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的穿越生活-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想的是仰天山在京城西北,如果德宁大长公主的人马要进京,必然会走北城。沈湉预备不惜一切代价要打开北城门,好接应大长公主的人手。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叛军会同时在皇陵向圣上发难。而万一皇上一行冲破叛军的包围,一定会从北门回京。于是叛军纠集了过万的人马藏在城楼之上以防万一。
而沈府的探子则以为北门和其他城门一样只有四五千人马,给了沈湉以错误的信息。直到交起手来,沈湉才发现对方人数如此众多。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是硬拼到底。
这些叛军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本就比沈湉所率的人马要彪悍许多,而且对方人数众多,顷刻间就占了上风。沈湉见己方已经被叛军包围,眼看就要不成了,心里也不由得紧张了起来。正在这时,突然从南边窜出来一股士兵,二话不说就和叛军缠斗起来,沈湉一方顿时压力大减。
沈湉虽然不认识这些士兵,但是被德宁大长公主调教了多年的乐珍公主一眼就认出了眼前的这些兵士,尤其是那些身着红衣的女兵太惹眼了些。顿时惊喜的对沈湉和齐恒说:“是德宁姑祖母的人马,我们有救了。”
第一百七十章 混乱中的喜脉
有了援军的到来,原本已经有些萎靡的侍卫军顿时士气大增,纷纷打起精神与敌人斗争,没一会就由弱势逐渐领了上风。
双方混战之时,一股三百余人的军队静静的从文化书院的院墙攀到了城墙之上,悄无声息的就解决了叛军的巡逻兵士和火炮台的兵士,顺利的占领了火炮台。这支人数不多的军队才是德宁手中最重要的王牌,用现代的话说,那就是特种兵里的特种兵。
火炮台一被攻占,对方将领便知道大势已去,何况这么长的时间,皇宫那边都没有传来得手的消息,怕是情况不妙。他正思索着脱身之计,突觉得脑袋上一痛,紧接着便倒地不起。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支弩箭正射在了他的太阳穴之上,将他射的死死的。
将领一死,他手下的兵们顿时慌乱起来,沈湉虽然有诱降之意,。但是德宁大长公主显然没有这样的打算,她冷声说道:“谋逆之人本就罪不容赦,当年父皇就是太心软才会酿成今日之祸。斩草不除根,必定后患无穷。”
说完纤手一挥,手下就加紧了动作,很快便将敌军全部绞杀殆尽。
这几个年轻人以往只听过德宁大长公主的铁血手腕,今日才算是真切的领教到了。看到眼前血流满地、尸横遍野的惨状,沈湉突然觉得非常的不适,只觉得胃里一阵翻绞,然后眼前一黑就从马上摔了下来。幸好被德宁身边的一个女将飞奔着过去接住了,德宁大长公主皱了皱眉:“她这是怎么了?”怎么刚才还好好的,拿着刀砍人,这会又这么娇弱了?
那个女将明显是懂得一些歧黄之术的,当下将沈湉放平在地上,伸手搭上她的脉搏,过了片刻之后说道:“王妃娘娘怀孕了,怕是行动剧烈了些,因此胎像有些不稳。”
德宁大长公主皱眉道:“怀孕了怎么还如此胡闹?”
那女将答道:“脉象还很微弱,想来时日尚浅,怕是王妃娘娘自己也不知道吧。”
德宁又问:“她的身子到底如何了?孩子可还保得住?”
女将答:“公主放心,王妃娘娘底子好,身强体壮的,没有什么大碍,只是需要悉心静养便无妨了。”
闻言,众人都舒了一口气,但又感慨这喜脉来的,真不是时候!
