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徐门娇 >

第50章

徐门娇-第50章

小说: 徐门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昭的话音刚落,老太太就想开口,徐昭哪里肯给她拒绝的机会,只说道:“二姐姐出嫁前还嘱咐我要好好照顾祖母,只这些年祖母病得厉害,孙女儿每次过来请安,祖母都睡着,如今得了这机会,自然要尽一尽孝道了,别叫外头的听了,说孙女儿不孝顺。”
    徐昭说着,就缓步上前,站在老太太跟前儿,拿勺子舀了药,吹了几下递到老太太嘴边。
    王氏见着她的动作,只说她孝顺,说老太太得了个好孙女儿。
    徐昭闻言,见着老太太不情不愿将药喝下,一脸谦虚道:“孝顺长辈是本分,我也想要时常孝顺祖母呢,只祖母收了个菡姑娘,平日里疼着宠着,我可不敢和菡姑娘争宠。”
    徐昭笑意吟吟,一旁的崔菡却是脸色都白了。
    不等她开口,徐昭就看了她一眼,道:“还是你来伺候吧,瞧我笨手笨脚,都洒在被子上了,只怕还要回去学上几日。”
    王氏坐在那里,看的清清的,是老太太别扭着,不叫四丫头伺候,才将那药洒了出来。
    听着徐昭这话,更觉着她懂事孝顺,是个难得的。尤其还是未来的肃王妃,这样忍得了委屈,实在是叫人心疼。
    听着徐昭的话,崔菡忙走过来,伸手接过徐昭手里的药碗,伺候着老太太用完了药。
    见着老太太乏了,二人才起身告辞,退了出来。
    刚一出去,王氏就忍不住问道:“老太太可是为难你了,怎么瞧着气氛不对?”
    徐昭摇了摇头,有些无奈道:“也没什么,只是老太太挑了两个丫鬟,说是要赏了我,日后,日后。。。。。。当陪嫁丫鬟。”
    说到最后,徐昭明显是有些难以启齿,脸上带着带着几分尴尬。
    “这样的事情,怎么好我做主,便是祖母要赏,也该和娘亲说。我要是收了,传出去还不知被人怎么议论呢?知道的说我孝顺,不敢推辞,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一个姑娘家,整日里就想着。。。。。。”
    徐昭说着,咬了咬嘴唇,神色有些不安。
    “好孩子,真是难为你了。”王氏知道她小姑娘家脸皮薄,也觉着老太太做的不对,这陪嫁丫鬟向来都是当娘的给挑选,如今老太太自个儿病着,竟想插手孙女儿房里的事情,叫外头的人听了只会留下笑柄。
    “你只当没有这事儿,以后老太太派人去叫你,你就推说自己病了,想来老太太也不会拿你怎么样。”王氏叮嘱道。
    徐昭点了点头,感激道:“伯母的话,昭儿都记着了。”
    “过几日,你大姐姐要回府住几日,你们姊妹感情好,倒是可以常常聊天了。”
    徐昭一听,就高兴道:“大姐姐要回来?不知道会不会带着贤哥儿。”
    王氏一听,满眼都是笑意,开春儿的时候徽姐儿平平安安生下了嫡长子,地位总算是稳固了。
    一提起贤哥儿,她心里头就替徽姐儿高兴。
    “孩子还小,不好路上折腾,也是因着你祖母病了,她回来住几日。”
    王氏这样说着,其实是她写信叫徐徽回府的。不为别的,就为好好和四丫头处处关系。这姊妹间的情分,处久了就深厚了。
    她原先也没想到四丫头竟然有这样的福气,能被太后赐婚,当个王妃娘娘。
    如今看来,徽姐儿在府里的时候,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和四丫头处好了关系。
    这往后啊,四丫头当了肃王妃,有她帮衬着,徽姐儿的地位才会更稳固。
    更别说,四丫头若是更进一步,对徽姐儿来说,得是多大的助益。
    王氏盘算了好久,也想着叫房氏到四丫头那里坐坐,不过事情得慢慢来,等徽姐儿回去了再说,别叫人瞧出来,觉着大房的人好像是巴结二房似得。
    只过了一日,徐昭就听到消息,说老太太将屋里伺候的两个丫鬟发卖了出去。说是二人随意议论主子,犯了规矩。
    徐昭听了,哪里不晓得是因为她说那楼家大公子的时候,二人还在屋里跪着,听了个一清二楚。
    老太太那样自私的人,自然会想法子将她们赶出府去。
    说起来,老太太虽然闹腾的厉害,可骨子里也是个胆小怕事的,怕和二房的人彻底撕破了脸面。
    徐昭轻轻一笑,经此一事,往后老太太怕是不敢招惹她了。

