爹这个女婿了吧。
  心绪一闪即逝,苏环再次抬首,眼中一片清明,面上不见丝毫不妥,又一次成了王永风眼中赞不绝口的翩翩小少年。
  苏环眉眼温和,双眼弯成了月牙,笑得一脸乖巧亲切,“多谢外祖父。”
  见状,王永风也柔和了眉眼,此时他甚至连先前嫁女儿的不甘不愿都少了几分,好歹白得了小苏环这一合心意的外孙,这也算是一种莫大的安慰了。
  这边新鲜出炉的祖孙二人和乐融融的交谈着,那边被两人冷落一旁的苏锦楼心酸的无以复加,明明是他要娶先生的女儿,如今怎么觉着是自己亏了?
  儿砸!你的老父亲在这边呐,快瞧瞧我啊~~
  然而,苏环小朋友正与外祖父专心讨论学问,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不可自拔,况且他又没有读心术,自然感受不到老父亲的心酸无奈。
  一个半月后,苏顺安与刘氏风尘仆仆的赶至府城,他们俩接到了苏锦楼的来信,信中告知需要老俩口去府城商议婚事。
  当初看到信件内容,老俩口都被惊的不知所措,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又一遍,不停的确认写信人以及收信地址,生怕是谁耍着他们玩或者是寄错了信件。
  可即便是将信翻烂了,那信上的收件人确实是棠柳镇河西村苏顺安,落款者亦是苏锦楼,最终他们才确信,三郎自个儿在府城找了一门亲事。
  “老头子,”刘氏到现在都有些如梦致幻,深感不真实,“我前些时日还打算找镇上的媒婆帮三郎相看人家,转眼间三郎自个儿就把终身大事给解决了,我怎么觉着像是在做梦呢。”
  苏顺安亦有同感,这一路上他尽想着这件事,头脑昏昏沉沉,快成一坨浆糊了,可他身为老苏家的一家之主,关键时刻还得要端得住,绝不能和自家老婆子似的浑浑噩噩。
  “三郎自个儿解决终身大事,这不是天大的喜事吗?你往日里总念叨着三郎一人在外求学,身边没个照料的人,如今眼看着三郎寻到了能够相伴一生的人,你却不敢相信了?”
  刘氏仔细琢磨着苏顺安的话,也觉得自个儿有些矫情了,“对!这是大好事,我们得感到开心,若是被未来亲家见到我们满面愁容,以为我们不满意这桩婚事,心生误会就不美了。”
  苏顺安嘴硬道,“这些日子我可一直都是开心畅快的,也就只有你一人面有愁思。”
  死要面子!刘氏懒得搭理苏顺安,这也就是在外面,她给当家的面子不与他计较,要是在家里,她肯定得关起门来和他好好掰扯掰扯。
  “爹,娘,”苏锦楼这几日都会来府城门前等待,今日可算是把人给等到了,“你们辛苦了,路上可还顺利?”
  “三郎,”刘氏连连点头,眼眸中溢满了思念之情,“路上顺利,我们走的是官道,也未受什么颠簸之苦,你放心,我和你爹身体好着呢。”
  随即又迫不及待的问道,“是否需要我们现在就与未来亲家见面?”
  苏锦楼赶忙将苏顺安与刘氏拉到身旁的马车上,“爹,娘,一路奔波劳碌定是累极了,快进城歇歇脚,待得明日再与先生师娘见面。”
  “先生?师娘?”苏顺安大惑不解,“不是说是来见未来亲家的吗?”
  “额,爹,我要娶的人就是先生家的女儿,这事是这样的……”
  一路上苏锦楼将事情原委大致的说明了一下,到了地方后又安排苏顺安老俩口吃饭洗漱。
  “爹,娘,今日你们且安心休息,明天我带你们去见先生和师娘。”
  第二天,苏家与王家两家人在酒楼包厢会面,吴氏与王永风先到,当看见苏锦楼领着一对衣着朴素但打扮的十分干净妥帖的老夫妇过来时,立马猜到这二位应该就是苏锦楼的父母了。
  王永风与吴氏赶忙起身相迎,“想来二位便是苏生的父母了?劳烦你们从千里之外的地方赶至府城,我与拙荆实在是心中有愧。”
  “哪里,哪里!先生客气了,”苏顺安回应道,“听我家三郎说,他一直聆听先生教导,就连苏环也同在先生家学习,这份恩情我们老俩口铭记在心。”
  “大家就别再客气了,”吴氏招呼众人,亲自拉着刘氏的手将其奉为上宾,“老姐姐,我一见到您就倍感亲切,可见我们两家人是天定的姻亲。”
  先前苏锦楼已经把王家的背景大致的介绍了一番,也向苏顺安老俩口说明自己与先生的师生关系,刘氏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以前镇上的戏文里有唱过,说是大户人家的主母矜持爱面子,尤其是面对不如自己的人时都喜欢给一个下马威。
  来这里的路上,刘氏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不管待会儿下马威的威力有多大,她都要忍耐退让,三郎好不容易遇到个合心意的姑娘,可不能再让婚事给告吹了。
  可如今看着,怎么总觉得事情的发展有些不一样?下马威呢?眼前这位夫人好生和蔼亲切,还主动拉着自己入座,难不成这年头的下马威就是把人摁凳子上坐着?
