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第26章

农妇山泉有点田-第26章

小说: 农妇山泉有点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她就这样左手举着蜂蜜,右手拿着槐花,背篓里还背着半篓野菜和杜鹃花,一路走回了家。
  却正好见其他人刚从山上回来,正坐在门口歇气。周敏将背篓放下,把花和蜜拿进家里放好,出来时见齐老三正在抖鞋子里的泥土,便问,“爹今儿也上山了?”
  开春忙起来之后,齐老三好几次都想上山,但被周敏给驳了。病人就该有病人的样子,肺病最容易反复,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了复发性的,那就要每年都遭一次罪了。齐老三现在还不算太严重,周敏自然是希望他最好彻底根治,不留后患。
  所以在病好之前,严禁他进行任何体力劳动,最多允许他在家里做主厨。
  但齐老三一个大男人,能跑能走,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一家子妇孺劳碌?之前有周敏按着也就罢了,今日周敏去镇上,无论安氏还是石头都拧不过他,到底让他跟了去。
  这会儿见到周敏,这位一家之主居然难得的有些心虚,但旋即想到今天自己劳累一日,身体也没什么异状,便又理直气壮起来,道,“敏敏,我的身子早就好了,一个大男人成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倒叫你们去地里忙碌,成什么样子?”
  “好不好爹说了不算,大夫说了才算。”周敏道,“上回去县城,大家都听见的,大夫说你至少还要再养几个月,而且不能做重活儿。”
  “大夫不过是为求谨慎罢了。”齐老三不甚在意的道。
  周敏却寸步不让,“我也是为求谨慎。”顿了顿,又道,“爹病一回就够了。”
  齐老三见她脸色沉着,显然又想到了之前的那段日子,只好道,“既然如此,我往后不下地就是,养到你说能去再去,如何?”
  “不如何。”周敏瞪了他一眼,“爹之前也答应得好好的,今日却犯了戒,可见你说的话不可信。”周敏说着转头左右看了看,扬声道,“石头,往后我若不在家时,你看着爹,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下地,听见了吗?”
  石头正在山墙边照看鸡和兔子,闻言应了一声,从那边走出来,对周敏道,“听见了。”
  “那好,今儿你们都辛苦了,且歇着,我去生火做饭!”周敏这才放过了这个话题,将背篓里的花和野菜,面粉都拿了出来。
  安氏在旁边见了,不免问她买的是什么,听说是面粉,而且今日卖菜的钱都花出去了,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又有所顾忌,只能一脸欲言又止的看着周敏把东西拿进了厨房。
  她转过头看齐老三,“当家的……这敏敏也太会花钱了。”
  “她也会挣钱。”齐老三笑道,“而且你不也听她说了,下个月就是端午,过节总该有些像样的东西,并不是胡乱花钱。”
  安氏当然知道周敏不是胡乱花钱,但她节省惯了,看她这样大抛大撒,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毕竟对于贫苦百姓而言,有钱了就攒着以备万一,这才是应该的。
  别看现在齐家的光景不错,但齐老三病之前,只怕比现在还好些,但那么一点家底,一旦出了事,根本经不住耗。
  对于安氏的这种忧患意识,周敏不发表看法。说白了这只是价值观不同,想要用语言去改变本来也不现实。周敏自己穷过也富过,怎么花钱,她心里是有一杆秤的。相信只要以后有钱了,安氏这种想法也会扭转过来。
  她现在要考虑的是今天的晚饭。
  去年冬天换到的那些肉,数量不多,都已经吃得差不多了。过年前村里人送的倒是还有一些,但也坚持不了多久。下地干的是体力活,最需要补充肉食,这几个月农忙,吃食上总不能亏待了自己,须得再设法。
  最好今年家里还是自己养一只小猪,过年杀了,腌的腊肉稍微节省些也足够吃一整年,如此最为经济实惠。
  要吃新鲜的肉,家里养着的鸡偶尔杀一只来补贴就是了。
  说到养鸡,其实现在家里有三只母鸡,完全可以多孵几窝小鸡出来,奈何没有那么多的东西给它们吃。别家的鸡偶尔还能吃点儿粮食,石头却只能从山上打草回来喂,根本养不起太多,只能等以后再阔大规模了。
  一边盘算着这些,周敏一边将切下来的一小块腊肉洗净切片,准备跟野菜一起下锅炒。
  这时候石头从外头走了进来,脸上还带着几分未散的喜意,眼神亮亮的。周敏回头看了他一眼,不由问,“石头,什么事这么高兴?”
  “咱们家的兔子生崽了!”石头有些激动的道。
  “什么?”周敏手下的动作停了下来,转过身看着他,“什么时候的事?”怎么就生崽了,什么时候配的种?之前石头竟然半个字都不曾提过!