☆、第67章 半夏

徐昭将这事情说给了自家娘亲听,周氏听了,微微叹了一口气:“老太太跟前有人伺候,往后你也别过去了。”
    徐昭点了点头,只说道:“经过这事儿,祖母想来也不想见我了。”
    听着徐昭的话,周氏微微一笑,就和她商量起了陪嫁丫鬟的事情。
    “按例是要四个,你屋里两个,就连翘和半夏,我跟前也有伺候的,叫瑞珠和锦绣和你过去吧。”
    周氏说着,见着徐昭不做声,就开口道:“这两个丫鬟老实,生不出什么事儿来,只叫她们伺候你。”
    徐昭闻言,点了点头,才说道:“还是先问问连翘和半夏,若是想要嫁人,女儿也不好耽误了她们。”
    “是这个理儿。”周氏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若不够就从人牙子手里买两个,身世清白,没那些个牵扯,你用着也放心。”
    闲聊了一会儿,徐昭就从正屋退出来,回了自己屋里,将这事儿问了连翘和半夏。
    二人一听,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
    半夏支支吾吾道:“奴婢,奴婢家里爹爹说,叫奴婢往后回家里帮衬着。”
    半夏说着,砰砰磕了个头,脸上带着几分不安。
    徐昭听了这话,哪里不明白她的意思,点了点头,将目光转向了连翘。
    连翘恭敬地道:“奴婢愿意跟着姑娘。”
    徐昭看了她一眼,所幸将话说明白了:“说是陪嫁,其实依着别处的意思往后是要给王爷当通房的,可我这里却没这个规矩,跟过去的,若哪个生了这个心思,我可是容不得她的。”
    徐昭这话,是专门给连翘听的。
    这府里伺候的丫鬟,多的是想做陪嫁丫鬟的,只盼着往后能伺候了姑爷,成了半个主子,等生下一儿半女,这辈子也算是有个依靠了。
    连翘不是刚进府的,这些事情她也是明白的。
    听着自家姑娘的话,连翘磕了个头,道:“姑娘说的,奴婢都明白,奴婢只好生伺候姑娘,万不会生出那些见不得人的心思来。”
    徐昭听了,才点了点头,叫二人起来。
    半夏借口走了出去,留连翘一人在屋里伺候着。
    “姑娘不要生气,半夏这丫头。。。。。。”
    不等连翘说完,徐昭就笑了笑,打断了她的话:“没事的,她心里有主意,总不好逼她,到头来反倒是不好。”
    连翘动了动嘴唇,还想说什么,见着自家姑娘拿起茶盏喝了起来,才微微叹了一口气,福了福身子退了出去。
    刚出了屋子里,就见着等在那里的半夏。
    半夏见着她出来,忙走上前来,将她拉回了房里。
    “姑娘可是生气了?”说这话的时候,半夏的眼睛里带着一抹不安。
    连翘叹了一口气,无奈道:“姑娘看重你,平日里待你也好,你又何必生出这些事儿来。”
    连翘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带着一丝生气,她伺候了姑娘多年,自是将姑娘当做自己最亲近的人,半夏回绝了姑娘,可不是辜负了姑娘这些年来待她的好。
    听着连翘的话,半夏眼圈一红,吞吞吐吐道:“我家里嫂嫂。。。。。。”
    不等她说完,连翘就生气道:“你家里怎么回事,我难道还不清楚。”
    半夏怔了怔,脸上闪过一丝难堪。
    “我知道你的心思,是琢磨出姑娘的性子,知道进了王府咱们也只能是个丫鬟,可姑娘待咱们好,嫁过去就是王妃娘娘,身份贵重,便是一辈子伺候姑娘哪里就委屈了。王妃跟前的丫鬟,可比那些姨娘通房要好得多。难不成,你心气儿高,还想着去伺候王爷?”
    “我。。。。。。”半夏脸色一白,似乎有些难堪。
    连翘哪里看不出她的意思,原来这丫头真是存了那肮脏的心思,想着去攀上那高枝儿了。
    瞧明白这些,连翘重重叹了一口气,沉声道:“你好自为之吧,这些日子就别往姑娘跟前儿凑了,姑娘真是白费了心思。”分明就是养了一头白眼儿狼。
    半夏的脸色惨白如纸,身子一软就跌倒在地上。
    连翘冷冷看了她一眼,从屋里走了出去。
    徐昭正坐在软榻上看着书,见着连翘进来的时候脸色不大好,就开口道:“她不想去,就别逼着她了。”
    徐昭不在意这事情,其实也是因为半夏性子比较毛躁,在徐府里她护着她出不了什么事情,可若是跟着去了王府,这样的丫鬟哪里能在她跟前儿贴身伺候着。
    若是出了岔子,说了些不该说的话,说不定就会送了性命去。
    听着自家姑娘的话,连翘愣了愣,开口道:“姑娘可别说这些,她一个奴婢,去不去都由不得她做主,姑娘好心,偏她是个心气儿高的。”连翘顿了顿,没再说话。
    徐昭不防她会这么说,挑了挑眉,道:“怎么回事?”
    连翘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奴婢去问过了,她虽然不承认,可奴婢瞧得出来,她不愿跟着姑娘,怕是早就琢磨清了姑娘的心思,这才说要嫁人的。”
    连翘没说什么通房姨娘的,可她话中的意思徐昭又哪里听不出来。
