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251章

远东1628-第251章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九十五章严格管理

跪在地上的辽民听了王波的话,先是羞愧难当,接着又是悔恨不已。最后让他们签的那个五年契约,倒是没在意,反而感到很庆幸。

他们现在一无所有,没有远东公司的庇护,连吃饭都成问题。辽东的鞑子已经被远东灭了,以后这里就是远东的地盘,所有的土地都是远东公司的,想要活下来,就必须成为远东的一份子。而且在远东可是每天三顿饱饭,很多辽民在鞑子来之前,也一样吃不饱。

王波把那些辽民打发走,就和张铁锤兴奋的蹲在那堆赃物旁边。

“锤子,两个东珠不能碰,太显眼了,挑几块碎银和金饰咱俩分了。嘿嘿……”

两人一点儿也不嫌弃这些东西是从某个地方抠出来的,一样样的挨个摆弄。张铁锤想了下道:“老王,是不是也给李石头他们分点儿。”

王波一瞪眼道:“兄弟,你这是害我啊。倒不是我们不仗义,他们是教导队的老底子,都是高司令和李司令手把手带出来的兵。我话搁这儿,你只要把银子送给他们,李石头一准把我们俩这破事儿捅到上面去,那咱哥俩就算是完蛋了。也就是这些屁&眼抠出来的东西,偷偷拿了不烫手,真要是别的东西,咱们还真不能动,一旦出了事情就不值当了。”

两人东挑西选的各自分了几块碎银和几个金饰,然后就把大部分藏银包起来,准备交上去。

第二天开始,王波和张铁锤一人弄了根棒子,大清早就把辽民给叫了起来。动作慢一点儿,马上就是一棒子抽过去,把一帮辽民打得鸡飞狗跳。

而且今天的活也比以往多了很多,还把这些活都分给了各个小队,李石头等小队长,又把具体的工作分配到个人,所有劳工必须要完成今天的工作量,完不成就吃不上饭。

其实大多数辽民都是老实本分的,只是那一帮嘎杂流屁把队伍弄得乌烟瘴气,大伙的情绪也深受影响。就连老实肯干的辽民想干也干不了。

现在辽民中队的害群之马被杀了,还有几名消极分子也被送到了苦力营。这样一来,很多平素老实肯干的人,就愿意卖力气了。虽然工作量大幅度增加,但是效率可比以前高不少,干活的速度也比以前快了很多。

整肃完辽民队伍,军委会又开始和志愿留下的辽民签订了劳工契约,并对签约的劳工做了登记。还甄别出了一批工匠、商贩、厨师、郎中等特殊行业的劳工,他们会被送到海参崴,在那里接受公司的培训,成为公司各部门的学徒工。

西部战区司令部,李明和高建国等人,陆续的收到各个辽民中队反馈回来的消息,他们也都是摇头苦笑。没想到一帮兵痞居然仅用了两三天,就把集中管理的辽民弄的规规矩矩。不但揪出了几千害群之马,还使得辽民的工作效率明显加快。

高建国苦笑道:“我们在东江移民的时候,就非常注重甄别辽民,当时效果就很好。可是在这里我们人手不足,辽民的甄别工作并没有及时展开,所以才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现在看来,害群之马真是留不得。一旦让他们混进劳民的队伍,就会形成一个个毒瘤。

现在要是不把他们清理出去,以后势必会在辽民中产生极坏的影响。辽东基础很好,没有大明的士绅阶层,没有传统的家族势力,就像一张白纸,让我们有机会在这里建设一个我们心目中的新世界。所以我们也要珍惜这样的机会,把这些毒瘤彻底根除。”

李明点了点头道:“辽民的管理工作,以后还得交给民委会的同志,毕竟这方面他们有经验。我们刚刚占领辽东,想要消化辽东,至少也要几年的时间。现在辽东的稳定才是重中之重,只有完全稳定了辽东的局势,我们才能进一步对辽东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

石明峰想了下道:“是不是现在就把政工人员派下去,让他们去各个辽民中队做一些政治思想工作。那些兵痞可不管那么多,他们祸害起人来那才狠呢,够那些辽民喝一壶的。”

高建国摇头冷笑道:“政工人员暂时不要派,先让海外旅的兵痞在下面待一阵子。我就不信了,那些兵痞再狠,还能有鞑子狠。麻痹的,现在三顿饱饭在山陕都能买条人命了。以后对移民就要先小人,后君子。

现在是非常时期,政策太温和,势必会有蹬鼻子上脸的现象出现。让海外旅的兵痞,狠狠的整肃一番,等火枪民兵连的民兵到位后,他们的工作也好开展。那时候再把政工人员派下去,效果应该会更好。”

李明也苦笑道:“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皇权统治,百姓们已经习惯被管,一旦不管马上乱套。而权利部门也习惯了管人,不论什么都想管。

