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的穿越生活-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的头面首饰,总数约有十几万两之多。再加上冯老夫人私下添给外孙女的私房银子和田产地铺等物,庄姝的嫁妆算起来有二十几万,比当初沈湉的嫁妆也不差什么。可笑好些人家只觉得庄姝父母双亡,锦乡候府又尽显颓势,根本没想到庄姝会有这么多的嫁妆。只是庄姝本人不愿露富,因此面上也只有不多不少的九十六台嫁妆。但是这九十六抬却都是塞得满满当当的,嫁妆箱子里连手都插不进去。这还没将庄姝的日常用具和以前的衣裳头面放进去,若是加上旧物,怕是一百二十抬都打不住的。
冯老夫人趁机将自己的一些体己放进了外孙女的嫁妆里头,毕竟这是世上她唯一一个血缘后人了,她不疼庄姝疼谁呢?至于冯家这边的东西,属于锦乡侯府的产业她不屑去动,都留给冯柏罢了,但是她自己的东西愿意给谁就给谁了,谁还管的着?族人们若是知趣孝敬,她也乐意露点子东西给他们,若是占了便宜还想卖乖,也别怪她不讲情面。横竖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有什么可怕的?
初五这天,林家里里外外的早都打扫一新,大门外头和长廊底下都挂满了红灯笼,门框之上早就贴好了大红色的楹联。林大伯一家和两个舅舅家里都是阖家前来了,不说林家住的满满当当的,就是悠然家里也住进了姑姑一家和婷然、秀云两家。
许久不见,姐妹之间倒是有许多话说。当初未嫁时的那些子小心思早就随着时光的推移被弥散在风里,彼此间只有血脉亲人才有的那种温情。悠然再次感叹,怪不得都说女人只有成了家才知道娘家人的好处。
悠然的二舅和大表哥在前年双双考中了举人,杨家一跃成为了村里的书香门第。秀云也嫁给了父亲的一个同窗之子,如今夫君身上也有了秀才的功名,她一进门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娘家又硬气,自己又有私房,在婆家很是得脸。
便是婷然,虽然因着脾气直冲、头胎生了女儿,又有两个妯娌明里暗里的使绊子,与婆婆关系不怎么好。但是娘家有安然这个做官的堂弟和悠然这个堂姐,婆家人也不敢十分怠慢她。如今她婆家弟兄几个已经分了家,公婆偏心,只分给了他们小两口十几亩地和二十两银子,还不到家里财产的三分之一。气的婷然拿出自己的五十两嫁妆银子,在靠近娘家村子的村尾盖了一座青砖黑瓦的两进宅院。她相公又托了岳家的福,在林家村的学堂里做启蒙先生,每月有二两银子的束脩。公婆如今跟着大伯子过活,不用她操心,她自己有嫁妆田和绣活的收入,小日子也过得很是滋润。
见自己的两个小姐妹日子都过得不错,悠然也就安心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变
锦乡侯府这边,过来添妆的贵妇见了摆满一地的嫁妆,也都纷纷赞叹不已。那些紫檀黄花梨的家具和珠光宝气的头面就不说了,自然都是上等之物。那些有见识的早就想到单凭冯老夫人的体己也能给外孙女置办一副不薄的嫁妆。只是没想到庄姝陪嫁的田产地铺竟然如此之多,看那些瓦砾砖块,光良田就有万亩之多,铺子也有十二间之多。有那算数好的在心里默算了一把,顿时吃了一惊,加上家具头面,这庄姑娘的嫁妆怕是得有十万之多吧。要是众人知道这还是冯老夫人和庄姝刻意低调,隐瞒了一部分嫁妆的后果,真不知有多少人要毁掉肠子了。