  吴氏不知刘氏心中的百般纠结,她招呼店小二点了酒席,热情的款待苏顺安老俩口,推杯置盏后,与刘氏的感情迅速升温,二人直接以姐妹相称了。
  气氛正浓,吴氏趁机说道,“老姐姐,既然两个孩子互有情意,不如今天就此定下两姓之好,我们王家并非苛责之人,文珺性子向来温和,她绝不会阻止锦楼那孩子纳妾,只是丑话说在前头,若哪一天锦楼当真看中了哪家女子,可与文珺商议纳妾,但绝不能瞒着文珺置办外室,正妻有正妻的尊严与体面,这一点谁都不可逾越。”
  “纳妾?外室?”刘氏瞠目结舌,嗓门拔高了八度,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三郎在府城读书的这些日子还起了纳妾的心思?
  刘氏陡然朝门外吼道,“苏三!你个小兔崽子给我滚进来。”
  苏锦楼一脸迷茫的走了进来,还未出声询问,被刘氏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苏三!你来府城是读书的,不是让你沾染那些个陋习的,我们苏家可不兴纳妾那一套,置办外室更是不可能,你要是敢背着文珺偷偷与别人私会,做那起子对不起文珺的荒唐事,小心我打断你的腿。”
  刘氏偏爱小儿子,但这种偏爱是有底线的,苏家男儿不纳妾,这是准则,如若不是因着这点,原主苏三也不会偷偷瞒着刘氏花天酒地成日去红秀坊找相好的了。
  苏锦楼满脑门子问号,什么鬼?什么纳妾外室的?他啥时候对不起王文珺了?
  一旁的吴氏同样目瞪口呆,天知道她说这些话只是以退为进,她从来不奢望苏锦楼能守着文珺一个人过日子,男子哪有不偷腥的?只不过,有些话她这个当娘的提前说了,至少能在刘氏这个亲家母面前为文珺夺得一席之地,以后不论苏锦楼身边有再多的莺莺燕燕,都不会影响文珺的正妻之位。
  可她没想到,未来亲家母是个实在人,她只不过说了个开头,人家就把苏锦楼叫了进来,上去就是一顿说教,这效果……她很满意。
  吴氏低头喝了一口茶水,微笑的观看着刘氏训子。
  苏锦楼一头雾水的被叫了进去,无缘无故的被训了一顿,又被刘氏颇为嫌弃的赶了出来,从头至尾他都是逞懵逼状态。
  他头昏脑胀的站在包厢门外,双目茫然,瞳孔放大,怔怔的盯着远方,不知从哪儿吹来了一阵微风,苏锦楼陡然清醒了过来。
  等等!他啥时候说要纳妾了?啥时候要置办外室了?娘啊,你到底又在瞎想个啥啊?
  苏锦楼满脸委屈,就差在脑门子上刻上一个大大的冤字了。


第105章 乡试
  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王家与苏家的主事人达成共识,过了父母这一关,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
  六礼是必过的; 按理说亲迎的季节大多选在春天; 州以农立; 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但苏锦楼明年要参加乡试,结婚又不是抬个轿子把人接走就算了事的,中间的程序隆重又繁琐,故而双方决定将婚期定在了金秋十月。
  正好明年八月举行秋闱,十月份苏锦楼的成绩也应该出来了; 若是有幸登榜成了举人; 自然是双喜临门,若是不幸落榜; 好歹成婚了也算是一种安慰。
  转眼之间,乡试开考在即,期间; 苏锦楼与王文珺的婚事已经走完了前五礼; 只差最后的亲迎了,这一年王文珺芳龄十八; 正值佳期,而苏锦楼已然二十有六; 膝下有一九岁小儿。
  乡试是正式步入科举一途的第一关,至于先前的县试府试院试以及三年大比,那都是开胃小菜,是科举前期的准备工作。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其为秋闱。
  主持乡试的有主考官两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八月初六考官们入闱,先举行入帘上马宴,凡内外帘官都要赴宴,宴会结束后,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试官封门,内外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