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第7章

农妇山泉有点田-第7章

小说: 农妇山泉有点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周敏跟冬婶赊了一百斤谷子,勉强足够家里吃到明春,就是不够也可以在村子里设法,所以她就想换些能够存放的肉干和山货,冬天没有菜吃的时候,也好丰富一下餐桌。
  不过这次她就不是一个人去了。那些猎户最是凶残,她一个小姑娘,就是带上石头也不抵事,说不定反过来被人当成肥羊抢了。
  每年秋收之后,村子里就会有人带了粮食进去,卖给这些山民。毕竟他们冬天不能上山狩猎,自己手里的粮食也不够吃,少不得要换一些。周敏就跟着大部队一起走。
  其实偶尔也有山民出来换东西,不过他们既然都出来了,多半会再多走一阵去大石镇上,东西更卖得出价钱。而自己到山里去,价钱就便宜多了。
  这一回周敏原本是不打算带着石头去的,毕竟路途太远。但走的这日,她天不明起来的时候,石头居然早就起了,而且已经准备停当,就背着背篓站在门口等她。
  虽然一句话都没说,但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
  周敏在微微愕然之后,便很快转过思路,意识到了石头的想法。家里出了这么大的变故,他一个小孩子心里怎么可能不怕?不过性情如此,所以什么都不显在脸上而已。
  之前周敏只觉得他懂事听话,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就连自己弄到五十两银子,他也没多问半个字。现在想想,恐怕就是因为知道她这个姐姐是以后的依靠,而且还不怎么牢固,所以才想抢着多分担一些。
  这样想着,她便点了头,但还是道,“这一去可是要走上半天功夫,还要在那边住一夜,你可想好了。”
  石头这才总算开口,“我跟阿姐一起去。”


第11章 山里的临时市场
  虽然知道石头年纪小,但问题是周敏自己也不大,他能帮得上忙的地方还是挺多的。这么一想,很多事情周敏也就不打算瞒着她了。她要当这个家的主,那就要得到别人的认同。石头既然表现出这个意向,她自然要鼓励。
  见安氏和齐老三都还没有起,她想了想,对石头招了招手,把人叫到了自己住的那间屋子。
  齐家的房子不算太大,但这么多年下来,积攒下的杂物却着实不少,每个房间里都堆着一部分,尤以周敏这里最多。
  也正因为这样,周敏想藏东西,那就再方便不过了。
  之前邱大姑娘给的那个红漆盒子,她就直接藏在了这些杂物中间。
  不过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今天趁着两位家长不知道,周敏便打算将这件事给处理了。
  她取出之前邱大姑娘给的那个盒子之后,又将窗户便的大箱子搬开,石头这才发现,那放着箱子的地方,竟赫然是个不小的坑。
  见石头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周敏便低声道,“这是我这几日挖的,我打算将一部分银子埋在这里。明年冬天找个理由起出来,就说是祖宗当年埋下的。”
  石头眨了眨眼,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周敏便找出个自家土窑里烧出来的小坛,取出两锭银子放进里面。木盒极容易被损坏,他们又用不起金属的盒子,所以农村藏东西用得最多的便是这种坛子。然后她又用之前买的油纸将坛子裹住,放进坑里,再跟石头两个一起往上头填土。
  等两人弄完这些,将木箱搬回去,又去洗了手,周敏才带着石头悄悄出了门。
  走了一会儿,她才小声问,“你怎么不问我,剩下的三锭银子哪儿去了?”
