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妾无良 >

第63章

妾无良-第63章

小说: 妾无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哪怕只表露个不离不弃的态度呢,就已经相当能感人的了,还亲自服侍起来,真是让人泪花花儿直淌啊。
    除了程向腾自己大加表现外,他还把姨娘们都拉出来一起表现:唐氏病中,她给姨娘们订的规矩依然坚决执行中,并且更加的严格。
    从前吧只是早晚两次请安,可程向腾说现在你们奶奶病了,问侯不是该更加勤谨吗?于是改为早中晚三次。
    比如早上,该到的点儿要到,在外侯立着,等主子奶奶什么时候醒了说让走了再走。万一唐氏睡得久醒得晚了,或醒了却懒得说话了,等准你走之后再来请午安就来不及了,怎么办?
    怎么办?自己偷空吃个饭早安午安连轴转呗!偷不来空?偷不来空你饿着啊!没的折打,也不准病假。
    最初两天,唐氏只想睡死哪肯理人,于是外面姨娘们独成一道风景线,从早到晚的站成望主母石。
    噢,必须提一提,被禁足的秦姨娘同学也被放出来了,带队在这里站着。于是最初难免有人猜测,程向腾是借此机会给她放水呢吧?
    半上午的时候,因为秦姨娘禁足中可不是清养,是要抄多少份X戒X经X则的,为赶任务晚上睡得足够晚,一大早被放出来站班时眼睛还微红着,然后站着站着就没撑住,身子一晃不知是晕过去了还是睡过去了。
    然后,她被给一枕头,软软的。
    ——她必须站在软软的枕头上,再倒地要开除……
    于是又有人猜测,程向腾这是借机发挥专门针对秦姨娘的吧,谁让她之前犯事儿来着。
    当天一排四个姨娘就站了一天没吃饭,个个腿肚子打颤。
    苏姨娘胖些,大概身上细胞多需要更多的能量维持,于是到下半晌就颤颤微微的扑地了,据说是饿晕的。然后她得到两瓢冷水。
    ——被泼醒了继续站。当然,中途耽误的时间和楼上一样,要double补足。
    嗯哼,如今谁还敢再有半分侥幸心理?都老实地站吧。
    人家宫里出来的燕姨娘,大约对站规矩有着深厚的基本功,是稳丝不动款。而武梁,是品着嘴唇内侧咬出来的腥味不让自己趴下的。
    当然这不能算是处罚,这是正常的规矩。
    十天危险期过,姨娘们站规矩也站出经验练出腰杆驾轻就熟了。程向腾还表示了赞赏,说等你们奶奶好了,再立规矩时按你们奶奶要求做,就不怕做不到做不好了。——竟是帮着练兵呢?
    然后程向腾给她们安排了新的任务:轮流贴身侍疾。
    贴身侍疾就是真的贴身侍疾,具体项目包括:擦身洗漱,尝药换衣,服侍便溺……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姨娘们日常有丫头婆子们侍侯着,所以养得毛光皮滑,所以可以服侍得更精细些。
    于是丫头们靠后打下手,姨娘成服侍病人第一主力,活动在贴床贴身的最前线。
    ——也就是说,不轮你服侍男人的时候,你可能被轮到服侍女人,白天贴身在室内,晚上廊下支床铺。——原来以前都是误会,这才是姨娘行为规范之正解啊。
    无论如何,姨娘多的好处就明显凸现出来了:这么多人,一个人三四天,半月就过去了呀。
    武梁当然是值三天,因为男人轮她屋里也就三天,得的福利也付出对等嘛。
    不管几天,程向腾明显玩真的,武梁也断不敢敷衍。为此她还特意分别服侍了桐花一天芦花一天以积累经验,心理建设做了无数遍,然后真到了该给唐氏换衣擦身的时候,仍然僵在那里。
    唐氏是脸上受伤了,又不是瞎了傻了缺胳膊少腿瘫痪了,自己什么不能做啊?偏让人贴身到这种程度。
    实际上唐氏也就开始那几天,关于面子里子委屈恐惧等等东西一起涌围着她,让她梗着口气上不去下不来的,人无比的尖刻刁钻。
    这之后确认了程向腾对她的爱护是多么的有决心多么的有诚意后,就心里慢慢滋润了,整个人慢慢从内而外的颓丧之气置换为喜悦,精神焕发荣光满面。
    ——哪怕脸上有疤,那也是散发着荣光的疤。
    而唐氏当初自己想捏着的人,现在被男人替她捏得软成泥一样,反而忽生些高人一等该有的高高在上和不屑一顾来,并没有再借机重重刁难人几分。
    ——其实武梁觉得是她自己也不自在,一个女人被另一个不相熟并且有敌意的女人全身上下的看透摸遍,实在是有够膈应。
    于是唐氏除了端汤试药之外,并不让她做那些真正贴身的事情,武梁才大松了一口气。
    女人们在后宅没啥事儿干,天天这么着倒也不寂寞,但问题是,程向腾忽而这般,大家的心都提得高高的,除了身体,精神上是更加的疲累。
    尤其武梁,别人对程向腾估记维持老样子即可,但武梁和程向腾相处一向是轻松欢快风的。如今面对男人,便有些无所适从的感觉。于是她也多沉默,男人轮到她屋的时候,话便也简略为几句公式体:“二爷来了,二爷吃了嘛,二爷睡吗,二爷起吧……”
    睡是真睡,沉默地翻滚,凶狠的辗压,男人该狼的时候还是狼。
    武梁总觉得男人这段时间有点儿怪,有点儿“恨恨的”的意思,好像一直在和谁生着气似的。
    她弄不清楚原因,不过反正男人这般又不是为了她,她也不想去哄去劝去开解,她只小心服侍着,本本分分做她的姨娘本职工作就是。
