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朕的大秦要亡了! >

第29章

朕的大秦要亡了!-第29章

小说: 朕的大秦要亡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萤在旁边听了,先是摇头笑,忽然心中一动,笑容便消失了。
  昨夜戚瑶的玩笑话,对她不是没有作用。
  若是果真留在陛下身边,是否也能做得一名姬妾?
  可是若果然做了陛下的姬妾,如那深宫美人般,日日盼着帝王的马车声响起,还有此刻这般自由快活么?
  说来荒唐,她竟于“情”之一字,与叔孙通达成了共识。
  刘萤与叔孙通回宫复命。
  胡亥正与李斯商讨政务,听到传报,笑道:“李卿,今儿巧了。”于是让两人入殿。
  胡亥指着刘萤,骄傲道:“李卿,瞧瞧,朕的巾帼英雄。朕跟你说,这女人的事儿啊,还真就得女人来管。朕看这内政呐,很该设几个女官,仿照着朝廷的班底来。”
  刘萤吓了一跳。
  李斯却已经逐渐习惯了皇帝时常的突发奇想,好在皇帝通常只是出个点子,完善周详都会听大臣的意见,倒是不慌,抚了抚白胡须,看刘萤一眼,附和道:“果然巾帼英雄。”
  第一批返乡宫女放归,胡亥有点兴奋,当着李斯的面,把刘萤狠夸一顿。
  刘萤面红耳赤听着,一种奇怪的自豪之感,压过了此前心中那些缱绻柔情。
  比之任何其它的身份,做一个让陛下骄傲的好部下,让她更快活。
  刘萤入殿时,心中还掺杂着女儿情思;出殿时,目光已澄澈明净。
  可见这种把异性都处成哥们儿的天赋技能,不只是部分女性拥有,胡亥也点亮了。
  照例调侃了一番叔孙通的红眼圈之后,胡亥便让他俩先下去歇息了。
  他自己与李斯接着议未完的政务。
  “此前郎中令赵高找臣,说是陛下授意,要让这批归顺者考一次算术。不知陛下用意为何,老臣也要择人拟定合适的题目。”
  胡亥也不遮掩,道:“章邯做了大将军,这少府的位子就空出来了。朝廷用兵打仗,后勤忙得朕要死——你也累得不轻?朕这是要给朝廷找个新少府。”
  这下子,连李斯都难掩愕然了,“从这批归顺者中找?”他们不都是些跳梁小丑吗?
  胡亥微笑道:“你还别不信。朕选出来的这个少府,包君满意。”