  石头低着头道,“那是阿姐的。”
  并不是不想问,只是羊桃还可以说是他出了力气摘下来,又送去镇上卖的,虽然卖出高价是因为周敏忽悠了邱家大姑娘,但总有他一份。然而他甚至连周敏什么时候采到的灵芝都不知道,卖得的钱自然也与他没什么关系。
  周敏恍然,想解释几句,但又觉得都不必说。现在说什么都是虚的,她要做的一切,等做成了,石头自然就会知道。
  不过石头实在是懂事得过头了。别的小孩只怕恨不得把别人家的东西都认成自己的,他倒好,竟然还跟周敏分起你我来了。
  这么想着,周敏不由伸手摸了摸他的头。
  两人来到村口,约好的人已经陆陆续续来了。见到他们姐弟,不免招呼几句。
  虽然山里那两个村子的距离很远,但因为中途还要翻山越岭,走的多半是崎岖小路,牛车和驴车过不去,所以这群人几乎人人都背着一个大背篓,要带过去交换的粮食都放在里头。
  相较之下,周敏和石头就显得轻松多了。因为他们的背篓里是空的。
  但即便如此,上路之后不久,姐弟俩便有些跟不上了。毕竟小孩子的步伐本来就更小,体力也不足,要跟上成年人自然很吃力。
  好在因为人多,山路又窄,整个队伍拖拖拉拉很长一串,再加上携带重物,行进速度实在不算快,总算能够勉力跟上。只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模样显得十分狼狈,等到太阳出来,就更难受了。
  周敏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带了水壶,否则非渴死不可。
  直到太阳升到半空,眼看快到正午,就连成年人都快受不住的时候,再次翻上一座山岭,总算远远看到了山脚下的村子。大台村和九洞村相距不远,互为犄角,这座山头却正好跟两个村子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山顶上是一片宽阔的平台,杂草丛生。居高望远,令人神气顿生。
  周敏不由精神一震,展望了一会儿,转过头才发现众人已经将背篓卸了下来。而后又有两个人分别从两个方向下山,往村子里去了。
  她微微有些惊讶,但很快就想明白了。
  之前周敏就很不解,同样是住在山里的村子,充其量这两个村子更远一些,为何却要将他们称为山民,而且村子之间竟没多少往来,竟是隐隐有防备忌惮之意。不过这些问题在来的路上,都得到了解答。
  原来万山村和周围离得近的几个村子,都是先祖当年因避祸迁来的,而这大台村和九洞村里住的,则是当地土人。两边习俗不同,初时还多有争斗,自然不可能和睦,更不常往来。
  这些山民彪悍,直接进村去交易,在别人的地盘上风险自然更大。而且这种情况,去哪个村子都不好。索性就留在这里,让两个村子的人各自带了东西过来换,既能以策安全,同时也是以示公平的意思。
  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容小觑。
  周敏跟石头也将背篓卸下来,找了地方坐下,开始就着水吃干粮。周敏带的是自己做的烙饼,面粉还是她用一点盐跟冬婶换来的。昨晚吃了一顿,剩下的今天都带来了。
  等他们吃完,那两个去村里通知的人也回来了,跟在他们身后的是一群手里拿着各种山货的村民。
  跟万山村的人不同,这里的人大部□□上裹着的都是兽皮,估计是因地制宜。毕竟穿布衣还得出去换,兽皮自己就能硝制。
  人既然来了,接下来自然是热热闹闹的换购环节。周敏拿出一张油纸铺在面前,然后才把自己的镰刀和半罐盐摆上去。别看她的东西少,但却是在山里最行销的。所以很快这里就挤满了问价的人。
  来的路上周敏就大致问过了价钱,做生意这种事自然难不倒她。很快东西换出去,她跟石头的背篓也装满了皮子,肉干和各种山货。至于钱,周敏没拿出来,因为这些山民等闲是不收的。
  盐铁在这里卖的价钱,可比镇上贵多了。周敏琢磨着,要是倒买倒卖,或许也有些利润。不过这些山民的购买力太低,辛苦往来一趟,赚到的那点钱实在抵不上她的人工。
  虽然也有讨价还价,但因为这个临时集市的规模太小,所以所有人手里的东西都换完,也没要一个时辰。等下头两个村子的山民陆陆续续离开,只剩下几个人还没换到中意的东西,不肯死心的乱转,大家也就开始收拾准备回去了。
  ——按照来时的速度算,回到村子里天多半已经黑了,自然不能在这里耽搁。
  周敏正低头整理背篓,忽然觉得眼前一暗,抬起头来,便见一个生得十分高大,体格健壮的年轻人站在他们面前,手里白提着个藤条编的笼子,里头装着两只红眼睛的灰兔子,个头不大,估计还在幼年。
  “这个你们要不要?”来人问。
  周敏有些莫名,片刻后才意识到,这人大概是觉得小孩子会比较喜欢这种活物,所以才来找他们碰运气。
  但可惜他也好,石头也好,目前都不会有什么心思养宠物。
  她摇摇头,“谢谢,我们不需要。”
  “我这兔子是今天刚抓到的。”那年轻人说,“你们外面的人不是最喜欢这些吗?”
  周敏有些好笑,“城里的人才喜欢这些。而且他们就算要买,也会买皮毛雪白的兔子,这种灰的不值钱。”就算做兔皮围脖,这种灰毛的也显得颜色暗沉,不好看。
  那人脸上难掩失望,“我这兔子是一对,养大了可以留着生小兔子,不会亏的。”
  这话倒是说得周敏心头一动。虽然她觉得这年头的养殖业没什么前途,但那也要看养殖什么,还要看在哪里卖。如果这兔子真的是一对,留着养也不是不行。大不了等数量多了,送到县城里去,卖给酒楼。
  这么想着,她便摸出几个铜子来,“可是我的东西都已经换出去了,现在只有铜钱,你要换吗?”
  对方犹豫了一下,但左右看看,人人都在收拾东西,是绝不会有人来跟他交换的,这兔子留着也没用,铜钱放着又不会坏,最后还是咬牙道,“换!”