就算现代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大家都骂城管,城管确实有问题,这个我承认。可一旦取消城管,小商小贩马上就会占据城市所有的大街小巷,沿街商铺也会把货物摆满人行道。你们还别不信,连开车等个信号,都有那么多人加塞,何况是那些天天为利润奔波的商人了。

千万别指望大家都能自觉遵守,只要出现几个不守规矩的人,马上就会影响一大群人争相效仿。不要幻想着老百姓能想到什么大局。老百姓活得不容易,心里想的只能是自己家的那些事儿。

衣食足而知礼节;仓禀实而知廉耻,只有让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大家才会慢慢的具备起码的公共素质。想改变这一切,可能需要一两代人的努力。

我们在辽东这里,绝对有机会,也有条件改变这一切。但是这一代辽民恐怕是没什么希望了,皇权统治的概念,已经深深刻在他们骨子里。所以只能依靠我们远东的新一代了,我们绝对不能操之过急,慢慢的改变吧,一代不行就两代。”

李明和高建国等人经过研究,对目前辽民的问题也定下了调子。既然决定要管,那就管得彻底,而且还要严格管理。在民委会的员工到来之前,把辽民中的害群之马清理一空,让辽民适应远东的节奏,熟悉远东的规章制度。

西部军区司令部向各个辽民大队,下达了一份关于严格整肃辽民作风的命令。负责管理辽民的军委会各部人员,接到了命令,马上按照军委会下发的文件严格执行。

首先是从辽民的基本作风开始进行整肃,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睡觉,还有三顿饭的吃饭时间都有严格规定。而且还要在晚上对他们进行简单的队列训练,出入行走都要成行成列,不许再像以前那样,乱糟糟的像一窝蜂似的。劳民的服装也要统一,杜绝歪戴帽子,袒胸露背等散漫的着装方式。

对辽民的每天的工作,也要进行合理分配,每天必须完成自己的工作量,完不成就要接受处罚。但是劳工的基本待遇,比如三顿饱饭什么的还是不变,而且每个月,劳工还可以轮流休息两天。

西部军区各部队人员,都在辽东各地清剿后金鞑子的余孽,人员已经非常紧张。可是为了加强对辽民的管理,军委会还是从各部队抽调了一批干部骨干,让他们也加入到各个辽民中队,参与对辽民的管理中来。

经过几天大规模的整肃,所有辽民的风貌焕然一新。沈阳周边的混乱局势也为之改观。辽东各地远东占领区也逐渐恢复了秩序。

沈阳南面的浑河两岸,现在已经建立了几个临时码头。每天都有大量的内河驳船在这里靠港,卸下大量的人员和物资。

大批的民兵也从东部战区源源不断的运送至沈阳、辽阳、,从海参崴赶来的一百多个民兵连,已经全部赶到了沈阳,正在陆续登岸。

刘德贵从内河驳船上跳了下来,背起自己的背囊,随着民兵的大队人马向沈阳方向行进。他原本在抚顺附近负责一个辽民支队的副支队长,协助支队长管理支队的具体工作。昨天他接到了命令,让他马上去沈阳西部战区报到。刘德贵只好背起了行囊,坐船赶到沈阳。

目前沈阳仅有一个野战营和一个海外旅在附近驻守。西部战区司令部,更是只有宋涛的特战队和战区直属部队的一个营。刘德贵赶到的时候,已经有大量民兵住进了附近的军营。

走进西部战区司令部,就发现已经有几十个民兵干部在这里等候了。大家身边都放着背囊,说明他们也是刚刚赶到。

刘德贵等了一会儿,就听到门外的一个宪兵大喊道:“立正!”

屋中的所有民兵干部全都目视门口方向,整齐的来了个立正。只见门外大步走进来几个人,为首的一个正是西部战区司令员李明。(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六章公审大会

李明走进房间就笑着道:“大家都坐吧,坐了几天的船也挺辛苦的。你们在海参崴经过几年的实践,都有着丰富的基层管理经验,让你们来西部战区报到,就是为了加强辽沈各地的辽民管理工作。公司消灭了后金政权,占据辽东的大片领土,也解救了大量的辽民。

据保守估计,散布在辽东各地的辽民,以及皇太极从关内劫掠来的大明百姓,人数至少有几十万。为了辽东地区的稳定,对于这些受尽鞑子迫害的辽民,公司决定都要集中的管理起来。你们将会担任各个辽民支队的支队长,是各个地区辽民的负责人。

当然,集中管理只是暂时的,未来公司彻底的掌控辽东后,将会慢慢的把辽民送往各地,为他们分配土地和住房,成为远东公司真正的一份子。现阶段是我们掌握辽东的过渡期,所以你们的工作非常重要。首先要保证辽东的稳定,对辽民也要严格管理。”

