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喜迎门 >

第60章

喜迎门-第60章

小说: 喜迎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郎,你洗过了吗?”北雪笑问歪在床上的夏昱。
    夏昱笑着点头,“我洗过了,你快趁热洗洗吧!”
    北雪一边洗一边想着,这东厢房可真是冷啊,明年冬天一定不能这样对付了,要不然修房子,要不然换个住处。或者干脆就像现代的北方一样,在屋子里面都装上暖气。
    不过转念一想这古代的富贵人家好像有一种取暖的东西叫“地龙”,那应该就和现代的暖气差不多。
    这边想想,那边想想,也就擦洗一番上了床。
    夏昱一直没睡,而是歪着脑袋看着她。见她走到了床边更是殷勤地掀被将她搂了进来。北雪脑袋飞快转动,算计着今天会不会是一个容易中招的日子时,夏昱的脑袋已经歪了过来。
    北雪紧张得双眼一闭,连呼吸好像都停滞了。
    可是再等下去,却是迟迟没有动静。
    再睁开眼睛时,眼前一片漆黑。
    长舒一口气,原来夏昱伸过脖子来只是去吹灭床头的火烛。
    接着有一个声音低柔地传了过来,“快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去看看舅兄那边有什么需要我们动手帮忙的。家里亲朋好友本就不多,能帮上忙的人更不多,咱们得早点到。”
    “嗯!”北雪点头。
    夏昱又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又给她盖了盖被角,搂着她沉沉睡了过去。
    第二天,腊月十八。
    一大早晨,北雪便从夏昱温暖的怀抱里爬了出来。
    洗漱,打扮,为一家人找出新衣换上。
    吃过早饭,一大家子人便浩浩荡荡地往北家出发。
    夏承恩是个不爱热闹的,这样的场合他一般也不会出现。所以他一如既往地去了他常去的茶馆书舍等地方转悠着。夏骆却是必须到场的,因为他是陪着新郎去女方接亲的人之一。
    至于薛氏,亲家办喜事自然没有不到场的道理。再加上夏贞昨晚也说通了母亲,所以这一行人就有薛氏带着大儿子和三儿子,还有大儿媳和女儿,外加上一个来家里做客的胡桃,和夏昱怀里抱着的轩儿。个个穿得光鲜亮丽,可谓人马壮观。
    不过仔细看来,倒是独缺了夏季两口子。
    这几天他们早出晚归,北雪并没有见到他们的影子,所以也就没有机会邀请他们一块去喝娘家哥的喜酒。再者人家可能也不屑去吃这个喜酒。想一想也就算了。
    到了北家,新郎还没去接亲,一大群人围在北家门口,很是热闹。
    苏氏亲自迎了出来,热情地抓住了薛氏的手,“亲家母,终于把你盼来了!”
    “亲家有喜事,我该早点到。”薛氏一脸笑容。
    苏氏挑眉,“可不,三天前就该到了!”
    几个小辈上前给二人见了礼,就围在他们身后一同进了屋。
    屋内自然也是七七八八地坐着一群人,遇到认识的薛氏就打个招呼,不认识的就一路而过了。苏氏把薛氏带到了最东边的正屋,因为姜氏,以及凌彩凤,姚香云,还有北玉瑶等人都在那个屋子里。
    薛氏进了屋,八面玲珑,上前说话个个都不重复。先是叫了姜氏一声“婶子”接着又问她身体好不好,进了腊月家里冷不冷之类的。接着又对凌彩凤说见过她的两个闺女,水灵得就像鲜花一样。
    接着又笑着望向姚香云,用有点夸张的语气道:“哎呀他三婶,原来你这么年轻,跟你一比,我还真想倒退回去二十年。”说得姚香云掩嘴直笑。
    待到北玉瑶的时候,薛氏就没那么客气了,而是亲热地挽住她的手,对大伙道:“我们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说着又看向姜氏,“婶子,你这闺女养得好。不但人漂亮,性子好,最重要的是还孝顺和旺家。进了唐家就生了一对白白胖胖的大小子,那唐家的二老逢人就夸儿媳妇好啊!”
    这样的话一出口,就算是不爱言笑的姜氏,嘴巴也合不拢了。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二十岁的女人夸她漂亮,三十岁的女夸她有气质,四十岁的女人就夸她的孩子。
    对于这一点姜氏显然是很受用,而薛氏也是夸得恰如其所。不但顿时活跃了满屋子的气氛,更是让大家与她瞬间热络起来。跟在后面的北雪不由在心里微叹,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就算是自己两世为人,也没有薛氏这般圆滑与周全。
    接着薛氏又拉过夏贞给大家介绍,“这是我家闺女,名为夏贞。”
    夏贞脸一红,乖巧地上前按照薛氏的介绍叫人。
    姚香云啧啧两声,“哎哟!这丫头可真是个漂亮的!”
    姜氏看着夏贞一脸恬静温婉,也坐在那里微微点头。北玉瑶更是热情地介绍起夏贞的女红针线,又夸夸其谈地说她识多少字,能读多少书,最后又夸张地说,“这要是女子也能参加科举考试,咱们贞姐儿就能去!”
    引得大家一阵笑声后,夏贞的脸就更红了。  