德宁心里也微微一松,吩咐那女将道:“既然如此,你就先在王妃身边服侍,眼下宫里情形还不知道怎样,你送王妃回安国公府交由沈夫人照应吧。”女将答应下来,紧接着就有手下弄来一辆马车,几个女兵小心的将沈湉抬到车上,德宁又点了一队士兵护送沈湉。
眼见着沈湉被送走,沈卫长虽然挂心自家姑奶奶的身体,但还是先向德宁禀报了他的手下所查探到的情况。德宁微微颔首,虽然结果略微有些差别,但是沈家的这个侍卫长还是有些真材实料的,再想到刚被送走的沈湉也算是强悍了,怪不得忠国公府百年不倒,看来人家在教育后代和培养手下上确实是有些手段的。
根据探子的情报,德云推断出叛军应该没有掌握太多人马,而且对方显然是没有什么得力的将领。她们在这边打了半天也没见有其他叛军过来增援,城中更是无人来回巡视,也真是太不中用了。
她哪里知道,临江王亲自带着长子和大半手下去皇陵围堵皇帝去了,城中叛军原是交给于得水指挥的。虽然于得水能力平平,但是他的儿子于东一向机智。这事啊,于得水就担个名头,拥有实权的还是于东。他的幼子凌思训非要跟着掺和进来,临江王也有意让幼子沾点军功啥的,于是就让他跟着于东去攻打比较好打的皇宫。
但是谁能想到于东竟然会那么快的被沈湉给灭了呢?凌思训则是个不中用的,于东带人进去多久了,一直都没有消息,也不知道派人进去查探一下。单看他这等情形下首先想的是带兵去抄人家的私库,就知道他有多愚蠢了。也不想想只要能顺利攻占了皇宫,有多少金银财宝任你搜刮?真真是没长什么脑子。
可叹临江王半生筹谋,竟然坏在这么一个废物身上。
当然他但凡是有点心眼,最后也不会被别人包了饺子。
德宁带着人马到了大康门前,这些叛军倒是硬气,虽然暂时没了首领,依旧顽抗到底。打了一会见打不过了,干脆都撤到了大康门以内,将大门关起来了。让德宁一方倍感无奈。
就在这时,一队身着御林军服饰的人压着几个叛军过来了。这些御林军不过三四百人,德宁公主怕是有诈,让人将他们围了起来。
带头的一个御林军认识齐恒,再看到那些身着红衣的娘子军,便大胆揣测坐在马上那个一身戎装的女子应当就是德宁大长公主。当下跪道:“卑职御林军骑都尉李羽见过大长公主、见过荣郡王。”
德宁看着他冷声道:“你既然是御林军,为何现在才来?难道你不知道宫里出事了吗?”
李羽连忙回道:“回公主的话,今日正好是卑职的轮休日,因此便在家休息。直到将近午时那会看到从宫里飘出来许多孔明灯,接着又爆出来许多烟花,卑职隐隐觉得不安。于是便想先回衙门看看情况,谁知去了以后,却发现御林军衙门竟然变成了一片火海,衙门里却没有一人出来救火。卑职好容易求助了附近的百姓相助,再加上后来陆陆续续的来了一些不当值的弟兄帮忙,最后也只救出来二三百人。其余的几千人都不幸丧身于火海了。”说完,也红了眼眶。
虽说隆德帝自打知道临江王的反意之后,就命京城里的各处军营暗中做些防备。但是他没有想到对方策动的势力比他想象中的要深厚得多,这不,御林军一下子就受到了灭顶之灾。这未尝不是隆德帝太过自大的缘故,若是当日他收到密信之后直接将临江王一下子端了,怕就没有今日之祸了。
德宁问:“他们自己为什么不出来救火?”
第一百七十一章 彪悍的大长公主
李羽红着眼睛答道:“是于东,他是叛贼。今日御林军的大统领和左右统领都带军奉架去了皇陵。于东便是御林军最大的将领,据被救出来的一个兄弟说,因为于将军的吩咐今日的午膳比平日早了小半个时辰。谁承想那饭食里放了蒙汗药,兄弟们吃了午膳之后纷纷浑身无力,倒地不起。有那吃的晚些察觉不对的,还没来得及反抗就被于东的人杀掉了。紧接着,于东又命人将衙门的大门紧闭,点燃了火把扔到里头。里面的兄弟们连反抗都来不及,没有被烧死的也都被呛死了。”
闻言,乐珍小声的将于东叛变被沈湉杀死的事和德宁说了。
这个时候李羽身边的一个士兵说:“小的是城防军的,我们营里也是如此,小的因为肚子有些不舒服没来得及吃饭就先去了茅厕,还没等出来呢,就看到外面浓烟四起。待出来时,看到满府的士兵都倒在地上,有些是被药倒的有些则是被砍死的。小的见事情不妙,偷偷的从一个偏僻的狗洞钻了出来。原想着是去御林军那边报信的,没想到御林军也是一样的遭遇。”
德宁见他们衣着狼狈,神情坦然不似撒谎,点点头:“本宫暂且相信你们,起来吧。”
李羽这才站了起来,然后指着己方抓着的几个人说:“卑职等人正在救火之时,这些人突然跑过来阻止捣乱,还趁机杀死了许多平民。卑职见这人穿戴不像是普通士兵,便将他抓了起来。”
德宁大长公主不大在京城走动,连皇帝的儿女都认不全,更何况是宗室子弟?倒是齐恒一下子就认出了凌思训:“大长公主,这人就是临江王之子凌思训,今日谋逆之事少不了就是他们父子谋划的,刚才在正阳大街上,我还和他交过手。”
乐珍也跟着说道:“皇祖母也说了临江王早有反心,想来这事错不了。”