第49章 
  “少府备选者们”对皇帝的打算一无所知; 都还活在梦里呢!
  真草莽们是活在一步登天的梦里。
  张耳是活在联合反秦的梦里。
  至于萧何; 他的梦稍微有点不同。
  从进入咸阳开始,他一直有种这才是他原本人生的错觉。
  从前在县里; 熟人们都叫他“萧功曹”。他管着一县官吏的评定; 快五十岁的人了; 直到推举沛公起事之前; 日子无好无坏;衣食无忧,在当地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可是太平淡了。
  平淡到他几乎忘了自己也有过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
  在他成为这样一个平淡的中年男人之前,曾经有过一个机会,一个去咸阳做官的机会。
  当时大秦御史来泗水郡督查; 那是比郡守略低一等的大人,比肩郡丞,但因为是咸阳委派来的官员,所以又凌驾于当地官员之上。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
  萧何被选拔出来; 去协助这位大人做事。
  他做事一向是细心缜密的; 又被任命为泗水郡的卒史,而后更是在考评中,获得了十名全郡卒史中的第一名。
  后来沛公总是夸他“优秀”。他萧何的确优秀呐!
  监御史大人对他大加赞赏。
  有一天两人一起工作到深夜,大人笑问道:“你愿意去咸阳做官吗?我打算推荐你。”
  惊喜来的太过突然。
  哪个为官的; 不想去咸阳看一看呢?
  更何况,他已经听监御史大人讲了太多的咸阳风光。
  那里不只有六国宫殿; 更有天下藏书与律令。
  可是; 后来他怎么就给拒绝了呢?
  萧何记不清了。
  或许是因为回家说起时; 父母担忧不舍的目光。
  或许是因为他第一个孩子还没长大,而妻子又已经有孕。
  或许是因为郡中友人的劝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到了咸阳,万一出事儿了,咱们都不知道该找谁打点。
  或许是因为他天性中的谨慎……
  总之,他拒绝了监御史的好意。
  也拒绝了一段本可能波澜壮阔的人生。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似乎刻意忘记自己的人生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但是内心深处,另一个他不能放过自己。
  那青年时期想要做一番事业的心,历久弥新,蠢蠢欲动。
  最终使得他在临近五十岁的时候,竟然做出了造反这等骇人大事。
  今时今日入咸阳,萧何触目惊心。
  咸阳越是壮阔神圣,就越叫他不能不去想,如果当初他没有拒绝……
  那位监御史大人若是推举自己,定然是向他的上司御史中丞大人举荐。那么他如果去了咸阳,最可能的就是做御史中丞的属吏,掌管帝国的档案,尽阅天下藏书与律令,甚至还有三十六郡的地图户籍。
  他将会成为帝国命脉的守护者!
  可是人生没有如果。
  他已经从沛公起事,阖家老小都在丰邑。
  为今之计,多想无益,若来日能辅助沛公入咸阳,是否也算偿愿。
  萧何朦胧到半夜才睡去。
  梦里影影绰绰浮现的,是白日学的《新政语书》,和多年前深夜烛光下监御史大人含笑期待的眼神。
  到底还是辜负了那位大人一片提携之意呐。
  次日萧何醒来的时候,天还没全亮,可是隔壁书房已经响起背诵声了。
  那草莽三人也当真用功。
  “第一则,凡是领朝廷粮食的,不管是做官为吏还是当兵的,绝不能拿黔首一粒粟。”
  翻来覆去,他仨背着昨儿才学的新政。
  毕竟这是与他们能拿到的封赏息息相关的。
  据说,朝廷会根据最后考核的优劣,来决定封赏的等级。
  于是连最头疼背书的草莽之徒,也成了最勤学的人。
  “萧老弟,你醒了?”张耳走进来,甩着手上残留的水珠,他年纪最大,觉也最少,“我早起来绕着宫殿逛了逛。据我观察啊,这周围像咱们这样的五人小队,至少还有七八组。”
  甩过来的水珠打在萧何脸上,带着深秋清晨透心的凉意。
  萧何一激灵,慢吞吞坐起来,穿着衣裳。
  张耳凑过来,神秘低声道:“我今早偷听到那俩谒者的对话。”
  “他俩在那儿商量,到时候入章台殿,咱们组当在第几排。”
  “萧老弟,章台殿可是皇帝理政事住处。这《新政语书》的核定,是咱们背诵给那刘姑娘,可够不上章台殿。我看啊,皇帝是要亲自召见咱们。”
  萧何彻底醒过来了,想了一想,道:“皇帝亲自见咱们,赐予封赏,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萧老弟,若只是走个过场的召见,我会这样当成一桩大事儿来跟你说吗?”张耳看了两眼门窗处,确保没人偷听,这才悄声道:“那俩谒者说,上一批没见像咱们这样,还加了一道考试的。他们又道,说这七八组人同时入殿,真叫人悬心,可别出了纰漏叫郎中令大人责罚。我看啊,是皇帝要亲自殿试。”
  萧何一愣,“皇帝考咱们?”
  张耳给他一个眼神叫他自己体会。
  萧何心中稍定。
  既然皇帝真心实意考察,看来封赏当是真的,他只要不出错,多半能安然回乡。
  与萧何想的方向不同,张耳却是用力抓住了萧何的手,激动道:“萧老弟,这是咱们的机会来了啊!”
  “张兄的意思是……?”
  张耳早已经想好了,此刻和盘托出,“咱们来了这几天,被编入五人小队,出入都有谒者跟随,根本没机会跟别的归顺者打交道。可是既然要一起参加殿试,有皇帝出现,负责的官员必然要让咱们先演练礼节。这其中,我们不用额外想办法,就能接触到其他归顺者了。”
  “萧老弟,只是这样一支五人小队中,就有你我二人。若是其他七八组中,每组也有一二人如此,我们都结识交好了。那么,等咱们出咸阳之时,便是暴秦气数将尽之日。”
  张耳讲得激情澎湃。
  萧何到底谨慎,低头细细琢磨。
  “萧老弟,你说如何?”
  萧何一面微微点头,一面慢条斯理道:“张兄宏图大志,小弟佩服。不过,”他话锋一转,道:“小弟倒罢了,张兄乃是冒名而来,最重要的是能不引人察觉、平安出咸阳。联络志士反秦固然重要,可是张兄自己的安危乃是根本呐。”
  更何况,万一张耳事发,势必要牵连到这几日与之过从甚密的自己。
  这笔账,萧何算得过来。
  张耳拍拍萧何肩膀,收敛了沸腾的情绪,露出了中老年特有的沉稳,“萧老弟放心,我知道该如何行事。”
  萧何略放心了些。
  其实张耳平时还是低调的,行事作风也都学得颇像草莽之人,而且本身肤色偏黑,不像文士,倒好似真是风吹日晒的山大王。
  可是张耳恐怕做梦都没想到,从他踏上咸阳的第一天起,就已经暴露了。
  这日萧何张耳等人又在殿内听刘萤授课。
  萧何是早已背得纯熟,只是不愿引人注目,不曾显露而已,一面听课,一面漫无目的望向窗外,思绪万千。
  忽然窗外露出一张陌生面孔。
  虽然陌生,可是萧何从他的服饰穿戴、与旁边谒者对他的态度上判断,这人该是郎中令赵高。
  窗外,那谒者手持竹简,正对赵高回复着什么。
  赵高顺着他的指引,目光落到了第二排的张耳身上。
  萧何一颗心狂跳起来,奈何听不清外面的谈话声。
  他侧头去看张耳,却见张耳还一无所觉在听课。
  原来窗外那谒者手持的竹简上,记录着真的“赵虎”的体貌特征。
  “大人,这人刚来的时候,下官接引之时,就觉得不对,跟咱们这册子上的人压根不似一个人。您看,这上面记载的赵虎,是信都荒山人,是个白脸膛,身长有八尺之高,身材魁梧,年龄三十,颈后还有两颗痦子。”
  “可是您再看里面第二排左首坐着那人,分明是个黑脸膛,身长不足七尺,模样文弱,更何况年纪一看,少说也得五十了。下官怕其中有误会,昨日特意趁沐浴之时观察了,这人颈后根本没有痦子。大人,这人不是名册上的赵虎,是个冒名顶替的!”
  “此事干系重大,下官不敢隐瞒。大人,您看?”
  赵高接过竹简来,眯眼扫了一眼,一摆手止住谒者的疑问,道:“你这桩差事办得细致!等着升官发财!”
  这个假赵虎冒名顶替入咸阳,一定所图甚大。
  可是被他赵高查出来了。
  那么皇帝对他好感度的提升也一定会很大!
  “把人看紧了,别声张!”
  赵高绷着脸走出偏殿众人视线范围,再忍不住,笑成一朵花,脚步轻盈往章台宫邀功去了。
  那边萧何悬着心,下课后找机会跟张耳说了。
  张耳毕竟是冒名顶替的,一开始也心跳乱了一会儿,可是迅速镇定下来。
  两人打算静观其变。
  观了三天,发现一定动静都没有。
  张耳笑道:“萧老弟,怕是你多心了。你是知道我身份的,难免会多想。可是旁人看来,我就是那个赵虎。”
  萧何没再说话,可是心中始终怀着隐忧。
  第四天,谒者来带着他们去一处大宫殿,虽然不是章台宫,却是也相差仿佛,这是要提前学习陛见的礼仪,怎么入场,怎么退出。
  于是七八组共四十人都集合起来。
  正是张耳久等的机会!
  这四十人中大部分是草莽,仅有几个文士,一看身板模样便知。
  张耳瞅准了其中一个,凑过去轻轻一撞。
  “啊呀,真对不住!”张耳扶住那文士,笑道:“在下信都赵虎,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那文士单薄,被他一撞险些倒地,狼狈起身,不悦道:“在下范阳蒯彻,赵兄走路不看人的吗?”
  张耳听得这名字便是一愣。
  那蒯彻说话间已是抬起头来,看见张耳,也是一呆。
  两人竟是认识的。
  你道这蒯彻是谁?便是后世所说的辩士蒯通。
  后人为避讳汉朝皇帝刘彻的名字,改称“蒯彻”为“蒯通”了。
  这蒯通在历史上,也颇是个人物,与韩信、刘邦都有故事流传下来。