  “就是刚才。”石头心情显然不错,话也多了一些,“一共八只小兔子,还没有拳头大,看着真让人不放心。”
  原来他刚刚在山墙边,一直在忙的就是这件事。
  这家伙,做事的时候总是闷不吭声,什么都不提,等做成了才说出来炸别人一下的行事风格,到底是跟谁学的?
  不过周敏也是真的高兴,刚才还想着没肉吃呢,这不就是肉来了?兔子倒是只吃草就可以了,比鸡还好养活些,而且成长期也更快。麻辣兔头,干锅兔肉……周敏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让娘去看看吧。”她想了想,道。
  自己对这些实在是不擅长,估计还不如石头自己,去了也是添乱,安氏……周敏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又道,“再去隔壁跟冬婶说一声,请她过来看看。回头小兔子长大了,也送慧慧一对。”
  石头答应着出去了,周敏便又转身继续去看锅里的菜。
  好在小兔子都健康得很,只是刚出生有些脆弱,冬婶和安氏两个人动手,将兔子窝重新布置了一遍,确保不会冻着几只小兔子,就可以了。冬婶还交代把两只成年兔子隔离开,因为在小兔子出生十几天之后,母体就又可以受孕了,但小兔子还没长大,而且频繁受孕对母体也没什么好处,最好是隔离一段时间。
  有长辈指点,周敏和石头都着实松了一口气。但石头还是听得很认真,不可能每次都请冬婶来,下一回就只能他自己来了,所以必须要抓紧时间学习。
  吃过晚饭之后,周敏便将那块蜜拿出来处理。不过这种事她可不会,只得将位置让给了齐老三。
  齐老三好笑道,“老费哥也不知怎么想的,竟直接给了你一块蜂巢,咱们家没有工具,这东西弄起来却很麻烦,只能用刀把外面这些刮下来,虽说剩下的蜂巢也能吃,但蜜就没多少了。”
  “这倒不怕。”周敏道,“我今天看山上花开得极好,采了一些映山红和槐花,正好用蜜渍了,放着当零嘴。应该用不了多少蜜。”
  齐老三这才知道她摘那么多花回来竟不是因为爱美,而是嘴馋了。
  还是个孩子呢……这么想着,齐老三心里许多计较,也就都跟着淡了。周敏这个孩子,有时候连他都觉得看不透,但看不透又如何?她并没有妨害这个家,恰恰相反,正是她在关键时刻支撑起了这个家,才有他齐老三的现在。否则他或许根本捱不过去年冬天。
  既然如此,追根究底又有什么意思?
  齐老三没听说过“难得糊涂”,但他本性里就带着几分宽容旷达的气质,否则也不可能一直容忍弟弟齐老四折腾了。这种“不计较”,有时候实在是令人恨得牙痒,但对周敏来说,却是恰到好处。
  玉米种下去,第二天周敏便跟石头两个去山上用泉水灌溉。
  在发现容器里的泉水可以储存起来之后,周敏请冬叔帮忙箍了一只大木桶,放在土坎上说是做灌溉用。
  村后的这些土不像存钱的田,随时都有河水滋润,不虞干涸,如果夏天作物生长的时候长时间不下雨,很有可能会影响产量,到时候就需要人工灌溉了。在土里备一直木桶这种事,以前没人做过,但不代表不行。
  甚至冬叔给周敏做完之后,又照样给自己家也做了一个。
  他却不知道,每天晚上,石头都会将那个分量不轻的木桶滚到天坑里,放在那里接水。
  这样一来,一晚上蓄的水,也差不多足够灌溉所用,就不需要每天紧巴巴的等它细水长流了。带去的竹筒接的水,便可以带回家来,一些用来浇灌房前屋后的数目秧苗,一些用来煮菜做饭如果有多的,周敏甚至会给那几只鸡和兔子喝一点。
  尤其现在生了小兔子,很需要补充营养,这泉水却是恰到好处。
  周敏对这几亩地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浇浇水又不费功夫,基本上得空就会过来。而这些作物也完全没有辜负周敏的期待,长得都非常好熬,整整齐齐,并不比那些肥地里长出来的差。
  也就是万山村现在人人都忙,也没人到这里来看热闹,否则早就有人发现了。
  浇完了水,将木桶运回来摆在树林里,避免被阳关照射之后朽坏,再用竹筒替换接水,周敏站在旁边的空地上打量着一家人这几个月的成果,心情不由舒畅起来。
  弄完了之后,两人就打算回去了。但周敏之前取水的时候便发现了,这一片被烧过的荒坡上,别的植物都还没有复苏,但已经有不少蕨类在这里扎根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当地叫做苦蕨菜的一种。这会儿才抽出嫩嫩的苔,叶片还没有长开,卷在一起形成一个灰扑扑的突起。
  别看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名字听起来也让人不想奉陪,但只要处理得宜,味道却是不错。
  所以周敏便打算掐一些回去。
  石头对她的这种行为非常不解。对他来说,白米饭和肉才是好东西,这些漫山遍野都是的野菜,反倒没什么好在意的。不是日子过不下去,村里也很少有人会去吃他们。所以见周敏如此兴奋,自然难以理解。
  不过不理解不要紧,只要照着做就是了。反正周敏要蕨菜,他只要帮忙去掐就可以了。
  两人一起动手,再加上这里的苦蕨菜数量着实不少,到最后竟然弄到了一大捆。主要是石头太实诚了,觉得既然要摘,那就多多益善,结果就成了这样。
  然后就轮到周敏犯愁了,这么多,扔了可惜,但吃——一家人就算连着吃一个星期,估计也吃不了那么多吧?