  周敏又磨了半天嘴皮子,最后讲定十个铜板,连他的笼子一块儿买下来。
  就这样还有村民在一旁帮腔,说是她不会当家,花钱买了没用的玩意儿。大约是怕她反悔,那人结果铜钱,扔下兔子就跑了。


第12章 你别多嘴
  周敏两辈子都没走过这么远的山路,回到家时已经疲惫到了极点。
  天已经黑透了。周敏自从穿越过来之后,因为村里点不起油灯,从来都是太阳下山的时候吃完晚饭,天没全黑就上床睡觉,竟是头一回耽搁到现在。
  不过虽说大部分时候这些村里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也总有例外的时候。两眼一抹黑什么都看不到,自然是不成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就是将松树树干截取下来,剥去树皮,劈成指头粗细的木条,因为松树会分泌油脂,晒干之后极易点燃,且能长久,因此经常被用来引火,亦可充当照明之物。
  不过这东西燃起来烟太大了,而且夜里要忙碌的事情也少,平常并不会用到。
  这会儿石头点了松木,两人就着暗淡的光亮胡乱的洗漱了一番,又喝了一碗粥,回到房间里倒头就睡,连带回来的东西都忘记了要整理。
  临睡前,周敏迷迷糊糊的想,这种事必躬亲的情况一定不能持续太久了,她跟石头很多事都没法做,得设法找个帮手才行……
  不过还没等她想出具体的办法,已经累得睡着了。
  两人去睡了之后,安氏便主动将两个背篓整理了出来。有了这些东西,这个冬天想必就能熬过去了。
  待发现居然还有两只活兔子,她不由十分惊讶。临睡之前,不免对齐老三抱怨几句,“也不知道敏敏是怎么想的,前几日去镇上买了十只鸡仔回来也就算了,今天又带回来两只兔子。这不是花冤枉钱吗?”
  齐老三在黑暗中叹了一口气,才淡淡道,“既然现在是她当这个家,那就由着她安排便是。”顿了顿,又道,“这些钱都是她挣来的,要花也应当。你别多嘴。”
  夫妻多年,安氏是个什么样的人,齐老三自然心里有数。以前他倒觉得没什么不好,反正安氏别的事情上糊涂,对他这个夫主的事却一向上心,这就够了。养家糊口的事着落在自己这个男人身上,将来也还有儿子照管,根本不必担心。
  哪里能料到,一朝自己出了事,却让这个家险些乱了套?
  最后竟要敏敏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把这担子挑起来,齐老三心里自然不是滋味。虽然周敏的行事,莫说安氏,就是他也有些看不惯,但他想得通,就当是自己夫妻上了年纪,把当家的担子交给下一代,万事不要过多插手,由着他们折腾便是。
  可惜他冷眼看着,安氏却是还没转过念头来,因此今日才不惜把话说透。
  见安氏不说话,显然心里还是介意,他又叹道,“为我这病,家里已经是底子都掏空,连村外那十几亩水田都尽数卖了。眼下敏敏费力腾挪,总算能把这个冬天对付过去,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到了明年,没有土地种,一家子吃什么?这些小鸡和兔子养得好了,多少能添补些。说到底,还是为了这个家。不然,你可见敏敏给自己添了什么东西?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连件像样的衣裳首饰都没有,这是咱们对不住她。”
  安氏面色微微一变,半晌才道,“我也管不起她了。”
  ……
  第二日周敏一直睡到了天光大亮,下床时险些直接跌到地上去。经过昨天这么一番折腾,浑身上下竟没有一个地方不酸痛的,尤其是两条腿,稍微用力就感觉快站不住了。
  虽然在周敏的计划之中,今天还有别的事情要做,但现在看来,只能暂且歇着了。
  呲牙咧嘴的出了房间,便见安氏正在用高粱穗儿扎的笤帚扫地,见了她,便道,“早饭给你留在灶台上了。”
  周敏答应了一声,端着木盆和毛巾到院子里打水洗漱。若说她对齐家唯一还算满意的,那就是院子里的这口井。要知道在这个没有自来水的时代,要喝水就只能从井里或者河里去挑,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是如此。齐家这口井,便养活了周遭好几户人家。这也是齐老三出事之后大部分人还愿意帮衬的原因。
  洗漱完,她便远远看见石头从村后头走来,背上还背着背篓。
  ——齐家的屋子就建在那条贯穿村子的路边,虽说留了一片地方做院子,实则却并没有什么栅栏围墙之类的东西阻隔,只在水井附近用石头垒了一道半人高的护栏,看过去自然一目了然。
  周敏见状,不由十分惭愧。同样是累了一天,自己才刚刚起床,石头却已经出门一趟回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