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566章

远东1628-第566章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俄国西伯利亚远征军

俄罗斯人在方方面面都深受蒙古影响,有大量蒙古语借字、邮政、税收、服饰也受蒙古影响,军法制度也是从蒙古学的。就连俄罗斯政府制度也是蒙古式的。

蒙古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诺盖汗国、蓝帐汗国、白帐汗国的蒙古贵族们后来供职於俄罗斯公国,成为很多大公、王公贵族的姓氏起源。俄罗斯曾有蒙古血缘的大公九十二个,五十个王,十三个公侯、三百多个贵族姓氏。

俄罗斯政治上的中央集权、经济上的农奴制度、军事上的扩张好战、宗教上的服从世俗等等,都是传承自蒙古的道统。这些东西至今仍在俄罗斯发生作用。

时至今日,当年蒙古人对俄罗斯的军事还有着深远影响,苏联红军秉承蒙古人的战术之精髓,以高速机动为主要战法,以大面积平原为主要战场。

蒙古骑士日行八十公里,在驿站制度下则可日行五百公里。蒙古人作战时的推进速度同样快得惊人,攻占北俄罗斯用了两个月零五天,平均每天推行八十五至九十公里。攻占南俄罗斯用了两个月零十天,平均每天五十五到六十公里。攻占匈牙利和波兰用时三个月,每天五十八到六十二公里。

相比之下,二战时期行军速度最快的苏联红军在基本没有阻力的情况下,从波兰的维瓦斯河直扑德国的奥得河,二十天里只推进了五百公里,平均每天只有二十五到三十公里,而此战役被视为现代战争中推进速度最快的战役。

当然,俄国人也继承了蒙古冷酷、嗜血、好战、对土地贪婪等等多种特性,就好比简单粗暴的北极熊,融入了阴险狡诈的草原狼的基因。

当俄国实力不如对方的时候,他们甚至会装孙子,对着你笑脸相迎,点头哈腰。但是当他的实力远胜过你的时候,他们往往又会忽然冲上来狠狠地咬你一口,然后大肆从你这里加倍要回他们想得到的东西。

甚至会灭亡你的国家,吞并你全部土地,然后对外宣布这里就是沙俄的土地。这也使得俄国持续几百年不断的向西、向东、向南扩张,成为了这个星球最大的国家。

在这个时代,俄国还没有向后世那么强大,在欧洲只能算是三流国家,不但国家贫弱,还被波兰等邻国欺负的不行不行的了,莫斯科曾两度被波兰军队攻陷。

但是面积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被鞑靼人占据,俄国人绝对不能容忍,因为那里意味着财富,失去了西伯利亚,俄国就永远失去了崛起的机会。他们更不允许乌拉尔山以西的南俄草原成为鞑靼人肆虐的牧场。

整个俄国各阶层都强烈的呼吁要对鞑靼人进行对复仇,并收复西伯利亚的失地。其实俄国出征西伯利亚,除了西伯利亚蕴含的巨大财富,牵扯到了俄国沙皇和国内各阶层的利益,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手是鞑靼人。

鞑靼人属于没有装备火器传统游牧民族。俄国在征服西伯利亚的过程中,不但轻松的征服了喀山公国、西伯利亚汗国等鞑靼人的国家,还与布里亚特人、卡尔梅克等鞑靼人战斗多年,对传统落后的鞑靼人有着先天的心理优势。

如果不是西伯利亚寒冷的冬天,也许一六四二年沙俄的军队就会跨过乌拉尔山远征鞑靼人。俄国用一年的时间进行准备,组建了近十万人的西伯利亚远征军。

组建这样一支军队,对俄国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但是为了组建这支西伯利亚远征军,沙皇米哈伊尔。费多洛维奇和俄国的贵族、商人,以及大批的地主都倾尽了全力,颇有点俄国的国运在此一举的悲壮。

这支西伯利亚远征军,共有三万多配备了新式火绳枪和数百门前装火炮的正规部队,军官和士官的骨干都是参加过斯摩棱斯克战争的老兵。

这支军队中还有大批经历过三十年战争,拥有丰富经验的欧洲雇佣兵,做为军队的教官和炮兵教习,在接近一年的时间里,西伯利亚远征军一直在刻苦的训练,就算寒冷的冬天都没有停下来过。

为了对付机动快速的鞑靼人骑兵,西伯利亚远征军配属了一万多名正规骑兵,以及四万多哥萨克骑兵,还配属了大批的战马和马车。

还有大批的乌拉尔山以西地区被鞑靼人祸害的地主和俄国难民,也都自发的加入了西伯利亚远征军。俄国军队不但对他们进行了整编,还为他们进行大规模换装,并抽调大批军官、士官对他们训练了近一年的时间。

