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七零农家母 >

第39章

穿越七零农家母-第39章

小说: 穿越七零农家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洗手洗脸后就可以了。”
  鸡蛋和槐花熟得都快,樊香把菜锅端上来,又多馏了两只馒头,“来,强子一块吃饭吧。”
  早上他们原来做的是清炒花菇,现在又加一个菜,樊强不由笑,“姐,你们这生活进入共产主义时代了啊,一大早就有两个菜。”
  “有老人有孩子,不吃好点怎么行?”几人坐好,樊香夹了一口槐花,鸡蛋的嫩香,槐花的清香,加在一起不只是一加一那么简单,美妙的滋味在口腔里爆炸开,樊香眯上了眼睛,这就是幸福的感觉啊。
  太香了,和肉片炒蘑菇是不同的感觉。想到初来时一个干巴巴的鸡蛋就让她觉得美味,樊香想,自己真是见识太少了,她还要更努力,以便吃到更多的美食。
  “这滋味真是绝了,光槐花没有这么香,是和鸡蛋混在一起炒才能这么好吃。我主要想着槐花放久了怕柴,不然再多摘些给你。”
  樊香突然萌发一个念头,“我们一起回去摘槐花吧!”这么好吃的东西自然得多准备些,不然这年头大家都吃不饱,晚了说不定就没了。
  “你还上班呢,这样不好吧?”
  李新玲根本不管她,反正里面是按件计酬的,和她说一声,她一天不去也没什么。
  樊香下定决心,却为自己找了一个借口,“我们只顾说槐花,你没看这个花菇,这是我新培育出的一个菌种,正好要给严主任汇报后拿回东方红大队让他们种。”
  “你让我养的蘑菇,差不多天天吃,虽然觉得这个比蘑菇更好吃,倒没注意细看。”
  大家把槐花一抢而光,连平时都爱吃的蘑菇也放后面了。最后一小团菜大家谦让给了程爱军。他口里塞得满满的,“妈妈,我回头还要吃槐花。”
  这么说好后,樊香对樊强说,“你等着我,我去请个假,找严主任汇报后就回来,我们一起回去,骑着自行车要快得多。”
  樊妈妈看看儿子,看看女儿的家里,心里有了一个决定。
  樊香不知道妈妈的想法,她觉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汇报的下属会更得上司的信任与器重。
  等几个孩子都走后,她带上花菇去找了严主任,“严主任,我向您来汇报工作了。”
  这么短的时间,严主任并不认为樊香有什么进展,这次来找他,八成是有什么困难是她解决不了来求助的,“樊香同志,有什么困难你只管说,你要做的事,是我们的重点项目,县里全力支持你搞攻关。”