    徐昭蹙了蹙眉,想了想,道:“明日将她老子娘叫进府,早些放她出去吧。”
    连翘一愣,随即点了点头,嘴里直说道:“姑娘是该这样做,奴婢也吩咐了,这几日不叫她进来伺候了。”
    “姑娘可别因着这事儿难受。”连翘见着徐昭脸色不大好,劝慰道。
    徐昭神色不变,淡淡地道:“不值当的人,怎么会难受。”
    话虽这样说,徐昭心里还是有些小小的不舒坦,她总念着半夏比连翘小些,平日里也开朗活泼,就总纵着她。哪怕是犯了错,也说几句就过去了。
    谁曾想,她竟然生出了这样的心思。
    怕是听说韩子煜被封为肃王之后,就有了这主意。
    怪不得这些日子她有意无意总是提起肃王来,说起皇家的事情,她还以为是因为她的缘故,没想到是她自己想要攀上高枝儿,做那枝头的凤凰去。
    整整一天,半夏都没进屋里伺候,下头的丫鬟婆子也瞧出些不对来,却没有胆子私下里议论,生怕惹得自家姑娘不高兴,将气儿撒在自己的身上。
    等到晚上的时候,周氏就问起这事儿来。
    徐昭也没瞒着,就将事情给说了出来。
    周氏一听,脸色沉了沉,淡淡道:“平日里瞧着她本分,竟是看错了。”
    薛妈妈在一旁伺候着,听了半夏的事情,只说道:“太太也别生气,也亏得这丫头心思浅,不然换了个有心计的,怕是在姑娘跟前说的是一套,背地里做的是另一套。等进了王府,再生出个什么事儿来,可不是叫姑娘恶心呢。”
    薛妈妈在府里多年,对后宅的这些伎俩最清楚不过了,虽然这样,心里也不大瞧得上那半夏了。只觉着这丫鬟眼皮子浅,在姑娘跟前伺候着有什么不好,往后配了人,当了姑娘跟前儿的管事的,可不比当个通房姨娘体面?
    再说,肃王那样的性子,怎么会瞧上她一个丫鬟去?
    如今不跟着姑娘陪嫁过去,放出去嫁人,能嫁个什么好的。
    到时候柴米油盐哪样不需要银子,在姑娘跟前儿伺候了这么多年,吃的用的早就不和别处一样,到了外头哪里还能这样精细,只怕没几年就蹉跎了。
    “她可还在你屋里伺候着?”周氏皱了皱眉,开口问道。
    徐昭摇了摇头:“女儿让她呆在自己房里,等明日叫了她老子娘进来,将她给放出去。”
    周氏点了点头:“这样也好,等过几日娘亲叫人牙子进来,重新买个丫鬟给你。姿色倒在其次,关键是要老实本分,到时候你也亲自看看。”
    徐昭应了声是,又陪着自家娘亲用了晚膳,才回了自己屋里。
    半夏的老子娘都是京城不远处的村落的,她娘虽是村妇,人却是精明的很。
    听着徐昭要将自家闺女放出去嫁人,立马就不愿意了。
    这京城里,哪个不知道徐府四姑娘往后是肃王妃,闺女跟着去了王府,若有福分能伺候王爷,往后他们家,可就能出个主子了。
    “姑娘可不能这样,我这闺女六岁就卖进府里,在府里伺候,任劳任怨的。。。。。。”
    徐昭听着,就皱了皱,对着连翘道:“赏她十两银子,将人领出去吧。”
    那婆子愣了愣,突然就撒起泼来,哭着说自家闺女是个可怜人,姑娘不念旧情,偏要将她闺女赶出府去。
    薛妈妈听到动静进了屋里,哪里能容得她这样,叫了两个婆子,就将人给拖了下去。
    这个时候,半夏从屋里冲出来,拉着她的老娘说是自己愿意放出去嫁人的。
    她老娘听着这话,满脸怒意,扬手就给了她一个耳光,直打的她嘴角流出鲜血来。
    “你个吃里扒外的,没了差事,也别回家里来,家里你两个侄儿我都养不起。你在姑娘跟前伺候着,没功劳也有苦劳,怎么能。。。。。。”
    “不怪姑娘,是我自己不对,手脚不干净,偷了姑娘的簪子。”
    半夏目光闪烁着,支支吾吾道。
    她这一说,就再无留下的余地了,她娘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愤愤拉着她走了。
    待她们离开,院子里才终于清静了。
    “还算她记着姑娘的好,没叫她老子娘继续闹腾,连累了姑娘的名声。”
    徐昭轻轻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第68章 劝告

徐昭将贴身丫鬟半夏放出去嫁人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徐府。
    一时间府里上上下下都在议论,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四姑娘性子一向温和,待人又宽厚,对那半夏也格外的看重,好好的怎么就将人放出府去了。
    听说半夏老子娘进来领人,还哭闹了一场。
    有锦竹院伺候的丫鬟说了,最后才知道,原来是那半夏姑娘手脚不干净,偷了四姑娘梳妆盒里的簪子,那簪子是二太太赏的,十分的贵重。
    一时间,众人才恍然大悟,道那半夏眼皮子浅,跟着四姑娘什么好东西没见过,竟然做出这种下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