一六四三年的春天,俄国西伯利亚远征军出发了。远征军司令是富有经验的指挥官米哈伊尔。鲍里索维奇。沙因,也就是斯摩棱斯克战争俄军的指挥官。

虽然斯摩棱斯克战争最终战败了,但是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俄罗斯各地军阀和大批外国雇佣军组成的俄国军队始终处于内讧和分裂的状态,而且当时正值鞑靼入侵南俄边境,来自这些地区的士兵和领主都擅自离开营地,回去保卫他们家乡去了。

所以战败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米哈伊尔。鲍里索维奇。沙因的指挥,而且这个时期的俄国军队除了他也找不出更好的人选,所以沙皇米哈伊尔。费多洛维奇再次启用了他做为西伯利亚远征军的统帅。

但是远征西伯利亚却不同,这次对于出兵西伯利亚,俄国各阶层是空前的团结。俄军经过斯摩棱斯克战争的洗礼,也完全成熟了起来,向近代军队转变,所以俄国举国上下,对这场战争都非常有信心。

一六四三年的四月末,整装待发的俄国西伯利亚远征军出发了,他们在米哈伊尔。鲍里索维奇。沙因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越过乌拉尔山,进入了西伯利亚,发动对鞑靼人的战争,试图收复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

这支近十万人的庞大军队,承载着俄国沙皇米哈伊尔。费多洛维奇,和众多贵族、大商人以及俄国方方面面阶层的希望。

甚至可以这么说,一旦西伯利亚远征军战败,俄国必将陷入极为危险的境地。耗费巨资组建的西伯利亚远征军,已经是俄国所有的精锐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一个也别给我放跑

俄国西伯利亚远征军刚刚开拔,远东情报部驻俄国情报站,就千方百计的通过各种手段,将俄军出发的消息传回了公司。

而俄国西伯利亚军团刚刚跨过乌拉尔山不久,也被一直巡弋在这一地区的远东空艇部队发现了。

得到了俄军跨过乌拉尔山的消息,远东军西伯利亚兵团司令部里顿时一片欢腾。

随着远东空艇部队不断传回的情报,远东军对俄国西伯利亚远征军的情况,也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作出了相应的部署。

李明和强权胜、王耀武站在沙盘前,根据远东情报部和空艇部队传回的各种实时资讯,研究部署即将发动的战役。

“根据情报部和空艇部队传回的情报,此次俄远征军共有十万人左右,其中正规军将近三万,哥萨克雇佣军四万多,民军三万多,配属了大量的火绳枪和前装火炮。而且俄军吸取了去年冬天的教训,不但配属了大批的骑兵,还装备了很多马车。”

听了王耀武的介绍,强权胜笑了下道:“呵呵……真够肥的啊,这十多万毛子有大半都是俄国的精锐,若是把他们给灭了,那俄国境内可能就空了。”

李明点了点头道:“既然来了,那就别想回去了。按照原计划打吧,一个也别给我放跑。”

远东军早就做好了战斗准备,西伯利亚兵团司令部预设的战场就在图拉河南岸,秋明要塞西南部地区。

秋明,位于乌拉尔山以东、西西伯利亚的中部和北部。建于1580年,其名称来源于蒙古语,意为“万人之城”,因成吉思汗西征时曾在此驻军万人而得名。

俄远征军翻越了乌拉尔山以后,大军浩浩荡荡的一路向东挺进。这一路上,不断有鞑靼人小股的游骑出现,但都是露一小面就消失了。

远征军司令沙因久经沙场,经验非常丰富。所以俄国远征军显得非常谨慎,行军速度也不急不缓,每天还派出大批的骑兵部队,洒向周围进行侦察警戒。

晚上宿营的时候,俄军也格外小心,为防止鞑靼人夜袭,把营地建的固若金汤。好在有几万民兵帮着远征军修建营地,要么这一路修下来,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沙因还派出了大批侦察骑兵分队,向秋明、托博尔斯克等地区进行渗透侦察。

通往秋明要塞的道路两边,所有俄国的越冬地、据点和要塞都被彻底摧毁,仅剩下烧焦的残垣断壁,废墟里堆积着层层叠叠烧焦的尸骸。路边也经常能看到用俄国人的头颅堆砌的京观,以及一根根木桩,上面穿着一具具尸骸。

俄军这一路看到的情景触目惊心,对于鞑靼人的暴行,俄国远征军官兵全都极为愤慨。队列里暴躁的哥萨克骑兵纷纷破口大骂。因为很多穿在木桩上的人几乎都是哥萨克人。

“这帮该死的鞑靼人,等我抓到他们,把他们都杀了,也要对这帮家伙施以木桩刑。”

沙因心里暗骂了一句,然后抬头看了眼天色,对旁边的奥斯托洛夫说道:“我们距离秋明还有多远,估计要走多久?”