第55章 
  严主任踌躇满志; 东方红大队的蘑菇种植成功后,他已在全县推广了这一技术,并准备向省里汇报这一农业上的重大胜利。
  所以,即使樊香没有什么新进展,只这一个,已值得大力表扬。
  樊香把盖着花菇的布扯下,“木耳我还在培育中; 目前进展不大,但意外之下又培育成功了一个花菇; 这个花菇比蘑菇好的是质地更坚韧一些; 晒干后也不影响味道,比蘑菇好运输及存放。”
  严主任上前拿起了一个樊香所说的花菇。它呈淡褐色; 头部肥厚,裂开的地方里面是白色的,用力捏下; 被捏的部位下陷一些,但松开手后它就又恢复了原状。
  “樊香同志,你可是我们清水县的大功臣啊!”严主任热情地端了茶给樊香; 连请她坐下都忘了。
  虽然蘑菇很好; 但它不耐存放; 并且很娇嫩; 手稍稍用力就会碎。所以也很难运输出去,只能就近消化。
  但花菇真像樊香说的,优点比蘑菇大多了; 这样的话,清水县发展花菇种植后对外输送,可以换回很多清水县需要的工业品。
  他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几圈后停了下来,两眼目光炯炯像会发光似的,“樊香同志,我觉得应该向省里汇报这个事情,并把你的先进事迹推广开来,让更多的人来学习你的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年代不讲索取,只讲奉献。樊香等他说完,这才道:“严主任,这都是领袖思想给我的启示,是领袖光辉照耀的结果,我也想把这项技术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所以我想写本蘑菇及花菇人工种植之类的书,让大家可以方便学习。”
  如果樊香写的书出版后,这就不单单是农业战线的一次胜利,更是清水县革命文化领域的成功。严主任理解了杨主任原来知道消息后忙向他汇报的心情,他现在也是这样,恨不得早点向上级汇报。
  另一方面,他庆幸自己当时灵机一动对樊香的投入,不是让她没有了后顾之忧,她能这么快又研究出一种菌种的培育方法吗?
  据说樊香没上过几年课,是个半文盲,严主任以为他明白了樊香意思,很痛快地说:“樊香同志,我无条件支持你的行为,你需要什么帮助?是写文字材料的助手吗?我让洪秘书给你帮忙怎么样,你们也熟悉,他能配合好你完成这个工作。”
  樊香发现严主任理解错了她的意思,“不是,我是想着借个相机,拍下从开始做培养基到蘑菇种植成功的过程,文字配上图片会让人更容易理解。当然,我不会用相机,让让人教教我最好。”
  严主任犹豫下,叫来了小顾,“你去让宣传部的仇部长过来一趟。”
  仇部长很快过来了,他个子高高的,脸有些长,过来后问:“严主任,您找我?”
  “仇部长,这是樊香,想必你们也都认识,我就不再介绍了。”上一次报告会,具体办事的是洪秘书,主抓这项工作的可是仇部长,樊香当然认识他。
  两人互相点头示意。
  “樊香同志不但学习领袖思想是先进,在领袖思想的指引下,在农业战线上也做出不小贡献。自发现了蘑菇的种植技术后,又成功了攻克了花菇的人工种植技术。现在她准备出一本书,想着借一个相机拍蘑菇培育到生长的全过程,你们那里能否挪出来一个相机?”
  仇部长觉得他理解了严主任的意思,这样的事怎么能没有他们宣传部的介入呢?
  “樊香同志,我想拍照片时不但要拍蘑菇的培育过程,最好把你怎么做的手法也拍摄进去,这样学习的人也会理解得更快,你说呢?”
  樊香听严主任说话才发现自己考虑得不周到,她借个相机也只是想着不麻烦别人,但没考虑到人家的参与度。
  如果不是严主任雷厉风行给她提供了条件,她为了生活得多奋斗一段时间,人家又不是昧她的功,只是找个人拍照而已,还是为她提供方便。她又不想从政,把功劳分润人一些不是什么坏事,就当是人家的指导费了。
  “还是仇部长考虑得周全,我原来只是想着我都是晚上才进行培育工作,这时候大家应该休息了。如果不麻烦人的话,当然是有人来拍些照片更好。”
  仇部长微微激动,“怎么会叫麻烦人呢,我们可是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这是我们作为一名干部的责任。”
  既然都是分人功劳,还不如分给熟人,“刚才严主任还提了洪秘书,不知道让他帮着拍照行不行?如果我有文字表达上的问题,正好也能让洪秘书把把关。”
  “这没问题。”严主任一口答应了。
  仇部长本来想提一个自己人帮樊香的,严主任答应了只得作罢。心里觉得洪亮这家伙真是走了狗屎运,搭上了樊香,直接从公社里到了县里获得严主任重视不说,现在又能去做这个明显送功劳的事。
  严主任让小顾去叫了洪秘书,洪亮过来时还有些摸不着头脑,等知道事情原因后真恨不得叫樊香两声万岁,不过这是领袖他老人家的专用称呼,他心里感谢,口头上还是不要给樊香添麻烦了。
  “樊香同志,你到时只管吩咐,我完全配合你的行动,随时待命听指挥。”心里庆幸当时对樊香态度还不错,而他自己来了县城后又学了摄影,这个工作才能落到他头上。
  严主任提了一个要求,“樊香同志,知道你个人爱好裁缝工作,但现在你要做的事十分重要,党需要你,人民更需要你,你能不能暂时牺牲一下,关系还挂在裁缝社,在写书这段时间专门写书,然后再回去工作也不迟。你以为呢?”
  樊香有些犹豫,她这段时间是挺紧迫的,一件事接一件事要去做,在裁缝社的工作虽然与她喜欢的服装设计有关,但现在衣服基本类同,其实都是在做重复劳动。