便是冯老夫人的外家奉国公夫人的儿媳都有些吃惊不已,早知道庄姝嫁妆这样丰厚,当初听了老夫人的话替幼子聘了她该有多好?她们家虽然是宗室,但是爵位一代不如一代,曾祖和祖父那一代子嗣又多分薄了家业。他们家的家底也就和普通的公侯之家差不多,若是子孙再不上进一些,怕是将来的日子还不如那些以军功起家的新贵们呢。
且不说某些人如何的后悔懊恼,到了吉时以后,安然带着自己的一众翰林院的同僚和师兄弟们前来催妆。冯老夫人听到消息,连忙带头添妆,她给外孙女的自然是精品中的精品:一套累丝镶宝石雕兔衔仙草纹样的赤金头面,上面的玉兔活灵活现,仙草上的露珠都像真的一样,引来众人一片赞叹之声。另外还有一套羊脂玉缠金丝镶五彩宝石的头面,也很是精致。其余众人或是金银头面或是钗环绸缎,不一而足。
待众人添妆完毕,登记造册之后,嫁妆便可以抬走了。九十六抬嫁妆蔓延开来,也有浩浩荡荡的十几里路,引来一片赞叹声。
嫁妆到了林家,在新房的院子里一路排开。众人看着那一水的紫檀家具和珠光宝气的金银头面,纷纷赞赏不已。林母见儿媳嫁妆如此丰厚,自然也只有喜欢的份。她是不会打儿媳妇嫁妆的主意,但是这些东西将来还不是传给她的孙子孙女?因此她可是高兴的紧呢。
倒是悠然看着眼前这些明显比一般的嫁妆箱子要大的箱子和那些砖块瓦砾,再看看嫁妆单子上含糊其辞的红蓝宝石若干盒,心里便清楚自己这个弟妹的嫁妆不是一般的丰厚。自己那些几万两的东西可能就是人家的一个零头罢了。
不过悠然倒也不拘泥此事,只是看到某些人眼中闪过的羡慕嫉妒,不免私下提点林母:“母亲,差不多就好了,还是尽快收起来吧,别再着了别人的眼。”
听了女儿的提醒,林母倒是从欢喜当中回过神来,当下命人将打眼的金银珠宝等物都抬到厢房的院子里锁了起来,钥匙就交给了前来送妆的庄姝的大丫鬟蔚蓝保管。
殊不知已经有好些人在私底下编排林家娶了庄姝为的就是发一回绝户财。
到了初六这一日,其热闹喜庆自不必赘述。安然少年得志,又遇洞房之喜,自然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忙完了弟弟的亲事,紧接着腊月初八和腊月二十又分别是沈英和沈莲的婚事。如今沈家在京城的这一支除了忠国公府就是她家最贵了,也有不少亲戚故旧的借此机会来她家走动。悠然除了在国公府里帮忙做些杂事,还要抽空按着沈泽和韩氏的提点单独接待寒暄。
与沉浸在喜庆氛围中的沈家不同,乾清宫里此刻却是沉重而肃穆。隆德帝看了眼手里的奏章,冷声问:“事情都查清楚了?”
跪在暗影处的一个黑衣人点头应是:“属下不敢欺瞒圣上。”
隆德帝将奏章往御案上一扔,冷哼道:“这个临江王,平日里看着胆小甚微的,没想到胆子不小。朕记得他的私产并不多,哪来的银钱养了这么些私兵?”
黑衣人答道:“据属下暗中查探,临江王偏宠的穆侧妃,出自金陵富商穆家。穆家做海贸生意已经有百年之久,近年来又有临江王在暗中支撑,做了许多走私夹带之事,累积了极大地一笔财富。这些财富中的多半都被穆家孝敬给了临江王,用以支持他拉拢兵士。”
隆德帝皱眉:“穆家祖上在开国之时也曾资助过高祖,因此才容他家传承了百年。穆家家主应该不是傻子吧,怎么会如此行事?”