第50章 
  蒯通; 就是那位劝说韩信自立齐王、三分天下的著名辩士。
  当时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峙; 正是韩信自立的好机会。
  可惜韩信当时感念刘邦共衣之恩,犹豫了两天之后; 拒绝了蒯通的提议。
  蒯通见韩信不采纳自己的建议; 于是装疯做了巫师。
  等到吕后杀了韩信; 刘邦把蒯通捉来; 问道:“当初是你劝说韩信反叛的?”
  蒯通答得痛快,“是我。韩信不听我的建议,所以死了。”
  刘邦于是就叫把他给煮了。
  结果蒯通喊冤。
  刘邦奇道:“你自己也承认唆使韩信反叛之事,如今还有什么冤好喊呢?”
  蒯通不愧是名辩士,说了一个叫人只能骂他鸡贼的比喻。
  蒯通是这么说的:
  “做狗的呢; 冲着主人之外的人吠叫,是它的职责。”
  “我从前只知道齐王韩信,不知道还有您呐!”
  “您怎么能因为我尽忠职守,而烹杀我呢?”
  “况且暴秦无道; 天下有能力的人都在逐鹿; 不过因为失了时机或是能力不够,未能问鼎。可是您能够把他们全都杀光吗?”
  蒯通这个把自己比做狗的行径,非常形象,又很投刘邦无耻的品味。
  于是刘邦就把他给放了。
  后来; 曹参做了相国,还请蒯通做了宾客。
  这蒯通; 也算是个奇人了。
  至于张耳为什么会和蒯通认识; 还要从武臣说起。
  大家还记得可怜的武臣?
  他原本是陈胜旧时好友; 领兵攻掠从前赵国的地方,结果被张耳、陈余一顿骚操作,莫名其妙就自立为赵王了。又命途多舛,派出去的大将李良遇到了夏坑坑。在夏坑坑一顿忽悠下,李良心思浮动起来。阴错阳差又没有防备,武臣就给李良给杀了。
  看到这里,你要问了,武臣这么点背,当初怎么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