  如果不是为了挣钱,去做的意义也不大了。看出她的犹豫,洪亮偷偷在上前在严主任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
  严主任露出恍然的神色,“当然,裁缝社是按件计费,你为了党和人民做出了牺牲,组织上也会考虑你的生活问题。在你写书这段时间,就按每天1。5元给你发生活补助好吗?”
  按陈晓芬的说法,裁缝一个月多了也就挣40多元钱,现在一天1。5元,基本和那里收入持平,这下,樊香什么顾虑也没有了,也没好意思说她书已写得差不多,和洪秘书约好时间在她住的小院见之后告辞走人。
  回家的时候看到妈妈听着收音机在织毛衣,弟弟樊强正摇着辘轳从井里打水,打上来一桶后拎起来倒进了厨房的水缸里。
  “姐,你这房子我最相中两点,一是有水井,二是有电灯。”
  樊香想到一件事,“强子,搬来的时候忘了,你把家里那头猪带回去呗,这里喂个猪也没多大地方。现在我们又不攒粪,这一段把它拴在厕所里,它到处拉,上次爱军上厕所差点一脚踩在猪粪上摔倒。”
  樊香早就不想养猪了,它随处大小便,实在是太脏了,特别是夏天,又脏又臭,会引来一大群一大群的苍蝇,还是绿头的那种居多。
  “可是带回去我也没多余东西喂它,现在小还行,把玉米杆打碎,掺着红薯渣、干草勉强还可以,等稍大些,它吃得会越来越多,我可没东西能喂。”
  樊强很是为难,他不是不想帮姐姐,可猪吃得太多了,人还吃不饱,不是为了攒粪,为了卖猪后奖励的那些东西,谁愿意养猪呢,也没东西可喂。
  樊香拍了拍脑袋,“我都忘了,我给人家做衣服,找他买了一大袋便宜的麸子掺糠我还没带回来,我现在去拿,给你带回去喂猪吧。回头吃的不够了我再想办法。”
  樊香出来先去找了李新玲请过假,然后才找了个无人的地方,从花朵儿那里换来一麻袋的猪饲料,才花了10个积分,这种饲料看起来就像麸子和糠的混合体,在东方红大队时她已喂过猪,效果还挺不错。
  把麻袋在自行车后座外侧捆好,她带着回了小院,“你看这一个麻袋可以吗?”
  “这么多全是糠和麸子?完全没问题喽,春天草及树叶也要长出来了,掺着喂,能喂一长段时间。”
  樊香两人把小猪逮住放进一个筐里,正要走,樊妈妈说:“樊香,你能不能把家里这些三大件借给强子用用就当是他的,我想给强子相个对象,相亲成功后就还你。”
  妈妈这么说,姐会不会认为她不在家的时候,他和妈妈商量好的?
  樊强不乐意,“妈,我这个当弟弟应该是姐的支撑,是他的依靠,不帮姐姐我已觉得无能了,怎么还能借姐的东西?”
  “樊香,你说呢?”樊妈妈不理会儿子,只问女儿。
  是那天刘新珍说了那句三大件齐全,可以娶媳妇的话惹妈妈起心思了吗?他们对自己这么好,樊香觉得借出去也没什么,“我没意见,不过自行车要用得多些,借不了多长时间,收音机及缝纫机没问题。”
  樊强脸都红了,“妈,您不想想,我真是借的东西相亲成功,人家是看中的东西还是看中的我这个人。您不要说了,我是不会打肿脸充胖子的!”
  原来是没条件,别人一说家不是贫农,条件又不好,都不乐意。现在明明能创造条件,为什么这孩子还是不听话呢?樊妈妈也有些生气了。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倔呢,像你一样大的人孩子都上学了,没几年就能成人。你看看你呢,还是光杆司令一个,你们老樊家可就你这一个独苗。现在还不成家,什么时候我才能抱上大孙子?”
  这个樊香真是爱莫能助,弟弟又不想随便找一个人成亲,她也没办法,不然就是帮他买个新的自行车或者缝纫机也就是积攒一段时间的事。
  “妈,您不要再催我,等我考上大学或者什么时候不以成分论人了,我才成亲,我可不愿我的孩子生下来就受这些罪。”
  像儿子说的这样,这辈估计也难抱上孙子了,“等我去见马克思了才能看到那一天吧?你这是要气死我呀!”
  樊强冲妈妈敬个礼,催樊香,“姐,我们快走吧!”说完,他把装猪的筐放在后座上,推着自行车先到了院外。
  “妈,您先别急,也就这一两年时间,我回头再劝劝强子。”
  樊妈妈也没办法,“行,你好好劝劝他。”
  樊香拿了花菇的菌种,出来把筐提起坐在后座上,先回了娘家,分了一瓶花菇菌种给弟弟让他种,又卸下麻袋,放下猪,她自己回了东方红大队。
  沿路树木全然换了新装,树叶有的嫩绿,有的鹅黄,有的是淡淡的红。河两边的桃花则灿如烟霞。走在这路上,花香馥郁,春风如酒,让人蠢蠢欲醉。
  樊香深深吸了一口,只觉连肺腑之中都是花的香气,这就是在基地时再怎么调和也调不出的自然。早知道这里的春天感觉这么好,真应该等过去了这段时间再搬家啊。
  进村子正好遇上李红,见到樊香她老远就笑着冲她挥手,一边快步走了过来,像要说什么的样子。


第56章 
  李红见到樊香真高兴; “真巧,我正想着把你窖里的蘑菇收了给你送县城呢,你就回来了。”
  “我也是想着时间差不多了,回来看看,再说正是槐花开的时候,我喜欢吃槐花,想回来撸一些回去。”
  “你吃槐花还用得着自己回来啊; 说一声给你送些就行。大队里组织人撸了不少,回头我给你送一袋过来。”
  自从把蘑菇的种植教给李红之后; 她见了樊香比亲姐妹还亲。在郑红梅事件上更是站在樊香的立场说了不少话。
  樊香把花菇菌种给了她; “这是花菇的菌种,和蘑菇种植差不多; 你试种下,回头就可以自己像培育蘑菇一样培育菌种。”
  李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