    武梁想,这男人虽然不可能和谁做到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之类的,但他真的算得上是一个好男人,并且是不可多得的好男人了。
    这次唐氏因为他,几乎可以算是起死回生。除了他个人超好发挥,做了身为人家男人该做的外,还整顿下人,操练姨娘,反正围绕着唐氏的一切,都被他收拾得服服贴贴的,这让唐氏放心又开怀了吧,所以病好得快些?
    某种程度上说,唐氏能不死,武梁也悄悄松了口气。而某种程度上又说,整个事情还是不大对味的感觉。
    ——具体的好像有点儿复杂,反正武梁也说不清,她觉得最近她的智商比较捉急,都不大会思考了。
    唐氏比过月子还精细的养了一个月,除却脸上的疤,估记人都能鲤鱼打挺了。
    如果不是要用血膏防病,多用去疤的药的话,没准她早就好得连痕都不留了。只是如今错过了除痕的最好时候,那些伤痕只怕得留在脸上了。
    唐氏当然积极地用药,疤痕当然在逐渐的减淡,最后只有几道白白的浅痕尤存了。
    不论如何唐氏算是彻底好了,姨娘们当然也侍疾结束。都是可喜可贺的事啊,真该锣鼓宣天鞭炮齐鸣啊。
    唐氏好了后,人淡定从容多了,不是以前那种维持着三分笑的强装,是真的有种从心里散发出来的淡淡喜乐。那种精气神,足可以弥补脸上因疤痕而黯下去的少许姿色。
    果然她没有选错男人啊,果然危难时候见人心啊。
    唐氏好了,自然又想起小程熙来,又求到了老太太那里。
    这次老太太斩钉截铁:熙哥以后都养在我这儿,直到迁院别居,你就别惦记了……
    想起当初,老太太还余怒未消。那是因为事出突然,她把熙哥儿抱来时他们促不及防,所以才会让他带着伤被她看见。平日里看不见的时候,还不知道熙哥儿遭过多少罪呢。
    最可恨的是当时单独审问那院里下人的时候,竟几乎人人知道小程熙受了苛待……
    老太太跟身边金妈妈说起这事儿时还眼眶发红,“熙哥儿刚抱去那院的时候,又摔又烫着,我听信那唐氏所言,只当做意外看待。
    想着服侍的人手生不会照应,便给她两个老成的妈妈帮手。但她也不愿意使唤,嫌我多插手的样子。我就想着既给她养,便由她摸索着行事也好,只要有心哪有学不会的。竟是由她去了。
    后来又听说熙哥儿啼哭,也只当他初换了地方不适应,慢慢就好了……没想到我竟是瞎的,这荣慈堂竟晦塞至此!”
    这事儿说起来金妈妈也有责任,没充当好主子眼睛耳朵嘛,只惭愧应着不敢多说。
    说来说去,不过是万想不到有人敢动小少爷心思罢了。
    老太太说着冷冷笑,“唐氏她抱熙哥儿过去,到底有没有用心照看过?满院的丫头婆子都知道的事儿,她也一概不知?那些丫头下人敢对小主子动手,哪儿来的胆子?”
    “不管是她唐氏体弱多病力不从心照应不周,还是她暴燥易怒迁怒小儿动手伤人以至上行下效,以后小程熙都绝对不会再交给她养了。她想养,自己生去!”
    这些话,当初在致庄院发落人的时候就想对唐氏说了。只是唐氏那时根本就一副死样子,她也不想那时候给她添那口气儿扔那块砖。
    如今唐氏又利索起来了,还想要孩子,哪儿有门儿?
    唐氏也只是试试,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当初老太太在她那种时候还那种态度,唐氏心里也是明白的。所以如今被拒了,也算是在预料之中,唐氏并没有太大失望。
    程向腾也劝她,说母亲镇日寂寞,熙哥儿养在她身边,也是我们的孝心了。你就算没有亲自教养熙哥儿,他将来也断不会不尊嫡母的,尽管放心好了。至于嫡子,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不必强求……
    反正这种话都是老生常谈了,但这次唐氏却听进去几分。
    七月初三很快就到,小程熙周岁宴上,宾客盈门。主角当然被抱出来接受祝福,以及进行抓周什么的系列活动,但整场程老夫人都看得很紧,摸都没让唐氏摸熙哥儿一下。
    武梁看着,就真的松了口气。无论如何,这场闹腾,总是值得的。
    于程向腾来说,应该更是值得的。
    虽然程熙养不成了,但唐氏依然心里美,看着姨娘们也不那么碍眼了,对姨娘们算是相当宽和。当然,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侍疾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互动友谊。
    姨娘们自然没胆冷着脸去问:“奶奶要吃吗?”她们自然是要谄媚的至少也是和悦的笑着的。
    而唐氏再高贵自持也不可能冷着脸指使:“扶我去尿尿”,她也得和颜悦色着不是么。
    于是不论真假,反正大家能互相笑着,就或多或少的消除了些隔膜。
    当然这种相处模式一旦形成,便不可能因为唐氏好了就卡嚓断了去。
    此事过后 ,唐氏贤惠了,能对姨娘们笑了,而不是象从前一样冷冰冰的或满脸不耐烦的对着这些贱人们。
    而姨娘们不会嘘寒问暖的,现在也会了,不肯笑脸奉承的,现在也肯了。
    于是妻妾一家欢,就这样实现了。