闻言德宁冷笑道:“狼心狗肺的东西,要不是先帝仁义,如何会让你们安享这么多年的富贵?你们不思量着报答几分,反而弄这些犯上作乱的事,哼,真是作死!来人,给本宫在大康门外架起长杆,把这叛贼吊上去,让里面的叛军看看作乱的下场。”然后她看到由远而近的一座火炮,轻笑着说:“本宫给他们一盏茶的时间思考,若是尽快投降的话,本宫便做主饶他们一命并且祸不及家人。再啰嗦下去,本宫就连他们和这大康门一起炸平了,门炸了大不了再重新建起来。人炸了,可就真是灰飞烟灭了。”
大长公主说这话的时候一派云淡风轻的神色,仿佛谈论的只是衣服首饰而已,连眼睛都不眨一眨的。却无端的让周围的人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这下叛军被围困在了午门和大康门之间的空场之上,这地方无水无粮的,便是硬撑也撑不了多久。众人又从城门楼上看到被吊起来的凌思训,加上于东已死,两个头目都完蛋了,门外又架起了从神火营运来的一架火炮,他们哪里还有作乱的心思。一个将手里的大刀扔到地上,其余的也都纷纷缴械了。
最终德宁一行兵不血刃的就将剩下的叛军收缴了,她命人先将这些人押送到天牢看管起来,等隆德帝回来自行处置吧。
而此时,城外的京畿大营也已经看到了宫里放出来的孔明灯得知了有人造反的消息,方心简和林安然又带来了圣上被围皇陵的消息和圣旨。统帅当即下令十万士兵兵分两路,八万去了皇陵,沈泽带了剩下的两万人马直奔京城而来。
京畿大营是在京城西北方向,因此沈泽也是率军直接往北城门而来。守城的卫兵先是回禀了德宁大长公主又验过了沈泽的将符和京畿大营的调令,才让他们进城。
有了这些人马,很快便将其余三座城门的叛军消灭殆尽。
因皇帝和诸位王公都不在,京城防御一事太后便交于了德宁大长公主:“一事不烦二主,姐姐既然来了,就再多费些心。我是不懂这些调兵谴将的事,京城和皇宫的安全就统交于姐姐费心了。”连一向自持矜贵的太后在德宁面前都不敢自称“本宫”,足见德宁大长公主的强悍了。
德宁大长公主也不含糊,径自应了下来。
这个时候,宫人来报,京畿大营左参将沈泽求见。
德宁一边命人宣召,一边对太后说:“沈家一门倒是净出些将才,这个沈参将就是生擒喀什王子的那个吧?不说他和沈国公,便是老五媳妇也是个干脆利落的,动起手来毫不含糊。这孩子有了身孕也不自知,还好没什么大事,要不然就太可惜了。”
太后也点头道:“老五媳妇是个好的,有勇有谋,关键时刻立得住。这几个孙媳妇里,除了太子妃就属她出挑了。老大媳妇平日里看着也还机灵,这一摊上事就显出不足来了。”
德宁回道:“如今的朝中文臣们自己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还指望他们教出多利落的女儿来?横竖不过是个郡王妃,倒也罢了。”这话说的,明晃晃的打脸啊,幸亏这些王妃如今都没在这里。
不一会沈泽进来了,行礼问安之后,还没等太后夸他两句呢,就急急的回禀道:“如今陛下一行被叛军围困在皇陵那里,王统领已经率了八万大军前去营救,现今也不知道陛下那边情形如何。还请太后娘娘和大长公主尽快打算。”
一听这话太后坐不住了,皇帝可是她的亲儿子啊,便不是一国之君,当娘的听到儿子有难也没有不着急的。
就是德宁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有些震动,她没想到叛军竟然连皇陵也给围了。皇帝可是一国之君,稍有不慎便会动摇国本啊。而且宗室的所有成年男丁都去了皇陵,这万一不小心被人给一锅端了,就是她也没脸去地下见自己的父皇母后的。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雪
好在太后终归是经历了风雨的,没一会就平复了下来,强自镇定的说道:“如今城防军和御林军是指望不上了,来人,速传哀家的懿旨,抽调廊坊和大沽两地的驻军,迅速赶往皇陵营救陛下。”
然后看向沈泽说道:“沈参将,哀家命你先将京城里的四大城门都关上,再派将士在京城以内巡逻布控,以免还有叛军余蘖作乱。”沈泽领命而去自行安排不提。
紧接着德宁说道:“既然京城防御之事由沈参将做主,我便带人去皇陵一趟,我倒要去看看这个临江王有多大的能耐,竟然胆敢起兵谋反。”
听了这话,太后心下一松,这个大姑姐的能耐太后还是非常信服的。
而此时的隆德帝一行人,过的真是颇为狼狈。叛军见皇陵大门久攻不下,而且这门同京城的门一样不知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见状,临江王也不含糊,接着命人从已经占领的岗楼里射了许多带火的箭矢到皇陵里面。
因为今日要祭天,所以皇陵里面有许多幢幡和祭祀用品,这些东西一遇到火就迅速的着了起来,加上大冬天的天干地燥,火势迅速蔓延开来。
而皇陵里面有没有足够的水来灭火,眼看火势已经将东边的一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