黑衣人踟躇了一下,回道:“临江王曾许诺给穆家,若是有朝一日登临大宝,愿以后位回赠穆家。”
此话一出,穆德帝气的将桌子上的翡翠镇纸摔成了两半:“这个临江王,口气倒是不小。”好在作为一国之主,隆德帝的养气功夫还是不错的,发泄过后他便迅速冷静了下来:“如今已经到了年下了,朕不愿在此时多生枝节。且没有充足的证据,朕不好对临江王下手。你先暗中派人监视临江王府和穆家,以及和他们往来频繁的家族。朕要掌握确凿的证据,待年后必定要将这起子谋逆之臣连根拔起。”
只是世事难料,命运常常在无形之中拨乱你的脚步。隆德帝若是知道因自己的一时迟疑会酿成那样惨痛的代价的话,怕是说什么都会尽快绞杀临江王。
腊月二十三日,隆德帝率太子和诸王并文武百官前往皇陵进行祭祀仪式。皇家祭祀向来是规矩严谨,流程复杂。
从迎神到送神,前后进行了将近两个时辰。待仪式完成后,隆德帝刚刚松了一口气,正待准备摆驾回宫,半空之中突然射来许多箭矢。毫无防备之下,一些围在隆德帝身边的近侍纷纷中箭倒地。
众人呆愣片刻之后,纷纷喊道:“有刺客,护驾。”接着便有近卫军将隆德帝和太子等人护在当中。
隆德帝久居上位,自然是颇有胆识,当下吩咐:“奉驾前来的禁卫军呢?夏照去哪了?速速派人去传京畿大营里的护卫军前来救驾。”
第一百六十四章 暗潮涌动
正在这时一个满身是血的禁卫军服饰的人踉跄着从外面跑进来回道:“启禀皇上,禁卫军右统领周宇突然叛变,斩杀了夏照统领,刘玄生统领带领属下等人奋力反扑,如今也只是堪堪将叛军阻挡在皇陵城墙之外。请皇上速速决断。”来报信的不是别人,正是隆德帝新进提拔的千总方心简。
这话一出,众人又是哗然一片。
隆德帝皱眉:“禁卫军有多少人反了?”
方心简低头道:“禁卫军共三万人,这次共出动了一万人奉驾前来,当中有近五千人反了。”
隆德帝怒极反笑:“好,很好,朕竟不知道有这么多人对自己不满。”
内阁首辅姜时当下劝道:“乱臣贼子容后收拾也不晚,如今情况紧急,还是先请皇上和太子及诸位王亲到大殿暂避风头。待京城的援军来了之后,再做打算不迟。”
此等情势之下隆德帝哪还坐得住,他当下转头看向太子和诸皇子:“你们当中若是有人怕了,可以先去大殿里避避。”父皇没有走,他们这些作皇子的怎好先走。
太子回道:“父皇身为一国之君,身份贵重自然不能身涉险境,儿臣愿带领禁军护卫父皇周全。”其余众人也纷纷规劝隆德帝,所谓“千金之子座不垂堂”一类的。
正在此时,又一波箭矢纷纷射来。首当其冲的便是隆德帝,虽有众护卫舍身相救,但还是有一只箭头直冲隆德帝飞来,千钧一发之时,站在隆德帝身侧的梁王不知被谁推了一把正挡在了隆德帝身前,箭头斜斜插在了他的右肩处。隆德帝连忙派人将梁王带到大殿医治,好在皇帝出行,太医都是随侍一旁以防不测的。
箭矢是从皇陵左前方的一个瞭望台射来的,这里本来是皇陵守军查探敌情的地方,没想到如今竟然被叛军所用。
众大臣虽然心里异常忐忑惊恐,但还是将隆德帝护在中央,生怕他们再来一波箭矢。好在这处瞭望台离皇陵有几百米之远,叛军用的是车弩,每次最多只能发出七八支箭矢。如若不然,只怕这里的这些人早就被射死大半了。
