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

第5章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第5章

小说: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肉比较贵,一头牛卖给屠户最少也能得个十几二十两银子。也怪不得养着肉牛的几户人家把牛宝贝的跟什么似的,伺候家人都没这么精心。
  季家就两个主子,这么多牛肉根本吃不完。邵云辰留下了大半,其他的,一部分平价卖给村民,一部分当作年货,等年前再赏赐给段妈妈他们和三户庄户。下水之类只留下牛肚牛心,其他都分给了下人。
  杨家埠算是附近村子里最富裕的,村里有好几家店铺,杂货铺肉铺豆腐铺子都有,村民们无事基本不去镇上,进县城的更少,当然那几家地主不算。
  这天,外面下起了洋洋洒洒的大雪。季宣和正好醒着,他穿着暖鞋站在凳子上看着窗外,小花园里花木早就枯败,只几株常青树还挺立着。
  没过多久,雪就积了厚厚一层,将花园妆点的别有趣味。
  “砰砰”,季宅大门被敲的震天响,就连住在第二进的季宣和邵云辰都听见了。
  大雪天的,会是谁?季宣和被打断了兴致,便没再赏雪。
  门外声音很杂,还伴随马的嘶叫声,邱伯没有立即应门,谨慎地询问:“谁?”
  “是我,文卓成,我来看大外甥。”门外回话的人声音都还带着喘息,想是冒雪赶路。
  邱伯在季府时,一直在马房做事,并不认识来人,却也知道文卓成是少爷的二舅,赶紧拉开大门,将众人让进宅子。
  外面冰天雪地的,在这种时候赶路可是个苦差事。
  正堂上没有烧地龙,邱伯让人赶紧点上火盆,自己先陪着客人,竹意给众人泡了热茶,段妈妈则准备糕点果子,自家少爷二舅带了好些个护院,得多准备一些。
  即墨脚步匆匆地赶去报信:“少爷,文二舅来了。”
  “二舅?他怎么这个时候来?”季宣和离开时,他二舅还不知道消息,此次估计是去季府拜访没见到他,问起来才获悉他的去向,只是季宣和没想到他会直接上门。
  邵云辰帮季宣和扣好斗篷,套上木屐,自己也披了件,几人一步一个脚印,踩着白皑皑的积雪,略带点雀跃的心情前往第一进堂屋。
  季宣和好些天没有出房门了,今儿个冒雪前行也没能减少他的兴致。原身的亲戚中,也就二舅能入他的眼,没什么原因,就凭只有二舅待原身不错,他也会高看一眼。这次文二舅能冒雪来看他,那就更值得称道了。
  “二舅,大冷天的,您怎么跑来了?”
  听着季宣和软软的童音,说着关心的话语,文卓成眼睛眯了眯,也不知道妹妹怎么想的,这么好的外甥放着不要,她脑子难道被狗给啃了?原先他还没当回事,谁的心都是偏的,也不能强迫她喜欢,谁成想不过一年多未见,居然将外甥踢出了家门。
  要是妹夫家人干的也就罢了,自己妹妹搀和的起劲到底是为哪般?文卓成想破脑袋也没想出个子丑寅卯来。
  文卓成看着眼前的季宣和,那是一脑门子官司。母亲不待见也就罢了,连父族和舅家也不当回事真是让人生恼。小家伙长得白白嫩嫩的,除了瘦点,身体不好之外,他真没看出来哪里让人膈应了。想不通他就不想了,上前抱起季宣和。
  文卓成将季宣和全身上下都打量了一番,开口道:“看着比上次好些,换方子了?”
  “二舅,换了两回方子,这回的用量减轻了,郎中都说我身体变好了,等到再好些,还要换方子。”季宣和一手搂着文卓成脖子,天天被人服侍着,他已经不再排斥他人的碰触,“对了,二舅,这是我正君,邵云辰。”
  邵云辰上前稽首:“二舅,外甥郎向您见礼!”
  文卓成扫了一眼,感觉此子不错,没有为难他,递上早就准备好的红包:“你既然成了宣和的正君,那就好好跟他过日子,别起什么歪心思。”
  邵云辰双手接过红包,安静地听着文二舅的训话,并没有什么不情愿。
  “怎么不住在县城里?那里生活更加舒适,是银钱不够买宅子?”文卓成先去的杂货铺子,没见着季宣和,才转道杨家埠。
  季宣和不想搬家,忙道:“二舅,这里挺好的,清静,想吃东西也方便,叫邱伯去买就成。我喜欢这里。”
  “二舅,您来的正好,庄子里刚宰了牲口,家里什么都不缺,一会让段妈妈整治火锅吃。”
  文卓成一脑门子黑线:“你个混小子,二舅还能缺这口吃的?说得好像二舅没见过世面似的。”
  “二舅,有牛肉吃哦。鲜牛肉可不能常常吃到,县城里也不是天天都卖。”季宣和尽量让自己的话语稚气一些,免得二舅起疑。
  “小鬼灵精,知道二舅好这一口,你这是想馋死二舅,现在就上吧,我快饿死了。”一路上风尘仆仆的,众人只在县城随便垫了口吃的,到了大外甥这里,自然不用客气。
  “二舅,你平时出行都这样?这可不行,时间长了身体会垮的。”季宣和让即墨去厨房通知段妈妈,吃鸳鸯锅子,先紧着方便的上几样菜蔬,其他的等弄好了再上。
  季宣和:“二舅,您这趟跑哪了?”