  后世周敏倒是听说过蕨根粉,但那是用地下挖出来的陈年蕨根熬成的,这种新鲜水嫩的蕨菜根本没用。她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将这些蕨菜都泡起来。
  万山村这里的泡菜,应该叫做酸菜。
  做法非常简单,将生菜洗净之后,放在烧得滚烫的热水里汆一下,不需要煮得熟透,只要表面烫死了就可以。然后将之封入坛子里,用一块石头压住,如果有之前的酸汤水最好,没有就把煮菜的水倒进去,然后密封发酵,过个十几天就可以拿出来吃了。
  无论是用来炒菜还是凉拌,滋味都是一等一的好。
  所以回家之后,周敏就开始收拾蕨菜了。因为蕨菜表面有一层细绒毛,所以她直接拿井边去反复清洗,将能够除去的部分冲掉,剩下的也就没什么大碍了。
  接下俩的工作则是由安氏接手,毕竟她做这些小菜是最拿手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生活又重新规律了下来,每天上山去看看地里的庄稼,然后继续在旁边开垦新的土地,时不时从山林里发现一些可以吃的东西带回家,日子过得忙碌而踏实。
  转眼就到了五月初五,端阳节。
  安氏一大早起来,就去河边采了菖蒲和艾草回来挂在门口,周敏则是将昨晚和好的面拿出来,预备蒸馒头。
  她本来是要蒸包子的,但没有新鲜肉,素菜包子她并不觉得自己能做得好吃,只能罢了。反正馒头吃着还扛饿,要是嫌口味单一,再炒菜就是了。
  等她将面揉好切块,石头也已经烧好了火,将锅架在了炉子上。周敏连忙交代,“石头,放点鸡蛋在下头,等馒头蒸好,鸡蛋也就熟了,省得再费一道火。”
  石头应声去拿鸡蛋,但走了几步,又回头问她,“阿姐,煮几个?”
  虽然周敏一早就说过那些鸡算是他的,生下来的蛋也由他处置,但除非是安氏或者周敏做,否则石头平时自己不会多吃一个鸡蛋。拿去镇上卖也好,用来孵小鸡也好,吃掉也好,全部听凭安排。
  周敏想了想,道,“今天过节,不用节省,一个人三个。”
  再熬点粥,就着馒头,鸡蛋和咸菜,早上这顿饭也就可以称得上丰富了。
  石头将鸡蛋放进锅里,加了水盖上盖子,没一会儿水就开了。周敏在锅里放上一个铁丝扭出来的三脚架,然后将摆满了馒头的笼屉放进去,再放好盖子开始蒸,二十分钟左右,馒头和鸡蛋就都熟了。
  面粉不是顶好的那种,本来就带着一点灰色,蒸出来的馒头自然也就不是街上卖的那种雪白的颜色,但味道却半点都不差。周敏夹了一个给石头“试试熟了没有”,结果他几口就下肚了,脸上还带着几分意犹未尽之意。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别说石头,就是周敏自己,一顿饭不吃三碗都打不住。毕竟他们每天都要上山下地,做的是体力活,消耗自然不是城市白领能够比拟的,胃口当然也更大。
  前两天安氏才说过,家里的米已经快不够吃了。
  那还是跟冬婶家赊来的呢。虽然冬婶说过好几次不用还,但周敏却不可能真的厚颜答应。她的打算是等土豆熟了之后用土豆去还,这样冬婶家也能换个口味,明年的种子也就有了。
  这些土豆,周敏寄予厚望,是打算等村里人看到收成之后,卖种子给他们的。价钱会比县城里更便宜一点,用米来换也可以,而且不用大老远的跑去买,想来会有不少人感兴趣。玉米也是一样,不过成熟要等到七八月份,暂且不提。
  好在剩下的米再坚持一个月应该没问题,到时候土豆也就应该成熟了。
  馒头这种新产品得到了一家人的一致赞誉,周敏蒸得已经不少了,却还是吃了个干干净净。就连石头也难得一见的靠在墙板上,露出几分餍足之后懒洋洋的神态,抚着肚皮不愿意动弹。
  周敏将最后一口粥喝下去,拿起放在旁边还没剥开的鸡蛋递给他,“再吃个鸡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