“先生,按照我们现在的行军速度,估计明天晚上就能看到秋明要塞。”奥斯托洛夫非常谨慎的说道。

自从他去年败给了鞑靼人,但还是被沙因召到了西伯利亚远征军做副官。毕竟他对西伯利亚的鞑靼人比较了解,可以为沙因提供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奥斯托洛夫的加入,也确实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为沙因提供了很多建议。西伯利亚的远征军也根据他的建议调整了战术,并做了很多应对的准备。

沙因点了点头道:“马上天就要黑了,通知大家宿营吧。让大家晚上做好警戒工作,虽然鞑靼人没有发动夜袭,但我总有一种不好的感觉,鞑靼人应该在酝酿什么阴谋吧,我们在攻占秋明要塞之前,一定要小心应付。

我们远征军虽然兵强马壮,但是秋明要塞我们必须拿下,把那里做为我们远征军在西伯利亚的据点,然后在那里造船,沿着图拉河、托穆尔河和鄂毕河发达的水路,逐步收复西伯利亚主要河流沿岸的据点。所以在占领秋明之前,远征军不宜分兵。”

听了沙因的话,奥斯托洛夫笑着道:“大人,去年我率领军队在这里战败,主要是鞑靼人数万铁骑利用了我们人数太少,而且缺少骑兵,对我们日夜不停的发动夜袭,我们疲于应付,而且缺少足够的反击能力,火力也不足。

可是这一次我们远征军兵力充足,还有强大的骑兵和炮兵,鞑靼人当然不会像去年那样用夜袭对付我们,我估计现在鞑靼人正在四处聚集兵马,应该会在秋明要塞地区附近会集中兵力与我们决战吧。”

两人正说着的功夫,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在周围巡逻的哥萨克骑兵纷纷打马冲了过去,发现是一个俄国侦察小队。

不一会儿,几个满脸疲惫之色的哥萨克人,被带到了沙因的面前,一个哥萨克首领冲沙因敬了一个军礼。

“将军阁下,我们在秋明要塞附近发现了鞑靼人,好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部落,那里有无数的牛羊马群,鞑靼人的圆顶皮帐一眼望不到边。大批鞑靼人的兵马正在向秋明集结,后来他们发现了我们,追了一天才甩开。”

沙因听了哥萨克首领的话,心里长出了一口气。既然找到了鞑靼人的老巢,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看来奥斯特洛夫猜测的没错,这些鞑靼人还真是想在秋明要塞附近与远征军进行决战。面对没有火器大炮,传统的,原始的游牧民族,沙因当然有信心战胜他们。

他想到这里,心里顿时激动了起来。估计明天鞑靼人的主力就会出现了吧,毕竟他们的部落就在秋明,鞑靼人必然会在远征军赶到秋明之前,与俄国远征军进行决战。

“通知各部抓紧宿营,养足精神,准备和鞑靼人进行决战……”(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大战前夜

随着一个个俄军骑兵侦察小队陆续回到了营地,几支骑兵侦察小队分别在不同的方向,都发现了鞑靼人的大队骑兵都在朝着秋明要塞赶来,

这样一来,鞑靼人主力正在秋明要塞附近集结的情报,进一步的得到了证实。这也让一直有些紧张的沙因,心里终于放松了下来。

其实他最担心的是找不到鞑靼人的主力。以鞑靼人快速的机动性,如果在西伯利亚和俄国远征军玩起捉迷藏,那这仗就难打了。

就好比有一把明晃晃的利刃,始终悬在你的头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斩下来,这才是让俄军最难受的局面。

毕竟俄国远征军有三万多配备了新式火绳枪和数百门火炮的正规军,以及四五万凶悍的哥萨克骑兵。若是与鞑靼人面对面的决战,就算对方人数再多,沙因也自信可以轻松的打败他们。

沙因对未来的战局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只要在秋明地区击溃鞑靼人的主力,他们就会命令数万哥萨克骑兵,对鞑靼人的溃军发动猛烈的追击。

传统的游牧民族,都是由各个部落组成,一旦主力被击溃,各个部落势必会为了自保,带着部落的牧民四处奔逃。

数万凶猛彪悍的哥萨克面对一盘萨沙的鞑靼人溃军,甚至可以一路杀向额尔齐斯河流域的草原,那里水草丰美,是鞑靼人传统的游牧地。

俄国当年就是被额尔齐斯河流域的鞑靼人所阻,才没有南下的。若是击溃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鞑靼人主力,俄军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地区发达的水路交通,在额尔齐斯河、托博尔河等几条鄂毕河的主要支流沿岸修建大批的堡垒,彻底控制这一地区。

天色慢慢的暗了下来,俄国远征军的营地也建设完毕。俄军吸取了去年的教训,在听取了奥斯特洛夫的意见,将大量的马车布置在营地的周围,马车之间架设起一门门的火炮。营地的外围还建造了大量简易的木质拒马,防止大批鞑靼人骑兵进行大规模偷袭。

俄军还在距离营地二百米左右的地方,建立了一个个明、暗哨位,并在明哨的哨位点上一堆堆的篝火,防止鞑靼人趁着夜色的掩护偷袭。

这样的营地布置,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即便再多的鞑靼人骑兵发动夜袭,俄国远征军也可以凭借坚固的营地工事,击溃鞑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