  文卓成:“去了趟长白山,紧赶慢赶,正好赶在大雪封山前。这趟收获不错,喏,给你带了点皮子,还在马车上,一会给你拿。”

  ☆、第8章

  说了会话,厨房热水好了,段妈妈请文卓成他们去客房洗洗风尘。
  等众人洗漱一番后,锅子已经上了。当下没有太多时鲜蔬菜,只有些豆芽豆腐土豆白菜韭菜,旁的就没有了,倒是有不少干菜山珍,笋干各种菌菇都应有尽有。干货有些是庄子里送上来的,有些却是佃户孝敬的,都不是稀罕货,不值多少钱。
  蔬菜种类不多,肉类却很足。现代社会吃锅子主要吃牛肉羊肉,猪肉之类吃的人很少,到了锦朝也是如此。段妈妈切了好几盘牛羊肉,先吃着,不够了再上。
  也亏得家里有两个鸳鸯锅,不然跟主子一桌,其他人估计没法吃尽兴。
  此趟出行,文卓成带了十来个护院,还有他自己的长随之类,人数不少,这些人都挤在一张桌子上,呼哧呼哧吃得挺欢。
  跑商可不容易,常常要啃干粮,大冬天的,就更加辛苦。作为下人,伙食自是不能和主子比,每天能吃到肉还是托了外出的福,在文府里可没这么好的享受,像今天这顿这样如此丰盛的,连主子跟前得脸的都没有几个能吃到。
  文卓成跑南闯北的,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眼前的锅子确实算不上什么,不过他吃在嘴里心却暖洋洋的。菜色并不精致,却胜在原滋原味,心意十足。府里那些精心烹制的菜品和面前这些比起来倒有些失了本真,吃进嘴里都不知道吃的是什么。
  大冷天赶路,吃个锅子正好出身汗,免得有人染了风寒。大外甥身体弱着,被带病就是他的罪过了。
  吃饱喝足,又擦洗了一番,文卓成重新坐在堂屋里,端着茶杯,慢悠悠地品着。
  “宣和,我在康平县找中人打听了下,有个盐田,五亩左右,在杨家埠北面,大概有三四里路,还有一个百多亩的小庄子,在杨家埠西边,两三里的样子,你看二舅送你当成亲贺礼可好?”
  “二舅,这个太贵重了,甥儿哪能收下?二舅您又没分家,私产不多,哪能让您如此破费?”季宣和知道文卓成管着文府的公产,可落到他手里的能有多少?不说其他舅舅舅娘,光是二舅娘知道,估计就得念叨一番,二舅亲戚可不止他一个,要是每一个小辈成亲都给这么丰厚,他哪里掏的出这么多银子?
  当然,二舅肯定不会这么干,怕只怕二舅娘知道后,比着季宣和的成亲礼让二舅给她娘家子侄出,如此一来岂不是让他们夫妻产生龃龉?
  “放心,这点银钱你二舅我还出得起。也不用担心你二舅娘,每年给她家年礼那么丰厚,她还有什么好抱怨的?”文卓成知道他大外甥的顾虑,他一点没放在心上。
  人与人之间还真讲求缘分,有些人无论对方有多好,他照样看不惯,有些人可能有些小缺陷,却能相互投契。这真是没道理可讲,就像他自己,那么多后辈子侄,这个病病歪歪的大外甥最合他眼缘。不过再怎么看不上,他也不会像他妹妹那么极端,她可是宣和的亲身母亲,母亲当成她妹妹这样的,就连文卓成都没听过几回。
  季宣和算了下,良田七两一亩,中田五两一亩,薄田三两一亩,百多亩的庄子,怎么都要花费五百两以上,再加五亩的盐田,虽然他不清楚盐田的价格,但既然二舅能给出手,那么这五亩盐田必定很值钱。看二舅的意思,他是送定了,只是季宣和觉得拿的有点烫手。
  文卓成看大外甥犹豫不决,便道:“二舅给的,你就拿着,不要像个娘们那么磨磨唧唧。”
  既然二舅都这么说了,季宣和便坦然接受。
  下人把给季宣和的皮毛之类搬进堂屋,文卓成指着一件狐皮斗篷:“只这一件是上等皮子,其他都很一般。你还小,年年都长身量,皮袍之类就没给你弄好的,我之前都不知道你成亲了,大外甥郎的就没有准备,这几张皮子就给他,你们自己裁制。其他的都是一些小玩意和当地吃食,不值几个银子。”
  文卓成一行人好久没能好好休息,晚膳之后便早早上床安置。
  翌日一早,季宣和穿戴妥当,被他二舅抱上马车,有他二舅做垫子,他一路上睡得很熟,直到快到康平县才完全清醒过来。
  文卓成知道季宣和的身体,能这样已经不错了,之前他每次见到情况比现在还糟。
  季宣和看着手上的红契,感觉颇为诧异:“二舅,盐田怎么如此贵?”