  ☆、第57章 。横财

主子们搞亲和了,最尴尬的便是那些曾经的帮凶奴才们;比如徐妈妈。
    她又没气度和武梁哈哈一笑泯恩仇;来句“为主分忧而已”之类的话开脱,只有别着劲硬着头皮想着法子看怎么把对方打折掀翻了。
    实际上她当然也开脱不了。她和武梁的宿怨实属渊源流长;什么赠药扇脸摔孩子,这样那样最直面的冲突。这怨能随便解吗?让她提前退休她还又回来,回来后还又加倍的作恶;所以武梁曾经想要生法;让她彻底下岗永不录用才好的。
    只是唐氏这次有点儿惨;武梁觉得自己出手有点儿过;加上小程熙被抱走,暂时也安全,徐妈妈手再长,估记也伸不到荣慈堂去,所以武梁也没有动她的脑筋。
    就在程熙的周岁宴上,武梁看到程老夫人对小程熙的保护,心里就更加放心,越发把那不时对她斜斜眼睛的徐妈妈当坨SHI了。
    唐氏对人和善是和善,但程熙周岁宴这样的事儿,她也不可能让武梁活跃在广大宾客的眼前。她的任务,是站在荷香楼的二楼,负责接待那些累了病了不舒服了的女客休息的。
    可实际上,累了病了的女客才不会想爬二楼呢,一般都是扶去主子们的院子,看是休息还是更衣啥的。
    但武梁对这活儿是相当的满意,轻松不说,主要视野开阔。只要用心看,内宅宴上大家的一举一动都尽入眼底。所以她才看得到小程熙。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这里看戏台特别清楚。这里是等下女客们看戏的主场,从后门上。而一楼则是男客人聚集看戏的地方,朝前开门。
    云德社还是那么的受欢迎,主戏还没开场,听声音也知道楼下已经不少人聚着了。
    然后等正式的宴席开过,里面的贵妇们也开始陆续登楼了,这半圈的楼都是给她们看戏的。
    而武梁,就被唤下去席宴上,帮手收拾残席了。
    这边一通忙碌刚歇下来,那边大戏估记已经唱完一出了,忽然有个小丫头子来通知武梁,说是云德社那边云大家的着人来请,二奶奶已经同意了,让武梁到戏班后台去一趟。
    云大家的,就是那个唱戏的美人儿,这个武梁倒是印象深刻,不过和她并无甚关系吧,竟然来人请她?
    武梁将信将疑的,到底亲自找了唐氏核实一番,倒搞得那小丫头子很不高兴,好像她存了心骗她似的。
    可也不怪她多心,虽然戏子们常往各府内宅开唱,一般也不按外男论,但这般直接来叫她,实在令人怀疑会不会又是谁在搞什么动作。
    唐氏挺淡淡然的,她对于武梁与戏子之流交往,挺愿意大开方便之门的,笑着就让她去了。
    武梁转头四处寻,但桐花和芦花被支派着传话取物帮手,忙得停不下来。想想她也罢了,这光天华日的,到处是人,也不怕什么。便决定自己一个人去了。
    才到楼下武梁就觉得有人跟着她。那脚步不远不近的,和她的节奏一直保持着一致。她没有回头,只默默寻思着会是什么人,能怎么对她不利。
    戏台还是搭在湖边,不过直接到前台容易,下楼拐到前面,直接从男客中过去也就是了。但武梁不能这么奔放,只好沿着围搭起来的曲径前行,准备直接拐到戏台的后面去。
    走了一段,她忽然左拐再左拐接着左拐,然后就拐得那跟着的人找不着她的踪迹了。等那人蹑手蹑脚过去,武梁一看,嗬,可不就是徐妈妈吗?
    武梁知道,徐妈妈肯定不是唐氏授意的。她这边走着,她那边儿即刻就跟上来了。若是唐氏授意的,她绝不能跟上来这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