  第104节:成婚(下)

接下来,苏氏又去了西边的房间,把昨夜就住在这里的大嫂杨氏也请到了东间,与薛氏还有北家的一些女眷在一起。互相见了礼,客气了几句之后,杨氏也注意到了夏贞的漂亮,这夸奖的话就顺嘴往出飘。
    夏贞的脸是一红再红,薛氏也是笑得眉眼上挑,弯成月牙。
    气氛轻松,其乐融融。
    正当大家个个都夸夏贞漂亮时,凌彩凤却撇了嘴。虽然没有言语,但看着夏贞那眼神就明显不对了。
    庄嫁是别人家的好,孩子自己家的好。
    凌彩凤觉得夏贞不如自家的闺女,这也是无可厚非人之常情,所以北雪并没有觉得凌彩凤这样的表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相反,这才是她的性格。
    姚香云和北玉瑶时常和凌彩凤在一起相处,自然知道她的性子。当薛氏看到凌彩凤的表情有一点怪异的时候,大家也不搭理她,就拉着薛氏开始聊天。
    不一会儿,夏昱把看完了热闹的轩儿抱了进来,这一下大家的话题又都围到了轩儿身上。凌彩凤更是觉得不屑了,心想一个继子有什么好显摆的。
    大家又客气地关心了一下轩儿的病情,就有人在外面喊,“时辰到,新郎出门接亲!”
    唢呐四起,北焰跨上枣红色高头大马,一身挺括的青灰色簇新衣装,当胸结着一朵大红绸花。在大家的簇拥下满面春风地行在前面,伴着吹吹打打的鼓乐之声渐渐向孙家的方向行了过去。
    紧接着,北家的人都开始等着新郎接亲回来。
    外面冷,就分男女宾客各自进了屋。每桌上了几个果碟子。大家分长幼坐了,有的闲聊,有的听老人讲故事,甚至有好热闹的已经敲着桌板讲上一段。
    北雪和胡桃忙在正堂外间,招呼着来来往往的宾客。里面的男宾们由北玉湖和庄志等人帮着招呼着。厨房那边也冒出了浓浓的白烟。镇上有名的宁厨子带着几个厨娘也开始煎炒起来。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一个时辰后,新娘子被接了回来。
    拜了天地,又拜高堂。
    待新娘子被送入洞房之后,前面也开始准备开席了。
    当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饭桌上的吃食上时,苏氏却躲到一边悄悄抹了抹眼泪。
    “娘,您怎么了?”北雪递过帕子。细心地问着苏氏。这个时候姚香云也走了过来,劝道:“大嫂,今天是北焰的好日子,你是不是太高兴了?”
    “高兴,高兴!”苏氏使劲点头。用帕子擦了擦泪道:“高兴的同时也心里发酸,刚才焰儿带着新媳妇拜高堂的时候,就我一个人坐在那里,若是他爹还活着,是不是他比我更高兴。”
    原来是想到了北玉山。
    北雪也是心里一阵发酸。娘亲带着几个孩子一路走到现在不容易,此时此刻让她怎么能不激动。
    “大嫂!”姚香云就携了她的手,“眼睛还得往前看,你看你的好日子这不是已经来了。娶了儿媳妇就好了。往后你不爱做饭就可以不做,北雪虽然嫁人了,可有个什么事儿。不是也有儿媳妇在一边使唤着。你就好好享福吧!”
    苏氏猛劲用帕子擦眼泪,但泪却越擦越多,“香云说得是,香云说得是。”
    安慰好了苏氏,宾客们已经有渐渐离开的了。
    先是送走了离得比较远的苏牧生兄弟一家,薛氏带着夏骆、夏贞。还有一直有些发蔫的轩儿也先回去了。接着北家那边的人也回去了一部分。
    最后就剩下一些留下来收拾残局的人。
    夏昱首当其冲地主动干活,北雪也不例外。里里外外一把抓。终于在天黑时分,不但将家里的东西收拾好了。借邻居的东西也都还了回去。请来的厨子和厨娘每人包了菜品和糕点打发走了。
    天擦黑时分,夏昱和北雪才回家。
    到了家中先去正房,薛氏正歪在炕上用手拍着已经睡着的轩儿。
    佟郎中开药的时候曾经说过,最先开始服药的一段时间,孩子一定会睡眠较多,这个属于常有之事,家人莫要大惊小怪。所以对于轩儿嗜睡,谁也没觉得奇怪。
    倒是薛氏的一张脸沉得老长,这倒是让人奇怪了。白天吃喜酒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这会儿就变成这样了。
    夏贞站在一边,若有所思地望了北雪一眼,嘴唇动了动,但没说话。
    夏骆却按奈不住,悄步凑到夏昱跟前,用夏昱和北雪能听到的声音道:“咱爹不知道去哪里了,一整天都没回家。我刚才把他常去的茶馆书舍都找过了,就是没有人。”
    怪不得婆婆脸色如此难看。可是一个大活人还能丢了?三河镇一共才多大。