  “别看现在盐降价了,才十五文一斤,只有以前的一半,可盐田产量高啊,五亩盐田,位置好的话,每年每亩能产盐两千五百斤左右,几年就能回本。可惜盐田不多,不然的话,百姓再不用连盐都算计着用。”文卓成说起盐也颇为感慨,“杨家埠靠着海,附近可没有多少天然盐田,人为制造盐田的话,成本太高,没几家舍得下那么大本钱。以前的盐商各个都是豪富,现在没有盐引一说,盐田很分散,千万两身家的盐商很少见了。”
  五亩盐田花了三百两,季宣和彻底无语。他到现在也没弄清楚,盐田怎么就这么值钱了,他知道晒盐产量高,就算全程人工,产量也比煮盐要高出许多。
  那么问题就来了,听二舅的意思,盐田不多,可他记得现代大片滩涂用作盐场,这个空间貌似很像他记忆中的古代,没道理地理环境会差这么多?难道他所在的星球并不是他自认为的地球,只是历史相似罢了?
  季宣和没有更多的信息,只能相信他二舅的言论,估计锦朝合适做盐田的海滩不会太多,要不然盐应当更便宜才对。
  “二舅,我们去看看街市,可好?我好久没出来玩了!”
  “行,走咯,咱们去瞧瞧康平县。”文卓成常年外出,身体非常壮实,不看穿着和气质的话,不像出身大户人家,倒更像那些护院,一路抱着季宣和,没瞧出一点累的迹象。
  他们去的是最热闹的西市,锦朝百姓生活尚可,小小的康平县看着都颇为热闹。
  今天不是赶集日,西市里人流少了些,不过这里做的基本都是城里小户人家的生意,是不是赶集日,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要不要吃糖葫芦?我记得小孩子都喜欢吃这个。”
  “不要,太酸了。”
  “哈哈,吃不了酸的,我小时候还吃过呢,味道挺好,现在不吃,以后就更没机会吃了,小孩子家家的,没口福哦。”
  “二舅,那边,我闻到香味了,我们过去看看。”
  “好,好,让我看看,我大外甥千挑万选,究竟选中了哪样好物。”
  那家饭馆不大,却打理的干干净净,看着就让人有驻足的*。
  现在还是半早上,食客倒是不少。
  文卓成选了个靠墙的桌子,示意其他人自己选张桌子坐下。
  店小二机灵的上前招呼,并递上菜谱。
  这些菜谱都是请文人画的,每一道饭菜都被画的很是逼真,让人一看就知道画的是什么。
  “二舅,我要吃这个还有这个。”
  “好的。小二,给他们上些实诚的东西。”文卓成点了自己喜欢的,还不忘记照顾自己带的随从。
  季宣和分了半碗馄饨给他二舅,吃一口灌汤包,再吃一口小馄饨,享受地眯起了眼睛。
  这家饭馆掌勺的手艺不错,挺简单的吃食,味道却不简单,至少比段妈妈他们要好。嗯,他得想想,什么时候给家里也聘个厨师,家里人手太少了,连他的奶娘小厮丫鬟都时不时客串一下厨师。唯一的好处就是,一年下来,他们的厨艺见天地涨,到现在,饭菜味道已经不错。
  文卓成不像季宣和那样小口慢咽,他动作迅速,却不显粗鲁,良好的出身带给了他良好的教养。
  康平县城不大,街市就那么几条,到半下午时,季宣和已经逛了个遍。
  想是这边离京城不远,很多京城的时新玩意,这边也都能见到,难怪看起来很热闹的样子。
  许是大家生活都还可以,康平县城物价不低。
  “宣和,你那人手太少,没人看着不安全,我给你挑几个护院可好?”
  “好的,二舅,再挑个厨娘或厨师吧,段妈妈一个人又要管着厨房,又要管着针线,有些忙不过来。”
  外面看着一片繁荣的景象,人市却也不见冷清,毕竟是古代,即使经过诸多穿越前辈的努力,也只不过让百姓日子们好过一些,却没能从根本上改变百姓的生活状态。
  护院并不是那么好找的,文卓成挑来挑去只勉强选出两人,厨师也如此,凡是技艺出众的都是抢手货,季宣和他们并没有那么好运气,只挑到水平一般的。
  这一点季宣和倒是不甚在意,他最看中的是品性。末世中他可是吃过这方面的亏,之后吃一堑长一智,特别留心身边人的一言一行,才没再栽在同一道槛上。
  手艺都是可以学的,只要没蠢笨到天怒人怨,至少能学个□□不离十。
  护院和厨子都先由文卓成过目,再让季宣和最终确定。
  两个护院二十来岁年纪,都是独身。厨娘是一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