这次,众人再劝隆德帝回大殿暂避锋芒时,隆德帝没有推辞。这座大殿是奉先殿的前殿,既然是皇家宗祠,自然是建设的十分大气壮丽。今日随侍的王公大臣有几百名之多,再加上皇帝身边的近百名贴身侍卫,倒也能暂且避下。
而此时,又有卫兵来报,叛军当中突然多了一股身着异族服饰的人相助,外面的将士眼看就要守不住了。闻言,众人大吃一惊,异族服饰?是谁这样大的胆子,谋逆造反不说,竟然勾结异族。
只是现在没时间思考这些,隆德帝不假思索的说道:“那就让剩下的禁卫军都退到皇陵以内,将皇陵的城门关上,等待援军到来再说。”转眼间又看到了大臣里的林安然,想起上次他射杀银狼的本领,命他和方心简携圣旨和虎符带领十名侍卫从后山突围,前往京畿大营调派援军。
而此时的京城之中,也是乱象突生。
因腊月二十三这日也是民间传统的“小年”,皇帝带着皇室男丁们都去祭祀去了。太后娘娘便在重华宫里设了一个家宴,太子妃和诸王妃、公主等均赴宴不提。
因太后特意点名了想见见龙凤胎,沈湉便将孩子都带来了。前来赴宴的都是皇家近亲,沈湉以前并未将孩子抱出门来,大家多是头一次见这对孩子。两个月大的宝宝已经长得白白嫩嫩的了,兄妹两个一样的眉眼。太后笑道:“若不是襁褓的颜色不一样,光看脸面,还真分辨不出来。”
沈湉回道:“看的时间长了就有些经验了,哥哥活泼些,妹妹文静。两个孩子打哈欠的样子倒是一点也不一样呢。”
太后笑:“听你这样说,就知道你素日有多上心了。虽说咱们皇家子弟生下来就有无数的奶妈丫鬟围绕着,可还是要母亲上心才更合宜些。孩子总是和乳母下人们在一起,不是养成一股骄横样就是萎缩的鹌鹑样,有什么好处?”
众人只能是纷纷附和,场面一时有些冷了。皇后笑着道:“母后光在这干夸了老五媳妇半天,也没见有什么赏赐,莫不是心疼东西了?若是这样,就由儿媳妇替母后出了东西,也省的母后舍不得。”
一句话逗得太后笑了起来,指着皇后说:“满宫里也只有你这个猴儿敢这样编排哀家,东西哀家早就备好了,这就让人拿出来。倒是你这个做母后的,也不能吝啬了,不拿点好东西出来,哀家是不依的。”
紧接着太后娘娘便让宫女捧出来一溜锦盒,指着其中最大的一个说道:“这个给老五媳妇,你们别怪我偏疼她,这次她可是立了大功,咱们皇家嫡系血脉向来单薄,老五媳妇这次一下子添了两个嫡出的孩儿,我便多赏她一些儿东西。赶明儿,你们谁添了嫡子女,我照样再厚赏你们。”
话音刚落,马上便有宫女们将锦盒一一奉给太子妃和诸王妃,除了太子妃的锦盒和沈湉的大小相近之外,其余诸皇子妃得的盒子都是一样大小的,就连花色也是一样的描金牡丹纹。
众人连忙谢恩不提,太子妃当先说道:“五弟妹给咱们皇室添丁进口,自然应当厚赏一些,们妯娌们也只有欢喜的份。说起来,孙媳妇到不羡慕这点子东西,就羡慕五弟妹的肚子呢。”太子妃生长子的时候受了暗算,孩子早产体弱不说,还伤了身子,于子嗣上怕是难有进益了。好在她一向是个豁达的,见沈湉生了一对龙凤胎虽然异常羡慕,倒是没有生出半分的嫉妒之心,只是也不由的感慨自己命运不济罢了。
太子妃是太后和皇后暗地里观察了多年悉心挑选的,人品气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