刘德贵一听,就猜到目前辽东的辽民情况可能会比较复杂,至少不会像海参崴的移民管理工作那么顺利。看来这次的支队长不好当啊。

李明又接着说道:“明天公司组织公审大会,对皇太极、代善等后金的王公贝勒进行公审。你们来的正好,明天也参加吧,然后再去支队上任。”

刘德贵一听要公审皇太极,心里非常激动。后金鞑子在辽东祸害这么多年,终于被灭了。想到这里,不禁感慨了起来,自己原来所在的那个村子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了,真想回去看看啊。

沈阳城外军营的一处营地,天天戒备森严,这里就是羁押后金王公贝勒的地方,其中包括后金奴酋爱新觉罗。皇太极,以及代善、爱新觉罗。巴布泰、爱新觉罗。巴布海、爱新觉罗。赖慕布、爱新觉罗。豪格等后金王公贝勒都关在了这里。

远东军入城以后,皇太极还处于昏迷状态。但在西部军区野战医院的精心救治下,已经醒了过来,肖忠良等人天天都对他精心护理,保证他能顺利的参加公审大会。

公审大会的那一天,沈阳周围的辽民全都赶到了现场。所有的辽民都非常激动,他们早就盼着公审大会的这一天呢。大家对鞑子恨之入骨,就想看看这些奴酋最后的下场。

公审法庭设在远东军的操场上,西部军区的野战师、海外旅等部队代表,以及沈阳周围被解救的辽民,全场足有几万人,几乎挤满了整个操场。

公审法庭设在一处搭建的木台之上,陈设非常简单,只用几张长桌排列起来,铺上毛毯成半月形。正中是审判长席、两旁陪审席,两个书记席,检察机关代表席设在右角上,它的下位是证人席。

场地周围停满了汽车,架设着一挺挺重机枪,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远东军战士。空中还悬浮着一艘空艇。使得会场气氛极为压抑。

担任此次公审大会的审判长,是李明、高建国和石明峰,西部军区各部队的官兵代表、众多辽民代表担任陪审员。

在几个远东军宪兵的押送下,皇太极颤颤的走上了审判台的被告席。他尽力装出一副坦然镇定的神色,以掩饰内心的恐惧与不安。紧接着是一个个后金政权的王公贝勒,他们看着台下一个个愤怒的辽民,都被吓得脸无人色。

审判台下面的辽民看到奴酋皇太极,都扯着嗓子大声的喝骂了起来。暴怒的声音震耳欲聋,方圆十几里都能清楚的听到。原本还装作镇定自若的皇太极,也变得满脸惨白。

辽民的怒吼声持续了很长时间,才由检察官陈述后金政权多年来在辽东的一系列暴行。

台下的辽民听着听着,就都开始大声的嚎哭。检察官陈述完毕,一个个在辽民中选出的证人纷纷走上审判台,开始痛诉各自的悲惨经历,很多辽民说着说着就扑向了台上的鞑子,疯了似的想要生吞活剥了这帮畜生。

审判台下的人群也骚动了起来,他们呐喊叫骂着,场边维持秩序的战士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激动的辽民挡住。把台上的鞑子吓得脸无人色,几个年龄小的鞑子已经尿了。

整个公审大会都是在一阵阵愤怒的吼声中度过的,辽民的情绪被彻底的激发了出来。李明接连调来了几个连的战士,才堪堪的稳定了会场的秩序。但是愤怒的辽民的情绪已经达到了顶点,会场上不断的传来各种喝骂怒吼声。

“杀了鞑子……杀了鞑子……”

皇太极颤颤巍巍的站在审判台上,如果不是两名远东军的宪兵押着他,可能早就瘫在这里了。他看着台下一双双赤红如血的双眼,无数愤怒的目光看向他,让他心里泛起无边的恐惧。

公审大会的最后,由高建国对后金奴酋皇太极,以及台上的鞑子进行宣判。后金政权在辽东制造了一系列暴行,罪大恶极,民愤极大,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奴酋皇太极等几十位鞑子被处以极刑,立即执行。

当皇太极和几十名鞑子被一一按着跪在审判台上的时候,会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辽民的怒吼声惊天动地,声震四野八方。

当几十名从民间找来的侩子手拿着鬼头大刀,斩下奴酋皇太极和几十名鞑子头颅后,愤怒的辽民再也控制不住了,他们冲破远东军的封锁,纷纷冲到审判台前,把鞑子的尸体拖到台下,大肆的撕扯,很多辽民大口的咬下一块鞑子的血肉,用力的咀嚼,吞进了肚子。

一个个疯了似的辽民,争相扑了上来,都想咬下一块鞑子的血肉。场面一时间极为混乱,把李明和高建国他们都被这些愤怒的辽民吓坏了,连忙调来了大批部队,又是鸣枪又是喝骂的,终于把聚集在会场的辽民驱散了。

可皇太极和几十个鞑子的尸体和头颅已经残破不堪,血淋淋的看得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