    北雪正想着是该劝婆婆几句,还是该让夏昱和夏骆再出去找时,门外就有开大门的响动。夏昱和夏骆急忙开门去看,本以为是夏季夫妻,没想到却是夏承恩自己回来了。
    “爹!”夏昱迎了出去,“您这是去哪了?找不到您,把大家都急坏了。”
    夏承恩也不抬头看他,直接急匆匆地往屋里走,一边走一边说,“我去了趟县里,这不才回来。一天水口没打牙了,快,快给我弄一口水来喝。”
    薛氏本来还想责问丈夫几句,可一听他去了县里,不由奇道:“你去县里干啥?”
    夏承恩猛灌两口清水,豪爽地抹了抹嘴巴,将碗往桌上一砸,有些气急败坏地说道:“还能干啥?去打听皇上传位的事儿了?”
    “有着落了?”薛氏顿时扔掉怨气,转变成了满脸好奇。
    夏承恩又灌了一口水,拍着大腿道:“今天早晨我去茶馆,就有人在那里说皇上昨天晚上驾崩了,死前宣的圣旨是传位于皇长孙,我听着不大相信,就拉着那个人追问根底。那人往下什么也不说,就让我到县里去打听。”
    “然后你就去了?”薛氏瞪着他。
    “去了。”夏承恩点点头,“你们不是去岳家喝喜酒了吗?我哪方便去告诉你们。家也没回直接去了县里,结果到县里一打听,也是处处传扬此事。我怕不准,还特地到县衙去打听了一下,衙内值岗的衙役也是这么说的,说最迟明天或后天,圣旨即会传到泾水县乃至边疆地域。”
    薛氏拍着轩儿的手,顿时就僵住了,有些不相信地瞪大了眼睛,“当真是将皇位传给了皇长孙?”
    “看样子是没错了。”夏承恩也有些气急败坏,颓废地坐到了炕边上。
    这夫妻二人像打哑迷一样,倒是让下首站着的几个孩子面面相觑,不知为何了。
    北雪再一次觉得脑袋成了酱糊。这夏家夫妻到底与皇上传位于谁有什么关系?怎么一对农夫竟然这般关心传位大事。这样冷的天气,夏承恩为了知道此事,竟然徒步去了县里又徒步走回来,这得有多大的动力啊!
    而且从他们的对话中北雪还了解到了一点,那就是这对夫妻并不希望皇长孙继位。
    按照北雪听说的消息,皇上驾崩后,继位者两人的希望最大。一个是皇长孙,另一位是五皇子萧王。听说皇长孙的父亲,就是已经故去的太子还是皇子的时候,五皇子就是他太子继承人最有力的竞争者。结果皇上选择了大皇子当太子,五皇子落选。而太子因病身故后,太子一位一直悬而未决,结果这一次皇上又没有选五皇子,而是选择了太子的儿子皇长孙。
    皇家之事凡人难以揣测,北雪也不想过多考虑这些事情浪费时间,这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可是这和公公婆婆又有什么关系呢?
    接下来夏家的气氛便阴沉到了极点。
    夏承恩本来就不多言语,再加上如此严肃的表情,看起来就严厉了不少。而薛氏却是整天唉声叹气,北雪真怀疑他们再这样下去,真会愁出毛病来。
    而且传来的消息果真如夏承恩所说,第二天圣旨已经传到了泾水县,皇上驾崩,传位于皇长孙。
    腊月二十四,离过年还有六天的时候。
    泾水县里又传来新消息,新皇于腊月二十六皇道吉日登基。同时大赦天下,牢狱之内除了死刑之外,均有减缓,同时恢复已经停了多年的科举考试。
    北雪本以为这样的消息传来,公公婆婆脸上应该会有一丝笑容了。因为新皇登基恢复科举,也就是说夏骆的读书之路有希望了。可即使是这样,夏承恩和薛氏脸上依旧没有笑容。他们一边叮嘱夏骆好好读书,一边还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害得整个夏家人人自危,生怕哪个不妥就惹到了爹娘。
    然而近两日发愁的就不止夏家二老了,北雪也开始愁了起来。
    因为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不管多大的事儿,家里总不能不过年吧。她是第一年嫁进来,往年夏家的年都是怎么过的,需要备着一些什么东西。高芳茹那边整天出去赚钱,连问也不问,如果自己再不张罗着操办一下,那这个年大家真要喝西北风了。  

  第105节:备年(上)

与此同时,夏昱自然也看出了北雪的心思。
    爹娘那边不拿钱出来置办年货,北雪的手里就算有钱,那也是留着给轩儿治病的。所以夏昱打算再上山去,因为赶上过年,打到山货到集市上卖得也快一些。
    穿好衣服还没等出门,夏骆就过来叫:“大哥,大嫂,娘叫你们去正屋。”
    来到正屋,夏季夫妻居然也在,北雪微微感到意外。
    薛氏见夏昱穿了一身打猎的衣服,也没问他,而是直接说道:“今天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